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大学生过高的就业期望、高校专业结构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用人单位要求过高三方面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高校转型、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提升实践能力、创新就业指导工作和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五方面的措施,进一步增强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 就业竞争力 因素分析 培养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如何培养给出一些方向。
近年来,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而且直接影响高校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尝试建立地方工科院校就业竞争力培育体系,进而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与职业缺乏规划。还有一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再加上对就业期望过高,竞争意识薄弱,造成就业难。
2.高校方面的因素。
(1)学校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什么存在“一边是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人才匮乏”现象?主要原因是专业及课程设置发展滞后,不能及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
(2)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难度比理论教学大。此外,师资、实践基地等因素制约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不强。
(3)没有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没有根据学生需求规划,指导形式单一,课程安排时间短,没有起到应该发挥的指导作用。
3.用人单位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不断提高,不仅要求高学历,而且对工作经验有要求,甚至对相貌、身高有要求,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过高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障碍。
二、培养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1.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应尽快转型为应用型大学。
在今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教育部将促使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有专家认为:“建设应用型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当下社会需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才,大学要适应这个需要,培养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较强技能的人才。”如何转型?地方工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应克服困难,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以产业引导专业,专业服务行业,行业促进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
我们必须把教育引导到“市场需要什么,教育就提供什么”上。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1)专业设置反向改革,校企合作的“订单教育”。
反向改革是:先明确学生就业方向,再设置专业,最后组成专业群或学科群。带来的结果是:学生能力大幅提高,出了校门就能胜任工作。
“订单教育”是反向改革的一个措施。学校走出校门调研用人单位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在招生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订单”,确保为毕业生安排满意的工作。
(2)专业设置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
根据当地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地方工科院校可以着重发展地方性特色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打造特色专业,从而大大增强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在有汽车制造的城市,设立汽车学院。在药企比较多的城市,在法学专业下设立了医药法专业,该专业学生不仅掌握法律,而且知晓药学知识,很好地满足了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3.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实践能力[1]。
能力本位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思想,布鲁姆提倡的掌握学习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予足够时间(通过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多数学生都会具备优良成绩。地方工科院校在制订实际教学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来自社会、企业的反馈,并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高校在学生学习专业过程中不断进行正确反馈与调整。
(1)实践能力模块化,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地方工科院校根据各专业情况,制订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将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分类,实行实践能力模块化,即把学生需要的每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
注重学以致用,鼓励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加强实践性、实验性课程,强化动手能力。
(2)围绕专业需求配置资源。
首先,地方工科院校可围绕专业配置资源,根据专业和课程性质,聘请各行业专家学者任学院兼职教师。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单纯重视课堂理论讲授的不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其次,向地区企事业单位派出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双师”素质,提高应用型师资队伍的质量。
(3)打造毕业生“多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力推行“多证书”制度(即毕业证书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技能鉴定站。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选择由权威部门举办的含金量高、社会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地方工科院校可规定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需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其作为毕业条件之一。
4.创新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就业指导应从大学一年级抓起,贯穿整个大学生活。针对大一学生对学习和生活迷茫、对继续考研求学和就业找工作没有清晰规划的特点,学校要及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规划首先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自身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对大二学生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大三学生进行模拟招聘和就业技巧培训;对大四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
5.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些大学生没有正确的就业观,不能正确看待自我。表现为对岗位、职务、薪酬期望过高,只问用人单位能给自己什么,不考虑自己能为企业和社会做什么。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降低期望值,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多渠道就业;正确的就业观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正视就业市场竞争。在正确就业观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才需求找准自身位置,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
(2)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一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工科院校的学生往往缺乏人文素质。科学家钱学森在谈到文化素质教育时曾说:“培养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和欣赏好的文艺作品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提高自身交际沟通能力。工科院校的学生往往认为只要专业课成绩好,就业就不成问题,而对交际沟通能力缺乏关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可以使一个人获得认知自我、理解和调节他人情绪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交际沟通能力会形成独特竞争力。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在毕业生具备相同专业能力下,他们会优先选择交际沟通能力好的毕业生。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交际沟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的直接途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因人而异地进行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注重拓展他们的能力结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使用高科技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
参考文献:
[1]孙丽华.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1).
[2]邹积英.关于提升工科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
关键词: 地方工科院校 就业竞争力 因素分析 培养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如何培养给出一些方向。
近年来,地方工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而且直接影响高校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尝试建立地方工科院校就业竞争力培育体系,进而有效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与职业缺乏规划。还有一部分学生综合素质不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再加上对就业期望过高,竞争意识薄弱,造成就业难。
2.高校方面的因素。
(1)学校专业设置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什么存在“一边是毕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用人单位人才匮乏”现象?主要原因是专业及课程设置发展滞后,不能及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
(2)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难度比理论教学大。此外,师资、实践基地等因素制约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不强。
(3)没有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没有根据学生需求规划,指导形式单一,课程安排时间短,没有起到应该发挥的指导作用。
3.用人单位因素。
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不断提高,不仅要求高学历,而且对工作经验有要求,甚至对相貌、身高有要求,用人单位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过高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障碍。
二、培养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1.大部分地方工科院校应尽快转型为应用型大学。
在今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教育部将促使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有专家认为:“建设应用型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当下社会需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的人才,大学要适应这个需要,培养有较高知识水平和较强技能的人才。”如何转型?地方工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大学,应克服困难,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方案,以产业引导专业,专业服务行业,行业促进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
我们必须把教育引导到“市场需要什么,教育就提供什么”上。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1)专业设置反向改革,校企合作的“订单教育”。
反向改革是:先明确学生就业方向,再设置专业,最后组成专业群或学科群。带来的结果是:学生能力大幅提高,出了校门就能胜任工作。
“订单教育”是反向改革的一个措施。学校走出校门调研用人单位急需什么样的人才,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在招生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订单”,确保为毕业生安排满意的工作。
(2)专业设置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
根据当地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地方工科院校可以着重发展地方性特色专业,充分利用地方性独特资源打造特色专业,从而大大增强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在有汽车制造的城市,设立汽车学院。在药企比较多的城市,在法学专业下设立了医药法专业,该专业学生不仅掌握法律,而且知晓药学知识,很好地满足了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3.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实践能力[1]。
能力本位起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思想,布鲁姆提倡的掌握学习的中心教育思想是:只要提供最佳的教学并给予足够时间(通过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多数学生都会具备优良成绩。地方工科院校在制订实际教学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来自社会、企业的反馈,并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高校在学生学习专业过程中不断进行正确反馈与调整。
(1)实践能力模块化,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地方工科院校根据各专业情况,制订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将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分类,实行实践能力模块化,即把学生需要的每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
注重学以致用,鼓励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加强实践性、实验性课程,强化动手能力。
(2)围绕专业需求配置资源。
首先,地方工科院校可围绕专业配置资源,根据专业和课程性质,聘请各行业专家学者任学院兼职教师。可以弥补传统教育中单纯重视课堂理论讲授的不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其次,向地区企事业单位派出青年教师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双师”素质,提高应用型师资队伍的质量。
(3)打造毕业生“多证书”,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力推行“多证书”制度(即毕业证书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技能鉴定站。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选择由权威部门举办的含金量高、社会认可度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地方工科院校可规定各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需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其作为毕业条件之一。
4.创新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就业指导应从大学一年级抓起,贯穿整个大学生活。针对大一学生对学习和生活迷茫、对继续考研求学和就业找工作没有清晰规划的特点,学校要及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规划首先可以帮助大学生重新审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自身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对大二学生要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大三学生进行模拟招聘和就业技巧培训;对大四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
5.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些大学生没有正确的就业观,不能正确看待自我。表现为对岗位、职务、薪酬期望过高,只问用人单位能给自己什么,不考虑自己能为企业和社会做什么。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合理的就业目标和多次就业、逐步到位的职业发展意识,降低期望值,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多渠道就业;正确的就业观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正视就业市场竞争。在正确就业观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才需求找准自身位置,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
(2)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一方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工科院校的学生往往缺乏人文素质。科学家钱学森在谈到文化素质教育时曾说:“培养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文化修养可以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和欣赏好的文艺作品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提高自身交际沟通能力。工科院校的学生往往认为只要专业课成绩好,就业就不成问题,而对交际沟通能力缺乏关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可以使一个人获得认知自我、理解和调节他人情绪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交际沟通能力会形成独特竞争力。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在毕业生具备相同专业能力下,他们会优先选择交际沟通能力好的毕业生。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的前提下,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交际沟通能力,尽快适应社会的直接途径。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因人而异地进行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注重拓展他们的能力结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思维判断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使用高科技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
参考文献:
[1]孙丽华.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4(1).
[2]邹积英.关于提升工科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