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平稳开展,如何抓住改革中遇到的难题和瓶颈加以突破、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并在课程改革中抢占先机。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学校通过深化改革打破传统迎接新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限时训练;评价制度
作为一所薄弱中学,面临着急速扩班带来的如学生生源差,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教师队伍青年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学校唯有深化改革打破传统才能迎接新的发展之路。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课改新方向——高效课堂模式建设。
一、何谓高效课堂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本校的课改其实质在于回归教育本质,即面向全体,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言堂”形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有了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传统课堂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高效课堂模式则不仅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整个教与学中。在每个活动材料呈现和思考讨论时,学生都会积极参与交流,期间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自由主动地发言,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展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80%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问或板演覆盖率达到30%以上,对于20%的落后生,学校、班级都营造有利于落后生进步的良好氛围,既有纪律的约束、制度的保障,又有活动的促进、文化的滋养。实施自主高效课堂以来,学生的心态,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变了,从眼神里、表情上,让人感觉到阳光、积极、自信和乐观。课堂因“活”而“乐”,因“实”而“好”。
二、三驾马车(导学案、学思小组、训练巩固),为高效课堂模式改革之本。
(一)导学案编制
导学案由课程学习目标(包括学科指导意见、会考考纲、高考说明、重难点)、知识结构、预习了解、探究理解、生活见解、课堂小结、当堂巩固练习几块部分组成。学科导学案对学生来说既是课前预习,又是课堂记录、课内练习,还是课后复习资料。老师在编写时对教材文本研读和对学生学情分析尤为必要。将知识问题化,以问题串联知识。在导学案编制中就需要将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兴趣,避免出现导学案等同練习卷。问题的提问要层层深入,不在于多在于精,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导学案中问题设计要体现学情,无效问题、简单的问题、无疑问的问题不展示,展示的是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
(二)学思小组建设
每个小组成员搭配,老师费了不少心思。秉承“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职务”的基本原则,每小组成员兼顾学生能力和学习成绩优、良、差三层次,且男女数量相对均衡,同时还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小组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从而调动小组的学习氛围,增强学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好帮差结对子。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尤其充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三)训练巩固环节
高效课堂模式建设的第三驾马车就是巩固训练,训练巩固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检验课堂改革效果的关键性环节。其基本理念是:学生讲解一道题(思路、过程)胜过纯粹联系三道题;学生板演一道题胜过书面练习三道题;学生课内限时完成一道题胜过课外自由完成三道题;学生对错题做到讲评后100分胜过再做三道题。训练巩固分为课内训练与课外限时训练。课内训练即为导学案上的课内达标检测部分,为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测学生课堂即时成效。课外限时训练中的选题体现层次性:70%的基础题、20%的中档题、10%的提升题,让不同层次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组作业。
三、相应的评价制度为高效课堂模式建设保驾护航。
学校制定相关的评价制度,“以评促教”、“以学评教”等评价体系大大促进教师的积极性。
学思小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思小组的集体观,运行状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决定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学生不再是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作为学思小组的成员组成一个整体。各个班主任针对自己班级都有一套关于学思小组的评价制度(包括学习、纪律、管理),各班建立班级管理组别考核方案,从纪律、卫生、到位、学业发展等各方面综合考核。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结合平时学思小组的课堂评价综合奖励到组。并制定了《学思小组考核方案》、《学思小组课堂表现评价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通过量化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学思小组的合作成效。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老师与学生遇到的问题很多,但在老师与学生的不懈努力下,新课改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成熟。
(作者单位:义乌市第六中学)
【关键词】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限时训练;评价制度
作为一所薄弱中学,面临着急速扩班带来的如学生生源差,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教师队伍青年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学校唯有深化改革打破传统才能迎接新的发展之路。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课改新方向——高效课堂模式建设。
一、何谓高效课堂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本校的课改其实质在于回归教育本质,即面向全体,发挥学生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言堂”形式,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有了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传统课堂更注重知识的传授,而高效课堂模式则不仅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构建,基本技能的掌握,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渗透整个教与学中。在每个活动材料呈现和思考讨论时,学生都会积极参与交流,期间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自由主动地发言,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展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80%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问或板演覆盖率达到30%以上,对于20%的落后生,学校、班级都营造有利于落后生进步的良好氛围,既有纪律的约束、制度的保障,又有活动的促进、文化的滋养。实施自主高效课堂以来,学生的心态,学习习惯、学习状态变了,从眼神里、表情上,让人感觉到阳光、积极、自信和乐观。课堂因“活”而“乐”,因“实”而“好”。
二、三驾马车(导学案、学思小组、训练巩固),为高效课堂模式改革之本。
(一)导学案编制
导学案由课程学习目标(包括学科指导意见、会考考纲、高考说明、重难点)、知识结构、预习了解、探究理解、生活见解、课堂小结、当堂巩固练习几块部分组成。学科导学案对学生来说既是课前预习,又是课堂记录、课内练习,还是课后复习资料。老师在编写时对教材文本研读和对学生学情分析尤为必要。将知识问题化,以问题串联知识。在导学案编制中就需要将问题情境化、生活化,充分调动学生兴趣,避免出现导学案等同練习卷。问题的提问要层层深入,不在于多在于精,利于学生思维拓展。导学案中问题设计要体现学情,无效问题、简单的问题、无疑问的问题不展示,展示的是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
(二)学思小组建设
每个小组成员搭配,老师费了不少心思。秉承“人人有分工,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职务”的基本原则,每小组成员兼顾学生能力和学习成绩优、良、差三层次,且男女数量相对均衡,同时还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每小组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从而调动小组的学习氛围,增强学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做到兵帮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好帮差结对子。有效的缩小好学生、学困生之间的差距,调动他们积极性。尤其充分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后进生出头露面,使他们逐步克服胆怯和自卑心理,慢慢树立自信,走向成功。
(三)训练巩固环节
高效课堂模式建设的第三驾马车就是巩固训练,训练巩固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检验课堂改革效果的关键性环节。其基本理念是:学生讲解一道题(思路、过程)胜过纯粹联系三道题;学生板演一道题胜过书面练习三道题;学生课内限时完成一道题胜过课外自由完成三道题;学生对错题做到讲评后100分胜过再做三道题。训练巩固分为课内训练与课外限时训练。课内训练即为导学案上的课内达标检测部分,为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检测学生课堂即时成效。课外限时训练中的选题体现层次性:70%的基础题、20%的中档题、10%的提升题,让不同层次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组作业。
三、相应的评价制度为高效课堂模式建设保驾护航。
学校制定相关的评价制度,“以评促教”、“以学评教”等评价体系大大促进教师的积极性。
学思小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单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思小组的集体观,运行状况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决定新课改的成功与否。学生不再是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作为学思小组的成员组成一个整体。各个班主任针对自己班级都有一套关于学思小组的评价制度(包括学习、纪律、管理),各班建立班级管理组别考核方案,从纪律、卫生、到位、学业发展等各方面综合考核。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结合平时学思小组的课堂评价综合奖励到组。并制定了《学思小组考核方案》、《学思小组课堂表现评价表》、《高效课堂教学评价表》,通过量化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学思小组的合作成效。
在高效课堂建设中,老师与学生遇到的问题很多,但在老师与学生的不懈努力下,新课改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成熟。
(作者单位:义乌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