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写诗伊始,我便深感诗道衰落,遂决心立志“存薪火之将断,挽诗道之将衰”。一方面向所有古人拜师,吸取前人之精华与优秀创作手法,一方面亲身实践,探索古典诗词之未来。我的理论著作《北海诗话》,是在结合古人优秀作品及自身创作经验基础上总结得来,它回答了诗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三个终极命题,虽有很多个人的主观论断,但仍以客观规律为主。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也有疏漏和不够完美之处,希望由大家一同补充完善。
诗歌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它的传播规律展开的,我的诗歌理念和文学主张概括如下:
1.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自由诗,评价一首诗歌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打动人心。
这个标准与体裁归属、表现手法、主题内容都无关。打动人心是诗歌能传播甚至存活的前提,做到此点,谈其他寄托和社会价值才有意义。
2.诗歌的最终评价主体是大众,因他们是诗歌的最终传播者。此大众包含作者在世时之大众及千古之大众,所以优秀的诗歌既要面向时代,又需包含千古不变之情理,这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众非诗歌专业人群,需要有“师教”的过程,一旦他们理解了作品的内涵,认可其艺术价值,这首作品便是佳作。
3.诗歌的本质——由音乐性(发音)和文字性(含义)组成的浓烈的生命。诗歌于人类之所重,乃在语言于人类之所重,诗是语言的结晶,即在音乐性和文字性方面同时做到了凝练。音乐性是诗的本体组成部分,重要度占诗歌的50%,这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是文字成为诗的基础和前提。此音乐性仅指语言发音的音乐性,非演唱之音乐。因此,现代诗必须要带有音乐性——节奏感、律动感(可以不押韵),这是现代自由诗的底线。而语言的音乐性不仅在平仄,发音的粗细、深浅、长短、清浊、平仄,唇齿的咬合,口鼻的共振,词语的前后搭配,句式结构等都是音乐性的构成成分,故格律诗的问题不是错,它自有合理性,但是不够完美。我不反对格律诗,因我亦有所作。喜欢写的作者需要把音乐性补充完善,才有佳作诞生的可能。故所谓破格律非为破坏而破,乃为建设而破,是为补全音乐性整体面貌之故也,乃自然为之。
4.古典诗词改革主张:诗为正音体,词为自度体,平仄无固定,韵部不主一,以打动人心为目标,解放格律,自求音乐性之平衡与和谐。正音体者,端正音乐性之位置,补全音乐性之面貌,此体古已有之,今日特名之耳。一句话概括之:从大众角度出发,凡是看似像格律体,但实际不遵格律韵脚的诗,皆是正音体。正音体以中间两联对仗者为正格,只有一联对仗或对仗挪动联位的为变格。只要自我平衡,有艺术追求,那些被称作打油诗的便是正音体。自度词分为仿古体和自创体。仿古体:沿用古人的词牌名,字数、句数不变,但格律平仄、韵脚位置、是否对仗,皆交由作者自定。自创体完全由诗人根据表达所需自创,词牌名或者说题目由诗人自拟,但与内容相关,是否分上下阕,每阕的字数、句数、押韵、对仗等,完全由作者自定。
5.现代诗改革主张:作品应归回音乐性,可以不押韵,但必须带有节奏感和律动感,同时承接古典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因它有几千年的成功经验。现代诗在补全音乐性的基础上,先在文字层面使读者能懂,所有的朦胧跳跃都需在主旨精神的统摄下进行,否则会造成割裂。
6.以日常口语入诗,尽量少用典故,若一定要用,需化用,即字面上没有隔阂。
中国的文化长河之所以源远流长,不断拓宽,一代又一代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因为后人怀着包容的心态,既继承了古人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许可了新生文学形态的诞生和发展。诗歌由四言演变为楚辞,由楚辞演变为汉魏五言,至唐又演变为七言;由古体诗演变为格律诗,后又演化出宋词、元曲,自由诗,体裁形式越变越丰富,中华文明之长河就是如此越来越宽广,充满生机。逢此新时代,格律再也没有科举的枷锁,吾辈亦认识到音乐性的全貌,遂诗歌发生新的演变,正当其时。
我对诗歌的一切文学主张,都是为了文脉的传承为发展。上求道于古人,下瞻望于未来,诗为正音体,词为自度体,现代诗回归音乐性,我深信这是诗歌未来正确的走向,是诗歌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我的文学主张不是为了否定前人,而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开拓一片新的田园。它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的同时,给大众以创作的自由和空间,又不减少对诗意的损害。唯有如此,方能激活古典文化的创作活力,挽救诗歌因时代变迁而导致的衰落困局。
存古立新,双轨并行。诗词之变,乃历史趋势,即使我生之年不成功,将来亦会成功。
本人的部分实践作品:
一、传统格律体:
游子行(七言律绝)
雨过西山暮色平,秋风吹起雁南征。
天街游子人行路,车马喧喧火逐明。
抗日九首(其三——五律)
饮马黄河畔,披沙陇上餐。
弹飞花共舞,雪卧月同寒。
梦逐燕山去,身随故国残。
中宵闻战鼓,泪眼望如磐。
无题(七律)
魂牵洛水三生赋,梦入楚歌一夜肠。
湖海扁舟风瑟瑟,巫山云雨雾茫茫。
芳菊陨泪莲心苦,紫鸟衔冰鹤羽伤。
谁料嫦娥终独老,青天从此不重阳。
二、正音体:
晚望华山(音绝)
神峰奇气倚天外,浩柱云落沧海间。
千鸿飞影无征鸟,唯见烟雨满华山。
扫地翁(音绝)
长扫落叶归故土,深挽白发掩风尘。
高城漫漫无歇处,晚望街头日暮天。
北漂(五音)
一城车马鸣,千里霓虹灯。
竟是天涯路,与君又重逢。
客心同月满,离愁共潮生。
不堪浊酒意,挥手驻西风。
重阳(五音)
无菊空对饮,登高数苍茫。
候鸟瞻道迥,客子悲夜长。
仰叹岁月晚,遍观秋草黄。
几番风雨冷,人生又重阳!
长夜(七音)
长夜无眠陋巷深,繁星坠落老牛湾。
蓬门欲渡风雪客,沧海难填杯水薪。
十载寒窗穷独守,一身薄骨尽群分!
梦冷残宵西风怒,空囊枕卧待晓天。
三、自度词:
《玉楼春》——仿古体
东风初歇柳轻落,流水暂放青山过。彩蝶已合花间舞。纷纷玉露堕清波。
散尽烟云碧空远,遥送夕阳落长河。且向人間赊月色,明朝春风意更多!
《燕云沉·故宫怀古》——自创体
北海飘萧千木叶,燕云沉,西风烈。百年望重山,断鸿如雨,残阳墨血。壮士心,沧海竭,英雄骨,寒未却。生民泪怨,虎狼贯野。国破谁除强虏,拔剑气吞河岳!
往梦重回万事歇,江山几度繁华谢。一捆行囊,满目风烟,关山车马阻日夜。一抔土,千城阙,长空漫漫,故国飞雪。何时一樽浊酒,笑看人生幻灭!
四、现代诗:
我的心
我的心是平静的湖,世间的繁华将它重重锁住,你用优美的倒影将它划破,却看不到我深藏的孤独;
我的心是远飘的云,日夜的征程将它布满伤痕,你用深情的双眸将它凝望,却找不出我驻足的穹天;
我的心是冰封的茧,生存的忧患将它紧紧裹缠,你用温柔的双手将它融化,却解不开我一生的负担;
我的心……
初心
蓝色的芽,开出红色的花朵
是因为当初地下的种子
深藏着复仇的火焰
微薄的羽,掀起海上的风暴
是因为当初裹夹的蚕茧
封锁着绝望的求告
吹尽亘古的风,磨平山崖的脊
手握道义的刃,斩断未了的情
一念不息,江海可平
抚我初心,孰言不痛!
——选自西部散文网
诗歌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它的传播规律展开的,我的诗歌理念和文学主张概括如下:
1.无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自由诗,评价一首诗歌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打动人心。
这个标准与体裁归属、表现手法、主题内容都无关。打动人心是诗歌能传播甚至存活的前提,做到此点,谈其他寄托和社会价值才有意义。
2.诗歌的最终评价主体是大众,因他们是诗歌的最终传播者。此大众包含作者在世时之大众及千古之大众,所以优秀的诗歌既要面向时代,又需包含千古不变之情理,这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众非诗歌专业人群,需要有“师教”的过程,一旦他们理解了作品的内涵,认可其艺术价值,这首作品便是佳作。
3.诗歌的本质——由音乐性(发音)和文字性(含义)组成的浓烈的生命。诗歌于人类之所重,乃在语言于人类之所重,诗是语言的结晶,即在音乐性和文字性方面同时做到了凝练。音乐性是诗的本体组成部分,重要度占诗歌的50%,这是诗歌的本质特征,是文字成为诗的基础和前提。此音乐性仅指语言发音的音乐性,非演唱之音乐。因此,现代诗必须要带有音乐性——节奏感、律动感(可以不押韵),这是现代自由诗的底线。而语言的音乐性不仅在平仄,发音的粗细、深浅、长短、清浊、平仄,唇齿的咬合,口鼻的共振,词语的前后搭配,句式结构等都是音乐性的构成成分,故格律诗的问题不是错,它自有合理性,但是不够完美。我不反对格律诗,因我亦有所作。喜欢写的作者需要把音乐性补充完善,才有佳作诞生的可能。故所谓破格律非为破坏而破,乃为建设而破,是为补全音乐性整体面貌之故也,乃自然为之。
4.古典诗词改革主张:诗为正音体,词为自度体,平仄无固定,韵部不主一,以打动人心为目标,解放格律,自求音乐性之平衡与和谐。正音体者,端正音乐性之位置,补全音乐性之面貌,此体古已有之,今日特名之耳。一句话概括之:从大众角度出发,凡是看似像格律体,但实际不遵格律韵脚的诗,皆是正音体。正音体以中间两联对仗者为正格,只有一联对仗或对仗挪动联位的为变格。只要自我平衡,有艺术追求,那些被称作打油诗的便是正音体。自度词分为仿古体和自创体。仿古体:沿用古人的词牌名,字数、句数不变,但格律平仄、韵脚位置、是否对仗,皆交由作者自定。自创体完全由诗人根据表达所需自创,词牌名或者说题目由诗人自拟,但与内容相关,是否分上下阕,每阕的字数、句数、押韵、对仗等,完全由作者自定。
5.现代诗改革主张:作品应归回音乐性,可以不押韵,但必须带有节奏感和律动感,同时承接古典诗歌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因它有几千年的成功经验。现代诗在补全音乐性的基础上,先在文字层面使读者能懂,所有的朦胧跳跃都需在主旨精神的统摄下进行,否则会造成割裂。
6.以日常口语入诗,尽量少用典故,若一定要用,需化用,即字面上没有隔阂。
中国的文化长河之所以源远流长,不断拓宽,一代又一代滋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因为后人怀着包容的心态,既继承了古人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许可了新生文学形态的诞生和发展。诗歌由四言演变为楚辞,由楚辞演变为汉魏五言,至唐又演变为七言;由古体诗演变为格律诗,后又演化出宋词、元曲,自由诗,体裁形式越变越丰富,中华文明之长河就是如此越来越宽广,充满生机。逢此新时代,格律再也没有科举的枷锁,吾辈亦认识到音乐性的全貌,遂诗歌发生新的演变,正当其时。
我对诗歌的一切文学主张,都是为了文脉的传承为发展。上求道于古人,下瞻望于未来,诗为正音体,词为自度体,现代诗回归音乐性,我深信这是诗歌未来正确的走向,是诗歌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我的文学主张不是为了否定前人,而是在继承前人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开拓一片新的田园。它让更多人参与进来的同时,给大众以创作的自由和空间,又不减少对诗意的损害。唯有如此,方能激活古典文化的创作活力,挽救诗歌因时代变迁而导致的衰落困局。
存古立新,双轨并行。诗词之变,乃历史趋势,即使我生之年不成功,将来亦会成功。
本人的部分实践作品:
一、传统格律体:
游子行(七言律绝)
雨过西山暮色平,秋风吹起雁南征。
天街游子人行路,车马喧喧火逐明。
抗日九首(其三——五律)
饮马黄河畔,披沙陇上餐。
弹飞花共舞,雪卧月同寒。
梦逐燕山去,身随故国残。
中宵闻战鼓,泪眼望如磐。
无题(七律)
魂牵洛水三生赋,梦入楚歌一夜肠。
湖海扁舟风瑟瑟,巫山云雨雾茫茫。
芳菊陨泪莲心苦,紫鸟衔冰鹤羽伤。
谁料嫦娥终独老,青天从此不重阳。
二、正音体:
晚望华山(音绝)
神峰奇气倚天外,浩柱云落沧海间。
千鸿飞影无征鸟,唯见烟雨满华山。
扫地翁(音绝)
长扫落叶归故土,深挽白发掩风尘。
高城漫漫无歇处,晚望街头日暮天。
北漂(五音)
一城车马鸣,千里霓虹灯。
竟是天涯路,与君又重逢。
客心同月满,离愁共潮生。
不堪浊酒意,挥手驻西风。
重阳(五音)
无菊空对饮,登高数苍茫。
候鸟瞻道迥,客子悲夜长。
仰叹岁月晚,遍观秋草黄。
几番风雨冷,人生又重阳!
长夜(七音)
长夜无眠陋巷深,繁星坠落老牛湾。
蓬门欲渡风雪客,沧海难填杯水薪。
十载寒窗穷独守,一身薄骨尽群分!
梦冷残宵西风怒,空囊枕卧待晓天。
三、自度词:
《玉楼春》——仿古体
东风初歇柳轻落,流水暂放青山过。彩蝶已合花间舞。纷纷玉露堕清波。
散尽烟云碧空远,遥送夕阳落长河。且向人間赊月色,明朝春风意更多!
《燕云沉·故宫怀古》——自创体
北海飘萧千木叶,燕云沉,西风烈。百年望重山,断鸿如雨,残阳墨血。壮士心,沧海竭,英雄骨,寒未却。生民泪怨,虎狼贯野。国破谁除强虏,拔剑气吞河岳!
往梦重回万事歇,江山几度繁华谢。一捆行囊,满目风烟,关山车马阻日夜。一抔土,千城阙,长空漫漫,故国飞雪。何时一樽浊酒,笑看人生幻灭!
四、现代诗:
我的心
我的心是平静的湖,世间的繁华将它重重锁住,你用优美的倒影将它划破,却看不到我深藏的孤独;
我的心是远飘的云,日夜的征程将它布满伤痕,你用深情的双眸将它凝望,却找不出我驻足的穹天;
我的心是冰封的茧,生存的忧患将它紧紧裹缠,你用温柔的双手将它融化,却解不开我一生的负担;
我的心……
初心
蓝色的芽,开出红色的花朵
是因为当初地下的种子
深藏着复仇的火焰
微薄的羽,掀起海上的风暴
是因为当初裹夹的蚕茧
封锁着绝望的求告
吹尽亘古的风,磨平山崖的脊
手握道义的刃,斩断未了的情
一念不息,江海可平
抚我初心,孰言不痛!
——选自西部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