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出现,它被列入教材的数量又足以说明了它对于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本文着眼于小学诗歌教学的情感渗透谈及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小学生的一些思考和见解,希望对于我国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炼,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以及文学体裁,并且又承载极高的文学意义和教育意义。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原因是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背诵以及知识点的记忆上,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那么当即呈现出来一个问题就是,要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文学当中渗透的情感,以及诗歌内容的精华所在,这成为摆在众多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讨论话题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一)将同主题的作品进行整合
小学教材当中出现的诗歌或者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诗歌即使在作者、背景以及情感表达上都呈现出不同,但总体来说都是趋于相近或相同的主题。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以歌送友,借潭水抒发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又有《送孟浩然之广陵》阐述李白以目光别友的场景,用长江奔腾不息的水来赠友人以别离伤感之情;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和美酒送友人离别。倘若教师能够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戒除灌输式或者填鸭式教学方式,将资源进行整合,把主题进行凝练,让学生集中的体会诗歌当中诗人的主体情感体验,就能轻易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笔者在《赠汪伦》一诗的教学过程中同时给学生列举了几首与送别有关的诗歌,比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春江水暖鸭先知”带学生深切体会送别的深意,体会诗人的伤感离别,感受诗歌当中的感情渗透之美。我们不由得想到了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壶浊酒尽余欢,夕阳别梦寒。晚风佛柳低声残,夕陽山外山。”叹一曲离愁别意,唱一曲别离殇情感怀。
(二)把握好同题材的作品
诗歌的题材数以千计,根据诗歌的题材划分,带学生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会诗歌当中的感情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如柳宗元在《江雪》中的描写与《独钓寒江图》中的写作手法和展现画面颇为相似,那么就不得不问及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和感情呢?诗人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进而表达抒发了诗人的怎样一种心情和心境体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两首诗中的地点、人物以及发生的事件作以对此,并且比较诗人的不同的心情:一首苦闷,一首则怡然。两首诗前一首诗傲气凛然,后一首则霸气十足。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展示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结合材料让学生将诗人的情感渗透感受的更为贴切:《江雪》是柳宗元仕途失意的时候写的,当时他被流放,任刑部尚书的他当时心情可谓低沉到了极点,这样带领学生体会感悟诗人的内心感受,将两首诗作很好的对比体验,并且根据原有的知识体验对新的信息知识进行编码,让学生建构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这样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以外,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比较深入的感受和见解诗人所表达的作品内容和人文内涵。
(三)将同一诗人的作品进行有效延伸
这样学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于不同的语言风格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早发白帝城》和《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深切表达了诗人渗透在作品当中的情感因素;再有杜甫的《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歌的结合,可以在课余课外带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探访诗仙李白》或者《走进诗圣杜甫》等等,以趣生情,有感而发。
二、抓住“诗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
教师在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时,以“诗象”这一中介为重点,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胡尘”在这里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学生摇头)
师:好,请各位同学根据录音展开联想——战马啾啾嘶鸣,嗒塔践踏,这样的景象仿佛带你进入或目睹怎样一幅壮美的画面?
生:我看到的是一位垂死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即将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的画面。
生:我看到的是金兵战马的踩踏让青青的禾苗了青青的禾苗连根拔起。
生:我看到了荒凉破落的村庄和摇摇欲坠的茅屋。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合作中不知不觉将整首诗歌展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把“胡尘”以这样一种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生灵涂炭,哀声遍野,一幅惨不忍睹,这样的一幅景象怎能不让人痛惜悲婉?那么,诗人为何而悲?你又看到了怎样一幅悲凉的画面?以这样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教学生不断的联想,将文字转化为悲愤,此时的诗人老泪纵横,死不瞑目,诗人颤抖着双手写下诗篇然后溘然长逝,他以微弱的声音呻吟:还我河山,还我大国,还我中原青青草地。彻底清透地表达了诗人深深地爱国情怀。根据诗中的景象来凸现诗人的一腔爱国之情,又将平面的诗句活生生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一)课前收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需要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根据外在的一些信息而自己建构知识的一个过程,并非是仅仅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编码。建构主义理论方法,这里笔者根据其方法特征为学生提供学习导向,并且精心设计了一些积累主题,有的主题显现出景色宜人,有的则包括夏日风情,诗人咏秋,踏雪寻梅、爱情绝唱以及名家专辑等,紧接着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信息,收集资料,以达到让学生进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最终目的以及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课堂交流
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信息整合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深化以及情感深化的过程,作为教师需要发挥指导者以及领导者的作用,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导情。如《枫桥夜泊》一诗,通过“愁”字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愁这个字眼的诗句,或者你知道有没有谁为“愁”做了些什么?对于课内诗句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能够对“愁”有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无论是引导学生从情感方面的提高,还是引导学生从语言上加深理解,这两个问题的提出都紧扣教材内容,由点及面,带领学生由个人见解带出系统知识架构。虽然一小节诗仅仅28个字符,但是体现和彰显的却是古文人文化的千愁万绪。
(三)课后延伸
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明显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短短40分钟的课堂是朝着两头开放的,学生走进课堂往往是带着问题和信息步入课堂的,待一堂课完成后,学生则又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怀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课堂结尾成为省略号、问号,除了知识的延伸,这又是感情的延续和累积。
总之,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诗歌内容的学习是充满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的载体,包含闲情、思乡、友情、亲情以及爱情、爱国情怀都是诗人反复吟唱的对象和主题,教师总能够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情感的融会贯通作用点燃感情之火,从而进一步实现作者、教师、以及学生三个角色之间的灵活转换,让古诗歌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徐鸿雁.小学诗歌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119.
[2]杨凤.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J].教育,2014,03:57.
[3]严家敏.小学古诗词教学探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0:89-90.
[4]田景德.探索小学语文中诗歌的教学方法[J].成功(教育),2013,05:3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中国古代诗歌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炼,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以及文学体裁,并且又承载极高的文学意义和教育意义。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原因是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诗歌的朗诵、背诵以及知识点的记忆上,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那么当即呈现出来一个问题就是,要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歌文学当中渗透的情感,以及诗歌内容的精华所在,这成为摆在众多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讨论话题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一)将同主题的作品进行整合
小学教材当中出现的诗歌或者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到的诗歌即使在作者、背景以及情感表达上都呈现出不同,但总体来说都是趋于相近或相同的主题。比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以歌送友,借潭水抒发对友人的一往情深;又有《送孟浩然之广陵》阐述李白以目光别友的场景,用长江奔腾不息的水来赠友人以别离伤感之情;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和美酒送友人离别。倘若教师能够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戒除灌输式或者填鸭式教学方式,将资源进行整合,把主题进行凝练,让学生集中的体会诗歌当中诗人的主体情感体验,就能轻易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笔者在《赠汪伦》一诗的教学过程中同时给学生列举了几首与送别有关的诗歌,比如“转轴拨弦三两声,春江水暖鸭先知”带学生深切体会送别的深意,体会诗人的伤感离别,感受诗歌当中的感情渗透之美。我们不由得想到了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壶浊酒尽余欢,夕阳别梦寒。晚风佛柳低声残,夕陽山外山。”叹一曲离愁别意,唱一曲别离殇情感怀。
(二)把握好同题材的作品
诗歌的题材数以千计,根据诗歌的题材划分,带学生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会诗歌当中的感情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对于诗歌的学习,如柳宗元在《江雪》中的描写与《独钓寒江图》中的写作手法和展现画面颇为相似,那么就不得不问及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和感情呢?诗人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进而表达抒发了诗人的怎样一种心情和心境体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两首诗中的地点、人物以及发生的事件作以对此,并且比较诗人的不同的心情:一首苦闷,一首则怡然。两首诗前一首诗傲气凛然,后一首则霸气十足。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展示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结合材料让学生将诗人的情感渗透感受的更为贴切:《江雪》是柳宗元仕途失意的时候写的,当时他被流放,任刑部尚书的他当时心情可谓低沉到了极点,这样带领学生体会感悟诗人的内心感受,将两首诗作很好的对比体验,并且根据原有的知识体验对新的信息知识进行编码,让学生建构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这样除了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悟以外,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比较深入的感受和见解诗人所表达的作品内容和人文内涵。
(三)将同一诗人的作品进行有效延伸
这样学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于不同的语言风格的感知和理解,以及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及《早发白帝城》和《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深切表达了诗人渗透在作品当中的情感因素;再有杜甫的《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歌的结合,可以在课余课外带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探访诗仙李白》或者《走进诗圣杜甫》等等,以趣生情,有感而发。
二、抓住“诗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
教师在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时,以“诗象”这一中介为重点,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胡尘”在这里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学生摇头)
师:好,请各位同学根据录音展开联想——战马啾啾嘶鸣,嗒塔践踏,这样的景象仿佛带你进入或目睹怎样一幅壮美的画面?
生:我看到的是一位垂死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即将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的画面。
生:我看到的是金兵战马的踩踏让青青的禾苗了青青的禾苗连根拔起。
生:我看到了荒凉破落的村庄和摇摇欲坠的茅屋。
以上教学案例中,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合作中不知不觉将整首诗歌展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把“胡尘”以这样一种方式展现在众人面前:战马嘶鸣,铁蹄肆虐,生灵涂炭,哀声遍野,一幅惨不忍睹,这样的一幅景象怎能不让人痛惜悲婉?那么,诗人为何而悲?你又看到了怎样一幅悲凉的画面?以这样的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教学生不断的联想,将文字转化为悲愤,此时的诗人老泪纵横,死不瞑目,诗人颤抖着双手写下诗篇然后溘然长逝,他以微弱的声音呻吟:还我河山,还我大国,还我中原青青草地。彻底清透地表达了诗人深深地爱国情怀。根据诗中的景象来凸现诗人的一腔爱国之情,又将平面的诗句活生生展现在学生面前。
三、拓展延伸,在提升内涵中融情
(一)课前收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需要通过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根据外在的一些信息而自己建构知识的一个过程,并非是仅仅通过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编码。建构主义理论方法,这里笔者根据其方法特征为学生提供学习导向,并且精心设计了一些积累主题,有的主题显现出景色宜人,有的则包括夏日风情,诗人咏秋,踏雪寻梅、爱情绝唱以及名家专辑等,紧接着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信息,收集资料,以达到让学生进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最终目的以及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课堂交流
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信息整合的过程,也是学生认识深化以及情感深化的过程,作为教师需要发挥指导者以及领导者的作用,以对话交流的方式导情。如《枫桥夜泊》一诗,通过“愁”字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愁这个字眼的诗句,或者你知道有没有谁为“愁”做了些什么?对于课内诗句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能够对“愁”有一个更为深切的认识。无论是引导学生从情感方面的提高,还是引导学生从语言上加深理解,这两个问题的提出都紧扣教材内容,由点及面,带领学生由个人见解带出系统知识架构。虽然一小节诗仅仅28个字符,但是体现和彰显的却是古文人文化的千愁万绪。
(三)课后延伸
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明显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短短40分钟的课堂是朝着两头开放的,学生走进课堂往往是带着问题和信息步入课堂的,待一堂课完成后,学生则又提出许多新的问题,怀着新的疑问走出课堂,课堂结尾成为省略号、问号,除了知识的延伸,这又是感情的延续和累积。
总之,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诗歌内容的学习是充满生命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的载体,包含闲情、思乡、友情、亲情以及爱情、爱国情怀都是诗人反复吟唱的对象和主题,教师总能够在古诗词教学中通过情感的融会贯通作用点燃感情之火,从而进一步实现作者、教师、以及学生三个角色之间的灵活转换,让古诗歌教学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徐鸿雁.小学诗歌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10:119.
[2]杨凤.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J].教育,2014,03:57.
[3]严家敏.小学古诗词教学探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10:89-90.
[4]田景德.探索小学语文中诗歌的教学方法[J].成功(教育),2013,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