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探究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策略有: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师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参加教学比赛;善于思考。对学生的创新方法进行教学引导重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关键词:探究性思维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
探究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和更加深入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更加深入的思维和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的培养,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教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思维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要能够对学生进行要求,要求学生对生物学习之中出现的生物事物和生物环境进行了解,并提出个人的见解;第二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培养探究思维,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进行灌输式的讲授,更多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要在初中生物课堂进行有效教学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同时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进行高效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进行有效的复习进行巩固,在遇到教学重难点时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进行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的引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设问,可以提出一些违反常规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性。在提问过程中,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如在分析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选择食物链中的某个生物进行分析其食性及天敌,然后分别扮演各个生物角色进行表演。在学生掌握了食物链的特点以后,然后再在这些角色里加入“人类”这一生物,教师便可顺势提问:“有人说‘吃与被吃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所以我们就可以随意地虐杀野生动、植物供我们人类享用!’同学们认为这个观点是否合理?”教师进而抛出“如果植物可以以人为食,将会出现什么自然结果?”那么学生就会产生热烈地讨论,教师此时便可顺理成章地置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思想;通过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总之,生物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四、提高创新能力与精神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通过为学生构建理解、宽容、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尝试机会,打破演绎与讲授的束缚。为了缩短课堂教学时间,不仅要让知识相互转化、关联,还必须注重思维、技能、知识迁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功能以及学习创造性,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与意识。如:在动物的天性与学习行为学习中,由于材料准备存在困难,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观察实验对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优化教学目标,还能加强教学选择,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实验对初中生的生物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生物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物知识积累,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实验技能与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将探究式学习法引进学生的生物实验中。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实验中,学生不仅动手还要动脑,不断地思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进步。当然,在探究性教学中,因目标的“探究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以及学科知识获得的途径、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限制,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基础知识的教学。但是,作为中学日常教学,特别是在以实验探究为特征的生物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会学生探究的一般方法是我们应该努力实践的。
六、开展课外活动
人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大小,取决于他对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个人如果缺乏进取态度和探究精神,他的能力和知识就得不到发挥,也谈不上素质的提高;反之,如果有积极的探究态度和满腔的钻研热情,那么,能力将会很快提高,知识将会迅速拓宽和深化,素质就会不断提高。所以,一个人探究的心理态势,对于探索未知世界,发展探究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经常开展探究性、综合性的课外活动,不仅在趣味性、实用性方面迎合中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还能冲破课堂、教科书的限制,在更广阔的时空中,通过师生“教学做合一”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器官并用,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实用意识,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通过探究性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实践一学习一再實践一再学习”的规律进行。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促进学生建立更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素质。参与探究性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发展个性,培养探究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初中生物课程作为新加入到学生的一门学科,不能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运用知识解释部分生活中的问题,还需要在生物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关键词:探究性思维 发散思维 逆向思维
探究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和更加深入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更加深入的思维和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的培养,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教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生物教学中的探究思维的培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要能够对学生进行要求,要求学生对生物学习之中出现的生物事物和生物环境进行了解,并提出个人的见解;第二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培养探究思维,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进行灌输式的讲授,更多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要在初中生物课堂进行有效教学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同时在有效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前进行高效预习,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进行有效的复习进行巩固,在遇到教学重难点时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在进行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探究思维的引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结合教材内容和教材设问,可以提出一些违反常规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性。在提问过程中,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如在分析食物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选择食物链中的某个生物进行分析其食性及天敌,然后分别扮演各个生物角色进行表演。在学生掌握了食物链的特点以后,然后再在这些角色里加入“人类”这一生物,教师便可顺势提问:“有人说‘吃与被吃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所以我们就可以随意地虐杀野生动、植物供我们人类享用!’同学们认为这个观点是否合理?”教师进而抛出“如果植物可以以人为食,将会出现什么自然结果?”那么学生就会产生热烈地讨论,教师此时便可顺理成章地置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思想;通过这种提问方式,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总之,生物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四、提高创新能力与精神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通过为学生构建理解、宽容、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尝试机会,打破演绎与讲授的束缚。为了缩短课堂教学时间,不仅要让知识相互转化、关联,还必须注重思维、技能、知识迁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功能以及学习创造性,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与意识。如:在动物的天性与学习行为学习中,由于材料准备存在困难,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观察实验对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优化教学目标,还能加强教学选择,让学生学会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生物实验对初中生的生物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生物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培养其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物知识积累,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实验技能与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将探究式学习法引进学生的生物实验中。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亲自操作,使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投入到实验中,学生不仅动手还要动脑,不断地思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进步。当然,在探究性教学中,因目标的“探究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限制以及学科知识获得的途径、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限制,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基础知识的教学。但是,作为中学日常教学,特别是在以实验探究为特征的生物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会学生探究的一般方法是我们应该努力实践的。
六、开展课外活动
人的素质高低和能力大小,取决于他对探究未知世界的态度。个人如果缺乏进取态度和探究精神,他的能力和知识就得不到发挥,也谈不上素质的提高;反之,如果有积极的探究态度和满腔的钻研热情,那么,能力将会很快提高,知识将会迅速拓宽和深化,素质就会不断提高。所以,一个人探究的心理态势,对于探索未知世界,发展探究能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经常开展探究性、综合性的课外活动,不仅在趣味性、实用性方面迎合中学生的心理要求,而且还能冲破课堂、教科书的限制,在更广阔的时空中,通过师生“教学做合一”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耳、手、口、脑等器官并用,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实用意识,学到课堂上、课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从而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通过探究性的活动,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遵循“实践一学习一再實践一再学习”的规律进行。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而且促进学生建立更为完善的生物学知识体系,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科学素质。参与探究性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发展个性,培养探究能力,开发创造性思维等方面,都显示出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初中生物课程作为新加入到学生的一门学科,不能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运用知识解释部分生活中的问题,还需要在生物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秋林.浅谈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才智,2010,(15).
[2]吴浩然.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建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