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中,有一片面积近万亩、地表被砾石覆盖的台地。
每年春天,台地上常常无端地刮起暴风。暴风旋起时,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并伴有怪异的响声。这对于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村的村民们来讲,无疑又是一场灾难。每当这时,桃花杏花被吹落,葡萄架被掀翻,甚至大树被折断。更为恐怖的是,随着黑风的光顾,偶尔会有白森森的骷髅头从天而降。而在风停之后,篱笆院墙、葡萄架上,有时会出现一些衣物残片,以及长长的毛发。这些骷髅头、这些衣物残片、以及长长的毛发,是从哪里来的呢?
曾经,当地百姓对此讳莫如深——这就是当地村民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发现的古墓群。
2003年春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文物局组成考古队,对洋海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洋海古墓的神秘面纱逐渐地被揭开。这个墓地以其规模巨大、墓葬形式多样、出土文物丰富,让考古队眼花缭乱、疑窦丛生。
疏通坎儿井,惊见鄯善洋海古墓群
新疆鄯善县洋海村,位于火焰山南麓。在距离洋海村不远处,有一片寸草不生、起伏不平的戈壁砾石带。这片戈壁砾石带正对着火焰山的一个大裂谷,名叫吐峪沟。因此,每当春天季风来临,强劲的气流就会穿过吐峪沟峡谷,在戈壁滩上旋起沙尘暴。那些被大风刮到村民葡萄架下的骷髅头和衣物残片,就来自这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在这片戈壁滩上有9条坎儿井从砾石带穿过。坎儿井,是当地人掏挖的一种地下暗河,这种暗河从天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吐鲁番盆地的各个乡村,是当地人水源补给的生命线。
1987年夏天,不知什么原因使坎儿井水突然断流了,当地百姓不得不来到这里进行疏通。就是在这次疏通坎儿井的施工中,百姓们发现坎儿井的塌方里,竟然有死人的骨骸和一些衣物残片,这使他们感到异常惊讶!
经过仔细勘查,他们才恍然大悟:这是古代人的坟墓。
随后,他们还发掘出了一些陶罐、小木盆等器皿,鄯善县洋海村发现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
吐鲁番文物局研究室主任张永兵介绍:这个消息传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的文物贩子过来收购,当时就可以给钱,好的彩陶罐给10块,一般的罐子给5块钱。在这种巨大的经济利益的促使下,生产队的4个小队100多人都参与盗墓去了。
一时间,尘封了几千年的墓葬被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文物贩子的鼓动,无知村民们的盗掘,使这个古墓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们带走了认为值钱的东西,却将打碎的陶器、尸骨等具有考古价值的东西弃置于荒野。
鄯善洋海古墓由于远离村庄,面积大而且分散,有效保护十分困难。自从发现洋海古墓以来,盗墓与反盗墓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尽管也进行过多次严厉的打击,但都无济于事。
吐鲁番文物局局长李肖博士介绍:盗墓与反盗墓一直是这样,有时候演绎得很激烈,像那个谍中谍一样的。甚至我们自己的管理人员,都参与到里边去了;甚至包括我们的执法人员,最后也是为利益所动,把手也伸到了这里来了。
当时,盗墓最疯狂的时候,就连洋海古墓管理所的个别人,也经不住利益的诱惑,与盗墓贼沆瀣一气,对洋海古墓进行大肆盗掘。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2003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组成了联合发掘小组,对鄯善县洋海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吕恩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这次鄯善洋海古墓考古队的队长,他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有着丰富的野外发掘经验。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介绍:洋海墓地很特别,你从地表上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它既没有封土堆,也没有什么其它标志,整个就是那戈壁一片灰蒙蒙的那样一种情况,这说明它们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在这块戈壁滩上,究竟有多少墓葬埋在这儿,它们是什么年代的,什么人留下来的,在没有发掘之前,都是一个谜。
洋海古墓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
鄯善县洋海墓地,主要分布在戈壁滩相对独立的三块台地上,总面积约为5.4万平方米。奇怪的是,在墓地的北面和南面都是绿洲,只有这一块地方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古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块地方,作为他们人生的最终归宿呢?
吕恩国介绍:通过古代人选择墓址的这个情况呢,我们都可以看出,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人就懂得珍惜土地。为了不让死人和活人争土地,他们把墓址选择在这个不能种植的戈壁滩上边。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干旱、少雨,戈壁荒漠遍布的地方,人类都是围绕着河流和绿洲居住和生活,而这种绿洲经济又是十分有限和脆弱的,特别是像吐鲁番盆地这样的地方,一年四季几乎不下雨不下雪,农业生产都是靠地下水灌溉,土地就显得更加珍贵。
根据文物部门的初步探测,洋海古墓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考古队根据这三块墓地的排列方式,划分为一号墓地、二号墓地和三号墓地,计划每一块墓地发掘100座墓葬,考古队分成6个小组,在这三块墓地上同时展开发掘工作。
鄯善县洋海墓地地形很特别,戈壁滩的地表层有20多厘米厚的砾石带,砾石带下面就是坚硬的黄土层。当考古队铲去墓地表面的砾石带时,排列有序的墓口便暴露了出来,墓口用芦苇或是草帘子封口,下面用棚木做梁。
吕恩国介绍:这个墓葬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层台墓,每一座都是这样的,就是有一个二层台为了放这个木头,棚成一个非常合适的房子,这个人在房子里居住。想来可能当时的人就是这个样子,他们的房子上面也都棚着木头。现在把这个上面的盖木取掉。这是削尖的那种柱子,长短是一致的,三个,四个……
当吕恩国把这些棚木取开以后,他惊喜地发现墓里一切保存完好,既没有被扰乱,也没有填土,说明这个墓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这使吕恩国备感欣慰。
但是,有的墓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已经被洗劫一空,甚至被严重扰乱。尽管如此,考古队仍然严格按照考古程序,认真清理每一座墓葬。考古队根据墓葬形制,首先测出墓的朝向,然后沿着墓的朝向打桩、拉线、测量、绘图,记录下墓葬的原始形态。
缘何11座女性墓,墓主都没有头颅?
奇怪的是,在最初发掘的几天里,考古队发现了一些椭圆型墓,这些墓草帘子、棚木覆盖完好,没有发现被盗迹象。但是,这些墓反映出来的问题,却让考古队大惑不解:墓里都没有发现随葬品,有的女性墓里只有一个陶纺轮或是一个梳子,显得十分简陋寒酸,这种现象出乎考古队员们的预料。其中11座女性墓,墓主都没有头颅。
吐鲁番文物局文物保护部副主任徐东良介绍:当时在2号台地的时候,2号台地挖到南部偏上一点点的位置,也是在那个山坡,就是那个土岗、山坡和周边,挖的有那个椭圆形的墓葬,这个椭圆形的墓葬,就类似于我们在交河沟北,挖的那种殉马坑的椭圆形墓葬有点相似。那么这种椭圆形的墓葬,里边非常完整,棚木、草灰,以及那个芦苇、席子等非常完整,从来没有被盗扰过。那么这些墓葬整个挖了大概有10余座,没有挖出什么其它有价值的文物,比如说有的有躯干部分,有的有头部,但是都是被隔开的,随葬品除了一个梳子,或者是一个纺轮,或者是一个小陶杯,或小陶碗,器具随葬品非常简单。当时吕老师说:徐东良这块为什么不出东西呢,我说这从来没有被盗过,为什么出土的文物这么少呢?
吕恩国教授对这些尸骨又进行了一次仔细地观察,没有发现这些遗骸明显的外伤痕迹。那么,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考古队综合上述情况断定:这些人虽然不是战争的受害者,但也绝不是正常死亡,不然她们怎么会头颅缺失呢?这说明她们一定是被杀戮的。这些女人究竟是宗教的祭品?还是作为贱民用来陪葬的呢?
吕恩国介绍:这个墓地,它的墓葬那个布局都是很严谨的,另外墓葬形制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说的严谨呢,就是说每一座墓它之间的距离,应该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说像1号墓地,基本上就是5米左右。
洋海墓地布局严谨,整齐划一,是典型的氏族社会特有的埋葬方式,考古队推断这应该是一个氏族墓地。因此,吕恩国分析,如果这些妇女是作为宗教的祭品,她们就不会被埋葬在这个氏族的墓园内;如果她们是被作为陪葬的牺牲,周围就一定有重要的墓葬出现,吕恩国这个大胆的推测使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
67号墓主人和身首异处的五颗女性人头骨
67号墓坐落在一号墓地的西南部,墓口覆盖的棚木和苇草已经不见了,考古队只挖了50多厘米,就发现了一个大毡包,这一现象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这里面包裹的会是什么呢?考古队长吕恩国得悉这一情况迅速赶来看个究竟。
眼前这个大毡包保存完好,对于有着丰富考古经验的吕恩国教授来讲,也感到十分疑惑。他们将毡包周边的沙土小心翼翼地层层剥离,决定将它取出来看个究竟?毡包像是用牛毛擀制而成,工艺已经相当精湛,与现在草原牧民使用的毛毡一样,虽然在地下埋藏已久,仍然有相当的韧性。当吕恩国和徐东良小心翼翼地打开毡包,眼前的景象着实让他们惊讶不已,原来这里面竟是一堆白骨,显得十分凌乱。更为蹊跷的是,毡包里没有一件随葬品。这究竟是二次埋葬呢?还是另有隐情?
当徐东良再次跳进墓坑作进一步清理的时候,发现这个墓还没有到底,凭直觉他感到这个墓和前几次发掘的墓有所不同,于是他继续向下挖掘。67号墓由于棚木早已被揭取,年长日久墓坑里填满了沙土。好在吐鲁番盆地干旱少雨,沙土里不含一点水分,清理起来相对容易,只需一个毛刷和一个手铲即可。
经过几个小时的清理,一具完整的干尸果然逐渐地暴露了出来。吕恩国教授得知这一情况迅速赶了过来,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他们发现墓主人的脚下居然摆放了五颗人头骨,这些头骨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要摆放在这里呢?吕恩国觉得这里面一定另有文章。于是他让徐东良出来,自己跳进墓坑作进一步的清理工作。吕恩国在新疆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像这样的考古现场还是第一次遇到,因此,他生怕疏忽了任何一个细节,而考古的精髓往往就蕴含在发掘过程的细节里。
吕恩国说:从这个人穿的衣服来看,他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地位的人。最突出的标志呢,他头上带着一圈贝饰,这个贝类呢,在古代应该是一种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吕恩国经过几个小时的发掘,67号墓里的许多细节逐渐地呈现了出来。
墓主人身穿毛织衣服,披一件绿色坎肩,裤子为直桶式,脚上穿着皮子缝制的鞋。吕恩国根据他的体态和骨骼判断这是一个男性,身高约180厘米左右。但是,他的装束却像是一个女性,脖子上缠了一条长长的假辫子。在他头部的左侧,还插着五根木制的箭和一根权杖,箭杆长约70厘米,箭头深深地插在土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木箭的箭头锐利,并且都带有倒刺。
吕恩国教授分析,这些木箭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因为狩猎民族长期在野外生存,对植物中的毒素了如指掌,他们会提取这些植物毒素涂抹在箭头上,动物一旦被射中就难逃活命。像这样完整的木箭,在其它墓室里也有发现,这与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气候有关。这些木箭的出土,对于研究古代洋海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墓主人脚下这五颗人的头骨。
吕恩国说:这几颗人的头骨都是女性的,而且年龄看起来都不太大,其中这个,她的第三臼齿还没有长出来。第三臼齿就是老百姓说的槽牙,前边那个槽牙还没长出来。人的臼齿一般不管男的女的,它的生长期应该是18到25岁这个时间。
吕恩国教授根据这几颗头骨的生长发育状况判断,她们的年龄大约十四五岁左右,发育还很不成熟,不但牙齿没有长全,颅骨上的矢状缝还没有闭合。从这几颗头骨来看她们都有外伤,像用榔头一类的钝器击打似的,在遭到钝器打击以后,颞骨部位几乎都被震裂了。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这个墓主人是谁?他和这几个女子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她们身首异处,头颅明显受到伤害呢?
徐东良:这几个陪葬的头骨和这个墓主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后来我们有些猜测,我个人有些猜测,当时洋海这一群人,并没有形成这个很完整的家庭关系,他们在生活交往过程中,比较强悍的占有比较弱小的,或者是这个民族占有另外一个民族,当他们互相战胜之后,就把其它的女人作为自己的陪葬,或者自己的奴隶,或者是用人来陪葬这种情况。
但吕恩国教授认为,新疆和中原地区有所不同,新疆这个地区进入阶级社会比较晚,目前在新疆考古中还没有发现过大规模殉葬的现象。此外,鄯善洋海墓地曾经多次被盗扰过,考古队也难以断定,这五颗人头骨是否从其它墓里搬运过来的呢?
屈肢葬,是一种风俗,还是一种信仰?
二号墓地呈东西走向,考古队揭去地面20多厘米砾石带以后,几十座墓口便呈现出来。
二号墓地的86号墓是一个近似方形的墓,长宽约两米左右,墓主人仰身屈肢,在墓主人头部的左侧随葬一个小木桶,右面随葬一个木盆和两个陶罐。而在他的胸前放着一个马镳,左侧面还随葬了一把木箭,特别是在墓主人腿部发现的一组青铜饰件,引起了吕恩国的格外关注。
吕恩国介绍:特别是这些铜铃铛,过去我们发现过很多,比如说在哈密五堡啊,河西走廊一带,都发现过这种类似的铜铃铛。但是,至今我们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
这些类似铃铛的青铜器,新疆考古界虽然在其它地方也曾经发现过。但是,由于那些墓葬都被盗过,墓葬的完整信息遭到了破坏,这些铜铃铛的用处,就成了新疆考古界的一个未解之谜。不曾想,这次在鄯善洋海古墓又发现了它们,好在这个墓没有被盗过,尸骸和文物都保存完整。但是,这一组青铜铃铛,出现在墓主人的腿部是什么用意呢?
这,仍然是一个谜!
二号墓地的92号墓是一个东西向墓,一具男性尸骸平躺于墓的北侧,头向着东方。吕恩国教授称这种丧葬习俗为仰身直肢葬。而在这之前发现的葬式都是仰身屈肢或是侧身屈肢葬,这种丧葬形式的改变说明了什么?考古队对此疑窦丛生。
但令考古队欣慰的是,92号墓的随葬品突然多了起来。在墓主人的脚底左侧,随葬了一个木盘,木盘里放了两颗羊头。在木盘的旁边,还随葬了一个木盆和两个灰陶罐。陶罐做工粗糙,造型也与吐鲁番其它地方发现的没有太大区别。倒是这个木盆很有特点,它是用一整块木头掏挖成型的,这也是吕恩国第一次见到。因此他端详得特别认真仔细,似乎要从中发现一点什么。果然,吕恩国经过仔细端详,发现这个木盆的底部有许多刀痕。据此他分析,这个木盆不仅用来盛食物,它的底部还可能兼做切菜板使用,这种随葬习俗明显带有游牧民族的特征。但是,吐鲁番盆地荒漠遍布没有大片的草原,洋海人的随葬习俗,怎么会显示出游牧民族的特征呢?
考古队经过十几天的发掘,鄯善洋海古墓群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这些墓葬分三块台地有序排列,古墓里出土的文物也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不断增多,其中陶器、木器、骨器、青铜器丰富多彩,这些文物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洋海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它们的出现,将有助于考古队认识鄯善洋海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面貌。
但是,丧葬形式的多样性,又为考古队出了一道难题。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屈肢葬,所谓屈肢葬,就是墓主人大都将膝盖弯曲平躺或侧卧。墓葬形式的不同,它们的葬俗也有所不同。这种葬式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种风俗,还是一种信仰呢?
鄯善洋海墓地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多样性,说明这个族群的来路相当复杂。要弄清楚洋海墓地的文化面貌,在没有全部发掘完以前,考古队也难以找出一个科学的答案。他们只能期待全部发掘完成以后,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才能为洋海墓地断代,推断出洋海人的族属,寻找到他们的文化根源。
斧、刀、弓,揭示墓主人曾是权利的中心人物
进入五月份以后,吐鲁番的气温骤然上升,火焰山南部地区的气温高达40摄氏度,考古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许多有价值的墓葬不断地出现,墓里随葬的文物也明显增多。
考古队在清理67号墓的时候,墓坑里已经被沙土填满。最初考古队还以为这个墓已经被盗,可是,刚刚发掘了60多厘米的时候,一个令人惊喜的情景便出现了,一具完整的干尸暴露了出来。干尸屈腿侧卧,身上的衣服已腐烂变黑紧紧地贴在躯干上,脚上穿的羊皮靴子仍然保存完好。由于墓坑太小,考古人员生怕损坏了文物,在清理时都格外小心。
从最初暴露出来的情况看,这个墓非同一般,墓主人怀里抱着一个青铜斧,青铜斧保存完好,就连木把也光亮如新,而在他的身后还发现了一个小铜刀,这些青铜器的发现,说明此人有着特殊的身份。特别是这种青铜斧的发现意义非同寻常,在古代社会,它是一种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吕恩国介绍:像这个环首刀和长銎斧,这种器物在北方草原文化的范围内,出土的还是比较多的,这种器物一般定为西周中晚期。
这种青铜环首刀和长管銎斧,在新疆的阿勒泰、哈密、巴音郭勒等地区都有发现。根据以往墓葬确定的年代,这种青铜器所处的时代,约为青铜时代晚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1200年前后。而在鄯善洋海墓地也发现了同样的青铜器,说明它们处在同一个时期。
吕恩国介绍:穹背、圜手,典型的草原文化的青铜器。这个年代就是(公元前)11到(公元前)10世纪之间这个样子。
67号墓里出土的这把青铜斧,更加坚定了吕恩国的判断。根据以往对这些青铜器的断代,吕恩国初步推断,这个墓距今至少在3000年前后。
在干尸的膝盖部位,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张完整的弓,这张弓有一米多长,是一个制作精良的复合弓,这种弓射程远、杀伤力大,出土时完好无损,这一现象出乎考古队的预料。
吕恩国介绍:我们都知道弓箭的发明也是人类最早的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那么洋海的这个弓呢,一是很特别,发现多;第二它做工是很复杂的;第三是样式、种类也比较多。这个复杂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大概估计了一下,做这样一张弓可能要一年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它在选材上面都是很考究的。
复合弓,是人类发明的最有威力的兵器之一,它的设计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臻于完美。特别是它的工艺相当复杂,考古队经过对洋海墓地出土的复合弓研究发现,这种复合弓主体材料是一种产于天山深处的灌木叫绣线菊,当地人称之为兔儿条,是一种具有相当韧性的木材,一根3厘米粗的绣线菊生长期要二三十年。
吕恩国介绍:这种绣线菊啊,拿出来以后先把这种木头有选择地,它是比较直的,然后经过加工,又加工成弯曲的,这是中间筋骨了。另外,这个弓它本身两边都有贴的东西。像这个外围贴的就是牛角,而里边全部是用牛筋,就是牛、马、鹿的大板筋,后腿那个板筋,经过加工以后贴在弓的内部,这样那个木头是成型的,两边这个东西就是增加韧性和弹性。还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就是胶,它是三个东西要粘到一起,把它整个结合到一起以后,再用那个牛筋把它缠好,外边再经过修漆以后,修漆是为了防潮,这样做出来这个弓,就非常的强劲有力。
用这种工艺做出来的复合弓威力巨大,研究人员用高速摄影机对它进行了试验,看看箭离开弓弦奔向目标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当他们拍摄完毕再进行回放的时候,发现箭速每秒可达90米,相当于每小时320公里。由此可见它的杀伤力是多么的强大,这是一种致命的武器。
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国内外发表的考古资料,古人墓里随葬的弓大都被折断随葬。有专家研究认为,杀人武器是不能被完整地带到另一个世界的,而这个墓里随葬的弓却完好无损。这些出土文物,无不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息:鄯善洋海人与北方草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究竟是同族同源呢?还是鄯善洋海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仿制了这些工具呢?
彩陶文化,昭示黄河文明向外传播的历史缩影
让考古队喜出望外的还有,在墓主人的脚下又发现了三个精美的陶器,这三个陶器样式、花纹都非常独特。游牧民族很少在墓里随葬陶器,因为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携带陶器多有不便,这一发现使得这个墓里的文物类型变得更加复杂。
吕恩国介绍:以前都认为新疆彩陶不是太漂亮,洋海彩陶可不是这样的,花纹非常的精细,非常的精美,就它那线条,你拿现在的毛笔描去,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都做不出来这样的东西。
吕恩国在新疆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像洋海墓里出土的这种陶器还是首次发现。陶罐红底黑彩,漩涡纹,鼓腹、细脖子、大立耳带口沿,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这些陶器不仅十分精美,而且工艺精湛、细腻,显示出古代洋海人制陶工艺水平已经相当发达了。
67号墓里出土的陶盆,里面有内彩,画了4只抽象的小鹿,吕恩国认为这种陶器与仰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仰韶文化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延续了将近2000年。在这2000年时间里,仰韶文化从黄河流域传播开来。上个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它们,因此以仰韶村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时期的陶器,多是这种红底黑彩的盆、罐和钵,表面绘制图案是它重要的标志之一。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这批陶器,与仰韶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仰韶文化的下线距今也有5000多年了,难道鄯善洋海的人们,早在5000年前就与中原地区有来往吗?
在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大量文物中,吕恩国首先从他最熟悉的陶器入手进行研究。陶器一直是考古学上用来断代、判断族属、分析古代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据,也是考古学家们辨别古文化渊源的一把钥匙。而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这些彩陶,器形美观、种类多样,彩陶纹饰和造型特点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每一件陶器无不透露出洋海人的创造性和审美理想。其中,最为精美、也最为典型的,就是这种“品”字型彩陶罐。通体描绘出火焰一样的纹饰,突出了烈焰缭绕的动感。这可能是洋海人从火焰山的皱褶上得到了启示,反映了吐鲁番盆地炽热的气候特点,表达了古代洋海人丰富的想象和审美情趣,为考古队认识洋海的古代文明,提供了可贵的材料。
吕恩国介绍:就是几乎每座墓都有那么几件陶器,其中有数百件这样比较精美的彩陶,在新疆是不可比拟的,其它地方是比不了的。
经过初步比对研究,吕恩国认为,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这些陶器,既有中原彩陶的影子,又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它们像是历史链条上的一个个钮扣,将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联系了起来。
吕恩国介绍:那么很显然,这个彩陶呢,从那个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到庙底沟类型越来越往西。以后的甘肃马家窑文化,以后的马厂期,到咱们的哈密,现在搞了一个天山北路文化,以后到洋海。这个过程呢,通过这个彩陶的研究啊,彩陶的纹饰变化到洋海,这一点问题也没有了,这是整个彩陶传播的一个过程。
吕恩国经过研究发现,洋海墓地出土的彩陶,尽管有着很强的个性,但是,它们与新疆哈密地区出土的彩陶有着传承的亲缘关系;而哈密盆地出土的彩陶,又与河西走廊马家窑文化相似;马家窑文化则起源于仰韶文化。这样,就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彩陶文化西传的路线,以及它们的早晚关系。
仰韶文化从西安半坡发端,途经甘肃临洮、青海民和、甘肃山丹、新疆哈密,一直到达吐鲁番盆地。但是,这一文化到达吐鲁番盆地以后并没有停止。
根据近几年来的考古发现,它们分两条路线继续向西传播,一条是通过新疆中部天山的阿拉沟等地,在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800年进入天山南麓,形成了另一支考古文化察吾乎文化;而另一条传播途径,沿天山北坡的绿色通道,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伊犁地区,形成了伊犁河流域彩陶文明。
从最新的研究成果看,约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伊犁河流域彩陶文化继续向西,进入了巴尔喀什湖东岸一线,成为那里斯基泰和乌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端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明,传播至此已是强弩之末,大概到了战国前后,整个新疆彩陶开始走向衰落,西汉以后彩陶在新疆基本绝迹,前后历时约1300多年。沿途不同的考古文化,是黄河文明一波又一波向外扩张的历史缩影,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个历史缩影。
小木桶上的动物等图案,可追溯到欧洲及亚述文明
在67号墓的右下角,考古队还发现了一个小木桶,木桶上面雕刻有动物图案,这是新疆考古界首次发现这样完整的木器。吐鲁番盆地一年四季不下雨、不下雪,气候干燥,墓地里几乎不含一点水分,因此这些小木桶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这一发现非同小可,它又把吕恩国的认知引向了遥远的西方。
吕恩国介绍: 这是个麋鹿,底下是骆驼。这种罐子,我们一直都认为,像这个蹄子特别尖的这种,好像是跳芭蕾舞一样,每个动物都像跳芭蕾舞一样,是亚述风格的文化,后亚述时代的文化,公元前七八世纪,就这个年代。
这个小木桶是用一整块原木刻挖而成的,木桶上面雕刻了10个动物,有野猪、山羊、骆驼和马,这些动物图案造型准确、富有动感、表现力强,每一个动物都处于奔跑的状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特别是这些动物的蹄子都雕刻成了尖锥状。吕恩国认为,这种图案的造型特点和雕刻手法,与距今4000多年前流行于亚述王朝的动物图案极为相似。
亚述文化起源于两河流域,也就是今天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亚述王朝从公元前2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539年,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亚述王朝时期的文化,也随着王朝的兴盛传播到东方。如果这只小木桶上雕刻的图案,像吕恩国推测的那样是亚述文化的类型,那么,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历史就得重写。
“丝绸之路”是以公元前138年,汉朝特使张骞出使西域为发端的。但是,洋海古墓反映出来的历史,却远远超出了史书的记载。同时,也超出了考古学家们的经验和想象。这些文物的出现,无论是中原传来的仰韶文化,还是中亚传来的亚述文化,都要早于张骞开辟丝绸之路1000多年。那么,新疆鄯善洋海这个族群,是什么时候进入吐鲁番盆地的呢?他们究竟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
考古队在随后的发掘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几个小木桶,特别是在一号墓地23号墓和81号墓里发现的两只小木桶,它们不同寻常的装饰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这两只小木桶,与67号墓里出土的小木桶不同的是,它们的口沿上用不知名的植物种子镶嵌出一圈倒三角。这种植物种子芝麻大小,水滴型,白色,果实坚硬,保存良好,未发生任何变异。这究竟是什么种子呢?考古队没有人认识它们,更不明白古代洋海人,为什么要在小木桶上镶嵌这些种子?因此,考古队决定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们进行鉴定,看看这些种子到底属于什么植物,它们究竟来自何方?也许通过这些植物种子,可以探究到洋海人一些深藏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蒋洪恩博士介绍:因为这些种子大家谁也不认识,就我们来说,单从肉眼来看,也难以进行准确地鉴定。因此我们把它拿回北京,借助比较先进的仪器,来对它进行准确地鉴定和分析。
蒋洪恩当时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他把小木桶上的植物种子,放在显微镜下做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在显微镜下,只有3.6mm的植物种子,呈现出夺目的光彩。果实浑圆饱满,光泽如新,形状像个瓷器做的桃子,十分精美。蒋洪恩把植物种子的图谱放大,然后在《新疆植物志》里寻找答案。果然,《新疆植物志》里有一种植物的种子与之相似,这种植物叫小花紫草。
小花紫草是一种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中亚的部分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狭长地带。蒋洪恩分析,洋海古墓出土的小木桶上,镶嵌的小花紫草种子就产自新疆。但是,这种文化传统,有可能源于遥远的欧洲。因为在那里,考古学家们也曾发现了用紫草属种子作为装饰的现象。
蒋洪恩博士介绍:用小花紫草(种子)作为装饰品的这种现象,在欧洲的考古遗址当中曾经发现过两次。而在亚洲,特别是我国,从来没有发现过类似的现象,这确实比较奇怪。
上个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已沉积到湖底的两个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上,发现了一些紫草属种子,这些种子被当地的土著居民装饰在纺织品上。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考古发现最早的用紫草属种子做装饰的案例。这两个考古遗址,要比新疆鄯善洋海墓地早得多。因此,考古学家们推测,洋海墓地出土的这种文化现象,与欧罗巴人种向东方迁徙有一定的关联。
专家们的推测,经过洋海墓地陆续出土的几十只小木桶上面雕刻的动物图案,进一步得到了印证。这些动物图案,不仅与遥远的欧洲和中亚的历史文化有关,也与北方草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岩画、鹿、三角纹饰,史前宗教的秘密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疆考古学家在阿尔泰山、天山深处的岩石上,发现了一些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石刻画,考古界称它们为岩画,这些岩画大都是一些动物纹饰和狩猎场面,这些图案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游牧民族的劳动和生活情景;而在阿勒泰地区的草原上,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一些柱石,柱石上同样雕刻了许多动物图案,其中雕刻最多的是鹿纹图案,因此考古界称它们为鹿石。这些鹿石和岩画,是什么年代的、什么人留下来的?考古界知之甚少,至今还是一个谜。
而鄯善洋海古墓出土的这些小木桶上面雕刻的动物图案,与岩画和鹿石上的图案如出一辙,特别是 204号墓出土的这只小木桶上面雕刻的鹿纹图案,与阿勒泰地区发现的岩画和鹿石上面的图案完全一致。奇怪的是,阿勒泰地区距离吐鲁番盆地上千公里,中间又横亘着天山山脉,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北方草原带的这种文化现象,怎么会在鄯善洋海人的生活中反映出来呢?有专家分析,这可能与西方人向东方迁徙有关,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也将这种文化传统沿途镌刻了下来。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族群为什么要在岩壁上、柱石上、小木桶上雕刻这些动物图案呢?是什么信仰,令他们长途万里、世世代代、锲而不舍地镌刻不止呢?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学堂介绍:古代人为什么要刻这些动物纹样?它是不是与某种神话故事啦,或者是某种动物故事有关,它在讲述着一件事情。那么还有一些抽象的纹样,特别是在木桶的顶部,口沿的外边,刻画了很多三角,阴刻了很多三角,成排的,或者是说成组的,大三角里套小三角。我当时就发现这些三角很有意思,它把底给染成了红色,间接错开的感觉。那么古代人做这件事情的背后肯定有意义,有用意。
专家们不仅仅在小木桶上发现了这种奇怪的三角纹饰,在陶器上、毛纺织品上也同样发现了三角纹饰,有的还在三角里镶嵌了小花紫草种子。专家们认为,这种文化现象绝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或是一种审美,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所以它们才能够得到传播和继承。
刘学堂介绍:我指出,这个三角的纹样,小河墓地发现的也好,洋海墓地发现的也好,特别是洋海墓地里边(木桶上)镶粘的那些植物种子,就更能说明问题。它是象征的,象征什么呢?象征女性生殖的一个符号。它的深层含义,我们可以用广泛意义上的丰产来解读它。
刘学堂教授认为,这种镶嵌植物种子的三角纹饰,是古代人信奉的一种丰产巫术宗教。因为,三角纹饰早有学者解析为古代人生殖崇拜的一个符号,是女阴的象征。例如在土耳其特洛伊古城出土的一件娜娜女神像,在她的性别处就是用三角形来表示的;在我国古代的一些生殖崇拜图画中,三角纹饰也屡见不鲜。专家们认为,三角纹饰可能被古代人引申为渴望丰产丰收。
刘学堂介绍:史前宗教一个核心就是丰产,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符号,赋予这种象征性符号一种神力,一种内在的神力,祈求部落,祈求氏族,祈求家族,当时的社会集团,甚至包括祈求动物、农业它的丰产,是个广泛意义的丰产,它用这个小三角作为象征意义。
这一文化现象,在吐鲁番盆地发现的苏贝希墓地和胜金口墓地都有反映,它们的波及面之广,涵盖了整个吐鲁番盆地,甚至远及乌鲁木齐地区。可以说,三角纹饰,是这个族群情有独钟的一种审美崇拜。
这种三角纹饰的流行,对于古代鄯善洋海人来说绝非偶然,它可能有着某种特殊的含义。或者正如刘学堂教授分析的那样:是一种丰产巫术宗教的表现。
宗教信仰,是人类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思想启蒙;也是一切艺术萌芽的精神沃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斗转星移、风雨雷电,恐惧与抗争无处不在。人类必须在心灵深处创造一个神,在绝望的时候有所求助。因此,他们就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符号,以表达心中的向往。
三角纹,也许就是鄯善洋海人的图腾,它能从无到有以至无穷,成为洋海人渴望繁荣兴旺的梦想。
鄯善洋海古墓的发现,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几千年的神秘世界。专家们通过对洋海墓地出土的青铜器、陶器和木器的研究,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东西方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就已经在连接欧亚大陆的草原带上演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戏,对东西方文明产生过怎样的影响?随着鄯善洋海古墓的发掘和研究,考古队将逐渐揭开历史的真相。
(连载一)
每年春天,台地上常常无端地刮起暴风。暴风旋起时,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并伴有怪异的响声。这对于鄯善县吐峪沟乡洋海村的村民们来讲,无疑又是一场灾难。每当这时,桃花杏花被吹落,葡萄架被掀翻,甚至大树被折断。更为恐怖的是,随着黑风的光顾,偶尔会有白森森的骷髅头从天而降。而在风停之后,篱笆院墙、葡萄架上,有时会出现一些衣物残片,以及长长的毛发。这些骷髅头、这些衣物残片、以及长长的毛发,是从哪里来的呢?
曾经,当地百姓对此讳莫如深——这就是当地村民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发现的古墓群。
2003年春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文物局组成考古队,对洋海古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洋海古墓的神秘面纱逐渐地被揭开。这个墓地以其规模巨大、墓葬形式多样、出土文物丰富,让考古队眼花缭乱、疑窦丛生。
疏通坎儿井,惊见鄯善洋海古墓群
新疆鄯善县洋海村,位于火焰山南麓。在距离洋海村不远处,有一片寸草不生、起伏不平的戈壁砾石带。这片戈壁砾石带正对着火焰山的一个大裂谷,名叫吐峪沟。因此,每当春天季风来临,强劲的气流就会穿过吐峪沟峡谷,在戈壁滩上旋起沙尘暴。那些被大风刮到村民葡萄架下的骷髅头和衣物残片,就来自这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
在这片戈壁滩上有9条坎儿井从砾石带穿过。坎儿井,是当地人掏挖的一种地下暗河,这种暗河从天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吐鲁番盆地的各个乡村,是当地人水源补给的生命线。
1987年夏天,不知什么原因使坎儿井水突然断流了,当地百姓不得不来到这里进行疏通。就是在这次疏通坎儿井的施工中,百姓们发现坎儿井的塌方里,竟然有死人的骨骸和一些衣物残片,这使他们感到异常惊讶!
经过仔细勘查,他们才恍然大悟:这是古代人的坟墓。
随后,他们还发掘出了一些陶罐、小木盆等器皿,鄯善县洋海村发现古墓的消息不胫而走。
吐鲁番文物局研究室主任张永兵介绍:这个消息传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的文物贩子过来收购,当时就可以给钱,好的彩陶罐给10块,一般的罐子给5块钱。在这种巨大的经济利益的促使下,生产队的4个小队100多人都参与盗墓去了。
一时间,尘封了几千年的墓葬被打破了往日的宁静。文物贩子的鼓动,无知村民们的盗掘,使这个古墓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们带走了认为值钱的东西,却将打碎的陶器、尸骨等具有考古价值的东西弃置于荒野。
鄯善洋海古墓由于远离村庄,面积大而且分散,有效保护十分困难。自从发现洋海古墓以来,盗墓与反盗墓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尽管也进行过多次严厉的打击,但都无济于事。
吐鲁番文物局局长李肖博士介绍:盗墓与反盗墓一直是这样,有时候演绎得很激烈,像那个谍中谍一样的。甚至我们自己的管理人员,都参与到里边去了;甚至包括我们的执法人员,最后也是为利益所动,把手也伸到了这里来了。
当时,盗墓最疯狂的时候,就连洋海古墓管理所的个别人,也经不住利益的诱惑,与盗墓贼沆瀣一气,对洋海古墓进行大肆盗掘。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2003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地区文物局组成了联合发掘小组,对鄯善县洋海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吕恩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也是这次鄯善洋海古墓考古队的队长,他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有着丰富的野外发掘经验。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介绍:洋海墓地很特别,你从地表上几乎看不出任何痕迹,它既没有封土堆,也没有什么其它标志,整个就是那戈壁一片灰蒙蒙的那样一种情况,这说明它们的年代已经很久远了。在这块戈壁滩上,究竟有多少墓葬埋在这儿,它们是什么年代的,什么人留下来的,在没有发掘之前,都是一个谜。
洋海古墓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
鄯善县洋海墓地,主要分布在戈壁滩相对独立的三块台地上,总面积约为5.4万平方米。奇怪的是,在墓地的北面和南面都是绿洲,只有这一块地方是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古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块地方,作为他们人生的最终归宿呢?
吕恩国介绍:通过古代人选择墓址的这个情况呢,我们都可以看出,在很久以前,我们的先人就懂得珍惜土地。为了不让死人和活人争土地,他们把墓址选择在这个不能种植的戈壁滩上边。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干旱、少雨,戈壁荒漠遍布的地方,人类都是围绕着河流和绿洲居住和生活,而这种绿洲经济又是十分有限和脆弱的,特别是像吐鲁番盆地这样的地方,一年四季几乎不下雨不下雪,农业生产都是靠地下水灌溉,土地就显得更加珍贵。
根据文物部门的初步探测,洋海古墓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考古队根据这三块墓地的排列方式,划分为一号墓地、二号墓地和三号墓地,计划每一块墓地发掘100座墓葬,考古队分成6个小组,在这三块墓地上同时展开发掘工作。
鄯善县洋海墓地地形很特别,戈壁滩的地表层有20多厘米厚的砾石带,砾石带下面就是坚硬的黄土层。当考古队铲去墓地表面的砾石带时,排列有序的墓口便暴露了出来,墓口用芦苇或是草帘子封口,下面用棚木做梁。
吕恩国介绍:这个墓葬就是我们所说的二层台墓,每一座都是这样的,就是有一个二层台为了放这个木头,棚成一个非常合适的房子,这个人在房子里居住。想来可能当时的人就是这个样子,他们的房子上面也都棚着木头。现在把这个上面的盖木取掉。这是削尖的那种柱子,长短是一致的,三个,四个……
当吕恩国把这些棚木取开以后,他惊喜地发现墓里一切保存完好,既没有被扰乱,也没有填土,说明这个墓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这使吕恩国备感欣慰。
但是,有的墓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已经被洗劫一空,甚至被严重扰乱。尽管如此,考古队仍然严格按照考古程序,认真清理每一座墓葬。考古队根据墓葬形制,首先测出墓的朝向,然后沿着墓的朝向打桩、拉线、测量、绘图,记录下墓葬的原始形态。
缘何11座女性墓,墓主都没有头颅?
奇怪的是,在最初发掘的几天里,考古队发现了一些椭圆型墓,这些墓草帘子、棚木覆盖完好,没有发现被盗迹象。但是,这些墓反映出来的问题,却让考古队大惑不解:墓里都没有发现随葬品,有的女性墓里只有一个陶纺轮或是一个梳子,显得十分简陋寒酸,这种现象出乎考古队员们的预料。其中11座女性墓,墓主都没有头颅。
吐鲁番文物局文物保护部副主任徐东良介绍:当时在2号台地的时候,2号台地挖到南部偏上一点点的位置,也是在那个山坡,就是那个土岗、山坡和周边,挖的有那个椭圆形的墓葬,这个椭圆形的墓葬,就类似于我们在交河沟北,挖的那种殉马坑的椭圆形墓葬有点相似。那么这种椭圆形的墓葬,里边非常完整,棚木、草灰,以及那个芦苇、席子等非常完整,从来没有被盗扰过。那么这些墓葬整个挖了大概有10余座,没有挖出什么其它有价值的文物,比如说有的有躯干部分,有的有头部,但是都是被隔开的,随葬品除了一个梳子,或者是一个纺轮,或者是一个小陶杯,或小陶碗,器具随葬品非常简单。当时吕老师说:徐东良这块为什么不出东西呢,我说这从来没有被盗过,为什么出土的文物这么少呢?
吕恩国教授对这些尸骨又进行了一次仔细地观察,没有发现这些遗骸明显的外伤痕迹。那么,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呢?考古队综合上述情况断定:这些人虽然不是战争的受害者,但也绝不是正常死亡,不然她们怎么会头颅缺失呢?这说明她们一定是被杀戮的。这些女人究竟是宗教的祭品?还是作为贱民用来陪葬的呢?
吕恩国介绍:这个墓地,它的墓葬那个布局都是很严谨的,另外墓葬形制也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说的严谨呢,就是说每一座墓它之间的距离,应该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说像1号墓地,基本上就是5米左右。
洋海墓地布局严谨,整齐划一,是典型的氏族社会特有的埋葬方式,考古队推断这应该是一个氏族墓地。因此,吕恩国分析,如果这些妇女是作为宗教的祭品,她们就不会被埋葬在这个氏族的墓园内;如果她们是被作为陪葬的牺牲,周围就一定有重要的墓葬出现,吕恩国这个大胆的推测使考古队员们兴奋不已。
67号墓主人和身首异处的五颗女性人头骨
67号墓坐落在一号墓地的西南部,墓口覆盖的棚木和苇草已经不见了,考古队只挖了50多厘米,就发现了一个大毡包,这一现象让考古人员兴奋不已,这里面包裹的会是什么呢?考古队长吕恩国得悉这一情况迅速赶来看个究竟。
眼前这个大毡包保存完好,对于有着丰富考古经验的吕恩国教授来讲,也感到十分疑惑。他们将毡包周边的沙土小心翼翼地层层剥离,决定将它取出来看个究竟?毡包像是用牛毛擀制而成,工艺已经相当精湛,与现在草原牧民使用的毛毡一样,虽然在地下埋藏已久,仍然有相当的韧性。当吕恩国和徐东良小心翼翼地打开毡包,眼前的景象着实让他们惊讶不已,原来这里面竟是一堆白骨,显得十分凌乱。更为蹊跷的是,毡包里没有一件随葬品。这究竟是二次埋葬呢?还是另有隐情?
当徐东良再次跳进墓坑作进一步清理的时候,发现这个墓还没有到底,凭直觉他感到这个墓和前几次发掘的墓有所不同,于是他继续向下挖掘。67号墓由于棚木早已被揭取,年长日久墓坑里填满了沙土。好在吐鲁番盆地干旱少雨,沙土里不含一点水分,清理起来相对容易,只需一个毛刷和一个手铲即可。
经过几个小时的清理,一具完整的干尸果然逐渐地暴露了出来。吕恩国教授得知这一情况迅速赶了过来,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他们发现墓主人的脚下居然摆放了五颗人头骨,这些头骨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要摆放在这里呢?吕恩国觉得这里面一定另有文章。于是他让徐东良出来,自己跳进墓坑作进一步的清理工作。吕恩国在新疆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像这样的考古现场还是第一次遇到,因此,他生怕疏忽了任何一个细节,而考古的精髓往往就蕴含在发掘过程的细节里。
吕恩国说:从这个人穿的衣服来看,他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地位的人。最突出的标志呢,他头上带着一圈贝饰,这个贝类呢,在古代应该是一种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吕恩国经过几个小时的发掘,67号墓里的许多细节逐渐地呈现了出来。
墓主人身穿毛织衣服,披一件绿色坎肩,裤子为直桶式,脚上穿着皮子缝制的鞋。吕恩国根据他的体态和骨骼判断这是一个男性,身高约180厘米左右。但是,他的装束却像是一个女性,脖子上缠了一条长长的假辫子。在他头部的左侧,还插着五根木制的箭和一根权杖,箭杆长约70厘米,箭头深深地插在土里。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木箭的箭头锐利,并且都带有倒刺。
吕恩国教授分析,这些木箭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因为狩猎民族长期在野外生存,对植物中的毒素了如指掌,他们会提取这些植物毒素涂抹在箭头上,动物一旦被射中就难逃活命。像这样完整的木箭,在其它墓室里也有发现,这与吐鲁番盆地独特的气候有关。这些木箭的出土,对于研究古代洋海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墓主人脚下这五颗人的头骨。
吕恩国说:这几颗人的头骨都是女性的,而且年龄看起来都不太大,其中这个,她的第三臼齿还没有长出来。第三臼齿就是老百姓说的槽牙,前边那个槽牙还没长出来。人的臼齿一般不管男的女的,它的生长期应该是18到25岁这个时间。
吕恩国教授根据这几颗头骨的生长发育状况判断,她们的年龄大约十四五岁左右,发育还很不成熟,不但牙齿没有长全,颅骨上的矢状缝还没有闭合。从这几颗头骨来看她们都有外伤,像用榔头一类的钝器击打似的,在遭到钝器打击以后,颞骨部位几乎都被震裂了。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这个墓主人是谁?他和这几个女子是什么关系呢?为什么她们身首异处,头颅明显受到伤害呢?
徐东良:这几个陪葬的头骨和这个墓主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后来我们有些猜测,我个人有些猜测,当时洋海这一群人,并没有形成这个很完整的家庭关系,他们在生活交往过程中,比较强悍的占有比较弱小的,或者是这个民族占有另外一个民族,当他们互相战胜之后,就把其它的女人作为自己的陪葬,或者自己的奴隶,或者是用人来陪葬这种情况。
但吕恩国教授认为,新疆和中原地区有所不同,新疆这个地区进入阶级社会比较晚,目前在新疆考古中还没有发现过大规模殉葬的现象。此外,鄯善洋海墓地曾经多次被盗扰过,考古队也难以断定,这五颗人头骨是否从其它墓里搬运过来的呢?
屈肢葬,是一种风俗,还是一种信仰?
二号墓地呈东西走向,考古队揭去地面20多厘米砾石带以后,几十座墓口便呈现出来。
二号墓地的86号墓是一个近似方形的墓,长宽约两米左右,墓主人仰身屈肢,在墓主人头部的左侧随葬一个小木桶,右面随葬一个木盆和两个陶罐。而在他的胸前放着一个马镳,左侧面还随葬了一把木箭,特别是在墓主人腿部发现的一组青铜饰件,引起了吕恩国的格外关注。
吕恩国介绍:特别是这些铜铃铛,过去我们发现过很多,比如说在哈密五堡啊,河西走廊一带,都发现过这种类似的铜铃铛。但是,至今我们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用的。
这些类似铃铛的青铜器,新疆考古界虽然在其它地方也曾经发现过。但是,由于那些墓葬都被盗过,墓葬的完整信息遭到了破坏,这些铜铃铛的用处,就成了新疆考古界的一个未解之谜。不曾想,这次在鄯善洋海古墓又发现了它们,好在这个墓没有被盗过,尸骸和文物都保存完整。但是,这一组青铜铃铛,出现在墓主人的腿部是什么用意呢?
这,仍然是一个谜!
二号墓地的92号墓是一个东西向墓,一具男性尸骸平躺于墓的北侧,头向着东方。吕恩国教授称这种丧葬习俗为仰身直肢葬。而在这之前发现的葬式都是仰身屈肢或是侧身屈肢葬,这种丧葬形式的改变说明了什么?考古队对此疑窦丛生。
但令考古队欣慰的是,92号墓的随葬品突然多了起来。在墓主人的脚底左侧,随葬了一个木盘,木盘里放了两颗羊头。在木盘的旁边,还随葬了一个木盆和两个灰陶罐。陶罐做工粗糙,造型也与吐鲁番其它地方发现的没有太大区别。倒是这个木盆很有特点,它是用一整块木头掏挖成型的,这也是吕恩国第一次见到。因此他端详得特别认真仔细,似乎要从中发现一点什么。果然,吕恩国经过仔细端详,发现这个木盆的底部有许多刀痕。据此他分析,这个木盆不仅用来盛食物,它的底部还可能兼做切菜板使用,这种随葬习俗明显带有游牧民族的特征。但是,吐鲁番盆地荒漠遍布没有大片的草原,洋海人的随葬习俗,怎么会显示出游牧民族的特征呢?
考古队经过十几天的发掘,鄯善洋海古墓群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这些墓葬分三块台地有序排列,古墓里出土的文物也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不断增多,其中陶器、木器、骨器、青铜器丰富多彩,这些文物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洋海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它们的出现,将有助于考古队认识鄯善洋海人,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面貌。
但是,丧葬形式的多样性,又为考古队出了一道难题。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屈肢葬,所谓屈肢葬,就是墓主人大都将膝盖弯曲平躺或侧卧。墓葬形式的不同,它们的葬俗也有所不同。这种葬式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一种风俗,还是一种信仰呢?
鄯善洋海墓地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多样性,说明这个族群的来路相当复杂。要弄清楚洋海墓地的文化面貌,在没有全部发掘完以前,考古队也难以找出一个科学的答案。他们只能期待全部发掘完成以后,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才能为洋海墓地断代,推断出洋海人的族属,寻找到他们的文化根源。
斧、刀、弓,揭示墓主人曾是权利的中心人物
进入五月份以后,吐鲁番的气温骤然上升,火焰山南部地区的气温高达40摄氏度,考古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许多有价值的墓葬不断地出现,墓里随葬的文物也明显增多。
考古队在清理67号墓的时候,墓坑里已经被沙土填满。最初考古队还以为这个墓已经被盗,可是,刚刚发掘了60多厘米的时候,一个令人惊喜的情景便出现了,一具完整的干尸暴露了出来。干尸屈腿侧卧,身上的衣服已腐烂变黑紧紧地贴在躯干上,脚上穿的羊皮靴子仍然保存完好。由于墓坑太小,考古人员生怕损坏了文物,在清理时都格外小心。
从最初暴露出来的情况看,这个墓非同一般,墓主人怀里抱着一个青铜斧,青铜斧保存完好,就连木把也光亮如新,而在他的身后还发现了一个小铜刀,这些青铜器的发现,说明此人有着特殊的身份。特别是这种青铜斧的发现意义非同寻常,在古代社会,它是一种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吕恩国介绍:像这个环首刀和长銎斧,这种器物在北方草原文化的范围内,出土的还是比较多的,这种器物一般定为西周中晚期。
这种青铜环首刀和长管銎斧,在新疆的阿勒泰、哈密、巴音郭勒等地区都有发现。根据以往墓葬确定的年代,这种青铜器所处的时代,约为青铜时代晚期,绝对年代约为公元前1200年前后。而在鄯善洋海墓地也发现了同样的青铜器,说明它们处在同一个时期。
吕恩国介绍:穹背、圜手,典型的草原文化的青铜器。这个年代就是(公元前)11到(公元前)10世纪之间这个样子。
67号墓里出土的这把青铜斧,更加坚定了吕恩国的判断。根据以往对这些青铜器的断代,吕恩国初步推断,这个墓距今至少在3000年前后。
在干尸的膝盖部位,考古队还发现了一张完整的弓,这张弓有一米多长,是一个制作精良的复合弓,这种弓射程远、杀伤力大,出土时完好无损,这一现象出乎考古队的预料。
吕恩国介绍:我们都知道弓箭的发明也是人类最早的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那么洋海的这个弓呢,一是很特别,发现多;第二它做工是很复杂的;第三是样式、种类也比较多。这个复杂到什么程度呢,有人大概估计了一下,做这样一张弓可能要一年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它在选材上面都是很考究的。
复合弓,是人类发明的最有威力的兵器之一,它的设计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而臻于完美。特别是它的工艺相当复杂,考古队经过对洋海墓地出土的复合弓研究发现,这种复合弓主体材料是一种产于天山深处的灌木叫绣线菊,当地人称之为兔儿条,是一种具有相当韧性的木材,一根3厘米粗的绣线菊生长期要二三十年。
吕恩国介绍:这种绣线菊啊,拿出来以后先把这种木头有选择地,它是比较直的,然后经过加工,又加工成弯曲的,这是中间筋骨了。另外,这个弓它本身两边都有贴的东西。像这个外围贴的就是牛角,而里边全部是用牛筋,就是牛、马、鹿的大板筋,后腿那个板筋,经过加工以后贴在弓的内部,这样那个木头是成型的,两边这个东西就是增加韧性和弹性。还有一种更重要的东西就是胶,它是三个东西要粘到一起,把它整个结合到一起以后,再用那个牛筋把它缠好,外边再经过修漆以后,修漆是为了防潮,这样做出来这个弓,就非常的强劲有力。
用这种工艺做出来的复合弓威力巨大,研究人员用高速摄影机对它进行了试验,看看箭离开弓弦奔向目标的速度究竟有多快。当他们拍摄完毕再进行回放的时候,发现箭速每秒可达90米,相当于每小时320公里。由此可见它的杀伤力是多么的强大,这是一种致命的武器。
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国内外发表的考古资料,古人墓里随葬的弓大都被折断随葬。有专家研究认为,杀人武器是不能被完整地带到另一个世界的,而这个墓里随葬的弓却完好无损。这些出土文物,无不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息:鄯善洋海人与北方草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究竟是同族同源呢?还是鄯善洋海人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仿制了这些工具呢?
彩陶文化,昭示黄河文明向外传播的历史缩影
让考古队喜出望外的还有,在墓主人的脚下又发现了三个精美的陶器,这三个陶器样式、花纹都非常独特。游牧民族很少在墓里随葬陶器,因为他们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携带陶器多有不便,这一发现使得这个墓里的文物类型变得更加复杂。
吕恩国介绍:以前都认为新疆彩陶不是太漂亮,洋海彩陶可不是这样的,花纹非常的精细,非常的精美,就它那线条,你拿现在的毛笔描去,如果没有一定的功底,都做不出来这样的东西。
吕恩国在新疆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像洋海墓里出土的这种陶器还是首次发现。陶罐红底黑彩,漩涡纹,鼓腹、细脖子、大立耳带口沿,造型独特,花纹别致。这些陶器不仅十分精美,而且工艺精湛、细腻,显示出古代洋海人制陶工艺水平已经相当发达了。
67号墓里出土的陶盆,里面有内彩,画了4只抽象的小鹿,吕恩国认为这种陶器与仰韶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仰韶文化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延续了将近2000年。在这2000年时间里,仰韶文化从黄河流域传播开来。上个世纪2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它们,因此以仰韶村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时期的陶器,多是这种红底黑彩的盆、罐和钵,表面绘制图案是它重要的标志之一。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这批陶器,与仰韶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仰韶文化的下线距今也有5000多年了,难道鄯善洋海的人们,早在5000年前就与中原地区有来往吗?
在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大量文物中,吕恩国首先从他最熟悉的陶器入手进行研究。陶器一直是考古学上用来断代、判断族属、分析古代社会生活方式的重要依据,也是考古学家们辨别古文化渊源的一把钥匙。而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这些彩陶,器形美观、种类多样,彩陶纹饰和造型特点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每一件陶器无不透露出洋海人的创造性和审美理想。其中,最为精美、也最为典型的,就是这种“品”字型彩陶罐。通体描绘出火焰一样的纹饰,突出了烈焰缭绕的动感。这可能是洋海人从火焰山的皱褶上得到了启示,反映了吐鲁番盆地炽热的气候特点,表达了古代洋海人丰富的想象和审美情趣,为考古队认识洋海的古代文明,提供了可贵的材料。
吕恩国介绍:就是几乎每座墓都有那么几件陶器,其中有数百件这样比较精美的彩陶,在新疆是不可比拟的,其它地方是比不了的。
经过初步比对研究,吕恩国认为,鄯善洋海墓地出土的这些陶器,既有中原彩陶的影子,又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它们像是历史链条上的一个个钮扣,将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联系了起来。
吕恩国介绍:那么很显然,这个彩陶呢,从那个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到庙底沟类型越来越往西。以后的甘肃马家窑文化,以后的马厂期,到咱们的哈密,现在搞了一个天山北路文化,以后到洋海。这个过程呢,通过这个彩陶的研究啊,彩陶的纹饰变化到洋海,这一点问题也没有了,这是整个彩陶传播的一个过程。
吕恩国经过研究发现,洋海墓地出土的彩陶,尽管有着很强的个性,但是,它们与新疆哈密地区出土的彩陶有着传承的亲缘关系;而哈密盆地出土的彩陶,又与河西走廊马家窑文化相似;马家窑文化则起源于仰韶文化。这样,就清晰地勾勒出了一条彩陶文化西传的路线,以及它们的早晚关系。
仰韶文化从西安半坡发端,途经甘肃临洮、青海民和、甘肃山丹、新疆哈密,一直到达吐鲁番盆地。但是,这一文化到达吐鲁番盆地以后并没有停止。
根据近几年来的考古发现,它们分两条路线继续向西传播,一条是通过新疆中部天山的阿拉沟等地,在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800年进入天山南麓,形成了另一支考古文化察吾乎文化;而另一条传播途径,沿天山北坡的绿色通道,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伊犁地区,形成了伊犁河流域彩陶文明。
从最新的研究成果看,约在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500年,伊犁河流域彩陶文化继续向西,进入了巴尔喀什湖东岸一线,成为那里斯基泰和乌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发端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明,传播至此已是强弩之末,大概到了战国前后,整个新疆彩陶开始走向衰落,西汉以后彩陶在新疆基本绝迹,前后历时约1300多年。沿途不同的考古文化,是黄河文明一波又一波向外扩张的历史缩影,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一个历史缩影。
小木桶上的动物等图案,可追溯到欧洲及亚述文明
在67号墓的右下角,考古队还发现了一个小木桶,木桶上面雕刻有动物图案,这是新疆考古界首次发现这样完整的木器。吐鲁番盆地一年四季不下雨、不下雪,气候干燥,墓地里几乎不含一点水分,因此这些小木桶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这一发现非同小可,它又把吕恩国的认知引向了遥远的西方。
吕恩国介绍: 这是个麋鹿,底下是骆驼。这种罐子,我们一直都认为,像这个蹄子特别尖的这种,好像是跳芭蕾舞一样,每个动物都像跳芭蕾舞一样,是亚述风格的文化,后亚述时代的文化,公元前七八世纪,就这个年代。
这个小木桶是用一整块原木刻挖而成的,木桶上面雕刻了10个动物,有野猪、山羊、骆驼和马,这些动物图案造型准确、富有动感、表现力强,每一个动物都处于奔跑的状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特别是这些动物的蹄子都雕刻成了尖锥状。吕恩国认为,这种图案的造型特点和雕刻手法,与距今4000多年前流行于亚述王朝的动物图案极为相似。
亚述文化起源于两河流域,也就是今天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亚述王朝从公元前2000年,一直延续到公元前539年,在人类的历史上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亚述王朝时期的文化,也随着王朝的兴盛传播到东方。如果这只小木桶上雕刻的图案,像吕恩国推测的那样是亚述文化的类型,那么,众所周知的丝绸之路历史就得重写。
“丝绸之路”是以公元前138年,汉朝特使张骞出使西域为发端的。但是,洋海古墓反映出来的历史,却远远超出了史书的记载。同时,也超出了考古学家们的经验和想象。这些文物的出现,无论是中原传来的仰韶文化,还是中亚传来的亚述文化,都要早于张骞开辟丝绸之路1000多年。那么,新疆鄯善洋海这个族群,是什么时候进入吐鲁番盆地的呢?他们究竟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
考古队在随后的发掘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几个小木桶,特别是在一号墓地23号墓和81号墓里发现的两只小木桶,它们不同寻常的装饰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这两只小木桶,与67号墓里出土的小木桶不同的是,它们的口沿上用不知名的植物种子镶嵌出一圈倒三角。这种植物种子芝麻大小,水滴型,白色,果实坚硬,保存良好,未发生任何变异。这究竟是什么种子呢?考古队没有人认识它们,更不明白古代洋海人,为什么要在小木桶上镶嵌这些种子?因此,考古队决定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们进行鉴定,看看这些种子到底属于什么植物,它们究竟来自何方?也许通过这些植物种子,可以探究到洋海人一些深藏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蒋洪恩博士介绍:因为这些种子大家谁也不认识,就我们来说,单从肉眼来看,也难以进行准确地鉴定。因此我们把它拿回北京,借助比较先进的仪器,来对它进行准确地鉴定和分析。
蒋洪恩当时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他把小木桶上的植物种子,放在显微镜下做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在显微镜下,只有3.6mm的植物种子,呈现出夺目的光彩。果实浑圆饱满,光泽如新,形状像个瓷器做的桃子,十分精美。蒋洪恩把植物种子的图谱放大,然后在《新疆植物志》里寻找答案。果然,《新疆植物志》里有一种植物的种子与之相似,这种植物叫小花紫草。
小花紫草是一种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中亚的部分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狭长地带。蒋洪恩分析,洋海古墓出土的小木桶上,镶嵌的小花紫草种子就产自新疆。但是,这种文化传统,有可能源于遥远的欧洲。因为在那里,考古学家们也曾发现了用紫草属种子作为装饰的现象。
蒋洪恩博士介绍:用小花紫草(种子)作为装饰品的这种现象,在欧洲的考古遗址当中曾经发现过两次。而在亚洲,特别是我国,从来没有发现过类似的现象,这确实比较奇怪。
上个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家,在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已沉积到湖底的两个新石器时期的遗址上,发现了一些紫草属种子,这些种子被当地的土著居民装饰在纺织品上。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考古发现最早的用紫草属种子做装饰的案例。这两个考古遗址,要比新疆鄯善洋海墓地早得多。因此,考古学家们推测,洋海墓地出土的这种文化现象,与欧罗巴人种向东方迁徙有一定的关联。
专家们的推测,经过洋海墓地陆续出土的几十只小木桶上面雕刻的动物图案,进一步得到了印证。这些动物图案,不仅与遥远的欧洲和中亚的历史文化有关,也与北方草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岩画、鹿、三角纹饰,史前宗教的秘密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疆考古学家在阿尔泰山、天山深处的岩石上,发现了一些古代游牧民族的岩石刻画,考古界称它们为岩画,这些岩画大都是一些动物纹饰和狩猎场面,这些图案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游牧民族的劳动和生活情景;而在阿勒泰地区的草原上,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一些柱石,柱石上同样雕刻了许多动物图案,其中雕刻最多的是鹿纹图案,因此考古界称它们为鹿石。这些鹿石和岩画,是什么年代的、什么人留下来的?考古界知之甚少,至今还是一个谜。
而鄯善洋海古墓出土的这些小木桶上面雕刻的动物图案,与岩画和鹿石上的图案如出一辙,特别是 204号墓出土的这只小木桶上面雕刻的鹿纹图案,与阿勒泰地区发现的岩画和鹿石上面的图案完全一致。奇怪的是,阿勒泰地区距离吐鲁番盆地上千公里,中间又横亘着天山山脉,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北方草原带的这种文化现象,怎么会在鄯善洋海人的生活中反映出来呢?有专家分析,这可能与西方人向东方迁徙有关,他们在迁徙的过程中,也将这种文化传统沿途镌刻了下来。令人费解的是,这个族群为什么要在岩壁上、柱石上、小木桶上雕刻这些动物图案呢?是什么信仰,令他们长途万里、世世代代、锲而不舍地镌刻不止呢?
新疆师范大学教授刘学堂介绍:古代人为什么要刻这些动物纹样?它是不是与某种神话故事啦,或者是某种动物故事有关,它在讲述着一件事情。那么还有一些抽象的纹样,特别是在木桶的顶部,口沿的外边,刻画了很多三角,阴刻了很多三角,成排的,或者是说成组的,大三角里套小三角。我当时就发现这些三角很有意思,它把底给染成了红色,间接错开的感觉。那么古代人做这件事情的背后肯定有意义,有用意。
专家们不仅仅在小木桶上发现了这种奇怪的三角纹饰,在陶器上、毛纺织品上也同样发现了三角纹饰,有的还在三角里镶嵌了小花紫草种子。专家们认为,这种文化现象绝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或是一种审美,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所以它们才能够得到传播和继承。
刘学堂介绍:我指出,这个三角的纹样,小河墓地发现的也好,洋海墓地发现的也好,特别是洋海墓地里边(木桶上)镶粘的那些植物种子,就更能说明问题。它是象征的,象征什么呢?象征女性生殖的一个符号。它的深层含义,我们可以用广泛意义上的丰产来解读它。
刘学堂教授认为,这种镶嵌植物种子的三角纹饰,是古代人信奉的一种丰产巫术宗教。因为,三角纹饰早有学者解析为古代人生殖崇拜的一个符号,是女阴的象征。例如在土耳其特洛伊古城出土的一件娜娜女神像,在她的性别处就是用三角形来表示的;在我国古代的一些生殖崇拜图画中,三角纹饰也屡见不鲜。专家们认为,三角纹饰可能被古代人引申为渴望丰产丰收。
刘学堂介绍:史前宗教一个核心就是丰产,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符号,赋予这种象征性符号一种神力,一种内在的神力,祈求部落,祈求氏族,祈求家族,当时的社会集团,甚至包括祈求动物、农业它的丰产,是个广泛意义的丰产,它用这个小三角作为象征意义。
这一文化现象,在吐鲁番盆地发现的苏贝希墓地和胜金口墓地都有反映,它们的波及面之广,涵盖了整个吐鲁番盆地,甚至远及乌鲁木齐地区。可以说,三角纹饰,是这个族群情有独钟的一种审美崇拜。
这种三角纹饰的流行,对于古代鄯善洋海人来说绝非偶然,它可能有着某种特殊的含义。或者正如刘学堂教授分析的那样:是一种丰产巫术宗教的表现。
宗教信仰,是人类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思想启蒙;也是一切艺术萌芽的精神沃土。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斗转星移、风雨雷电,恐惧与抗争无处不在。人类必须在心灵深处创造一个神,在绝望的时候有所求助。因此,他们就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符号,以表达心中的向往。
三角纹,也许就是鄯善洋海人的图腾,它能从无到有以至无穷,成为洋海人渴望繁荣兴旺的梦想。
鄯善洋海古墓的发现,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尘封几千年的神秘世界。专家们通过对洋海墓地出土的青铜器、陶器和木器的研究,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东西方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就已经在连接欧亚大陆的草原带上演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戏,对东西方文明产生过怎样的影响?随着鄯善洋海古墓的发掘和研究,考古队将逐渐揭开历史的真相。
(连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