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类似Prader-Willi综合征表型患者的染色体1p36.3隐匿缺失检测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ouwei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1例具有类似Prader-Willi综合征(Prader-Will-like syndrome,PWS)表型患者进行核型分析,确诊其病因.方法 应用高分辨染色体显带技术分析核型及甲基化PCR技术分析15号染色体的遗传印迹区,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筛查患者染色体亚端粒区的异常,经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验证并结合实时定量PCR进一步确定患者染色体的缺失区域.结果 高分辨染色体检测未发现患者核型异常,甲基化PCR未发现患者的15号染色体遗传印迹基因异常,MLPA分析显示患者存在1p亚端粒区缺失,该结果得到1p亚端粒区探针的FISH证实.进一步选择1p36区域的3个BAC探针进行FISH分析,结合实时定量PCR技术,显示缺失区域位于1p36.3区的4.2 Mb范围内,家系分析显示患者为新发生的染色体异常.确诊为1p36缺失综合征.结论 对类似PWS表型的患者,应进一步做细胞分子学诊断,以明确其发病原因.
其他文献
分析了聚丙烯(PP)滤嘴卷烟和醋纤(CA)滤嘴卷烟烟气常规成分和挥发性半挥发性成分的释放量.结果表明:①两种滤嘴卷烟的总粒相物、烟碱、焦油和CO释放量相当;②PP滤嘴卷烟大部
建立了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样品中超痕量铝的新方法。探讨了溶液酸度、络合剂的种类及浓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平衡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浊点萃
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为双翅目、寄蝇科、追寄蝇属昆虫,寄生家蚕后引起多化性蚕蛆病.研究家蚕追寄蝇的系统进化关系,有助于探讨其寄生机制.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家蚕
利用离散偶极近似(Discrete Dipole Approximation,DDA)算法仿真分析了纯金,纯银以及金银核壳结构的纳米颗粒的LSPR(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消光光谱以及其波
证明∫0(π/2)sinαxdx(a →+∞)渐进展开式的存在性,并给出了展开式系数的递推公式,进而得到了{(2n-1)!!/(2n)!!} 的渐进展开式和精致化的Wallis公式.在精致化的Wallis公式
本文利用Kronecker积的性质,得到了非线性矩阵方程X=Q-A*(Im(×)X-C)-1A存在正定解的充分必要条件.运用有界序列的收敛原理,给出了求解方程的不动点迭代与无逆迭代两种迭代方
利用亚正定矩阵的基本理论,建立了一类亚正定矩阵上的逆向Hadamard不等式和逆向Szasz不等式.
针对运输机在执行超低空空投任务时,地面效应的作用使飞机的气动特性发生改变,货物向舱门的移动过程使飞机的受力和力矩发生变化,货物出舱过程和地面效应的作用使飞机姿态和
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苯溴马隆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反应结合特征。结果表明,苯溴马隆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具有静态猝灭作用,且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