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事情要坚持进行下去,并且作出成绩,这需要持续的动力,那么持续动力的来源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无非两条:一是兴趣,二是需求。
激发兴趣是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阅读而言,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学生不积极主动地读。如果对阅读有直接兴趣是最好的,那样的话,读书就是一种享受,读书时的思维张力和创造性也是极佳的。
如果学生没有直接兴趣,或者说直接兴趣不能持续,就要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这是可以训练的,也是要经常实践的。学生用彼此的阅读经验进行交流,不仅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也能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很好地体现了交互式的优越性。
高中生时间紧,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无论是直接兴趣还是间接兴趣,恐怕都得暂时放一放。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而习惯的改变或者放弃只要一两次足矣。因而,持续阅读只靠兴趣是不够的。这时,就要让阅读成为一种需求,并且是高考要面临的迫切需求。
我把激发兴趣和呼吁需求这两条运用到交互式阅读的实践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交互式阅读的启动阶段,主要是划分学习小组并推荐书目。我级部第一阶段的推荐书目是《呐喊》《三国演义》《子夜》《家》,要求每个小组认领一本,之后小组间再交换。在这个阶段我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和学生分享了读《呐喊》时的情形,第二是询问学生是否读过《三国演义》。这两件事,我说的是极简的,说多了恐怕学生记不住,也没了想象的空间。
我说:“我像大家这么大时,《呐喊》已经读了两三遍了,读完第一遍,用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第二遍、第三遍,《呐喊》真的很好读,很有意思,大家读完肯定还想读。我初读《呐喊》,书是借的宿舍舍友的,后来直接买了本《鲁迅文集》,太好读了,这本书值得大家收藏。这本书很薄的,很快能读完,不信你们试试。”说这些,无非是想告诉学生这本书又薄又有趣,值得买,值得读。
问学生读《三国》的情况,是想让学生产生差距感,有压力。并且告诉他们江苏高考已经开始考名著阅读了,曾经考过概述故事情节。说这些是为了让阅读名著变成学生的高考需求。
做这两件事就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呼吁需求,激发学生自主进行交互式阅读的动力。
第二周,我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阅读书目张贴在班级的宣传栏里,并且告诉大家:“全年级都在读这些书,而且在教室里读这些书是不会被没收的,谁如果不让读,你们就可以用这张纸理论哦。”学生们都笑了,这或许是一种预想到战争胜利的笑容吧。从不许读,到偷着读,到光明正大地读,这多带劲,对于紧张的学习这是多么好的调剂啊!
第三周,读高考满分作文,展现江苏高考规定的阅读篇目。级部里统一印发了一系列与名著有关的高考满分作文,学生读来自然会发现,名著是要读的,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学是有恒久魅力的。与此同时,我又把江苏省高考要考的十一部名著告诉学生,一旦与高考挂钩,就能取得莫大的认可。
名著书目如下:2014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名著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十一部名著,即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巴金《家》、老舍《茶馆》、沈从文《边城》、鲁迅《呐喊》、泰戈尔《飞鸟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海明威《老人与海》和茅盾《子夜》。
连续三周有计划的教学后,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基本上就调动起来了,此后就是一些小小的调剂。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持续的阅读动力,我每两三天就给大家加一点小插曲。学生听来也觉得有趣,同时也会比照自己的情况,获取阅读的内在动力。
我给学生讲自己上学时全校一起读《红楼梦》的情景,学生听得脸上只有一种表情――羡慕。当然我相信羡慕之后,他们也想读了,估计就算近期不读,有一天也会翻一翻的。
我给学生讲自己像他们这么大时,上晚自习时偷着读书,被记名了,只因当时读的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记下名之后只得了口头警告,没扣分,也没全校通报。学生也为我庆幸。这是与他们的心灵更近的一些经历,他们觉得是名著救了我。
我还和学生分享了自己上学时,在晚上宿舍熄灯后偷着搞交互式阅读的经历,当我讲到宿舍大姐给我们把风,把得晚上梦游也给我们把风时,学生笑得是前仰后合,我自己也笑得差点流出眼泪。我的笑里是深深的回味,深深的感慨,学生的笑声中也有他们的思考与暗自下的决心。
类似的小调剂伴随着我们的课堂教学,阅读之外,我们的课堂又有了新的收获,学生在课堂上笑声越来越多了,课堂气氛更好了,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学生也越来越爱阅读了。这种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也是一种交互式阅读吗?
激发兴趣是关键,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阅读而言,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学生不积极主动地读。如果对阅读有直接兴趣是最好的,那样的话,读书就是一种享受,读书时的思维张力和创造性也是极佳的。
如果学生没有直接兴趣,或者说直接兴趣不能持续,就要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这是可以训练的,也是要经常实践的。学生用彼此的阅读经验进行交流,不仅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也能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很好地体现了交互式的优越性。
高中生时间紧,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在巨大的高考压力面前,无论是直接兴趣还是间接兴趣,恐怕都得暂时放一放。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而习惯的改变或者放弃只要一两次足矣。因而,持续阅读只靠兴趣是不够的。这时,就要让阅读成为一种需求,并且是高考要面临的迫切需求。
我把激发兴趣和呼吁需求这两条运用到交互式阅读的实践中,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交互式阅读的启动阶段,主要是划分学习小组并推荐书目。我级部第一阶段的推荐书目是《呐喊》《三国演义》《子夜》《家》,要求每个小组认领一本,之后小组间再交换。在这个阶段我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和学生分享了读《呐喊》时的情形,第二是询问学生是否读过《三国演义》。这两件事,我说的是极简的,说多了恐怕学生记不住,也没了想象的空间。
我说:“我像大家这么大时,《呐喊》已经读了两三遍了,读完第一遍,用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第二遍、第三遍,《呐喊》真的很好读,很有意思,大家读完肯定还想读。我初读《呐喊》,书是借的宿舍舍友的,后来直接买了本《鲁迅文集》,太好读了,这本书值得大家收藏。这本书很薄的,很快能读完,不信你们试试。”说这些,无非是想告诉学生这本书又薄又有趣,值得买,值得读。
问学生读《三国》的情况,是想让学生产生差距感,有压力。并且告诉他们江苏高考已经开始考名著阅读了,曾经考过概述故事情节。说这些是为了让阅读名著变成学生的高考需求。
做这两件事就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呼吁需求,激发学生自主进行交互式阅读的动力。
第二周,我把《考试说明》中规定的阅读书目张贴在班级的宣传栏里,并且告诉大家:“全年级都在读这些书,而且在教室里读这些书是不会被没收的,谁如果不让读,你们就可以用这张纸理论哦。”学生们都笑了,这或许是一种预想到战争胜利的笑容吧。从不许读,到偷着读,到光明正大地读,这多带劲,对于紧张的学习这是多么好的调剂啊!
第三周,读高考满分作文,展现江苏高考规定的阅读篇目。级部里统一印发了一系列与名著有关的高考满分作文,学生读来自然会发现,名著是要读的,经典的力量是无穷的,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学是有恒久魅力的。与此同时,我又把江苏省高考要考的十一部名著告诉学生,一旦与高考挂钩,就能取得莫大的认可。
名著书目如下:2014江苏语文高考,附加题名著阅读要求学生阅读十一部名著,即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罗贯中《三国演义》、巴金《家》、老舍《茶馆》、沈从文《边城》、鲁迅《呐喊》、泰戈尔《飞鸟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海明威《老人与海》和茅盾《子夜》。
连续三周有计划的教学后,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热情基本上就调动起来了,此后就是一些小小的调剂。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持续的阅读动力,我每两三天就给大家加一点小插曲。学生听来也觉得有趣,同时也会比照自己的情况,获取阅读的内在动力。
我给学生讲自己上学时全校一起读《红楼梦》的情景,学生听得脸上只有一种表情――羡慕。当然我相信羡慕之后,他们也想读了,估计就算近期不读,有一天也会翻一翻的。
我给学生讲自己像他们这么大时,上晚自习时偷着读书,被记名了,只因当时读的是《少年维特的烦恼》,记下名之后只得了口头警告,没扣分,也没全校通报。学生也为我庆幸。这是与他们的心灵更近的一些经历,他们觉得是名著救了我。
我还和学生分享了自己上学时,在晚上宿舍熄灯后偷着搞交互式阅读的经历,当我讲到宿舍大姐给我们把风,把得晚上梦游也给我们把风时,学生笑得是前仰后合,我自己也笑得差点流出眼泪。我的笑里是深深的回味,深深的感慨,学生的笑声中也有他们的思考与暗自下的决心。
类似的小调剂伴随着我们的课堂教学,阅读之外,我们的课堂又有了新的收获,学生在课堂上笑声越来越多了,课堂气氛更好了,师生关系也更融洽了,学生也越来越爱阅读了。这种师生之间的交流不也是一种交互式阅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