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范围副词是汉语副词的一个重要类别,对范围副词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运用情况考察研究的不多,因此专书研究对汉语史中范围副词发展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范围副词是位于主谓之间,对范围、数量表示总括或限定以及表示动作行为是若干行为主体共同发出或是同时施及若干受事者等的副词。范围副词分为四类:表总括、表协同、表限定和表类同。本文将对《续高僧传》范围副词中表限定的这类副词进行考察研究。
【关键词】:《续高僧传》;语法;范围副词
唐代是汉语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朝代,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转化的时期,这一时期语法、词汇的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续高僧传》中表限定的副词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拓展《续高僧传》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相关语法研究补充资料。《续高僧传》是在梁慧皎《高僧传》之后撰写的一部僧人传记,由于前有梁代慧皎《高僧传》,所以唐道宣(596~667)所著的《高僧传》又称《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唐代是佛教发展的繁盛时期之一,《续高僧传》中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俗语词、口语词以及大量的唐代特色词汇。并且受史官文化和丧葬文化的影响,《续高僧传》的文体和语体既不同于传统文献,又区别于汉译佛典,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一、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副词是对事物的范围、数量或动作行为的限定。语义指向也比较自由,可以是谓语动词自身,亦可是主语、宾语和定语。这类范围副词可以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和数量名短语。范围副词分为四类:表总括、表协同、表限定和表类同。
二、表限定的范围副词
这类副词表示对事物的范围、数量或动作行为的限定,可译为“只,仅”。一般位于动词性谓语或数量结构形式的谓语前,在语义上可以指向谓语动词本身,也可以指向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续高僧传》中表限定的范围副词有:唯(惟)、徒、但、独、仅、止、才、单、劣、正当,共10个,其中一个复音词。
(一)、唯(惟)
“唯(惟)”是作表限定范围副词,用在动词或动词词组和名词或名词词组之前,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在上古汉语就已经出现。如:
1、唯嵩独拔玄心,玩味兹典,才有讲隙,便诣沙门法泰咨决疑义,数年之中精融二部。
2、又惟开悟士俗。要以通济为先,乃从处士顾道旷、吕僧智等习听经、史、庄、易,略通大义。
(二)、徒
“徒”的作表限定范围副词出现在上古汉语中,文言色彩较浓,用在动词谓语前,表示所述事实仅限于事态的一个方面。如:
后每思之,言辄凄泫,曰:”本公若乘龙之游,濯足云表,吾虽攀恋,自恨萦身嚣俗,升沉相异,徒为悲矣。
(三)、但
“但”广表限定范围副词,意思相当于“只要”或“只”。如:
行至外野,少非游践,莫知投造,但念观音。
(四)、独
“独”表限定范围副词,后面可接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唯一性,还可以接名词限制事物的范围,意义为“只”“仅”。如:
及具足后,从东安寺道猛听成实论,四遍虽周,未曾注记,结袟而反,亭然独悟,莫与为群。
(五)、仅
“仅”作表限定范围副词,其后多接动词或动词词组和名词或名词词组,限定动作所支配的对象或范围。如:
属高齐之盛,佛教中兴,都下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讲席相距,二百有余,在众常听,出过一万,故宇内英杰,咸归厥邦。
(六)、止
“止”作表限定范围副词,修饰动词或动词词组,用以限定宾语的范围,表示动作仅及于某个对象。如:
岂止四谛一乘之说,七处八会之谈。
(七)、才
“才”表限定范围副词可追溯至東汉时期,表“仅、不过、至少”。“才”时可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和数量名词,且所修饰的动词结构中必然包括数量成分。如:
流支乃操柳枝,聊撝井中,密加诵咒,才始数遍,泉水上涌,平及井栏,即以钵酌,用之盥洗。
(八)、单
“单”作表限定范围副词,用来限定动作行为或事物的范围,说明范围的狭窄。 如:
而生常清洁,不畜门人,单己自怡,食无余粒。
(九)、劣
“劣”表示“只”“仅”的意思。如:
至寺北五里,小谷东出,劣通人迳,行可五里,升于山阜。
(十)、正当
“正当”作表限定范围副词出现在中古时期。如:
正当以不关异言,传令知会通耳,何复嫌于得失乎!
三、结语
《续高僧传》共三十一卷,内容从梁代初叶开始,到唐贞观十九年(645)止,一百四十四年的期间,历时较长,内容丰富,记录了大量传承词,也涌现了大量新词语,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目前学界在语言学方面对《续高僧传》的研究尚且屈指可数,相对其他佛典文献而言较为薄弱。目前对于《续高僧传》的研究还倾向于词汇学、文献学和文学,因此对于《续高僧传》的语法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参考文献:
[1]曹小云.中古近代汉语语法词汇丛稿[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唐)道宣著.郭绍林点校.续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4]董志翘.中古文献语言论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0.
[5][11]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7.
[6]鲍金华.《高僧传》副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关键词】:《续高僧传》;语法;范围副词
唐代是汉语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朝代,是中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转化的时期,这一时期语法、词汇的变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续高僧传》中表限定的副词进行研究,希望可以拓展《续高僧传》的研究领域,也可以为相关语法研究补充资料。《续高僧传》是在梁慧皎《高僧传》之后撰写的一部僧人传记,由于前有梁代慧皎《高僧传》,所以唐道宣(596~667)所著的《高僧传》又称《续高僧传》,或称《唐高僧传》。唐代是佛教发展的繁盛时期之一,《续高僧传》中保留了一定数量的俗语词、口语词以及大量的唐代特色词汇。并且受史官文化和丧葬文化的影响,《续高僧传》的文体和语体既不同于传统文献,又区别于汉译佛典,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文学、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一、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副词是对事物的范围、数量或动作行为的限定。语义指向也比较自由,可以是谓语动词自身,亦可是主语、宾语和定语。这类范围副词可以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和数量名短语。范围副词分为四类:表总括、表协同、表限定和表类同。
二、表限定的范围副词
这类副词表示对事物的范围、数量或动作行为的限定,可译为“只,仅”。一般位于动词性谓语或数量结构形式的谓语前,在语义上可以指向谓语动词本身,也可以指向句子的主语、宾语和定语。《续高僧传》中表限定的范围副词有:唯(惟)、徒、但、独、仅、止、才、单、劣、正当,共10个,其中一个复音词。
(一)、唯(惟)
“唯(惟)”是作表限定范围副词,用在动词或动词词组和名词或名词词组之前,限定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在上古汉语就已经出现。如:
1、唯嵩独拔玄心,玩味兹典,才有讲隙,便诣沙门法泰咨决疑义,数年之中精融二部。
2、又惟开悟士俗。要以通济为先,乃从处士顾道旷、吕僧智等习听经、史、庄、易,略通大义。
(二)、徒
“徒”的作表限定范围副词出现在上古汉语中,文言色彩较浓,用在动词谓语前,表示所述事实仅限于事态的一个方面。如:
后每思之,言辄凄泫,曰:”本公若乘龙之游,濯足云表,吾虽攀恋,自恨萦身嚣俗,升沉相异,徒为悲矣。
(三)、但
“但”广表限定范围副词,意思相当于“只要”或“只”。如:
行至外野,少非游践,莫知投造,但念观音。
(四)、独
“独”表限定范围副词,后面可接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唯一性,还可以接名词限制事物的范围,意义为“只”“仅”。如:
及具足后,从东安寺道猛听成实论,四遍虽周,未曾注记,结袟而反,亭然独悟,莫与为群。
(五)、仅
“仅”作表限定范围副词,其后多接动词或动词词组和名词或名词词组,限定动作所支配的对象或范围。如:
属高齐之盛,佛教中兴,都下大寺略计四千,见住僧尼仅将八万,讲席相距,二百有余,在众常听,出过一万,故宇内英杰,咸归厥邦。
(六)、止
“止”作表限定范围副词,修饰动词或动词词组,用以限定宾语的范围,表示动作仅及于某个对象。如:
岂止四谛一乘之说,七处八会之谈。
(七)、才
“才”表限定范围副词可追溯至東汉时期,表“仅、不过、至少”。“才”时可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和数量名词,且所修饰的动词结构中必然包括数量成分。如:
流支乃操柳枝,聊撝井中,密加诵咒,才始数遍,泉水上涌,平及井栏,即以钵酌,用之盥洗。
(八)、单
“单”作表限定范围副词,用来限定动作行为或事物的范围,说明范围的狭窄。 如:
而生常清洁,不畜门人,单己自怡,食无余粒。
(九)、劣
“劣”表示“只”“仅”的意思。如:
至寺北五里,小谷东出,劣通人迳,行可五里,升于山阜。
(十)、正当
“正当”作表限定范围副词出现在中古时期。如:
正当以不关异言,传令知会通耳,何复嫌于得失乎!
三、结语
《续高僧传》共三十一卷,内容从梁代初叶开始,到唐贞观十九年(645)止,一百四十四年的期间,历时较长,内容丰富,记录了大量传承词,也涌现了大量新词语,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目前学界在语言学方面对《续高僧传》的研究尚且屈指可数,相对其他佛典文献而言较为薄弱。目前对于《续高僧传》的研究还倾向于词汇学、文献学和文学,因此对于《续高僧传》的语法研究还有很大空间。
参考文献:
[1]曹小云.中古近代汉语语法词汇丛稿[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2](唐)道宣著.郭绍林点校.续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4]董志翘.中古文献语言论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0.
[5][11]高育花.中古汉语副词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2007.
[6]鲍金华.《高僧传》副词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