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系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课堂教学反思,属于新授课,课时两节,采用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的锚点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断实践,课后反复推敲,对各个教学环节不断进行修改,形成教后记,以期为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锚点教学;黄土高原;教学反思
黄土高原分布于北纬340~450之间,总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黄河贯穿其中。在同一纬度,与欧洲、北美的黄土地带共同构成全球的小麦和玉米带,西方人称之为“面包篮子”。黄土高原占据了我国1/5的耕地面积,养活了1/5以上的人口。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通过黄河输出的泥沙为16亿吨,是尼罗河的30倍,是密西西比河的90倍[1]。
一、教学方案设计的反思
教学步骤按照“引锚—探锚—固锚—省锚”的流程。第一,读图了解该区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等基本要素;第二,阅读和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等人文特征;第三,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和形成的原因;第四,小组合作研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第五,各组展示研究结果,老师点评。这种教学流程符合一般的教学规律,也是按照集体备课的教案实施教学的,实施效果总体良好。
二、创设情境的反思
情景创设采用图片、视频和活动等方式,以信天游歌曲导入,带学生进入黄土高原的情境。PPT展示图片:黄土高原、塬梁峁川、延安窑洞、地表破碎、水土流失等。黄土高原因黄土而得名,这种导入方式总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选图片基本能与课本紧密结合。图片加音乐的引锚方式,优点是直接引题,缺点是多数南方的学生没有去过黄土高原,感性认识不足,情景导入耗时较长,略显俗套,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黄土高原。事实上,我们国家对黄土高原的治理已经显示出初步成效,黄土高原上也非天天黄沙蔽日。
三、探究活动的反思
反思一:黄土高原成因的探究活动
黄土高原这个独特的自然区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那么黄土高原的黄土从何而来?关于黄土成因的锚点教学问题做了以下思考:虽然学生有过预习,但本着科学的精神还是要提出问题,在学术界除了“风成说”还有“水成说”等其他观点,即使在黄土高原的成因上“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老师抛出问题后不是一致认同“黄土是风刮过来的”这一论断,有的说是地壳运动抬升,分化后形成的,有的说是水相沉积而成的。所以可以通过讨论、演讲,来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经过讨论,学生最终认定“风成说”的理论比较合理。黄土成因的锚点探究过程:分小组讨论—小组长总结结论—小组发言人上台解说、小组长配合操控演示动画—其他组代表点评。各组都有三个证据,多数小组发言人能够解释全面。这种解释在第一次授课时感觉略显短促,结论过早,第二次上课时便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三个证据的可靠性:书上的证据能解释得通吗?还有其他证据吗?迫使学生检索出黄土成因的主要证据: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总结:黄土是一种风成沉积,主要由粒径为0.01—0.05毫米的粉砂级颗粒组成,成分包括石英(约占60%)、长石、云母等和少量重矿物,富含碳酸钙,黄土多大孔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2]。第二次上课,学生在地形、季风、岩性上讨论出了更多的可能性,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过程上总体科学,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
反思二:水土流失原因及后果的探究活动
这个知识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二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在水土流失的原因里包含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第一次授课时没有注意到分类别讨论,学生讨论的自然原因较多(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易流失等),少数小组补充人为原因(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和地表等)。通过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危害的合作学习引出土壤侵蚀模型——水土流失的简易函数公式:W=RKLSCP[1],W为土壤流失量,R为降水,K为土壤可蚀性(土壤类型),LS为坡长坡度,C为植被和作物管理,P为土壤保持。这个函数公式不就是简易版的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吗?水土流失的函数公式的推导是同学们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的结果。培育探究精神也是一节好课的亮点之一。
“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的教学继续采用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屏幕展示问题:①结合图6.3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②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会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③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各小组讨论后将论点简单归纳,由小组长或小组发言人发言,课代表汇总。汇总结果基本清晰:1.带走地表肥土;2.使溝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使农作物产量下降,原始村落面积减小;3.向黄河输送大量的泥沙,造成下游“地上河”现象,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对水土流失的后果采用开放性讨论,优点是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的氛围热烈,缺点是学生总结不到位,知识点散乱不能形成体系。水土流失的后果不完全是危害,故最后一节课,增加第四个问题:“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后果呢?”抛出这个问题后,很多学生能答出“为下游带来冲积扇和肥沃的土壤”这样的论点。有学生补充,黄泛区新修水利后,得益于肥沃的土壤,农业得到充足的发展;还有同学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的恶性循环: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下降—扩大荒地开垦面积—人口增长;还有同学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这些讨论结果的获得是从发散性讨论到归纳总结的必然,证明教学反思拓展了学生思维,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反思三:水土流失对策的探究活动
教学中的反思:1.科学性过高,部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锻炼提高不快;2.练习巩固题目有待更好的编写。针对反思,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案,课堂少讲,多给学生时间用来讨论、归纳。通过讨论,学生对水土流失原因的分析更加全面:水土流失与当地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强度)、地形(坡长、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构造和土壤等諸因素[3]。在提出治理方案上,各学习小组踊跃发言,得出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设施包括坝地、梯田、有埂坡地、谷坊、排水沟、护坡、人工林草、植物篱等[4]。
学生读图6.36“黄土高原某县生态建设”,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水土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提升的反思
抛锚式教学强调教学的无序性,不预设结果,通过设置情境来实现目标的开放性,对不同的论点采取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并收获弹性的教学结果。教师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成“教练”和“学生学习的伙伴”[5]。
对锚点教学方式的反思就是对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反思,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基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小组讨论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知识的重组和构建。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图文资料,为学生提供“脚手架”,以探究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域;知道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区域的地理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通过讨论学习黄土高原的特点重点解决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的矛盾和协调问题,达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刘东生. 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景才瑞. 黄河中游黄土形成的冰期——风成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5.
[3]朱荣华. 浅谈水土流失预测的常用计算方法[J]. 百度文库,2014.
[4]曾大林. 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有关问题的研究[M].中国水土保持,2001.
[5]刘洋,钟志贤.论抛锚式教学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5.
关键词:锚点教学;黄土高原;教学反思
黄土高原分布于北纬340~450之间,总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黄河贯穿其中。在同一纬度,与欧洲、北美的黄土地带共同构成全球的小麦和玉米带,西方人称之为“面包篮子”。黄土高原占据了我国1/5的耕地面积,养活了1/5以上的人口。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每年通过黄河输出的泥沙为16亿吨,是尼罗河的30倍,是密西西比河的90倍[1]。
一、教学方案设计的反思
教学步骤按照“引锚—探锚—固锚—省锚”的流程。第一,读图了解该区域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等基本要素;第二,阅读和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黄土风情等人文特征;第三,结合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和形成的原因;第四,小组合作研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第五,各组展示研究结果,老师点评。这种教学流程符合一般的教学规律,也是按照集体备课的教案实施教学的,实施效果总体良好。
二、创设情境的反思
情景创设采用图片、视频和活动等方式,以信天游歌曲导入,带学生进入黄土高原的情境。PPT展示图片:黄土高原、塬梁峁川、延安窑洞、地表破碎、水土流失等。黄土高原因黄土而得名,这种导入方式总体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选图片基本能与课本紧密结合。图片加音乐的引锚方式,优点是直接引题,缺点是多数南方的学生没有去过黄土高原,感性认识不足,情景导入耗时较长,略显俗套,不能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黄土高原。事实上,我们国家对黄土高原的治理已经显示出初步成效,黄土高原上也非天天黄沙蔽日。
三、探究活动的反思
反思一:黄土高原成因的探究活动
黄土高原这个独特的自然区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那么黄土高原的黄土从何而来?关于黄土成因的锚点教学问题做了以下思考:虽然学生有过预习,但本着科学的精神还是要提出问题,在学术界除了“风成说”还有“水成说”等其他观点,即使在黄土高原的成因上“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老师抛出问题后不是一致认同“黄土是风刮过来的”这一论断,有的说是地壳运动抬升,分化后形成的,有的说是水相沉积而成的。所以可以通过讨论、演讲,来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经过讨论,学生最终认定“风成说”的理论比较合理。黄土成因的锚点探究过程:分小组讨论—小组长总结结论—小组发言人上台解说、小组长配合操控演示动画—其他组代表点评。各组都有三个证据,多数小组发言人能够解释全面。这种解释在第一次授课时感觉略显短促,结论过早,第二次上课时便让学生进一步探究这三个证据的可靠性:书上的证据能解释得通吗?还有其他证据吗?迫使学生检索出黄土成因的主要证据: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总结:黄土是一种风成沉积,主要由粒径为0.01—0.05毫米的粉砂级颗粒组成,成分包括石英(约占60%)、长石、云母等和少量重矿物,富含碳酸钙,黄土多大孔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2]。第二次上课,学生在地形、季风、岩性上讨论出了更多的可能性,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过程上总体科学,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
反思二:水土流失原因及后果的探究活动
这个知识点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二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在水土流失的原因里包含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第一次授课时没有注意到分类别讨论,学生讨论的自然原因较多(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土质疏松、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易流失等),少数小组补充人为原因(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和地表等)。通过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危害的合作学习引出土壤侵蚀模型——水土流失的简易函数公式:W=RKLSCP[1],W为土壤流失量,R为降水,K为土壤可蚀性(土壤类型),LS为坡长坡度,C为植被和作物管理,P为土壤保持。这个函数公式不就是简易版的土壤流失方程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吗?水土流失的函数公式的推导是同学们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的结果。培育探究精神也是一节好课的亮点之一。
“水土流失造成的后果”的教学继续采用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屏幕展示问题:①结合图6.3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②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会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③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各小组讨论后将论点简单归纳,由小组长或小组发言人发言,课代表汇总。汇总结果基本清晰:1.带走地表肥土;2.使溝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使农作物产量下降,原始村落面积减小;3.向黄河输送大量的泥沙,造成下游“地上河”现象,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的困难。
对水土流失的后果采用开放性讨论,优点是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的氛围热烈,缺点是学生总结不到位,知识点散乱不能形成体系。水土流失的后果不完全是危害,故最后一节课,增加第四个问题:“除此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后果呢?”抛出这个问题后,很多学生能答出“为下游带来冲积扇和肥沃的土壤”这样的论点。有学生补充,黄泛区新修水利后,得益于肥沃的土壤,农业得到充足的发展;还有同学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的恶性循环: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农作物产量下降—扩大荒地开垦面积—人口增长;还有同学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这些讨论结果的获得是从发散性讨论到归纳总结的必然,证明教学反思拓展了学生思维,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 反思三:水土流失对策的探究活动
教学中的反思:1.科学性过高,部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锻炼提高不快;2.练习巩固题目有待更好的编写。针对反思,适当调整课堂教学案,课堂少讲,多给学生时间用来讨论、归纳。通过讨论,学生对水土流失原因的分析更加全面:水土流失与当地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降雨强度)、地形(坡长、坡度)、植被状况、地质构造和土壤等諸因素[3]。在提出治理方案上,各学习小组踊跃发言,得出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调理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各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设施包括坝地、梯田、有埂坡地、谷坊、排水沟、护坡、人工林草、植物篱等[4]。
学生读图6.36“黄土高原某县生态建设”,认识了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总结出水土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提升的反思
抛锚式教学强调教学的无序性,不预设结果,通过设置情境来实现目标的开放性,对不同的论点采取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并收获弹性的教学结果。教师从“信息的提供者”转变成“教练”和“学生学习的伙伴”[5]。
对锚点教学方式的反思就是对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反思,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基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小组讨论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知识的重组和构建。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图文资料,为学生提供“脚手架”,以探究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知道黄土高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环境区域;知道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从而要求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认识区域的地理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通过讨论学习黄土高原的特点重点解决黄土高原人地关系的矛盾和协调问题,达到知识的迁移,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刘东生. 黄土与环境[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景才瑞. 黄河中游黄土形成的冰期——风成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5.
[3]朱荣华. 浅谈水土流失预测的常用计算方法[J]. 百度文库,2014.
[4]曾大林. 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有关问题的研究[M].中国水土保持,2001.
[5]刘洋,钟志贤.论抛锚式教学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