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年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不断有媒体报道大学生伤熊事件、跳楼自杀事件、杀害他人事件及中学生弑母事件、因上网成瘾而发生恶性事件,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存在严重的偏差: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分数,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校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把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良好个性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不当:过分保护或过分严厉,一味的要成绩而不顾孩子的感受和心理健康,不注重孩子良好个性的教育和培养。现在伴随着人们交往的增多,社会竞争的激烈,人在社会中能否更好的生存和发展,良好个性的作用尤为重要。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对人来说“春”和“晨”则是指少年儿童时期。少年儿童是人生的开始,也是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因此一个人的良好个性的培养应该从少年儿童开始。
  
  一、 少年儿童良好个性的内涵及意义
  
  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个性通常包括性格、兴趣、志向、价值观、自我意识等方面。少年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善良、勤奋、勇敢、自制力强、有责任感、乐于交往、乐观开朗、兴趣广泛、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等。少年儿童拥有良好个性品质一方面关系着当前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有研究表明具有热情开朗、随和、大胆勇敢、有礼貌、真诚坦率、富有同情心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学生在班集体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于有利的地位,在班集体中有安全感和舒适感,他们的学习也比较优秀。另一方面也为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凡是在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美好个性的同学,他们进入大学常常适应比较快,结交许多好朋友,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毕业后工作容易取得成绩,家庭生活也比较幸福和谐美满。而少年儿童时期没有养成良好个性的同学常常在班集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学习成绩较差,好与同学老师发生冲突,甚至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有的承受挫折能力差,自制力差,或杀人或自杀。“学校里没有学到的东西常要到监狱里去学习。”
  
  二、 少年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方法措施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人在出生后就立即形成的,而是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至关重要: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儿童的个性发展进入了骤变期。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二年级进展缓慢,而从初二到高一个性发展又趋加速。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理解力,少年儿童时期的确是培养一个人个性的最佳时期。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要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对少年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和学校。所以在这里,主要谈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少年儿童的良好个性发展的培养。
  (一) 家庭教育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个性的方法措施
  1、实施榜样教育,优化家庭环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一个人生下来受到的最初的影响就是家庭影响,家庭的特点会极大地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因而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据美国学者研究表明,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二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三任何时候父母不要对孩子撒谎;四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五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六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七在孩子的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八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九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十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以上十点即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孩子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在充满着爱和温暖的氛围中成长,有利于孩子同情心和善良的形成。如果孩子生活在经常吵架的家庭,孩子会变的胆小恐惧、冷漠、多疑、敏感。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父母良好的品质会潜移默化感染孩子。所以父母必须做孩子的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那么如何做个称职的孩子喜欢的家长呢?一是要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家长平时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力争做学习型的家长。父母的素质即道德修养的好坏、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都直接影响着孩子。通过学习,家长不仅要有积极的人生观,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等高尚的品德,而且要有自尊自爱,自制自强,耐心细致,乐观开朗,富有同情心等良好的个性,同时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判断力。二是要热爱工作和生活,做个实干型的家长。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个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家长,是受子女敬佩的人;人活着就要工作和劳动,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为国家奉献,为家庭奉献。人是要有点责任的,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家庭负责。家长应勤劳负责,做子女终身的榜样。
  2、坚持说理教育,提高少年儿童行动的自觉性。2006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讲话中提出“要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由于少年儿童的认识水平有限,常对有些事情是否该做及为什么认识不清,作为家长就应讲道理,坚持说服教育,提高孩子的认识水平,使孩子心服口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自觉主动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如果一味采取强迫手段,不告知道理,那么就不易培养孩子形成自制,责任感,富有同情心等良好个性品质,同时还会使孩子形成被动服从,胆小懦弱等不良品质。还可以通过讲故事、观看电视故事片来分析人物思想行为,提高儿童的认识水平。
  3、提供各种实践活动机会,培养良好个性
  (1)赋予一定的任务,鼓励孩子大胆行动。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父母,有好多事情总要自己去做,家长就要鼓励孩子独立地去做某些事情,允许孩子出现错误。因为良好个性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是在出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发展的。如孩子在做家务活动时出现象打碎碗、碟等之类的事情时,家长不要责怪孩子,要教育孩子注意一些事项,以后孩子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养成细心的个性品质。童话《小马过河》的故事就是为了培养孩子独立实践精神。
  (2)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于某些难度较大或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家长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促使孩子顺利完成任务,如在家长指导下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或完成洗衣、做饭等任务可以培养孩子的成就感、自信心和毅力。
  (3)逢年过节,家长要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看望父母,讲讲人生,有利于培养孩子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不怕挫折,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等良好个性。
  (4)踏青旅游,拓宽心胸,可使孩子领略大自然的美,使孩子更加热爱生活。
  4、强化巩固良好个性品质。良好的个性品质是在反复强化中逐渐形成的,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孩子也同样如此。有一句话叫“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说的就是家长的欣赏和赞美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客人面前赞扬自己的孩子,或者当孩子在某些方面做的很好时,家长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如对孩子帮助同学、拾金不昧、捐献活动的赞扬,能够强化孩子的爱心、善良美好的品质。同时定期召开家庭会议,表彰先进思想和行为。
  (二)学校教育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个性的方法措施。
  学校在儿童的个性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学校是育人的专门场所,学校老师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他们一般都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较高的道德修养。严而不厉,威而不猛。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相对家庭教育来说要取得非常理想教育效果,学校应当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
  1、学校应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学校应有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有团结协作,进取奉献的人文环境。学校应该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地位,以“三个面向”为重点,抓住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环节,切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崇高理想的一代新人。俗话说: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处处是模范。学校应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创建和谐校园,塑造良好个性。定期表彰好老师,好学生。
  2、班主任应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集体。班集体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班主任应该营造一个文明守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班集体活动严格有序的要求,团结友爱的合作,成败共担的责任,使每个集体成员的个性受到教育和熏陶,使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班主任应多了解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通过组建有力的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班风;并通过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没有良好的班集体就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3、任课教师在学生的良好个性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一天七节课都与任课教师打交道,任课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直接发生影响。任课教师首先应率先垂范,发挥自身榜样作用,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自信乐观,组织纪律性强,尊重学生并能严格要求学生,同事之间合作愉快。其次任课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努力培养学生良好个性。课堂教学启发学生认真思考,鼓励学生勇于发言,真诚赞美学生的好思想好行为。语文社会品德音乐老师应教育学生学习课文作品中的好思想好行为,努力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父母、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团结友爱等良好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普通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2]《家庭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
  [3]《青少年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4]《普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往往不尽人意,由于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教师和机器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需要得到很好的处理,才能使教师的作用高效的发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多媒体;主体    1.引言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领域引进计算机进行辅助
期刊
摘要: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造就学生的完美素质,培养学生的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正确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美术教育是科学育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通过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的鉴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把审美教育在心理上的积淀转化为道德美、语言美、行为美,以形成人格的健全。学生通过思维,创造出美的画面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真正体味到
期刊
摘要: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注重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和标志。除了观念上的突破外,更需要关注探究二字。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程改革;物理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中的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好像是一座不易攻破的“堡垒”成为语文课堂公认的难点。如今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的闪亮登场,从全方位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它以全新的思维视角给作文教学点亮了一盏希望的明灯,使作文教学的路途一片光亮并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计算机; 激发兴趣; 创设情趣等    一、精心制作课件,创设自主写作情景    优化写作训练的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
期刊
摘要:低年级数学教学适时适度的运用电教媒体,可  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极大的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电教媒体; 数学课堂;导入     电化教学是近几年来逐步普及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与枯燥的数学课结合,可以直观形象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花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对直观
期刊
摘要: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王朝之一,它开创了许多治理封建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在西南夷地区实行的一系列边郡措施,对整个西南夷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更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王朝; 西南夷; 边郡举措    众所周知,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强大的王朝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奠基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汉王朝在
期刊
摘要军队财务监督是通过财务收支及其管理活动对军队财务实施的监查、指导和控制的一种经济手段,它是军队财务的基本职能之一。当令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财务监督。分析外军财务监督的特点,有利于完善我军财务监督,进一步促进军费使用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外军:财务:监督:特点:启示    一、外军财务监督的主要特点    1、设立专门财务监督机构  外军的财务监督机构一般规格较高、独立性较强,通常直届国防部
期刊
摘要:作为工作在教育最前线的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把握最新教育理念,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很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必须得注重阅读教学这一块,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阅读兴趣 ; 阅读质量;人文素养; 情感体验    自从从事语文教
期刊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产生了广泛的数学美。可是,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误区,就是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更谈不上数学美了。大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为此数学教学中如何展示、渗透、挖掘、创造美,如何强化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功能,成为摆在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下面,我将围绕这一问题,
期刊
摘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全新的文学批评模式。本文试从女权主义角度,概括阐释女权主义批评的背景、思想来源、各分支派别之间关系等,以加深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的了解  关键词: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泛指女性有关争取与男性同等社会权力的主张。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经日本中介传到中国,定名为“女权主义”,显示出着眼于男女社会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