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中等专业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的光荣使命。如何适应社会转型期对中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素质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就成了中等职业学校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职业中专;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1以学生为根本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课堂主体是学生, 课堂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适应、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契机,让学生合作探讨。 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 运用合作探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发表自己的感受,充分体现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的发展,核心问题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创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教学目标突出个性、注重需要;教学过程留有空间、注重发展;教学形式要整合优化、注重情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质量。要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要构建自主探讨学习的课堂结构模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还学生自主的空间。
2加强合作学习与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训练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适应、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契机,让学生合作探讨。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 运用合作探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发表自己的感受。这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动手传统观念。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要突出职业训练的相关内容,把专业学习、职业训练、创新培养和技能考核统一起来,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要针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通过各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严谨作风,培养岗位意识和敬业精神。
3建设教师队伍,提高创新意识,转变教学方式
中专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中专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长远的师资培养和培训计划。学校应经常开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鼓励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学历层次。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师德教育和知识更新教育,着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抓好实践锻炼。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考察。以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很强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在中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中专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教師创新意识的提高,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4深化改革努力提高职业中专教师的教学质量
4.1改革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职业教育理念
这是中专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要树立正确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理念。做到“四个服务”,即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发展服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做到为社会需要而办学,而不是为专业存在而办学。
4.2改革教育教学模式,走校企结合之路
职业中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学校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在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主动适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能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受市场欢迎的职业教育新格局,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
4.3改革教师教学内容满足社会需求
教师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以加强实践性教学为重点,使教师教学彻底摆脱长期以来中专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摆脱多年以来理论性、系统性的禁锢,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强调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教学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切实加强中专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要把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4.4改革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必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教学要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职业技能训练要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力提高教師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4.5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强化中专办学目标
评价中专学生主要应看两条,一是看是否成为或有利于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公民,二是看是否掌握了符合就业需求的知识和能力。不能用简单的文化理论课测试成绩或分数来评价学生。要改革评价学生的方法,能进行考核的尽量不考试,能考技能的尽量不考理论,能面试的尽量不用笔试,能开卷的尽量不用闭卷。要注意学习研究、借鉴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方法等,使校内的评价制度与社会的评价标准、方法对接。
5激发中专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首先来源于人们对新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兴趣和好奇心,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基础。所以,只要学生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而轻松。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就会大大提高。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产生动机主要的主观因素。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中专教育中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有了创新的能力,其他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当然,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符合学生的创新心理机制,不能只是追求表面文章,在整个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手段都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如何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青年报.2009
[2]韩宝庆.关于我国教师职后培训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6
【关键词】:职业中专;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1以学生为根本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课堂主体是学生, 课堂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适应、促进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契机,让学生合作探讨。 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 运用合作探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发表自己的感受,充分体现其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的发展,核心问题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创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教学目标突出个性、注重需要;教学过程留有空间、注重发展;教学形式要整合优化、注重情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适时引导,提高合作学习质量。要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要构建自主探讨学习的课堂结构模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还学生自主的空间。
2加强合作学习与实践教学突出职业训练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适应、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契机,让学生合作探讨。在探求新知的过程中, 运用合作探讨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发表自己的感受。这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重理论轻实践,重讲解轻动手传统观念。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要突出职业训练的相关内容,把专业学习、职业训练、创新培养和技能考核统一起来,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要针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岗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通过各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严谨作风,培养岗位意识和敬业精神。
3建设教师队伍,提高创新意识,转变教学方式
中专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中专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长远的师资培养和培训计划。学校应经常开展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鼓励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教师的学识水平和学历层次。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师德教育和知识更新教育,着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抓好实践锻炼。学校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岗位工作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学习、考察。以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很强实践能力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在中专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中专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教師创新意识的提高,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4深化改革努力提高职业中专教师的教学质量
4.1改革教育教学观念,树立职业教育理念
这是中专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要树立正确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理念。做到“四个服务”,即职业教育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发展服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做到为社会需要而办学,而不是为专业存在而办学。
4.2改革教育教学模式,走校企结合之路
职业中专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学校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在办学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主动适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能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受市场欢迎的职业教育新格局,发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积极作用。
4.3改革教师教学内容满足社会需求
教师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以加强实践性教学为重点,使教师教学彻底摆脱长期以来中专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摆脱多年以来理论性、系统性的禁锢,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强调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教学活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切实加强中专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要把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整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4.4改革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必须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教学要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职业技能训练要适应行业企业劳动组织和技术发展需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总结和推行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力提高教師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果。
4.5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强化中专办学目标
评价中专学生主要应看两条,一是看是否成为或有利于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公民,二是看是否掌握了符合就业需求的知识和能力。不能用简单的文化理论课测试成绩或分数来评价学生。要改革评价学生的方法,能进行考核的尽量不考试,能考技能的尽量不考理论,能面试的尽量不用笔试,能开卷的尽量不用闭卷。要注意学习研究、借鉴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方法等,使校内的评价制度与社会的评价标准、方法对接。
5激发中专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首先来源于人们对新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求知欲、兴趣和好奇心,是智力发展的心理基础。所以,只要学生有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切就会变得简单而轻松。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记忆和思维就会大大提高。兴趣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产生动机主要的主观因素。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想象力,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总之,中专教育中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其他一切能力的基础,有了创新的能力,其他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当然,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符合学生的创新心理机制,不能只是追求表面文章,在整个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的方式、手段都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如何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青年报.2009
[2]韩宝庆.关于我国教师职后培训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