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单地阐述了文化在日常交际、习语、翻译和写作阅读方面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力图说明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差异;日常交际;习语;翻译;写作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一、我国外语教学概况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改革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对于我国英语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与完善后,无论从教学思想、目的、流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强调了英语在交际中的应用和实践性,强调了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对于外语学习的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近十几年来,外语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一个人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人,即使语音、语法正确,词汇也学了几千,与英美人交际起来肯定仍会有许多障碍。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实际上,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二、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日常交际方面
在英美国家,由于我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在打招呼、见面相互寒暄、对彼此的称呼等等一些基本的日常交际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我们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 "吃过了吗? "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會茫然,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比如:问对方 :"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 (您好!)""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 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还有我们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这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极其正常的,然而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 ?""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 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 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 "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 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二)习语方面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是丰富多彩的,而习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语言的缩影,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大部分习语就来自普通老百姓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经历。所以习语的形成与发展和该国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种文化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其文化的集中反映。例如英语当中的apple-pie order (苹果派的秩序)这一习语,apple-pie 是一种典型的美国食品,但apple-pie order 却不仅与饮食有关。据说这一习语是美洲的早期欧洲移民发明的,当年英国移民聚居的新英格兰地区,新移民的生活非常艰苦。每个星期的第一天,主妇们就准备好一周的食物:做7个馅饼(pie)。做好后,先搁一会儿,待凉了以后再放入食品架上。星期一吃的放在最上面一层,星期二吃的放在第二层,余此类推。细心的家庭主妇总会把这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现在这一习语的意思就是“井然有序;整整齐齐”。例如:
Like a good secretary, she kept the boss’s desk in apple-pie order.
她像一位好秘书,把老板的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
下面这个习语beard the lion(揪狮子的胡须)则和该国的宗教信仰有关,该习语源出《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上)》第17章第34至35节:“我帮我父亲照看羊群……有时狮子来了……我就揪着他的胡须,狠狠地打,把他打死。”(I take care of my father’s sheep… There came a lion… I caught him by his beard, and smote him, and slew him.[ 1 Samuel, 17: 34-35])后来苏格兰诗人司各脱 在他的长诗《玛米恩》引用这条习语时加上in his den(在他的巢穴里)。诗中这样写道:“And durst thou/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你岂敢在狮子的巢穴里揪他的胡须?)现在这条习语的比喻意义是“奋勇追敌”,“不畏强暴”,“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等。例如:
The Headmaster sent for young Page, who, unwilling as he was 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nevertheless, obeyed the summons.
校长派人去叫佩奇,尽管佩奇极不愿意去招惹校长,但还是只好听命前往。
(三)翻译方面
在我国翻译史有很多标准,比如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傅雷的“神似”和刘重德的“信达切”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标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仅要把译文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而且要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要把作品的原汁原味也译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该国的文化、风俗习惯。所以我们的翻译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也要做到文化传真。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比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一般认为,嫡亲的孙儿、孙女的血缘上要亲过外孙、外孙女。王熙凤这句话无疑是指林黛玉气质不凡,就像贾母的孙女一样,借此来讨得贾母的欢心。如果将这句话译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这样便有贬损贾母娘家之嫌。谙熟中国传统的杨戴伉俪将这句话译为“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该译文使凤姐的言外之意表达得贴切到位,把中国这种封建家庭的传统意识忠实地传达给了读者。
(四)写作、阅读方面
一般来说,我们写作是为了能把文章写得很地道,而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通过大量地阅读地道的文章来培养语感从而能写出出色的文章,然而在我们汉英文之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了解这二种文体的语篇模式的区别,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语言模式也存在这差异:
英语线性思维方式主导下的语篇模式通常是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并片中时间放声的先后顺序,对客观现象挖掘较充分,并以此组织设计段落情节,文章结构层次感和独立性较强,且内容多围绕一根主线展开:开头点题,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往往饶有风趣,吸引读者注意;而后分点说明展开题句,并为以后段落中增加其它意思做好准备;结尾照应开头,概括全文,强调感人。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中心议题(常常放在句首),告诉读者这一段落要讨论什麽内容。
通过对语篇结构特点的把握有助于读者更加自觉地关注文章的开始和结尾,分清观点和事例,抓住重点,来达到我们的阅读和写作的目的。
三、结束语
本文只讨论了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习语,翻译和写作阅读几个方面的体现,文化在学习一门语言当中及其重要,我们说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它们两者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文化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英语。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马美兰.从英汉不同语篇模式看大学英语写作[J].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丛(下),2000.
[3]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差异;日常交际;习语;翻译;写作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0-0-02
一、我国外语教学概况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多的改革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特别是对于我国英语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与完善后,无论从教学思想、目的、流程、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强调了英语在交际中的应用和实践性,强调了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对于外语学习的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近十几年来,外语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一个人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人,即使语音、语法正确,词汇也学了几千,与英美人交际起来肯定仍会有许多障碍。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实际上,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二、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一)日常交际方面
在英美国家,由于我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无论是在打招呼、见面相互寒暄、对彼此的称呼等等一些基本的日常交际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我们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 "吃过了吗? "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會茫然,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比如:问对方 :"Have you eaten 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 do you do? (您好!)""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 很高兴)""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 还有我们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这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极其正常的,然而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 isn't it? "或"It's raining hard, isn't it ?""Your dress is so 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 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 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 are fat "或"You are so 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 因为这是不礼貌的。
(二)习语方面
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是丰富多彩的,而习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而且是语言的缩影,是语言特征的集中反映。语言是人在劳动中创造的,大部分习语就来自普通老百姓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经历。所以习语的形成与发展和该国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种文化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也是其文化的集中反映。例如英语当中的apple-pie order (苹果派的秩序)这一习语,apple-pie 是一种典型的美国食品,但apple-pie order 却不仅与饮食有关。据说这一习语是美洲的早期欧洲移民发明的,当年英国移民聚居的新英格兰地区,新移民的生活非常艰苦。每个星期的第一天,主妇们就准备好一周的食物:做7个馅饼(pie)。做好后,先搁一会儿,待凉了以后再放入食品架上。星期一吃的放在最上面一层,星期二吃的放在第二层,余此类推。细心的家庭主妇总会把这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现在这一习语的意思就是“井然有序;整整齐齐”。例如:
Like a good secretary, she kept the boss’s desk in apple-pie order.
她像一位好秘书,把老板的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
下面这个习语beard the lion(揪狮子的胡须)则和该国的宗教信仰有关,该习语源出《圣经.旧约.撒母耳记(上)》第17章第34至35节:“我帮我父亲照看羊群……有时狮子来了……我就揪着他的胡须,狠狠地打,把他打死。”(I take care of my father’s sheep… There came a lion… I caught him by his beard, and smote him, and slew him.[ 1 Samuel, 17: 34-35])后来苏格兰诗人司各脱 在他的长诗《玛米恩》引用这条习语时加上in his den(在他的巢穴里)。诗中这样写道:“And durst thou/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你岂敢在狮子的巢穴里揪他的胡须?)现在这条习语的比喻意义是“奋勇追敌”,“不畏强暴”,“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等。例如:
The Headmaster sent for young Page, who, unwilling as he was 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nevertheless, obeyed the summons.
校长派人去叫佩奇,尽管佩奇极不愿意去招惹校长,但还是只好听命前往。
(三)翻译方面
在我国翻译史有很多标准,比如严复提出的“信达雅”标准,傅雷的“神似”和刘重德的“信达切”等等,无论是哪一种标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仅要把译文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而且要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要把作品的原汁原味也译出来,这就需要我们了解该国的文化、风俗习惯。所以我们的翻译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也要做到文化传真。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比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一般认为,嫡亲的孙儿、孙女的血缘上要亲过外孙、外孙女。王熙凤这句话无疑是指林黛玉气质不凡,就像贾母的孙女一样,借此来讨得贾母的欢心。如果将这句话译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这样便有贬损贾母娘家之嫌。谙熟中国传统的杨戴伉俪将这句话译为“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该译文使凤姐的言外之意表达得贴切到位,把中国这种封建家庭的传统意识忠实地传达给了读者。
(四)写作、阅读方面
一般来说,我们写作是为了能把文章写得很地道,而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通过大量地阅读地道的文章来培养语感从而能写出出色的文章,然而在我们汉英文之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要了解这二种文体的语篇模式的区别,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语言模式也存在这差异:
英语线性思维方式主导下的语篇模式通常是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并片中时间放声的先后顺序,对客观现象挖掘较充分,并以此组织设计段落情节,文章结构层次感和独立性较强,且内容多围绕一根主线展开:开头点题,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往往饶有风趣,吸引读者注意;而后分点说明展开题句,并为以后段落中增加其它意思做好准备;结尾照应开头,概括全文,强调感人。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中心议题(常常放在句首),告诉读者这一段落要讨论什麽内容。
通过对语篇结构特点的把握有助于读者更加自觉地关注文章的开始和结尾,分清观点和事例,抓住重点,来达到我们的阅读和写作的目的。
三、结束语
本文只讨论了文化差异在日常交际,习语,翻译和写作阅读几个方面的体现,文化在学习一门语言当中及其重要,我们说学习一门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它们两者是紧密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文化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英语。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马美兰.从英汉不同语篇模式看大学英语写作[J].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丛(下),2000.
[3]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