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林童话里有个‘汉赛尔和格莱特’的故事,讲的是两个小孩儿要去森林深处,所以他们一边走一边撒面包屑,希望能找到回程的路。”面包旅行联合创始人彭韬说,“面包旅行就是这样帮你记录旅行的轨迹。”
彭韬是一个曾走过30多个国家的旅行爱好者。在墨尔本大学读完数据处理专业的博士后,他曾在数据分析领域创业,也曾在麦肯锡做战略咨询,最后还是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最大的兴趣—旅行。
“其实旅行目前体验还是不太好,你或者跟团,这就没有选择;或者要自己攒一份自助游攻略,但是在这么多的选择里面做个性化的需求是蛮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做了面包旅行,希望大家能分享自己的旅程,还可以按照朋友的游记去旅行。”
面包旅行是一款通过拍照、留言和轨迹追踪,完整记录旅行足迹的移动应用。通过移动设备记录用户旅行的轨迹,配合上传的照片和文字,把基于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各点记录串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份能够通过地图展示的游记,重现使用者的旅行。
用彭韬的话说,你可以用很多社交软件来记录和分享旅行,但是它们都是生活的片段,面包旅行要做的是把它们合理地串联起来。
风险投资机构凯鹏华盈(KPCB)发布的《2012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旅行预订用户达到4207万人,用户年增长率为16.5%。这是个巨大的市场,当然也有像去哪儿、携程这样的大公司,也包括途客圈在内的一批创业项目。而大多数公司都把产品功能放在“机票+酒店”、“为线下商户导流量”以及出行攻略三个方面。
所以,就像彭韬解释面包旅行的“面包”所隐含的另一层含义一样,得做出一款像面包一样的“必需品”。比起快速地烤出面包,或者尽快推出若干口味的面包,彭韬选择的方法是,把一个面包慢慢烤好。
面包旅行最核心的技术叫做GeoTag,就是基于GPS定位的时间轴。当你开始旅行时,打开轨迹记录功能,面包旅行就会自动根据你所走的距离在地图上标记,步行模式下每隔50米标记一次,乘车模式下每隔300米,之后生成一组时间轴。与此同时,你可以随便地拍照,不用担心地理位置标签,只要最后把轨迹上传到面包旅行账号,图片和轨迹基于时间轴进行匹配,就能生成游记了。
通过它可以把没有标签的数据贴上标签,比如使用非GPS相机和单反相机,只需要在使用前把相机里的时间和手机时间同步,GeoTag就能让专业相机的照片和你记录的轨迹通过时间匹配,找到地点,完成轨迹的制作。
“其实说是技术核心,但是这种技术不是火箭发射这样的技术,只是目前在中国,我们是唯一提供这种匹配功能的,是一项很小的创新。”彭韬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坦白讲,游记生成不是技术门槛,是产品门槛。”
彭韬觉得,旅行本身就是一项艺术,他也要把面包旅行做成“艺术品”。面包旅行的前身是一款叫“遨游记”的同类应用,因为定位和重名的问题,公测阶段的遨游记暂停,变成了面包旅行。昔日的经历给了彭韬和其他创始人们一些启发,比如说定位要亲切好记,要holiday一点,比如把Logo做成了以“蓝天白云绿地”为图案,以蓝绿色为主色调的简单样式,与进入应用之后整体的色调相同,有种“小清新”的感觉。
在清新舒适的色调中,面包旅行展示的内容却都很酷。为了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彭韬和朋友们在最初把自己的旅程都放上去了,他说:“虽然最初只有二十个旅程左右,但是因为每个图片都很多,想必大家不会往下拉到底,一定要看看有几个吧。”那时,最受欢迎的是彭韬一个去冰岛的旅程。这些怪怪的旅程很快吸引了一批爱去奇怪地方的旅行爱好者,到现在仅仅是“泰国”一个国家,就有了1.7万多个旅程。
更多的努力在面包旅行的UI设计上,彭韬和负责产品交互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焦萌决定要“慢一些”。“一般来说,创业就是要快嘛,最好两个月就做出一款产品来,可是我们光讨论可能就要两个月。”彭韬说,“我们的设计对像素、间距、字体都尽可能地讲究,做出来的产品一定要和设计图调试到完全一样,不能有丝毫差别。我们希望设计出来的东西你可能也看不出什么特别,但是要用着舒服。”
对于负责产品交互的焦萌来说,“舒服”这个目标其实是最难的。
比如说自动播放旅程的设定,这从未有人涉及的领域都要自己一点一点去摸索;而最初的个人旅程界面在顶部和底部各有一排按钮,但是为了浏览的舒适度,焦萌花了一周时间把近十个图标缩减到了顶排的四个,只剩下“返回”、“收藏”、“评论”和“分享”四个图示。
这些技术层面之外、设计层面之中的小的创新,也会遭遇抄袭。面包旅行在推荐页曾有个新想法,就是在推荐的图片上把文字以透明效果直接展现,而不是在图片底部备注文字。这个设定被用户接受后,彭韬发现,现在旅游应用都开始把文字透明处理放到推荐图上。
“被抄袭能怎么办呢?被抄袭就是在中国时刻面临着的。”所以彭韬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发掘用户的需求,为用户不断提供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增加完全的离线操作等功能。
面包旅行经过半年测试后,于2012年5月21日上线,而上线后一个月的端午节,面包旅行就收到了来自苹果的一封邮件,告知他们已入选“精品推荐”,此后面包旅行又在国庆节前后获得了苹果先后的“精品推荐”和“编辑推荐”。不知道是苹果的体贴,还是时机凑巧,这几次推荐都在出游频繁的公共假期,面包旅行的下载量和使用量大涨,到去年12月注册用户已近百万。更令彭韬没想到的是,在12月24日,面包旅行被选入了苹果中国“2012年度应用精选”,也是唯一入选的旅游应用。
另一个让彭韬欣慰的是,会有使用者写邮件反馈,因为面包旅行上有很多高质量的旅行图片,自己每天会像刷果库一样刷面包旅行,因为“心和身体,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目前,面包旅行拿到了来自险峰华兴(K2)的天使投资和祥峰(Vertex)的A轮投资。不过,虽然得到了用户和苹果官方的肯定,但是面包旅行的收入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
彭韬对《第一财经周刊》透露,1月底将会对目前的产品做一次比较大的更新。而这次更新,是“从有趣到有用”。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每一段旅程将不再仅仅是图片的展示,而是能根据定位把所有涉及的景点、酒店、餐厅以文字列表的形式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来。这不仅仅便于使用者更方便地参考别人的旅程,对面包旅行本身来说,把虚无的景点变成了可以收集的真实线下数据,也是一次更加“落地”的尝试。
彭韬是一个曾走过30多个国家的旅行爱好者。在墨尔本大学读完数据处理专业的博士后,他曾在数据分析领域创业,也曾在麦肯锡做战略咨询,最后还是把目光投向了自己最大的兴趣—旅行。
“其实旅行目前体验还是不太好,你或者跟团,这就没有选择;或者要自己攒一份自助游攻略,但是在这么多的选择里面做个性化的需求是蛮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做了面包旅行,希望大家能分享自己的旅程,还可以按照朋友的游记去旅行。”
面包旅行是一款通过拍照、留言和轨迹追踪,完整记录旅行足迹的移动应用。通过移动设备记录用户旅行的轨迹,配合上传的照片和文字,把基于时间和地理位置的各点记录串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份能够通过地图展示的游记,重现使用者的旅行。
用彭韬的话说,你可以用很多社交软件来记录和分享旅行,但是它们都是生活的片段,面包旅行要做的是把它们合理地串联起来。
风险投资机构凯鹏华盈(KPCB)发布的《2012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旅行预订用户达到4207万人,用户年增长率为16.5%。这是个巨大的市场,当然也有像去哪儿、携程这样的大公司,也包括途客圈在内的一批创业项目。而大多数公司都把产品功能放在“机票+酒店”、“为线下商户导流量”以及出行攻略三个方面。
所以,就像彭韬解释面包旅行的“面包”所隐含的另一层含义一样,得做出一款像面包一样的“必需品”。比起快速地烤出面包,或者尽快推出若干口味的面包,彭韬选择的方法是,把一个面包慢慢烤好。
面包旅行最核心的技术叫做GeoTag,就是基于GPS定位的时间轴。当你开始旅行时,打开轨迹记录功能,面包旅行就会自动根据你所走的距离在地图上标记,步行模式下每隔50米标记一次,乘车模式下每隔300米,之后生成一组时间轴。与此同时,你可以随便地拍照,不用担心地理位置标签,只要最后把轨迹上传到面包旅行账号,图片和轨迹基于时间轴进行匹配,就能生成游记了。
通过它可以把没有标签的数据贴上标签,比如使用非GPS相机和单反相机,只需要在使用前把相机里的时间和手机时间同步,GeoTag就能让专业相机的照片和你记录的轨迹通过时间匹配,找到地点,完成轨迹的制作。
“其实说是技术核心,但是这种技术不是火箭发射这样的技术,只是目前在中国,我们是唯一提供这种匹配功能的,是一项很小的创新。”彭韬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坦白讲,游记生成不是技术门槛,是产品门槛。”
彭韬觉得,旅行本身就是一项艺术,他也要把面包旅行做成“艺术品”。面包旅行的前身是一款叫“遨游记”的同类应用,因为定位和重名的问题,公测阶段的遨游记暂停,变成了面包旅行。昔日的经历给了彭韬和其他创始人们一些启发,比如说定位要亲切好记,要holiday一点,比如把Logo做成了以“蓝天白云绿地”为图案,以蓝绿色为主色调的简单样式,与进入应用之后整体的色调相同,有种“小清新”的感觉。
在清新舒适的色调中,面包旅行展示的内容却都很酷。为了找到第一批种子用户,彭韬和朋友们在最初把自己的旅程都放上去了,他说:“虽然最初只有二十个旅程左右,但是因为每个图片都很多,想必大家不会往下拉到底,一定要看看有几个吧。”那时,最受欢迎的是彭韬一个去冰岛的旅程。这些怪怪的旅程很快吸引了一批爱去奇怪地方的旅行爱好者,到现在仅仅是“泰国”一个国家,就有了1.7万多个旅程。
更多的努力在面包旅行的UI设计上,彭韬和负责产品交互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焦萌决定要“慢一些”。“一般来说,创业就是要快嘛,最好两个月就做出一款产品来,可是我们光讨论可能就要两个月。”彭韬说,“我们的设计对像素、间距、字体都尽可能地讲究,做出来的产品一定要和设计图调试到完全一样,不能有丝毫差别。我们希望设计出来的东西你可能也看不出什么特别,但是要用着舒服。”
对于负责产品交互的焦萌来说,“舒服”这个目标其实是最难的。
比如说自动播放旅程的设定,这从未有人涉及的领域都要自己一点一点去摸索;而最初的个人旅程界面在顶部和底部各有一排按钮,但是为了浏览的舒适度,焦萌花了一周时间把近十个图标缩减到了顶排的四个,只剩下“返回”、“收藏”、“评论”和“分享”四个图示。
这些技术层面之外、设计层面之中的小的创新,也会遭遇抄袭。面包旅行在推荐页曾有个新想法,就是在推荐的图片上把文字以透明效果直接展现,而不是在图片底部备注文字。这个设定被用户接受后,彭韬发现,现在旅游应用都开始把文字透明处理放到推荐图上。
“被抄袭能怎么办呢?被抄袭就是在中国时刻面临着的。”所以彭韬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发掘用户的需求,为用户不断提供真正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增加完全的离线操作等功能。
面包旅行经过半年测试后,于2012年5月21日上线,而上线后一个月的端午节,面包旅行就收到了来自苹果的一封邮件,告知他们已入选“精品推荐”,此后面包旅行又在国庆节前后获得了苹果先后的“精品推荐”和“编辑推荐”。不知道是苹果的体贴,还是时机凑巧,这几次推荐都在出游频繁的公共假期,面包旅行的下载量和使用量大涨,到去年12月注册用户已近百万。更令彭韬没想到的是,在12月24日,面包旅行被选入了苹果中国“2012年度应用精选”,也是唯一入选的旅游应用。
另一个让彭韬欣慰的是,会有使用者写邮件反馈,因为面包旅行上有很多高质量的旅行图片,自己每天会像刷果库一样刷面包旅行,因为“心和身体,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目前,面包旅行拿到了来自险峰华兴(K2)的天使投资和祥峰(Vertex)的A轮投资。不过,虽然得到了用户和苹果官方的肯定,但是面包旅行的收入模式还处在摸索阶段。
彭韬对《第一财经周刊》透露,1月底将会对目前的产品做一次比较大的更新。而这次更新,是“从有趣到有用”。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每一段旅程将不再仅仅是图片的展示,而是能根据定位把所有涉及的景点、酒店、餐厅以文字列表的形式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来。这不仅仅便于使用者更方便地参考别人的旅程,对面包旅行本身来说,把虚无的景点变成了可以收集的真实线下数据,也是一次更加“落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