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成为姐姐的弟弟的,她比我大九岁。
  从我有记忆开始,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姐姐的背上度过的,那时,由于母亲忙于农活儿,带我的任务就全落在她一人的身上了。及至我慢慢地长大,姐姐也总是一边操持着农活儿、家务,一边为我忙这忙那的,当我生气的时候,千方百计地哄我。我知道在姐姐的心中,她一定是多么的愛她的这个弟弟。每当父母从外面带来什么好吃的东西,他们总是先给我最多的一份儿,而只是象征性地给我的姐姐一小点儿,年幼无知的我,还总是吃完自己的又想姐姐的那一份儿,后来姐就干脆不吃,全都留给了我。童年的记忆里装满了太多太多苦涩的往事,然而,我因为有了姐姐,也还多少有些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后来我读书了,姐姐每天怀着羡慕的心情送我出村口去上学,把自己挖麻玉颗卖得的钱塞在我的手里,叫我买铅笔买本子好好读书。她说我们家太穷,供不起几个,就靠我了。那时候,我不知道感动是什么东西,但是我知道她眼里所折射出来的,一定是充满希望的光芒。我在那种默默的关怀与期待中,逐渐懂得了姐姐所给我的是一种至纯的爱,爱得朴实,爱得深沉,以至于直到现在,我都深深地怀念和感激。
  小时候,我不知道我和姐是终究要分开的。在姐姐刚满十八岁的那一年,我的父亲和我的二伯三言两语就草率地安排了姐姐一生的婚姻和幸福。临到出嫁的那段时间,我总是听见姐姐数数落落地哭着(我们那里叫作哭嫁,每个姑娘在出嫁之前都要哭的),那声音,是多么的凄惶和悲切。每当放学回来,我总是坐在姐姐的床前听她哀伤的哭诉,她的哭声有点儿像唱歌的味道,爹娘、我以及所有亲人的名字,都一个一个在她的哭声中出现,那种离别前的无限眷念与不舍,都在她的哭声里像山间的溪水一股一股地流淌出来。隔着朦胧的纱帐,我仿佛看到了姐姐大串大串的泪水和哭红的双眼。她哭爹娘为什么不让她读书;她哭再也不能经常见到村里的伙伴;她哭我,说再也不能天天和我一起,看我写字,听我背书,说她就要离开这个家,以后爹妈就交给弟弟了……
  我的眼泪便情不自禁地滑了出来,扒开纱帐和姐姐抱在一起,姐弟俩哭作一团。姐姐看见我也哭,便抽泣着叫我别哭,从我很小的时候,她就没让我哭过。而现在,我哭了,我为姐姐即将离开这个家而哭,我为和姐姐的不舍与眷念而哭。她见劝不住我,便冲我说嫁的是她又不是我,我哭个什么呀!于是,我真的止住了哭泣,可是我心里却越加感到一种无法诉说的难过和悲伤。
  转眼就是姐姐的嫁期。那一天,当迎亲的队伍来到我家小院的时候,我正背着书包准备去学校,我突然想到从此以后就很难再见到姐姐了,心里便更加难过起来。于是,我又返回家里对母亲说,我今天不去读书了,我要在家多和姐姐待一会儿,要再多看姐姐一眼。我看见许多人来回穿梭于我家的小院,忙碌着准备姐姐的婚宴。母亲告诉我,吃过喜宴,姐姐就真的要走了。我知道从此以后,我们是真的要分开了,只是姐姐到了另外一个家之后,她还会像从前一样开心和快乐吗?还会像从前一样喜欢我和关心我吗?还会经常回到她原来的这个家吗?傍晚的时候,我的姐姐,在许多人的簇拥中,穿着她那漂亮的嫁衣走了。我闷闷不乐地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送我的姐姐,一直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看见姐姐一步三回头,望着村子的方向,眼里的泪水几乎就要流出来了。
  我好想一直送姐姐到她的新家,可是我不能,母亲不让我去,她说送亲的人员中没有我,以后要是想姐姐了,她会带我去的。我站在路边,看着姐姐离去的方向,只见天边飘着几缕漂亮的晚霞,半个夕阳停在山顶上,红红的就像姐姐哭过的眼睛。良久之后,我回到了家里,我觉得好像一切都变了,没有了姐姐的家里显得空空落落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此后,我就很少再见到姐姐了,只是在当年春节的时候,她和姐夫一起回来过一次,给父母亲拜年,第二天,姐姐说家里很忙要回去,我使劲儿地挽留,他们还是要走。我对母亲说,我要和姐去她家,母亲答应了。那次,我在姐姐家一住就是一个星期,学校要开学了,我还不想回家,是母亲亲自来把我接了回去。临走前,姐姐为我买衣服,还把十元钱亲自塞在我的衣服口袋里,那是我童年时期得过的最多的钱。在姐家的日子里,她比以前更关心我,更爱我。在新的家庭里,姐姐比以前更勤劳,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忙里忙外,对公婆孝敬有加,与邻里和睦相处,乡亲们都很喜欢她,说她是个好媳妇。
  可是,命运的不幸,让姐姐染上了病魔。那一年的春末,我还在很远的外地读书,接到姐姐病危的消息时,心里万分着急,立即向学校请假去看姐姐。可是当我看到姐姐的时候,她已经走了。所有的亲人都满含着悲痛的泪,面对她冰凉的躯体,我想,她为什么不让我和她说上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要走得那样的早?我忍不住放声大哭。姐夫带着还没满周岁的孩子,悲痛地准备姐姐的后事,我看着那些戴着孝布的人们在小院里来回穿梭,不禁又想起了当年姐姐出嫁时的情景,人们也是这样来回穿梭地忙碌着,只是这回准备的不是喜宴,而是葬礼。
  我在姐姐的灵柩前泣不成声,我亲爱的姐姐,一场简单的葬礼即将完毕,之后,你将永远离我而去,离所有的亲人而去。那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只是我知道,你心里肯定还像出嫁的时候一样有太多太多的不舍与牵挂,有太多太多的不甘心和遗憾。
  姐,你一走已经18年,你的弟弟,那个在你背上长大的弟弟,被你宠着爱着的弟弟,如今已是中年,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过跟斗,也尝尽了生活中的苦辣酸甜,风风雨雨中已将近半辈子。都说长姐如母,你给我的爱,是至高至纯的母亲般的爱,让我一生无法回报也没有机会回报。只是在我岁月的记忆中,留下你默默无言的因操劳而疲倦的身影。
  姐,我空有千言万语,道不尽对你深深的怀念与绵绵不绝的哀思。愿你,在那边一切安好吧!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2019年7月27日上午,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颁奖典礼在周总理家乡淮安区举行。梁晓声的《人世间》等6部长篇小说获奖。  评委会关于《人世间》的授奖词是这样说的:这是一部真诚而厚实的现实主义作品,态度诚实,描写切实,风格朴实。小说叙述耐心而周到,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社会最近五十年艰难而辉煌的巨变历程,细致地展示了社会底层的普通人坎坷而又滞重的生活。梁晓声的写作温和、亲切,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物
期刊
5岁那年,父母请人给我看了一次相。  看相人并没有看我长得怎么样,五官如何,是否健壮,只问了我的生辰八字。然后两目紧闭,抬手掐算,满脸严肃,嘴里还念念有词,给人感觉他掌握着多么高深莫测的学问,觉得这行当也有公式、有定律、有运算。父亲在一旁静静地杵着,紧张地等着答案,那神情像是等着法官的宣判。几分钟以后,看相人睁开眼,脸也舒展开来,拖着长长的语调说:“这孩子命成不错,但犯西方。”“犯西方,就是往西方
期刊
青浆,是我们苏北农村一种普通的饭食。浆是自留地里收的花生磨的,青头是园头地脑长的。家常的青菜萝卜的清淡和花生的浓香拥抱在一起,再点上一把虾皮,就能激发出美好的味道。  老家房前屋后的小园地里,乡亲们总爱种些花生、玉米、西红柿、黄瓜,父亲也一样。在离家不远的后山坡上,有两块长条状的自留地。自留地是包产到户之前生产队按集体耕地面积比例分配给社员的,照顾社员种点儿蔬菜瓜果。我们家的五分地,一直保留至今,
期刊
所谓吊锅,就是一种带有耳襻的小铁锅。过去,一直是乡下特别是山里人所特有的。如今,城里也开始雨后春笋般兴起这个农家产品了。这个支棱着两只耳朵,有点儿憨呆、有点儿土气的铁锅登堂入室到了城里,再用原来的名字,显然不合时宜,于是,文人墨客们就赋予它“吊锅”的雅称。  在故乡地坪河,乡亲们都管它叫“炉子锅”。吊锅,在地坪河可谓历史悠久。我们小时候,地坪河的冬天清冷得出奇,房前屋后的水塘都结了厚厚的冰,上面可
期刊
我和元伟结识五十年,屈指数来,我们最近一次相聚也是六年前的事了。  那是2013年春夏之交,我退休后第一次携家人出行,专程去看望早已调离新疆的元伟一家。火车凌晨两点到达,老远就看见元伟夫妇等候在出站口。分别多年,异地重逢,他没有一点儿大企业老总的派头,指名道姓的招呼,略带调笑的问候,一如过往那样默契、自然。而后,他一把抢过我手里的行李车走在了前面。上汽车时人多超员,他执意让妻子一个人打的先走,自己
期刊
回到家乡,阵阵桂花香,如影随形,陪伴着我的脚步,衣袂飘拂,花香飘逸,我几乎要醉倒在家乡的怀抱里。  家乡在闽西武平,在闽赣两省的交界处,叫桂坑。上苍把它放在一个很不起眼儿的山沟里,重重山峦,像绿色的围墙,守护着这座只有一千来人的村子。村道两旁是新种的桂花树,只有几年树龄,却长得比人高了,它们粗壮的枝干,擎着一把大伞,迎风摇曳,它们的叶子微微发红,仿佛含羞的少女,迎迓故人归来。  走在这坚实而又温暖
期刊
在我很小的时候,常听母亲说牙痛,尤其是碰到冷热食物,痛得她难受。这,也成了我的一块搁在心中的石头。  临海,是当时台州地区行政公署的驻地,我后来分配在地区水利局工作。单位的路边,有一爿镶牙店。每每走在上下班的路上,都要经过这爿牙店,我也几次走进牙店打听“行情”。后又到当地的台州医院作了咨询。经过仔细比较,觉得这爿牙店镶牙不但方便,而且收费也比大医院合理,技术是祖上传下来的,让人放心。  有一年的春
期刊
2002年初夏,我路费几乎用尽的时候,终于在昆山找到一份工作。最怕的就是过周末:一个人待在狭小的出租屋里,没有电视,翻来覆去看家里带来的两本书。更糟糕的是还要忍受饥饿——周末休息,吃不成公司食堂,没到发薪水的日子,只能一天吃一顿饭。我把五十元钱细细地卷起来,藏在贴身处以备不时之需。  这里离上海很近,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大多去建设上海了,那里是最肯包容的地方,只要有力气就行。我不想去,守着读书
期刊
梅雨季节的江城武汉,空气潮湿闷热。那个星期一的早晨,87岁的三舅吃了小半碗北方馄饨,喝下了一杯豆浆,准备去医院,他已是一个癌症晚期病人,他并不知道会在医院待多长时间。他穿上了干净的内衣和白衬衫,目光还在挑选外套。表弟媳提醒说:“爸,您是去医院,进了病房就要换衣服,就穿随便点吧!”三舅摇摇头:“不,不能不像样子。”  三舅是他母亲的弟弟,小母亲三岁,在兄妹中排行老三,所以,按大别山南麓农村的风俗,他
期刊
我们家有一个盛菜用的小盆,它有大碗那么大,一巴掌高,盆口向外闪着,檐上有一圈绿边,里边的盆底还画着在波浪中跃起的一条红色的鱼,恰如鲤鱼跳龙门。它身着银白色瓷衣,盆底有几处已被时光磨破,露出了黑褐色铁骨。就这个普普通通的小盆,已陪伴着我们整整度过了四十个春秋。  提起它的来历,得从我们结婚时说起。1978年,我与周三村姑娘李玉环自由恋爱,那时我们家生活很贫困,全家八口人,兄妹六个,我是老大,父亲和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