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瓜坏肚”的真相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84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谚曰“秋瓜坏肚”,很多人却半信半疑。“半信”是因为确实有秋天食用瓜果导致腹泻的实例;“半疑”则是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而且其他季节的瓜果难道就不会“坏肚”吗?那么,“秋瓜坏肚”的依据是什么,真相确实如此吗?
  原因一:秋瓜寒凉,容易伤脾胃
  真相:关键不在季节,而在于个人体质和食用量
  夏季的高气温导致食欲变差,人们会大量进食瓜果、冷饮等寒性食物以达到防暑降温的目的。如果过多摄入冷食,经过一个夏季,脾胃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人体处于虚弱的状态,身体抵抗力随之降低。进入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可是脾胃功能还没有得到恢复,加上气候比较干燥,大量上市的瓜果便成为大家秋季补水的选择。常见的可以生吃的瓜果包括西瓜、香瓜(甜瓜)、黄瓜、菜瓜等,一般熟吃的有苦瓜、冬瓜、丝瓜等,均属寒凉性质。
  如果过多食用这些寒凉性瓜果,势必助湿邪、损脾阳,脾阳不振则不能运化水湿,故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随之发生。更有人延续夏季吃冰镇瓜果的习惯,食用当下觉得“很爽”,事后又感觉“不爽”,出现胃痉挛、腹痛、腹泻等症状。我的一位学生告诉我,去年秋季开学,天气好热,他买了一个5千克的西瓜,切开冰镇后一口气全吃完了,结果一个星期都肠胃不适、食欲不佳。这就是食太多秋瓜“坏肚”的实例。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吃寒凉性瓜果都会引起腹泻,这与个人的体质有关。一般来说,吃秋瓜引起腹泻的人多为阳虚体质,或平素一贯贪食者。这类人在秋季要特别注意“寒热相宜”地饮食,切忌贪凉、贪食。身体虚弱、月经过多、消化不良的慢性胃炎者,以及儿童、年老体迈者均应多注意。
  原因二:病菌乘虚而入的秋季,吃瓜果容易“中招”
  真相:确与季节有关,但瓜果的品质才是根源
  秋季是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季节。人体经历了炎热的夏季之后,抵抗力有所下降,各种病菌容易乘虚而入,所以食用不洁净的瓜果后,便易引起肠道疾病。而病菌是如何趁虚而入的呢?
  首先,有破损的瓜果是最容易被肠道微生物污染的,例如破损溃烂的部分,便是微生物侵入所致,这种瓜果应该扔掉。可是常有人舍不得扔,将烂的部分挖掉再吃。实际上,水果发生溃烂时,微生物已经通过果汁渗透到果肉中的其他部位,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只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辨别而已。一旦吃下肚,很容易导致胃肠疾患。
  瓜果在采摘、运输、贮存、贩卖等过程中也可能被肠道微生物污染。例如采摘等过程中,瓜果可能被挤压、碰伤、冻伤等,致使瓜果的组织细胞遭到破坏,细胞内的物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使果肉变软、变味、变色,不仅营养物质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为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土壤”。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处理,挖掉碰伤部分再吃。又比如,商贩在销售瓜果时如果切开零卖,特别是在没有防蝇、防蚊、防尘的条件下出售,也容易被污染。生吃瓜果前,如果没有充分清洗干净,或用来切瓜的刀具不干净等,都可能带菌污染瓜果,食用后极有可能发生胃肠道疾病。
  秋季食瓜,切记切记
  1. 立秋后的瓜果,特别是寒凉性瓜果要少吃,不可任性乱吃;
  2. 生吃瓜果时一定要讲究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3. 秋季选择瓜果应遵循自然规律,尽量选应季瓜果;
  4. 根据食物寒热平衡原则,寒凉瓜果适合温热体质和阴虚火旺的人食用;寒凉体质和脾胃虚弱者应少食用,如果想食用,最好之前进食一些温热性食物。
其他文献
消化道疾病是当今一大常见疾病,主要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传统的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模式发生了变化,建立了针对病种的多学科联合诊疗,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个体化精准医疗。  早诊早治:肝硬化不可怕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弥漫性进行性慢性肝病。在我国,因病毒性肝炎流行率高,故肝硬化发病率也高。此外,还有酒精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血吸虫性肝硬
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饱喝足”已成为家家户户的饮食常态,但各种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四处可见“横向发展”的体型,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成了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套用一句风靡网络的话:吃了那么多,换来的“并非强壮,而是虚胖”。这背后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空能量食物。“空能量”食物并非“零能量”食物  空能量食物给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是“零能量”。恰恰相反,“空能量”指的是“无营养能量”“纯
文建国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际尿控协会尿动力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泌尿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高等学校临床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周三全天:尿动力专家门诊  做动态尿动力检查,诊断更准确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打喷嚏、咳嗽或运动时,由于腹压增高,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这是一种常见病,但用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在我国,淋巴瘤虽然不如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高发,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赵维莅教授长期致力于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研究,聚焦高度侵袭性淋巴瘤,由其牵头完成的。淋巴瘤发病机制新发现与关键诊疗技术建立和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家人如果生病,家属应该怎么应对?当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该如何化解,以免“气大伤身”?关于应激事件对健康的影响,是需要细细考量的问题。  数月前,急诊抢救室来了一名85岁的女性患者,因突发胸前区疼痛1小时就诊,经检查被确诊为心肌梗死。经询问,老人除患有高血压外,没有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病,平时身体不错,也没有不适。她为什么会突然发生心梗呢?通过进一步询问,我们得知,老太太的老伴儿前段时间骨折住院了。
我父亲患有肝脓肿,住院做了介入治疗,现准备出院。此病会复发吗?日后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浙江 王女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华静:肝脓肿治疗后仍有复发可能。体温正常、脓腔基本消失、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的患者,出院后仍需继续口服抗生素一段时间,以保证敏感抗生素足疗程应用(总疗程应达到4~6周)。据报道,伴有胆道疾病的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累计复发率约为23.8%,明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学习或者工作时,末专一心于手头所做的事情,思绪却飘到过去成未来,如最近与人争吵的情景、对周末和假期的规划等。这种注意力从當前任务转移到与任务无关的内一心活动,一心理学上称为一心智游移。简言之,就是末专注干当下,“走神”了。  压力让人易“走神”  心智游移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有研究表明,人类有近一半时间处于“神游”状态。其存在神经生理基础,大脑中有一个叫作“默认模式网络”
原料考证:驴皮与东阿水  《神农本草经》中已有“阿胶”“傅致胶”的记载,由动物皮熬制而成。古代熬制胶的主要原料是牛皮:“鹿胶青白,煮鹿角作之;牛胶火赤,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南北朝《名医别录》中明确指出:“阿胶,生东平郡,牛皮作之,出东阿。”唐代《千金方·食治》记载,牛皮、马皮、驴皮均被用来制作阿胶,说明阿胶的原料逐渐多元化。到了元代、宋代,由于牛皮主要用于军备,如制作甲胄、弓弩等,货源紧俏,不敷
汗蒸源于“汗法”  “汗蒸”源于中医治法中的“汗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汗出当根据病情衡量轻重,要平复水气,祛除体内的积水,做些轻微运动而蒸蒸汗出,令阳气渐次宣行,从而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素问·玉机真藏论》中记载:“脾风、发痒、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这是对用沐浴治病最典型的描述。蒙古人也有受风寒生病后,用新宰杀的牛羊皮,把病人包裹起来,架火醺蒸,使人出汗治病
早期肝癌:手术最佳选择  由中国抗癌协会发起的中国肝癌治疗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原发性肝癌病人中,Ⅰ期占15.3%,Ⅱ期占27.1%,Ⅲ期占53.9%,Ⅳ期占2.6%。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肝癌病人以Ⅱ期和Ⅲ期为主,Ⅲ期病人占一半以上,即多数病人在初诊时已为中晚期,生存期短。  目前,手术依然是早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数据显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肝癌手术病人的平均肿瘤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