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278-0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技术装配,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与城镇学校媲美。然而在狠抓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家长,或学校老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有些老师也认为,这么小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呢?殊不知,根据心理学原理,小孩子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同样有心理问题。特别是当前的农村基本状况是青壮年男女均外出务工,大多数孩子都是寄居在爷爷奶奶身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又加上祖孙两代的鸿沟,缺乏共同的语言,孩子越来越变得孤独、冷寞、沉默寡言、不善入群。
据笔者调查:湖南省浏阳市杨花乡山斗村有适龄儿童165人,其中留守儿童占了87人,在87名孩子当中,有20多名孩子的父母两三年才回家一次,其余的或在过春节回一趟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问卷调查表中“想不想父母回家”一栏中,百分之百都填“想”。可见孩子们对父母的关爱心是多么渴望。那么这些孩子到底有些什么心理反应呢?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孤独型。这些孩子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间休息,均是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不想参与群体活动,行动独立,爱往静处去,缺乏同龄人应有的天真、活泼。
其二:呆滞型。这些孩子大多面部无表情,即使在课堂上,两眼常望着某处,发出呆滞的目光,有时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没有其他孩子的那机灵、睿智。
其三:注意力分散型。小孩子注意不集中,容易受外界声像影响,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那些留守儿童往往不受外界声像影响而分心。正如一位小女孩说:我上课途中,一不留神就想到父母那里,满脑子都是父母印象。正如有一孩子在作文中写道:爸妈,你们快回来吧,家里没有钱照样生活,但是家里没有你们,我心里有多痛苦。我曾经多次不想走进家门,你们总是说要我好好读书,没有你们在身边,我又怎么能安心读书啊!
其四:狂躁型。这种类型多发生在男孩子身上。他们说话带有冲味,行为带有暴力,动作带有诡秘,爱惹事,好挑事,把欺负当作乐趣。经常与人发生摩擦,甚至打架斗殴。他们的心理特征是父母不在身边,自己要学会独立,要给他人一点颜色,自己才不会被欺负。
诸如此类,这些孩子的超常反应,难道不是明显的心理问题吗?如果学校不能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或是暴力犯罪者,给孩子的人生,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害。为此,我们都大声呼吁,学校家长乃至社会都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人格是优秀人才的前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人格,即便有才也成不了大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怒杀三室友,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车祸后对受伤者连捅十几刀等,事例连连,触目惊心。
那么,农村中小学如何来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好多学校都以没有专业心育老师为借口,这也是事实。但是只有专业心育老师才能进行心理辅导吗?关键是领导者没有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只注重抓教育质量,比统考联考成绩、看毕业班升学率。笔者认为,在没有专业心育教师情况下、同样能开展此项活动。
第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处管理范畴,可安排有丰富阅历的老师进行周期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对教育处提出要求,并对其进行年度考核。
第二:班主任是心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心理辅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家联,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行为习性,心理状态,以便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第三:所有科任老师都有义务进行心理教育。有的学校采取结对“一帮一”形式,把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校分派给每个科任老师,并签订协议,定期谈话,及时疏导,期末评估。这不失为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第四:学校要开设心理辅导专栏,订购心育书刊,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我的心理校正。
第五:定期召开家长会,说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认识。为家长如何对子女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方法,提出要求。建立学校、老师、家长共同配合的多元素的心理教育机制,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法发展。
总之,农村中小学在心育开设方面困难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只要领导重视,老师提高对心育课的认识,全员参与,共同承担,也许比专业心育老师的教育会更好。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全面普及,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技术装配,都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也可以与城镇学校媲美。然而在狠抓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却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家长,或学校老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甚至有些老师也认为,这么小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呢?殊不知,根据心理学原理,小孩子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同样有心理问题。特别是当前的农村基本状况是青壮年男女均外出务工,大多数孩子都是寄居在爷爷奶奶身边。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又加上祖孙两代的鸿沟,缺乏共同的语言,孩子越来越变得孤独、冷寞、沉默寡言、不善入群。
据笔者调查:湖南省浏阳市杨花乡山斗村有适龄儿童165人,其中留守儿童占了87人,在87名孩子当中,有20多名孩子的父母两三年才回家一次,其余的或在过春节回一趟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问卷调查表中“想不想父母回家”一栏中,百分之百都填“想”。可见孩子们对父母的关爱心是多么渴望。那么这些孩子到底有些什么心理反应呢?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其一:孤独型。这些孩子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间休息,均是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不想参与群体活动,行动独立,爱往静处去,缺乏同龄人应有的天真、活泼。
其二:呆滞型。这些孩子大多面部无表情,即使在课堂上,两眼常望着某处,发出呆滞的目光,有时一看就是很长时间。没有其他孩子的那机灵、睿智。
其三:注意力分散型。小孩子注意不集中,容易受外界声像影响,这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但是那些留守儿童往往不受外界声像影响而分心。正如一位小女孩说:我上课途中,一不留神就想到父母那里,满脑子都是父母印象。正如有一孩子在作文中写道:爸妈,你们快回来吧,家里没有钱照样生活,但是家里没有你们,我心里有多痛苦。我曾经多次不想走进家门,你们总是说要我好好读书,没有你们在身边,我又怎么能安心读书啊!
其四:狂躁型。这种类型多发生在男孩子身上。他们说话带有冲味,行为带有暴力,动作带有诡秘,爱惹事,好挑事,把欺负当作乐趣。经常与人发生摩擦,甚至打架斗殴。他们的心理特征是父母不在身边,自己要学会独立,要给他人一点颜色,自己才不会被欺负。
诸如此类,这些孩子的超常反应,难道不是明显的心理问题吗?如果学校不能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教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抑郁症患者,或是暴力犯罪者,给孩子的人生,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害。为此,我们都大声呼吁,学校家长乃至社会都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康的人格是优秀人才的前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人格,即便有才也成不了大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怒杀三室友,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车祸后对受伤者连捅十几刀等,事例连连,触目惊心。
那么,农村中小学如何来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好多学校都以没有专业心育老师为借口,这也是事实。但是只有专业心育老师才能进行心理辅导吗?关键是领导者没有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只注重抓教育质量,比统考联考成绩、看毕业班升学率。笔者认为,在没有专业心育教师情况下、同样能开展此项活动。
第一、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处管理范畴,可安排有丰富阅历的老师进行周期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学校对教育处提出要求,并对其进行年度考核。
第二:班主任是心育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充分利用班会课进行心理辅导,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家联,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行为习性,心理状态,以便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第三:所有科任老师都有义务进行心理教育。有的学校采取结对“一帮一”形式,把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校分派给每个科任老师,并签订协议,定期谈话,及时疏导,期末评估。这不失为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第四:学校要开设心理辅导专栏,订购心育书刊,进行广泛的宣传,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我的心理校正。
第五:定期召开家长会,说明心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认识。为家长如何对子女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方法,提出要求。建立学校、老师、家长共同配合的多元素的心理教育机制,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法发展。
总之,农村中小学在心育开设方面困难是确实存在的,但是只要领导重视,老师提高对心育课的认识,全员参与,共同承担,也许比专业心育老师的教育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