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代中国最南的古县城

来源 :旅游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老照片,重现清溪九街十八巷
  
  从成都出发沿成雅高速公路到雅安,经荥经,车行2D0多公里,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泥巴山下到半山腰,远远可见一大片古建筑群。那,就是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清溪镇。
  2007年lO月的一天,两张清溪镇的老照片引起了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院研究员印开蒲的注意。老照片乃汉源县旅游局局长郭朝林所收集,据说是美国著名自然学家、植物学家、探险家、作家威尔逊在1908年从乐山到康定的途中拍摄的。
  从郭朝林手中看到那两张百年前的清溪老照片,印开蒲一眼就认定:“这肯定是威尔逊拍摄的。”照片虽是黑白的,但清晰度很高。一座山间平坝上的古城,城墙逶迤,城内阡陌纵横,房屋鳞次栉比,白墙黑瓦,错落有致,一派祥和安宁,俨然一个世外桃源。
  在郭朝林等人的带领下,印开蒲一行来到了古镇西边一个叫猛虎岗的地方。站在那里,只见整个清溪城北枕崃山,东西南临涧。“这就是当年威尔逊拍照片的地方了。”相隔百年,印开蒲和威尔逊在同一个地方,拍下了清溪古镇的照片。
  为什么一个小城竟引起了这么多人这么多年的关注?我决定前去一探究。
  “清代鼎盛时期,城内有九街十八巷,南来北往的商贾川流不息。城外不仅有护城河,还有隍堑(没有水的城壕),东、西两条河,水流清澈可鉴,故名清溪。”任沛雄家住清溪古镇老街,曾任镇长、镇党委书记,退休后一门心思研究古镇历史,先后收集整理了几十册有关古镇资料。说起清溪,他如数家珍。
  清溪古城汉代始建,唐时粗具规模,清代最为完美。因其地理上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接乐山,西通康减,是雅安、西昌、康定、乐山四地的交通枢细。旧时的丝路、茶道、盐道都在这里交汇,因此自秦汉开始到1950年汉源县解放,历代郡、州、县治地均设于此,设治时间长达近两千年。
  “清風雅雨建昌月”。清溪劲风、雅安烟雨、西昌明月是川滇古道上的三大特色。如今,雅安和西昌已迈进现代化城市,而清溪仍古貌依稀、卉风犹存。
  徜徉老街,条桌下藏着繁华旧事
  
  清溪虽说有“九街十八巷”,但十分狭窄,穿行于其间,一弯一拐,犹入八卦阵。在任沛雄陪同下,我们穿过武安门,走到了老街。木结构的房屋以四合院为主,目前保持完好的还有好几家,其中一家姓李,以前曾开过“官店”——老永发官店,相当于现在的政府宾馆,据说多的时候有300多个床位,可见当年清溪人气之旺。
  昔日“少店主”李崇懋,如今已70多岁,正和几位老人打纸牌,听说我们寻找老官店,二话不说,把打牌的小条桌翻转过来,桌子底部赫然就是“老永发官店”几个字。“这就是以前的招牌。”李崇懋说。“文革”“破四旧”,李崇懋自己先“破”,于是,招牌摇身一变成了小条桌,繁华旧事被藏在了条桌底。
  据李崇懋介绍,以前背夫到康定,都要从这里经过,老街几乎都是旅店。背夫住得很简陋,商贾要好些,过往官员则比较讲究。“解放以前的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就在这里住过。”我执意要看刘文辉住过的客房,随李崇懋穿过一条甬道,里面是一个精致的四合小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转过中堂,是一间住房,几个小女孩正在里面做作业。“这间房子就是刘文辉当年住过的客房。”李崇懋说,“那时大相岭没有公路,刘文辉是坐轿子来的,前呼后拥,一行上百人。他__来就住在小间。天井和中堂,整夜都有荷枪实弹的人站岗。”
  徜徉老街颇有意趣,街面上以前是石板,后来被混凝土路面取代,但两旁的民居大多仍为一楼一底木结构房,大天井套小天井,庭院深深。不时可见居民门前摆着的豆腐摊,白嫩的豆腐放在小木架上,一刀切下,动动闪闪的,煞是好看。屋檐上垂下长串的玉米棒子,在斜阳照射下泛起金光。
  老街上,一个高高的木质牌坊在风中飘摇。任沛雄有些伤感:“前几年日本人到这里拍南丝绸之路时,还围着它拍了好久,后来还做了专题片的片头。如果再不维修,眼看就要倒塌了。”
  
  万仞宫墙,千年紫薇茂繁如昨
  
  古城保护最好的是文庙,它也是四川省内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庙里一株树身光洁的千年紫薇,仍叶茂花繁;另一株如伞的桂树,也已生长百年以上。
  转过弯弯曲曲的文庙巷,高高的”万仞宫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色彩斑驳似有“皇家”气势。“万仞宫墙”是有出处的。《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果然,在“万仞宫墙”中部,依稀有道门影。据说这就是状元门,相传要出了状元才能打开此门。
  在文庙建筑中,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棂星门。这座四柱三间三层的石牌坊,坊身布满浮雕,坊顶有四根龙缠中天柱,全是镂空雕龙,精妙无比,国内罕见。浮雕图案中状元打马游街图特别有趣,状元喜气洋洋,百官则形态各具,惟妙惟肖。
  清溪文庙始建于清朝嘉庆四年(1800年),建庙前,是远近有名的玉渊书院。玉渊书院建于南宋开禧元年(公元前205年),收汉、番、夷子弟入学,为雅州境内最早的学院,仅比朱熹建白鹿洞书院晚26年。
  古代的文庙,除供奉孔夫子外,就是供学子们读书。新中国成立后,文庙成了汉源县清溪区办事处驻地,文庙得以保存,是目前川西唯一保存完好的文庙(四川现有文庙八座)。夫子像前跪着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郭万俊,他是清溪县几百年间唯一“跃龙门”的,此公后曾任大清朝驻日本长崎理事,也算是荣耀故里,清溪文庙有了诉说的本钱。
  文庙院坝由青色小方石板拼成,横看方形,斜视菱形,并组成各种图案,意趣盎然。最神奇的还是那株千年紫薇,树不高,但树枝粗壮,中间空大,有30多厘米的裂缝,直通地底,几个小孩在树缝里钻来钻去,一时让人不知今夕何夕。
  
  大风从未停歇,小镇我自不改
  
  清溪自古是风城。大相岭海拔只有2000多米,却是四川天然的气候分界线,印度洋的热气流到此已是强弩之末,不能越岭,与来自北方的冷空气相汇,北坡和南坡分别由一种气流控制,致使北坡雅安阴湿,雨雾天多,雅安“雨城”由此而来;南坡干燥,少雨晴天多,但风大,清溪“清风”因而得名,素有“无日不风声”之说。人在屋中,只听得木屋嘎嘎响,大树刷刷叫。街上极少行人,连鸡、猫、狗也趴在窝里不敢动弹。
  因为风大干燥,清溪很适宜花椒生长。相传当年僧人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将一木杖插于土中,不久即长成花椒树,从此繁衍开来,成为地方特产。清溪花椒粒大,色泽红润,醇麻可口。史籍记载,自唐代元和年间便被列为贡品,达千余年。除了本地物产,成都的丝绸,雅安的茶叶,乐山的盐巴,西藏的马匹药材,云南乃至南亚的珠宝玉器,全在这里汇聚中转,各种文化也在这里碰撞交融。
  由于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的开通,成昆铁路的通行,川滇公路108国道从古城旁绕过,这个古代四川重要的交通枢纽没有了往昔的繁华。古老的街巷没有一家商店,没有一家餐饮店,显得寂寞、安详。漫步古城,随便走进一家院落,好客的主人总是热情相迎。你要拍照,任由你取景:你要问个究竟,他们乐于回答。虽然他们一再念叨:“这么破烂的房子有啥照头?”但脸上却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呵呵,自己破旧的房子也有人感兴趣。
  出清溪古城北门沿山而上五华里,到达王建古城遗址后,我们竞邂逅了一段保存完好的古道。古驿道上,每个石块都十分光滑,可以想象上边留下过多少人的脚印才会磨成这般模样。
  王建城遗址呈梯形,据《清溪县志》记载,这里是汉武侯的置军旧垒。为确保清溪县城安全,唐代韦臬、李德裕先后于此增置三堡,至五代王建置城,故名王建城。如今旧城已毁,但城外的三处古堡废迹仍然可见。
  夜幕降临,古城愈显神秘。城门外,古道疏星残月;城门内,街巷灯火阑珊。这里曾有过的金戈铁马、风情古韵,仿佛一夜间随风湮灭于夜色之中。
其他文献
本以为恐龙这类远古生物,即便出土,也是埋藏名山大川之间。所以一早听说河源也是恐龙故乡,一直半信半疑:就算是有,也不过三两只吧?  直到停车在较为朴素的河源市博物馆门前,入得馆内,亲见被馆藏起来的上下三层多达万枚的恐龙蛋群,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震惊:别看那些恐龙蛋一个个黑不溜秋像石头一样不起眼,那可是造物主对河源的恩惠、是无价之宝啊!  河源市博物馆馆藏的恐龙化石,以恐龙蛋为主。我们稍稍压抑惊喜的心情
期刊
临近年关,儿时在农村过年的记忆缕缕缱绻心头,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最有情趣的莫过于杀年猪——农家大院里,众人满大院追猪,大铁锅中咕嘟着杀猪菜,血肠、下水、酸菜、骨棒搅和在一块,香气让人垂涎。  为了重温这一幕,那年年三十我去到了地处长白山深处的吉林蛟河插树岭,那里是满族杀年猪文化发源地。  天刚放亮,我顺利地找到了老关家。几个孩子蹦跳着从身边经过,嘴里念着“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月就是年”。老关家
期刊
水绘园位于江苏如皋城东北隅,国内著名的古园林之一,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三百多年来,明末清初四公子之一冒辟疆和爱妾董小宛这对令人羡慕的神仙眷侣千年不再的相遇,激起了后人多少浪漫幻想和激情。特别是董小宛的生死之谜,至今仍是清初一大“悬案”。  水绘园,以洗钵池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园分为数块。所有亭、堂、庐、阁、斋或临水筑,或耸立于水中,临空而望,仿佛用水绘出来的一幅优美图画。  早春的水绘园,就像
期刊
莲花庄位于湖州市区东南隅,原址在今南园小学南,风光旖旎,为一郡之胜,数百年来,以碧水风荷、景色幽绝著称于江南。因花园主人赵孟頫有翰林学士承旨衔,故又有“学士庄”之称。  赵孟頫才艺绝世,管道升才貌双绝,再加上各朝各代文人墨客、書画大家游莲花庄留下的书画墨宝。因此走进莲花庄,好像走进一个书画艺术博物馆。  莲花庄园门呈绛红色,面向苕溪,门额“莲花庄”为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手笔。进园门,左侧有一巨石,镌刻
期刊
自驾车从广州出发的第四天黄昏,我们终于抵达龙摩爷山下。这里是从下游进入怒江的大门。云南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新县城勐梭镇就在龙摩爷山下的神湖畔。  西盟处于佤山的核心地段。佤山其实是阿佤山的泛称,具体地域是指澜沧江西和缅甸怒江以东之间佤族的聚居地。佤山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佤族地域文化,一直以来这里被视为毒虫瘴气横行的“蛮荒之地”,加上历史上就有的猎头祭谷等原始宗教活动,更是让这一片茂
期刊
沈园,位于绍兴市区延安路和鲁迅路之间,乃南宋时江南著名园林,因这首幽怨、悱恻的《钗头凤》蜚声海内外。  穿过古色凝重的宋式门檐,一方泛着青苔色的断石映入眼帘,上刻“断云”二字。据说是借用“断缘”的谐音。此石中间断开,但却依依不肯分离,似在向人们诉说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也点明了沈园的主题。  石头在中国园林中备受重视,到了宋代,更是“无园不石”。因此,建于南宋的沈园自古以来就是个赏石、品石的好去处
期刊
天还未亮透,我们就敲开了公路边陈老板家的大门。以前曾做过建筑小包工头的四川人陈老板,用40万元在怒江边建起了一幢两层高的大房子,并从1公里外引来了温泉水,还把房子的地下室建成温泉浴室,每位收3元,时间不限。我们只在陈老板的房子里吃了两元一碗的面条,没有进他的“温泉浴室”,因为他的房子的大门前那个给过往汽车洗车用的大水管涌出的也是温泉水!太阳升起之后,我干脆就着早晨的霞光,用这洗车用的水管痛痛快快地
期刊
距腾冲县城四公里的地方,有一个6D0多年历史的古镇和顺,这是我们的第二站。古镇四面环山,由八个村庄组成,分布着百余幢极具科技、文化、建筑研究价值的民居群落。最有名气的是1928年建成的“和顺图书馆”,它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现有藏书700D0多册,其中古籍、珍本1D000多册。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曾孕育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批文化名人。图书馆园子外是一片片在灿烂阳光下金黄耀眼的油菜花
期刊
正月初二,我们一行五人驾车沿平武至九寨沟公路翻山越岭,抵达距成都230公里的木座乡木座寨,赶赴一场白马藏族的新年婚礼。  村寨四周群山重叠,陡崖峭壁。唯一一处窄小的平坝上,有水泥铺起的一个简易篮球场。从篮球场爬坡而上,穿过寨中曲折小道。我们来到了25岁白马姑娘嘎美的家。大门上早已张灯结彩,屋外临时搭起一个厨房,寨中的姑娘们几乎倾巢出动了:屋檐下,一群少女在剝着大蒜;不远处一张大木桌上,三个白马藏族
期刊
车过六库,沿怒江而上的公路上车辆和行人忽然多了起来,走了10公里,人和车都堵在路上走不动了。遭遇摩肩接踵的人群,其中有很多人穿戴着颇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和饰物,于是到处找空位停车,只想在此抓拍些少数民族的人物特写。下车后才知道,我们正巧遇上了当地一年当中最为热闹的节日——登埂澡堂会。  从位于半山的公路上往下望去,碧绿的怒江在这里轻轻地拐了个弯,在外弯的沿岸,也就是怒江西岸的江边,排列开了十多个大小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