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意识来源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内容可作为各类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评价标准。因此,笔者将信息意识分解成若干个在教学设计中具有实践性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开展课堂设计。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运用单元整合教学法,通过对教材、学生的综合分析,以信息意识为导向,对川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与重构,生成了一个包含概念建构、能力应用、拓展活动在内的综合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并进行了教学实践以及实践成效总结。
● 信息意识的三个能力层级
学生步入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在增强,因此,与之共同发展的信息甄别能力与信息價值判断能力成为初中信息技术入门的重要引导方向。针对七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笔者将信息意识划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在团队中共享信息、创生信息、实现信息更大价值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让学生锻炼信息获取与处理等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兼顾培养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和信息价值判断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有效信息指导自身学习生活,帮助该学段的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正确地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
●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思考
通常,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编排是以单元结构形式呈现出来的。各学习单元是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组成的一个整体,在单元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具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特点。笔者所采用的教材为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本单元为教材的第一单元,单元名称为《走进信息技术》。在本单元,教材提供了三个教学方向:探索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其中,前两个教学方向同属于建构概念,可以体现出学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个则归类于能力应用,可以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应用。参考整合教学的四个特征,需要对课本原有知识结构进行合理重构,根据信息意识的三个能力层级重新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时间线,将“信息”的概念整合到整个信息技术发展史中,渗透到信息技术的各个应用领域,实现知识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更好地帮助学生科学把握知识,达成学习目标。因此,笔者将单元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划分为三个课时:从信息到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未来的信息技术。第一课时——从信息到信息技术,从信息的概念入手,将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信息重新归类为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最基本的载体,再展示各个载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发展。利用信息到信息技术的关联,帮助学生科学地建立“信息”这一概念,同时对技术发展、时代变迁有一定的认识与感悟。第二课时——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获取、处理网络信息,判断信息的价值,体验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变迁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探索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课时——未来的信息技术,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革,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机遇与发展,让学生利用有效的信息指导学习与生活。
● 单元整合教学案例
1.单元整合教学目标
知识建构目标:信息与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载体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力应用目标:获取、筛选、处理、判断信息。素养提升目标:利用有效的信息指导学习与生活。
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播放视频《信息与信息社会》,简要介绍视频中引起社会生活变革的关键技术。
教学活动: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板书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信息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是普遍存在的,具有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等特点)什么是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通信等手段对信息进行存储、加工、传递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2)环节二:初识信息
教学内容:解决两个问题——信息是什么?信息技术是怎样的技术?
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从视频中总结出信息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可表达这四条特征属性,从而引导学生答出信息技术即是发展信息这四条主要特征属性的技术。
学生活动:重温视频中关键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中体验信息可存储、可传递、可加工、可表达这四大特征属性。
(3)环节三: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变革;分析每一次信息技术重大变革对历史、社会的影响。
教学活动:结合视频内容,逐一举例讲解信息存储技术、加工技术、传输技术、表达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信息技术的前进。在讲解的同时,针对信息的四条特征属性的发展,邀请学生举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学生视角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讲解信息技术发展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畅想。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发言举例出生活中信息存储、加工、传输、表达技术的变化;深度思考每一次信息技术发展分别是信息的哪一个特征产生巨大进步;展望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4)环节四:新技术
教学内容:信息传递技术推动 发展物联网、互联网;信息加工发展出计算;信息存储发展出大数据;多项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出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材料分别演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体会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看学习教师的教学材料;独立思考,融会贯通。
(5)环节五:交流与总结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总结信息技术发展与自身成长。
教学活动:播放一段简短的有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视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玻璃的一天》,交流本堂课收获。
● 信息意识的三个能力层级
学生步入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自主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在增强,因此,与之共同发展的信息甄别能力与信息價值判断能力成为初中信息技术入门的重要引导方向。针对七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笔者将信息意识划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在团队中共享信息、创生信息、实现信息更大价值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让学生锻炼信息获取与处理等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兼顾培养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和信息价值判断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有效信息指导自身学习生活,帮助该学段的学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正确地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
●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思考
通常,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编排是以单元结构形式呈现出来的。各学习单元是由具有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组成的一个整体,在单元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内容具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等特点。笔者所采用的教材为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本单元为教材的第一单元,单元名称为《走进信息技术》。在本单元,教材提供了三个教学方向:探索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其中,前两个教学方向同属于建构概念,可以体现出学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个则归类于能力应用,可以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应用。参考整合教学的四个特征,需要对课本原有知识结构进行合理重构,根据信息意识的三个能力层级重新编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一时间线,将“信息”的概念整合到整个信息技术发展史中,渗透到信息技术的各个应用领域,实现知识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更好地帮助学生科学把握知识,达成学习目标。因此,笔者将单元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划分为三个课时:从信息到信息技术、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未来的信息技术。第一课时——从信息到信息技术,从信息的概念入手,将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信息重新归类为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最基本的载体,再展示各个载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发展。利用信息到信息技术的关联,帮助学生科学地建立“信息”这一概念,同时对技术发展、时代变迁有一定的认识与感悟。第二课时——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获取、处理网络信息,判断信息的价值,体验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变迁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探索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三课时——未来的信息技术,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革,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机遇与发展,让学生利用有效的信息指导学习与生活。
● 单元整合教学案例
1.单元整合教学目标
知识建构目标:信息与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载体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能力应用目标:获取、筛选、处理、判断信息。素养提升目标:利用有效的信息指导学习与生活。
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播放视频《信息与信息社会》,简要介绍视频中引起社会生活变革的关键技术。
教学活动: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板书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信息是什么?有什么特征?(是普遍存在的,具有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等特点)什么是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通信等手段对信息进行存储、加工、传递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2)环节二:初识信息
教学内容:解决两个问题——信息是什么?信息技术是怎样的技术?
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从视频中总结出信息可存储、可加工、可传递、可表达这四条特征属性,从而引导学生答出信息技术即是发展信息这四条主要特征属性的技术。
学生活动:重温视频中关键信息,在教师的引导中体验信息可存储、可传递、可加工、可表达这四大特征属性。
(3)环节三: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
教学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信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变革;分析每一次信息技术重大变革对历史、社会的影响。
教学活动:结合视频内容,逐一举例讲解信息存储技术、加工技术、传输技术、表达技术的发展如何推动信息技术的前进。在讲解的同时,针对信息的四条特征属性的发展,邀请学生举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分析学生视角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讲解信息技术发展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畅想。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发言举例出生活中信息存储、加工、传输、表达技术的变化;深度思考每一次信息技术发展分别是信息的哪一个特征产生巨大进步;展望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4)环节四:新技术
教学内容:信息传递技术推动 发展物联网、互联网;信息加工发展出计算;信息存储发展出大数据;多项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出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材料分别演示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体会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学生活动:观看学习教师的教学材料;独立思考,融会贯通。
(5)环节五:交流与总结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总结信息技术发展与自身成长。
教学活动:播放一段简短的有关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视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玻璃的一天》,交流本堂课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