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非天成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经斗胆揣度陆游何以要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是出于文学巨擘的自谦,还是遭遇后学刨根问底,不愿或不能应对时的搪塞?我一直笃信“文章非天成”是作文训练卓有成效的第一要务!
  哪个少女不柔情,哪个少年不风发。青少年有的是敏锐的感知能力,热烈的表达愿望;他们所缺少的只是经验和技法而已。记叙文写作训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在知其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然后,模拟、提升。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佛家三境界,用以形容记叙文写作训练同样适用。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阶段
  这个阶段,学生们拿出来的作品常常是原生态的,像刚采出的玉石籽料,朴素甚至老土,很多人苦于“情之所至”却无法“自然成文”。
  初稿
  妈妈带我采菊花
  我的妈妈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劳动妇女。但她并不比别的妈妈少给我一分关怀。
  有一年秋天,我很不顺利。回到家,妈妈没有责怪我,却带我到山上采菊花。山上的野菊花开的很灿烂,一下子改变了我的情绪。菊花安神,妈妈要给我做个枕头,有利于睡眠。
  我的妈妈是如此爱我,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报答她。
  以上文字,不可谓不“情真意切”,但也确实无法动人。充其量,它就是个故事梗概。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阶段
  教师要肯定作者的真情,同时提醒小作者“再伟大的诗人,他的第一声啼哭也不是一首诗”!告诉小作者“美文不厌百遍改”,启发学生对初稿进行雕琢,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
  修改稿
  太阳枕
  2008年秋,在外碰得头破血流的我重新站在了母亲面前,我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行囊。我并不指望能从母亲那里得到多少宽慰抑或指导。母亲这辈子没离开过家,外面的花花世界她永远不会懂。我回来,只是想在母亲温暖的怀中将我蓄积太久的眼泪倾泻无余。我哭得一塌糊涂。
  母亲捋了捋我的头发,平静地说:“傻孩子,今天还是你的生日呢。今年菊花开得好,我给你做个菊花枕头。据说,那东西提神醒脑,你是用脑的人,用得着,今儿就跟我采菊花去吧……”
  一年四季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秋天。因为我觉得它灰头土脸的像个瘾君子。但真正置身山野我才发现,原来秋天也别有一番景致:漫山遍野,金灿灿的野菊花开得正艳,仿佛是秋天的太阳一个不小心摔碎在了山坡上。直到此时我才明白,为何有人要把秋天唤作“金秋”。
  微风过处,野菊花们摇摇摆摆,又好像一群乐颠颠的娃娃。我年近而立,母亲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我们一老一少穿行在这花的世界里。上崖下坡时,母亲总走在前头,然后转过身,把手伸给我,我则心安理得地将自己放在她温厚的手掌中任她娇纵。冰心说:“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谁是我无遮拦的天空下的隐蔽。”我不善言辞,但我仍希望母亲能够听到女儿心中最最幸福的歌。
  我握着大把的青春任意挥洒着。母亲却背靠金秋一丝不苟地收获着点点金黄。野菊花是秋的精灵,是太阳的宠儿,母亲将它们统统装进我的枕头里。从此,海角天涯,我不孤单!
  窗外,密密的雨丝交织成网。母亲啊,你可知道,每一滴雨里都蓄满女儿咸咸的思念!
  初稿与修改稿在课堂上一亮相,高下毕现。修改稿与初稿的不同就是其胜出的所在。这时候,山不再是山,水不再水,我们要研究山的岩层,水的走势。我们要剖析——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比喻、拟人、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会慢慢浮出水面。
  “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最是让人如坐枯茧。因为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截取学生作品的只言片语加以展示,而后,甚至可以机械模仿。请初学者务必用好原文、修改文、范文或反例。比较、求异,总结、模拟。学生着意为表情达意推敲字句了,甚至他们仅仅是把曾经读到的好句子,或者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词,鹦鹉学舌般地“镶嵌”在自己的文字里……那么,假以时日,他们离破茧化蝶也就不远了。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阶段
  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当“寻找最准确的那个”成为一种自觉,山还是静默的山,水还是灵动的水,放下执着,抛开章法, “飞花落叶亦动人”。让我们且受用无边的创作快意好了。
其他文献
《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专题“真爱生命”中的“精神支柱”板块的课文。本文侧重表现作者沉思感悟的过程,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与理解。本文节选自史铁生的哲理散文《我与地坛》,学生对这部作品不太熟,为了突出课堂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我把教学目标预设为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引申到对人生的思考,预设课堂重点为分析人物形象,课堂高潮为对“生命”这一永恒话题的个性化解读。  第一课时,我们顺利地完成了我与地坛部
期刊
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经典范文,受到其浓浓真情的熏陶和感染,并且从小学三年级我们就开始作文,但对作文而言,想说声爱你真的不容易,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的心声。  诚然,我们的孩子从生下来不久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从小就学习各种文章,我们又是生在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且是诗的国度,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们一听到作文就谈“虎”色变呢?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练达即文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也许道出其中的一些
期刊
这学期高一教苏教版必修一时,上《沁园春·长沙》,讲到“怅寥廓”时,我问这个“怅”怎么理解?有一个女生说课本下面“怅寥廓”的注解为“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寥廓”课本解释为“高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那么,“怅”应理解为“惆怅感慨”。这时,班里平时发言比较积极的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觉得“怅”“理解为“惆怅”不太符合这首词的意境。你前面不是说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
期刊
外交辞令,指的是适合于外交场合的话语。借指客气、得体而无实际内容的话。所以“外交辞令”往往被称为“没有错误的废话” 。但是,巧妙的外交辞令,不仅能够展示个人魅力,也能够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严。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秀的外交辞令样本,《左传》堪称其一。《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与《春秋谷粱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为孔子的《春秋》作注的著作。汉代以前,三传地位相当。但汉代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按照以上要求,如何对优秀作品的语言进行品味、形成良好的语感呢?新课程高一第二册第一单元选取了三篇优美的散文,特别是多次选作高中课文的《荷塘月色》和《故都的秋》可以作为例子来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知道《荷塘月色》历来就以写景状物精彩、意境优美、语
期刊
语文课堂设计的问题,不能好高鹜远和空洞无物。在学生还没有熟悉文本的时候,思维时机还未到来,就性急地提出一些拓展类的问题,这会让学生一下子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从何下手。另外,语文课堂提问也应避免星雷声大、雨点小的提问方式,应付式的提问,看看时间不够了,敷衍了事,不深入了解学生所思,让学生在无谓的问题上浪费时间,而又难以达到思考的目的,同时会使课堂陷入混乱无序的情形。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深入浅出,问
期刊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需要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建设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湖北省基础教育要求的选修课程,形成既有特色又符合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体系;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根据教学实际在各学科推进深度教学,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对深度教学理论在《外国小说赏
期刊
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短短六句三十 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女词人惜花伤春的无限心曲。正如《蓼园词选》所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所以,面对这样一首其文极简、其意颇丰的奇妙之词,我想,我不能引导学生把它当做快餐来吃,非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不足以体会其妙处。为此,我对这首词主要的教学环节做了如下的设计:  1.诵读——读出词意:请结合课下注释或学
期刊
教学反思,指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回顾反省,对学生的课上反应情况加以思考,并以此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反思还包括和学生的交流以及对学生的成长观察所作的记录。对一名教师来说,教学反思是促使自己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工作三年多,偶尔写一些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总结自己上课的得与失,对学生的感受,现在回看那些文字时,收获很大。  教学反思,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授课情况。一次讲完《归去来兮辞》后自己很
期刊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着手,让学生明白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和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自我进行管理和评价,以期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文,我到底该学些什么?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写好字,做到书写正确、结构匀称,卷面整洁;能使用工具书,对字、词、句的运用有探究精神;关注社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漂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