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中,澄心方露。
“斯坦福的平静湖水掩盖住了‘狂鸭’摆动的脚掌,悠闲的鸭子如一苇从容轻舟,淡然渡过万重山。因此,世人不会计较那在水中的‘狂’,只会在惊羡于其优雅身姿的同时,为其热忱的澄心所折服。”
收到友人发来的这条冷知识时,我正坐在面馆的一隅静待一碗烩面。隔着屏幕似能看见她眉飞色舞却又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禁莞尔。
而就在这空当,我抬眼望向灶台边的那对老夫妇,心下顿悟此言富有哲理。这家店名叫“雅居”,由这对退休老夫妇经营,地方僻静,却在街坊里小有名气。不仅因为这家店的装潢古朴风雅,更因这对夫妇淡然从容的慢节奏生活。时光在门口悬垂的绿植边放慢脚步,没有喧闹的吆喝,也没有煎炸烹炒的嘈杂。但那滚热的面汤之中,翻涌着他们对生活的热忱。他们将岁月碾成细水长流,将柴米油盐调和成人间至味,将对每一个食客的关心化作一句“浓淡如何”。
在水中,诚心方露。这对老夫妇想必是隐居于市的智者,在他们内心住着一只在水中扑棱着脚掌的鸭。他们将对万千世人的热情溶解于滚烫的面汤,却以人淡如菊的姿态过完一生,待世人回首时,他们已轻舟飞渡万重山。
也许这便是木心笔下那种“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我不禁想起千年前同样过着隐居生活的陶潜,以及那一众以诗文为“水面”的文人们。他们对生活爱到极致,对盛世太平、人心相惜期盼到极致,这使他们心中永久不灭地燃着一团火,却只以一句“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来掩饰。他们的确过着与世无争、“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诗文却如明镜,清晰映射出他们的内心。无论是兰亭集会上“死生亦大矣”的清醒认知,还是如盛世烟花绽于笔端的大同之世的理想,都将“水面之下”的文人内心呈于我们后人。他们的愤世之痛,他们的报国热忱,尽管一次又一次被黑暗的风气浇冷,其诗文中倾吐出的真实自我却让后人叹之慕之。
记得张晓风在剧本《武陵人》中写道:“武陵不是天国,但在武陵的痛苦中我会想起天国,而在这里,我只会遗忘。忘记了我自己,忘记了身家,忘记了天国,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的确,在那个充满诗意的桃花源里,所有的痛苦和纷争都与那里的人们无关,那里的“鸭子”可以顺着遍洒落英的溪水而下,根本不需要奋力扑棱着一双纤弱的蹼掌而前进。他们的脚力是退化的,他们的目光仅限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失却了痛苦,便也失去了慈悲和抗争的权利以及意义。这样的“鸭”与“呆雁”又有何异?在水中,忱心方露。
我忍不住重溫那条冷知识,对斯坦福大学的“狂鸭”钦佩再三。东晋的文人们以自己对黑暗现实的抗争做戟,而面店的老夫妇以对温暖人情的维系为楫,将小我融入社会和时代,这不失为一种大智慧,大格局,大境界。
我愿为“狂鸭”,涉水前行。一路怀抱利器,归来云淡风轻。
“斯坦福的平静湖水掩盖住了‘狂鸭’摆动的脚掌,悠闲的鸭子如一苇从容轻舟,淡然渡过万重山。因此,世人不会计较那在水中的‘狂’,只会在惊羡于其优雅身姿的同时,为其热忱的澄心所折服。”
收到友人发来的这条冷知识时,我正坐在面馆的一隅静待一碗烩面。隔着屏幕似能看见她眉飞色舞却又一本正经的模样,不禁莞尔。
而就在这空当,我抬眼望向灶台边的那对老夫妇,心下顿悟此言富有哲理。这家店名叫“雅居”,由这对退休老夫妇经营,地方僻静,却在街坊里小有名气。不仅因为这家店的装潢古朴风雅,更因这对夫妇淡然从容的慢节奏生活。时光在门口悬垂的绿植边放慢脚步,没有喧闹的吆喝,也没有煎炸烹炒的嘈杂。但那滚热的面汤之中,翻涌着他们对生活的热忱。他们将岁月碾成细水长流,将柴米油盐调和成人间至味,将对每一个食客的关心化作一句“浓淡如何”。
在水中,诚心方露。这对老夫妇想必是隐居于市的智者,在他们内心住着一只在水中扑棱着脚掌的鸭。他们将对万千世人的热情溶解于滚烫的面汤,却以人淡如菊的姿态过完一生,待世人回首时,他们已轻舟飞渡万重山。
也许这便是木心笔下那种“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我不禁想起千年前同样过着隐居生活的陶潜,以及那一众以诗文为“水面”的文人们。他们对生活爱到极致,对盛世太平、人心相惜期盼到极致,这使他们心中永久不灭地燃着一团火,却只以一句“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来掩饰。他们的确过着与世无争、“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诗文却如明镜,清晰映射出他们的内心。无论是兰亭集会上“死生亦大矣”的清醒认知,还是如盛世烟花绽于笔端的大同之世的理想,都将“水面之下”的文人内心呈于我们后人。他们的愤世之痛,他们的报国热忱,尽管一次又一次被黑暗的风气浇冷,其诗文中倾吐出的真实自我却让后人叹之慕之。
记得张晓风在剧本《武陵人》中写道:“武陵不是天国,但在武陵的痛苦中我会想起天国,而在这里,我只会遗忘。忘记了我自己,忘记了身家,忘记了天国,这里的幸福取消了我思索的权利。”的确,在那个充满诗意的桃花源里,所有的痛苦和纷争都与那里的人们无关,那里的“鸭子”可以顺着遍洒落英的溪水而下,根本不需要奋力扑棱着一双纤弱的蹼掌而前进。他们的脚力是退化的,他们的目光仅限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失却了痛苦,便也失去了慈悲和抗争的权利以及意义。这样的“鸭”与“呆雁”又有何异?在水中,忱心方露。
我忍不住重溫那条冷知识,对斯坦福大学的“狂鸭”钦佩再三。东晋的文人们以自己对黑暗现实的抗争做戟,而面店的老夫妇以对温暖人情的维系为楫,将小我融入社会和时代,这不失为一种大智慧,大格局,大境界。
我愿为“狂鸭”,涉水前行。一路怀抱利器,归来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