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87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下面以《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一、在朗读中感受语言
  朗读是语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方式,是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内容的重要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的感受力、领悟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语言文字训练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受课文语言的韵律美,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品味出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得到言语智慧的启迪。
  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时,可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如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旨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请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用陈述、感叹、反问三种句式带着不舍的、叮嘱的语气读,带着无奈的、叮嘱的语气读,带着深情的、叮嘱的语气读,让学生感受到印第安人对故土的深情。通过反复诵读,浓缩全文思想内容的主旨句化作一股清流,流淌进学生的心间。就这样,在琅琅书声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也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
  教学第2自然段时,教师可以用诗歌的形式出示下列两组句子,让学生对比朗读,领略诗一般的语言。
  所有的沙滩,所有的耕地,所有的山脉,所有的河流,所有闪闪发光的松针,所有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通过对比读,学生很容易就发现句子的表达效果不一样了。原文读起来,更舒服,好像在强调每一处细小的地方,实际上是说所有的地方,印第安人珍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地方。原文更能体现出印第安人崇敬自然,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怀有敬畏之心。学生从而明白,就像拍摄一样,“所有的”就是全景,“每一处”就是个体的部分。这些就如同电影中的慢镜头,可以让学生看得更仔细、感受更深刻,更能产生强烈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慢慢地读这段话,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在理解中积累语言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凭借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将其当作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在理解课文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变换句式进行训练,也可精心选择典型性的句式或构段方式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如教学“眷恋”一词时,为了深化学生对“眷恋”的理解及运用,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一组口头练习:
  落红是对______的眷恋。溪流是对______的眷恋。清风是对______的眷恋。绽放的花朵是对________的眷恋。秋叶的凋零是对______的眷恋。游子的泪痕是对______的眷恋。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理解了“眷恋”的含义,还为下文理解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再如教学“人与空气、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运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和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果……就……”来说明人与空气、人与动物之间息息相关的关系。而在教学“善待河水”一自然段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用下列的句式说说河水的作用:
  河水灌溉我们的稻田,稻子长得 ______。河水_______,________。
  在教学的拓展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只要人们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脚下这片神圣的土地,它会回赠我们一个美丽温馨的家园,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还要善待这片大地上的什么,也可以采用下列的因果句式进行训练:“你们一定要善待好这片土地上的______,因为______。因为______,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待好这片土地上的______。”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思维的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句式训练,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在练笔中运用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说话和习作的能力。因此,课堂上的说话写话训练,显得尤其重要。“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深度体现。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年教学目标和教材编排的读写训练项目,选好教学的“例子”。当然,选好“例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潜心钻研教材、把握课文语言特点上下一番功夫。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课堂练笔,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把课文的语言内化成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个性跃然纸上,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朴实、灵动、高效,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完第1、第2自然段后,引导学生练笔:
  在印度安人眼中,这片土地有着太多太多的回忆。那沙滩,那耕地,那山脉,那河流,对印第安人来说又有怎样独特的记忆和难忘的体会?运用下面的句式,把你最有感触的内容写下来。
  那一处处金黄柔软的沙滩,印满了我们欢乐的足迹;那一片片_______的耕地,________;那一座座______的山脉,________;那一条条_______的河流,_______;那一根根闪闪发光的松针,________;那一只只嗡嗡鸣叫的昆虫,________;那浓雾丛林中的薄雾,________;蓝天上_________白云,________。
  接着,教师可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说一句完整优美的话,再把学生创作的句子连成一首精美的小诗。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参照课文,结合自己的感受,由浅入深,渐入佳境,妙笔生花。
  而在第二课时的情感升华阶段,学生已被文中的情感所感染,此时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情感最饱满之时,教师应抓住契机設计小练笔: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下自己对土地的热爱,并用“我深切地热爱着的这片土地,我想对您说:_____”的句式进行引导。
  在这样的情境渲染下,练笔实现了文本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融合。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发自内心地去热爱土地、珍惜资源。
  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教材开展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把学生的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潜能发掘出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增城区荔江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课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统观教学现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都是在“教课文”,即把课文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重点。但实际上在教学中“教阅读”才是重头戏,即以课文为例子,在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閱读能力。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在整个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得依赖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写作目标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话的束缚,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踏上习作之路,尽情地抒写多彩的童年。  一、注重词、句、段的启迪,积累语言素材  在低年級写话教学中,只有启发学生学习语言,并且积累语言素材,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才能为学生写话奠定基础,才会让学生乐于
教材中有一些篇幅比较长的课文,教师在教学设计处理时,需要建立“长文短教”的意识。如何看待“长文短教”中的“长”与“短”呢?这是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文本解读要“短”,学生阅读时间要“长”;教师学法传授要“短”,学生学习内化要“长”;教师训练组织要“短”,学生实践应用要“长”。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长”与“短”的问题,这样才能取得教学的主動权,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
学生对童话有太多情结,教师在童话阅读鉴赏中展开教法探索,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启迪。读童话、讲童话、演童话、写童话,教师从不同角度给予引导,让学生顺利进入童话学习环节之中,并在多种感官参与中形成深刻认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童话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探索更多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赢得教学的主动权。  一、读童话,教授诵读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本身对童话有主动阅读的兴趣,教师要针对性地进
课堂问题设计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问题设计的技巧方法要展开探索,以提升问题契合度,形成课堂教学资源,发展学生的思维。特别要追求问题的趣味性、层次性、启迪性、迁移性,对问题难度、广度、趣味性等进行深度发掘,这样才能够形成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趣味性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思考问题,可以成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重要的教学动力。在具体操作时,教师不妨对
不少教师认为《慈母情深》一文句子浅显,无须讲解分析学生就可以读懂。然而,无须讲解分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语言进行咀嚼,相反,从浅显的句子中咀嚼出深意,才能深刻体悟出课文表达的情感。  一、仰视脊背,感悟慈母情  朱自清先生笔下父亲蹒跚的背影,作为父爱的象征,已经成为一种永恒之美定格在人们的记忆深处。统编本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的作者梁晓声笔下母亲的脊背同样让人感动,令人景仰。课文三处写到母亲的脊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交流预习内容;认读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资料  1.出示恐龙化石图片,导入新课:请大家看课件,这是一张在中国辽宁省西部地区拍摄下来的,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照片。从照片上,你看到了什么?(模模糊糊地可以看到恐龙化石上留有的羽毛印痕)这证明有的恐龙长有羽毛,说明它会长翅膀;有翅膀,恐龙就会飞。同学们现在常见会飞的动物是什么?鸟与会飞的恐龙
2011年版《語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统编本教材的编写紧扣这一理念,不仅精心编选适切的教学内容,还设置了契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导学系统,其中各种形式的“小泡泡”,以其直观的形象、简洁的话语,深受学生喜爱,也成为了进行统编本教材教学的支撑。  纵观统编本教材,“小泡泡”呈现的地方并不相同,时而在课文的课题旁,时而在课文之中,时而出现在课后思考题中,以一种学习伙伴的角色,通过
新时代,必然要求教育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具备核心素养的新人才,这是我国当代教育界必须完成的重大任务。语文作为学科中的重中之重,首当其冲地要把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培养放在前面,发挥出应有的“领头雁作用”。  基于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部结构性、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语言与思维及审美的融生性、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诗和远方”等全方位思考,我校在“七彩”教育理念下,以“基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统编本教材围绕观察、想象、写事、写景关键要素等共编排了八个习作单元。每一个习作单元一般有两篇精读课文,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本文以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盼》为例,探讨在习作单元中如何利用精读课文教习作。  一、语文要素定重点  《盼》作为这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围绕“初得雨衣,盼下雨”“下起雨来,盼出门”“不能出门,盼雨停”“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穿上雨衣”等小事件,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