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与探究能力培养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yd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注重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和标志。除了观念上的突破外,更需要关注探究二字。
  关键词:科学探究;课程改革;物理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做”来学习。结合几年来的课改实践,就如何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浅谈如下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意识
  
  探究是從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物理新课标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物理知识、认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学习情景,“设置物理问题”就是一种方法,如:学习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前,我提出开放式的问题:“让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增大或减小可采用哪些方法?”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到前面表演,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来到前面表演,有的捧着书站在那儿增大压强,有的提起一只脚来增大压强,有的既捧着书又提起一只脚来增大压强;演示减小压强的同学也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匆忙脱外套,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用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上面……课堂上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生命之活力。学生在终身难忘的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取了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设置这样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问题,将学生置身一个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从该问题中学习到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是对学生全方位素质的一次提高。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不仅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容易把知识激活,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会产生新的探究需要。
  
  二、重视物理实验,提供探究平台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全过程,使知识和能力成为探究的果实。因此,教师在发挥引导作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 地积极性,为培养探究能力,提供探究平台。具体可在以下几方面作尝试:
  1、探究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可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了解或掌握,而且在实验探究中,通过对实验器材的选择和组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探究物理现象:如将电压表和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猜想可能产生的现象,从现象推出结论,从结论探究现象,是探究试题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物理发展的巨大源泉。
  3、探究生活中的实验:作为物理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物理实验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探究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拓宽物理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关注社会生活,拓展探究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物理教学要与实际相联系,体现“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结合物理教育,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感悟新知识,由知识指导生活。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拓展学生探究的思路。如:在《杠杆》这节课中,教师可以把如:铁匠剪刀、普通剪刀、理发剪刀、老虎钳、起子、筷子、扫帚等带进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见到这些“杠杆”会显得异常激动,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学生会跃跃欲试,急于演示这些“杠杆”的正确使用和在生活中的作用。此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演示分别如何使用,然后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引导学生解释这样使用的理由,而且怎样使用更方便,更省力,利用知识指导生活。
  
  四、开展调查实践,提高探究实效
  
  在科学探究中,要根据实证资料对科学现象进行解释。重视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实证资料是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重要区别。例如,在讲“温室效应”时,可以先安排学生收集有关本地工业发展对大气的污染情况的资料,让学生带着要“探究”的问题,亲自到工厂参观与调查,然后通过交流再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如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注重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和标志。除了观念上的突破外,更需要关注探究二字。因为探究是教学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主编.《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2] 胡明,杨国金主编.《物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3] 王敏勤主编.《新课程教师怎样上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3年2月。
其他文献
摘要:晚唐时期混乱黑暗的现实使文人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末世的衰落与悲凉之感,他们不再象前辈诗人那样,虽处于贫贱之中,却仍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自信心,积极的参与意识、强烈的功名心、自信心逐渐萎缩,而代之以自伤自怜的女性化心态。  关键词:晚唐;文人心态    晚唐时期,朝政的混乱黑暗达到了极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种种矛盾愈演愈烈,最高封建统治者——晚唐的几个皇帝也更加昏庸、腐朽、穷奢极
期刊
摘要:陶艺介入公共环境必须紧紧把握其作为陶的精神内涵,并将环境、人、陶作为相互联系的一体看待。陶艺在公共环境的创作上应注意解决好继承历史与创新的问题,关注现实生活意识,吸收现代文化艺术新思想、新观念,并反映到艺术创作中。  关键词:陶艺;文脉;升华;泥性;灰色材料;精神内涵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曾经说过:“艺术和美不应该局限在绘画和雕塑的范畴中,所有的人都能采取高尚而
期刊
摘要:近年来,曹县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面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加强综合协调,用改革的思路,发展的办法,不断解决制约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中的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开创性和突破性的成效,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计划生育;体制改革;科学发展    近年来,曹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呼唤着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国民的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成了21世纪国民最重要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之一。下面就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
期刊
摘要:刘禹锡作为中唐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他的诗歌创作包含对中唐政治经济诸多弊端的深刻认识,这构成了他诗歌内涵的感时性。他的诗歌既描写重大政治事件,也有对社会政治现实的种种记述与评论,表现诗人对现实政治的热切关注,对大唐帝国的无限热爱。  关键词:刘禹锡;诗歌;感时    刘禹锡不仅是中唐出色的诗人同时也是中唐著名的政治改革家,他参加了“永贞革新”,力图治国安民,革除时弊。他的一生始终为革新、为政治奋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的单一的实验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  际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尝试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验动手能力、接受能力以及兴趣等采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 分层次试验教学的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分层次;目标    电子技术基础是职业教育类电工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要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对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房地产市场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政府干预都会弥补市场失灵,也会存在政府失灵,政府作为理性的个体,有其自身的效益函数。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的做法如何推动了房价的不合理上涨,以及他的动因。  关键词:房地产价格;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前言    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因特网凭借新媒介技术的优势,以“网络为王”的姿态出现在泛媒体时代的文化舞台上;网络文学也因为平等参与、虚拟互动等超越性品质,令人们对其期待甚高。本文主要通过描写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创作所产生的系列改变,分析其对传统文学的影响與反拔,进而说明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学在被消解的同时,又有了被重塑的希望。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 消解; 重塑    当传统文学阵地主要是纯文学期刊
期刊
摘要: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作用的发挥往往不尽人意,由于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教师和机器在教学过程中的关系需要得到很好的处理,才能使教师的作用高效的发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多媒体;主体    1.引言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领域引进计算机进行辅助
期刊
摘要: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造就学生的完美素质,培养学生的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有正确的人生观、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而美术教育是科学育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学生通过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的鉴赏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把审美教育在心理上的积淀转化为道德美、语言美、行为美,以形成人格的健全。学生通过思维,创造出美的画面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真正体味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