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鸟,它能够飞行几万里,能飞越太平洋,而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在飞行中,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然后落在上面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站在上面捕鱼,困了就在上面睡觉。谁能想到,小鸟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仅仅是一小截树枝!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食物、鸟窝等用品,那小鸟还飞得起来吗?还能飞这么远吗?
如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像小鸟的飞翔一样,那么,教师该怎么给孩子那截树枝,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堂美术课可以是一篇优美的童话,一段悠扬的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还可以是一个热闹的化妆晚会。教师应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实践。
例如,上《有趣的汉字》时,我设计了一个原始社会的情境:我和一名学生各自穿上“草叶裙”,扮演两名外出打猎的原始人。在“打猎”的过程中,“原始人”看到了太阳和山羊,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来交流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接着,再由“原始人”来请同学们猜一猜地上写的是哪两个字。在“原始社会”的情境中。孩子们很快从太阳和山羊的外形及象形文字的外形猜出了“日”和“羊”,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人类创造文字的原由和重要性,以及人类创造文字的方法(根据事物的外形来创造文字)。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玩”,在“玩”中提高、发展
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游戏,而且每个阶段的游戏、玩法也各不相同。我们要让学生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提高审美能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玩”,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身心、智力发展状况,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目的地“玩”,引发兴趣、开拓思维。
如在教学《花地毯》时,我就设计了小组比赛的形式,将学生按准备材料的不同,自由组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小组成员每人设计一张小地毯,最后拼成一张大地毯,看哪个小组最后完成的大地毯最漂亮,最有特色。比赛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鼓舞了他们的上进心,课堂里立刻形成了比、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又如,在教学《美丽的印纹》时,在孩子们了解了印纹的形成过程后,我就让孩子们玩一玩:穿上脚底有凹凸图案的鞋子,到颜料里去踩一踩,再到大纸上去走一走,看白纸上出现了什么。或用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凹凸不平的篓子、盖子、玩具等,在泥上印一印,看看泥上又出现了什么。孩子们玩得积极,玩得开心,在玩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当欣赏了教师用各种印纹组成的漂亮图案时,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玩起来:寻找种种可印的材料,思考各种印纹的组合。最后,纷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印起来。这样的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思维创造力,同时还逐渐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自信性格。
三、组织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互动、发展
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范围内竞争的优势,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效发展的需要。合作意识和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合作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合作互动学习是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同学间进行合作、分工、交流、互动、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
我在教学中。经常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合作,逐渐培养其合作能力。如教学《分蛋糕》一课,课前我根据学生特点及该课的需要,将学生分成由三至五人组成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去观察附近蛋糕店里蛋糕的外形、颜色和蛋糕上的图案,并搜集各种蛋糕的图片。课堂上,在欣赏了各式蛋糕,感受了分蛋糕的热闹场面,欣赏了由分割后的几块“蛋糕”重新排列、组合成的新画面后,我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别致、漂亮、让人垂涎的蛋糕?如何根据小组人数来分“蛋糕”?如何分得有创意?如何排列组合得有创意?立即,小组成员争相讨论,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并由小组负责人进行综合,形成统一观点。而在接下来的合作绘图、分蛋糕、排列组合中,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各展所长,共同研究、探讨和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有创意的作品。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并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更大限度地发挥了个人的潜能,进行了新的创造。
(责任编辑 林 彦)
如果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像小鸟的飞翔一样,那么,教师该怎么给孩子那截树枝,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天空?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一堂美术课可以是一篇优美的童话,一段悠扬的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还可以是一个热闹的化妆晚会。教师应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实践。
例如,上《有趣的汉字》时,我设计了一个原始社会的情境:我和一名学生各自穿上“草叶裙”,扮演两名外出打猎的原始人。在“打猎”的过程中,“原始人”看到了太阳和山羊,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来交流自己所看到的事物。接着,再由“原始人”来请同学们猜一猜地上写的是哪两个字。在“原始社会”的情境中。孩子们很快从太阳和山羊的外形及象形文字的外形猜出了“日”和“羊”,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人类创造文字的原由和重要性,以及人类创造文字的方法(根据事物的外形来创造文字)。
二、让学生在课堂上“玩”,在“玩”中提高、发展
儿童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游戏,而且每个阶段的游戏、玩法也各不相同。我们要让学生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提高审美能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玩”,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身心、智力发展状况,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目的地“玩”,引发兴趣、开拓思维。
如在教学《花地毯》时,我就设计了小组比赛的形式,将学生按准备材料的不同,自由组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小组成员每人设计一张小地毯,最后拼成一张大地毯,看哪个小组最后完成的大地毯最漂亮,最有特色。比赛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鼓舞了他们的上进心,课堂里立刻形成了比、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又如,在教学《美丽的印纹》时,在孩子们了解了印纹的形成过程后,我就让孩子们玩一玩:穿上脚底有凹凸图案的鞋子,到颜料里去踩一踩,再到大纸上去走一走,看白纸上出现了什么。或用从家里带来的各种凹凸不平的篓子、盖子、玩具等,在泥上印一印,看看泥上又出现了什么。孩子们玩得积极,玩得开心,在玩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当欣赏了教师用各种印纹组成的漂亮图案时,孩子们又迫不及待地玩起来:寻找种种可印的材料,思考各种印纹的组合。最后,纷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印起来。这样的游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思维创造力,同时还逐渐树立起了“我能行”的自信性格。
三、组织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互动、发展
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范围内竞争的优势,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高效发展的需要。合作意识和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合作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合作互动学习是学生在主动探究学习过程中,同学间进行合作、分工、交流、互动、同心协力、互相促进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方式。
我在教学中。经常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合作,逐渐培养其合作能力。如教学《分蛋糕》一课,课前我根据学生特点及该课的需要,将学生分成由三至五人组成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去观察附近蛋糕店里蛋糕的外形、颜色和蛋糕上的图案,并搜集各种蛋糕的图片。课堂上,在欣赏了各式蛋糕,感受了分蛋糕的热闹场面,欣赏了由分割后的几块“蛋糕”重新排列、组合成的新画面后,我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何设计一个别致、漂亮、让人垂涎的蛋糕?如何根据小组人数来分“蛋糕”?如何分得有创意?如何排列组合得有创意?立即,小组成员争相讨论,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并由小组负责人进行综合,形成统一观点。而在接下来的合作绘图、分蛋糕、排列组合中,小组成员人人参与,各展所长,共同研究、探讨和解决问题,最终完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有创意的作品。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并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更大限度地发挥了个人的潜能,进行了新的创造。
(责任编辑 林 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