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学习、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作用,体验数学那无穷的魅力,从而学会主动运用数学观点、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精选生活素材,让学生感悟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努力拓展小朋友们认识数学的空间,重视他们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小朋友们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课堂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如在教学“高矮”的前一天,可安排学生:“明天数学课上,小朋友们要告诉全班小朋友,你家里是爷爷高些,还是奶奶高些?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同桌的是你高,还是他高?”这样学生在课外自然就会去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之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感悟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让学生感悟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规划,再经过家——校沟通、实践体验,让学生经过一个时期的感悟——
  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就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二、捕捉生活现象,让学生发现数学
  
   数学思想到处存在于生活现实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估算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开学学校要发书本子、自己要买文具、教辅书等,知道单价和数量,可以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总价;妈妈买菜,知道带的钱和单价,估算买多少菜等等。把生活中学生形成的估算技巧迁移到课堂教学中,把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数学概念的建立本来是抽象空洞的,然而,由于这些具体的事物经常摆在学生的眼前、身边,学生很快就能熟知并会运用了。这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生活背景设计生活情境,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自然就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分类”时,让学生4-6人一组,围成扇形坐好,并在中间随意堆放许多书、本、学具、文具等物品,让学生感受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激发学生要整理自己教室的欲望,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组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的情境,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的数学问题无法实物再现,但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教学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如在教学“比较轻重”时,可将课本中的动画换成小朋友们在上幼儿园是玩跷跷板的记实录象情境,借助这样的场境,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用眼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
  
  四、激活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就小学生而言,往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如教学“一本故事书,小平看了75页,还剩35页。求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时,学生要经过逆向思维用加法来解答。这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来说,是很难理解的。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读题理解,独立分析,组织交流,师在学生交流中适时进行生活经验上的点拨:师手拿一本书,边念题边做一页一页阅读的动作,旁白说“看了75页”后,再捏着剩下的部分说“还剩35页”,“怎样才能找到这本书有多少页呀”。待学生都明白表示的意思后,用强调的稍带夸张的动作把看过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两部分合并,成了整本书。这一点拨,将学生生活画面再现,激活学生生活经验,使其产生顿悟,真正理解题的数量关系,解决好这一问题。
  
  五、课外延伸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
  
  小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标》的重要目标之一。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地掌握,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坚持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将学生运用数学过程兴趣化、生活化,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提供广阔的空间。如在学习了“面积计算”和“长方体表面积”后,可以让学生计算自己的卧室用地板砖的数量,墙壁粉刷压光涂料的面积。通过大量实际运用,能让学生经常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用处,也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增强他们的应用意识,进而认识数学的价值。
  让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关系密切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活天地里学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宁晋县曹伍疃学区)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中,好课的总体要求应该体现在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的统一。建构性是好课在科学规律上的体现;生成性是好课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多元性是好课判断中的一个重要标准。要上一堂好课,上好一堂课,就要达到“好课”的标准。  从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讲,好课的具体标准应包括:  1. 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教学内容组织得当。  3. 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运用要贴切。  4
期刊
英语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培养和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英语学习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掘教材的心理教育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要抓住课堂上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使英语成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阵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期刊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物,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这里说的语感,就是通过朗读获得的。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看到这么一种现象:凡是朗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写作能力一般来说也是强的,特别是凡朗读正确流畅的,其作文语句一般也是通顺,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要求教师改变知识结构,要求教师改变能力结构,要求教师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要能够合作,要善于综合,要努力开发,要乐于研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 要求    河北省将在今年的秋季对高中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怎样应对从内容到形式、从表面到实质的改变,尽早的适应新的教学并尽快进入角色,笔者在此谈谈自己一些浅显的认识,
期刊
本期,学校开展了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笔者作为数学组评委之一,听完这些课后,感觉有的教师在处理学生的课堂答问时,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或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或缄默不语,沉默是金;或不善加引导,拨云解惑;或喝彩连天,掌声雷动,捧杀学生;或扼杀创新,排除“另类”。对此,我想就学生课堂答问的处理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正确描述思维过
期刊
课程的实施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新变化,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相应的转变。     一、新课程理念提倡师生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新课程强调,教学与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离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现代教师应由居高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是认识能力的总体,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等,其核心是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是那些不直接参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以及强化作用的心理素质,是促进人追求知识、献身事业和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外部动力,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一、适时调控学生情感,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兴趣    情感是
期刊
洪仁玕是太平军中唯一一位受过洗礼的基督教徒。他初次接触基督教是源于洪秀全。洪仁玕是拜上帝教的首批信徒。一八四三年七月七日,洪秀全把洪仁玕召到冯云山课徒的学塾中,对他们讲述了自己从一部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中领悟的道理。洪仁玕“如梦初觉,如醉初醒”,感动得热泪纵横。他与冯云山一起表示皈依上帝,当场接受了洪秀全施行的洗礼。如果说这是洪仁玕间接接受基督教教义的话,那么一八四七年三月,洪仁玕随同洪秀全到
期刊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定向培养技术人才的技术学校。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有的学生底子差,不想学,不会学,可在学校、家长、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下又不得不学,这种长期的压抑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又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结果形成教师天天教,学生不爱学、不会学,教学质量上不去不说,也使很多教师感
期刊
素质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教育旗帜。积极主动、科学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教育界人士的神圣使命,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  初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认知、智力、意志、道德等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各方面都不成熟,需要成人的疏导和教育,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而这时因学习的压力,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