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打破传统的课间操活动形式,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开辟舞蹈、武术、韵律操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但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大课间不仅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更是学校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大课间 学生 身心发展 影响
一、引言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完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大课间活动能够满足他们身体发育的需求;在繁忙的学习中,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人和睦交往等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我校全体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选题需要,分别在图书馆,教育网上收集,整理有关对研究提供更有利的理论依据。
2.2.2访谈法
通过询问我校师生等手段来对我校大课间室内操开展情况进行调查。
2.2.3逻辑分析法
结合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以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
三、讨论与分析
3.1大课间活动的含义
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型组织形式。在学校的作息时间中,有明确规定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是在体育教师组织下,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共同参与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种体育活动。同时,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互谅互爱、共同进取。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大课间的编排上,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特点的音乐和针对性强的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作和音乐下锻炼身体,使学生把大课间活动看做一种享受,真正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
3.2大课间的开展与季节、天气的变化相结合
季节和天气是保证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以我校为例,夏季和晴朗的天气下,大课间活动可以正常的在室外进行,但是到了冬季,由于新疆的冬季不仅时间长,而且十分的寒冷,一般有四个月左右时间气温在零下20度以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让学生在室外完成大课间,不管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了两套方案,编排了两套操,一套在室外开展的,一套在室内开展的,这样一来,不管在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保证大课间活动正常的进行。
3.3大课间活动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3.1大课间活动对初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根据这几年对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断的下降,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学生的营养也十分充足,但还是出现了这种现象。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体育锻炼。如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他们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对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的提高,对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都是有良好帮助的。然而,通过对家长、老师的了解,现阶段学生能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并不多,一提到体育锻炼首先想到的就是累,甚至很多学生都很少走路,出门就坐车,下车就到目的地,长此以往,一些最基本的跑、跳能力都降低了。
因此,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先让学生被动的去完成,再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大课间内容,慢慢的让学生喜欢上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去大课间活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
3.3.2大课间活动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现在中学生面对来自学业,升学的压力,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叛逆、厌学,甚至离家出走等现象已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关注。体育活动对心理方面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调解作用。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主动降压能力和意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刚好弥补了学生这一缺陷,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能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放松的时间,从而来调剂学习给他们带的压力,陶冶情操。
3.3.3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当代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的宠惯,使学生养成了自私、任性、孤僻、我行我素等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很容易在他们与人交往时产生隔阂。来到学校,如同来到一个小的社会,面对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要与人交往,如果都以我为中心,那么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就很难融入这个小社会。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同时要看全校整体效果,在学校的组织活动中,学生配合音乐做动作,在编排的动作中,学生之间还有一些互动环节,这样就能使他们主动的进行交流,有了交流,就会有朋友,就会慢慢的融入班级和学校。由此可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与人的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从而使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总称。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上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到文化知识,而且在德、智、体、美、劳上要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而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它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到新鲜的事物,而且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希望各个学校要更加重视大课间活动,创编出更好更丰富的大课间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在学校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王龙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05)
[2] 周凤施.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7,(06).
[3] 陈颖悟,熊百华,刘晓忠. 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01).
[4] 王国良.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D].2004.
[5] 陈颖悟.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产生、现状及发展研究[D]2004
[6] 张彪.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J].教育导刊,2005
[7] 刘勇.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学报,2006
关键词:大课间 学生 身心发展 影响
一、引言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完成“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大课间活动能够满足他们身体发育的需求;在繁忙的学习中,能够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人和睦交往等能力。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我校全体学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选题需要,分别在图书馆,教育网上收集,整理有关对研究提供更有利的理论依据。
2.2.2访谈法
通过询问我校师生等手段来对我校大课间室内操开展情况进行调查。
2.2.3逻辑分析法
结合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专家意见以及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和比较分析。
三、讨论与分析
3.1大课间活动的含义
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型组织形式。在学校的作息时间中,有明确规定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是在体育教师组织下,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共同参与与管理下,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种体育活动。同时,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互谅互爱、共同进取。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大课间的编排上,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特点的音乐和针对性强的动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作和音乐下锻炼身体,使学生把大课间活动看做一种享受,真正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目的。
3.2大课间的开展与季节、天气的变化相结合
季节和天气是保证大课间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以我校为例,夏季和晴朗的天气下,大课间活动可以正常的在室外进行,但是到了冬季,由于新疆的冬季不仅时间长,而且十分的寒冷,一般有四个月左右时间气温在零下20度以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让学生在室外完成大课间,不管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准备了两套方案,编排了两套操,一套在室外开展的,一套在室内开展的,这样一来,不管在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保证大课间活动正常的进行。
3.3大课间活动对初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3.3.1大课间活动对初中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根据这几年对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表明,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断的下降,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学生的营养也十分充足,但还是出现了这种现象。造成学生身体素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体育锻炼。如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他们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对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机能的提高,对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都是有良好帮助的。然而,通过对家长、老师的了解,现阶段学生能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并不多,一提到体育锻炼首先想到的就是累,甚至很多学生都很少走路,出门就坐车,下车就到目的地,长此以往,一些最基本的跑、跳能力都降低了。
因此,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先让学生被动的去完成,再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大课间内容,慢慢的让学生喜欢上大课间体育活动,增加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去大课间活动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
3.3.2大课间活动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现在中学生面对来自学业,升学的压力,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叛逆、厌学,甚至离家出走等现象已屡见不鲜,引起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关注。体育活动对心理方面的影响有着重要的调解作用。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主动降压能力和意识,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刚好弥补了学生这一缺陷,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能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有放松的时间,从而来调剂学习给他们带的压力,陶冶情操。
3.3.3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当代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父母的宠惯,使学生养成了自私、任性、孤僻、我行我素等心理特点。这些特点很容易在他们与人交往时产生隔阂。来到学校,如同来到一个小的社会,面对的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要与人交往,如果都以我为中心,那么就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和沟通,这样就很难融入这个小社会。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同时要看全校整体效果,在学校的组织活动中,学生配合音乐做动作,在编排的动作中,学生之间还有一些互动环节,这样就能使他们主动的进行交流,有了交流,就会有朋友,就会慢慢的融入班级和学校。由此可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与人的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等,从而使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总称。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上的和谐发展,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到文化知识,而且在德、智、体、美、劳上要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而学校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产物,它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内容,让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习到新鲜的事物,而且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由此可见,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希望各个学校要更加重视大课间活动,创编出更好更丰富的大课间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在学校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王龙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C].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05)
[2] 周凤施. 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07,(06).
[3] 陈颖悟,熊百华,刘晓忠. 从传统课间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5,(01).
[4] 王国良.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研究
[D].2004.
[5] 陈颖悟.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产生、现状及发展研究[D]2004
[6] 张彪.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J].教育导刊,2005
[7] 刘勇.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