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美食,相信大家总会想到“民以食为天”这句至理名言。其实,“食”非但本性使然,亦是一门雅俗兼容的艺术。吃是一种幸福,品味是一种情趣,而透过墨香感受文字中的酸甜苦辣,更是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吃出趣味】
手把羊肉
到了内蒙,不吃几回手把羊肉,算是白去了一趟。
到了草原,进蒙古包做客,主人一般总会杀羊。蒙古人非常好客,进了蒙古包,不论识与不识,坐下来就可以吃喝。有人骑马在草原上漫游,身上只背了一只羊腿。到了一家,主人把这只羊腿解下来。客人吃喝一晚,第二天上路时,主人给客人换一只新鲜羊腿,背着。有人就这样走遍几个盟旗,回家,依然带着一只羊腿。蒙古人诚实,家里有什么,都端出来。客人醉饱,主人才高兴。你要是虚情假意地客气一番,他会生气的。这种风俗的形成,和长期的游牧生活有关。一家子住在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多见牛羊少见人,他们很盼望来一位远方的客人谈谈说说。一坐下来,先是喝奶茶,吃奶食。奶茶以砖茶熬成,加奶,加盐。这种略带咸味的奶茶,香港人大概是喝不惯的,但为蒙古人所不可或缺。奶食有奶皮子、奶豆腐、奶渣子。这时候,外面已经有人动手杀羊了。
蒙古人杀羊极利索。不用什么利刃,就是一把普通的折刀。一会儿的工夫,一只整羊剔剥出来了,羊皮晾在草地上,羊肉已经进了锅。杀了羊,草地上连一滴血都不沾。羊血和内脏喂狗。蒙古狗极高大凶猛,样子怕人,跑起来后爪搭至前爪之前,能追吉普车!
手把羊肉就是白煮的带骨头的大块羊肉。一手攥着,一手用蒙古刀切割着吃。没有什么调料,只有一碗盐水,可以蘸蘸。这样的吃法,要有一点技巧。蒙古人能把一块肉搜剔得非常干净,吃完,只剩下一块雪白的骨头,连一丝肉都留不下。咱们吃了,总要留下一些筋头巴脑。蒙古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牧民。
吃完手把肉,有时也用羊肉汤煮一点挂面。蒙古人不大吃粮食,他们早午喝奶茶时吃一把炒米,——黄米炒熟了,晚饭有时吃挂面。蒙古人买挂面不是论斤,而是一车一车地买。蒙古人搬家,——转移牧场,总有几辆勒勒车——牛车。牛车上有的装的是毛毯被褥,有一车装的是整车的挂面。蒙古人有时也吃烙饼,牛奶和的面,放一点发酵粉,极香软。
我们在达茂旗吃了一次“羊贝子”,羊贝子即全羊。這是招待贵客才设的。整只羊,在水里煮四十五分钟就上来了。吃“羊贝子”有一套规矩。全羊趴在一个大盘子里,羊蹄剁掉了,羊头切下来放在羊的颈部,先得由最尊贵的客人用刀子切下两条一定部位的肉,斜十字搭在羊的脊背上,然后,撤去羊头,其他客人才能拿起刀来各选自己爱吃的部位切了吃。我们同去的人中有的对“羊贝子”不敢领教。因为整只羊才煮四十五分钟,有的地方一刀切下去,会沁出血来。本人则是“照吃不误”。好吃吗?好吃极了!鲜嫩无比,人间至味。蒙古人认为羊肉煮老了不好吃,也不好消化;带一点生,没有关系。
我在新疆吃过哈萨克族的手把肉,肉块切得较小,和面条同煮,吃时用右手抓了羊肉和面条同时入口,风味与内蒙的不同。
(作者汪曾祺,选自《人间草木》)
心香一瓣
汪曾祺先生的这篇作品,色香味俱全,读完让人不禁也垂涎欲滴。
读着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快朵颐的羊肉浓香,更能享受到一场文字的盛宴。汪老以真实的生活体验感染着读者,自然、平淡、亲切的文风中呈现出一幅幅真实的民俗画面,向读者展示了文学的无穷魅力。
【吃出安宁】
母亲的厨房
翻出母亲的菜谱,每一页都像被油炝过的葱花,四边焦黄,我从那上面,仍然能嗅到母亲调出的油盐酱醋,人生百味。
…………
母亲的菜谱上,有些菜目用铅笔或钢笔画了勾,就像给学生判作业打的对勾。
那些铅笔画的勾子,下笔处滑出一个起伏,又潇洒地扬起它们的长尾,直挥东北,带着当了一辈子教员的母亲的自如。
那些钢笔画的勾子,像是吓得不轻,哆哆嗦嗦地走出把握不稳的笔尖,小心地、拘谨地、生怕打搅了谁似的缩在菜目的后面而不是前面,个个都是母亲这一辈子的注脚,就是用水刷、用火燎、用刀刮也磨灭不了。
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用铅笔画的勾子和用钢笔画的勾子会有这样的不同。
那些画着勾子的菜目,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如糖醋肉片、软溜肉片、粉皮凉拌白肉、炒猪肝、西红柿黄焖牛肉。鱼虾类的菜谱里,档次最高的也不过是豆瓣鲜鱼,剩下的不是煎蒸带鱼,就是香肥带鱼。至于虾、蟹、鳖等是想都不想的。不是不敢想,而是我们早就坚决、果断地切断了脑子里的这部分线路。
不过我们家从切几片白菜帮子用盐腌腌就是一道菜,到照着菜谱做菜,已经是鸟枪换炮了。
其实,像西红柿黄焖牛肉、葱花饼、家常饼、炒饼、花卷、绿豆米粥、炸荷包蛋,母亲早已炉火纯青,其他各项,没有一样付诸实践。
我一次次、一页页地翻看着母亲的菜谱,看着那些画着勾,本打算给我们做,而又不知道为什么终于没有做过的菜目,这样想过来,那样想过去,恐怕还会不停地想下去。
我终究没能照着母亲的菜谱做出一份菜来。
一般是对付着过日子,面包、方便面、速冻饺子、馄饨之类的半成品也很方便,再就是期待着到什么地方蹭一顿,换换口味,吃回来又可以对付几天。
有时也到菜市场上去,东看看、西瞅瞅地无从下手,便提着一点什么意思也没有的东西回家了。回到家,面对着那点什么意思也没有的东西,只好天天青菜、豆腐、黄瓜的“老三篇”。
做米饭是照着母亲的办法,手平铺在米上,水要漫过手面,或指尖触着米,水深至第一个指节,水量就算合适,但是好米和有机米又有所不同,有机米吃水更多。
我敢说,母亲的烙饼,饭馆都赶不上。她在世的时候我们老说,应该开一家“张老太太饼店”,以发扬光大母亲的技艺。每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是好事临门也还是愁眉苦脸的母亲,脸上便难得地放了光,就连她脸上的褶子,似乎也放平了许多。对她来说,任何好事如果不是和我们的快乐,乃至一时的高兴联系在一起的话,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还有母亲做的炸酱面。倒不因为那是自己母亲的手艺,不知母亲用的什么诀窍,她烙的饼、炸的酱就是别具一格;也不是没有吃过烹调高手做的烙饼和炸酱面,可就是做不出母亲的那个味儿。
心里明知,往日吃母亲的烙饼、炸酱面的欢乐,是跟着母亲永远地去了,可是每每吃到烙饼和炸酱面,就忍不住地想起母亲和母亲的烙饼、炸酱面。
(作者张洁,选自《我那风姿绰约的夜晚》,有删改)
心香一瓣
一本满是铅笔与钢笔勾画的菜谱,是母亲每一个日子里为家人精心准备菜肴的结晶,带给家人无限的欢愉,它勾勒出家的模样,描绘出爱的篇章。饭桌上的美味佳肴是厨房柴米油盐的神奇调和,是母亲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的展现,更是我们记忆深处最初与最美的味道。
【吃出趣味】
手把羊肉
到了内蒙,不吃几回手把羊肉,算是白去了一趟。
到了草原,进蒙古包做客,主人一般总会杀羊。蒙古人非常好客,进了蒙古包,不论识与不识,坐下来就可以吃喝。有人骑马在草原上漫游,身上只背了一只羊腿。到了一家,主人把这只羊腿解下来。客人吃喝一晚,第二天上路时,主人给客人换一只新鲜羊腿,背着。有人就这样走遍几个盟旗,回家,依然带着一只羊腿。蒙古人诚实,家里有什么,都端出来。客人醉饱,主人才高兴。你要是虚情假意地客气一番,他会生气的。这种风俗的形成,和长期的游牧生活有关。一家子住在大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多见牛羊少见人,他们很盼望来一位远方的客人谈谈说说。一坐下来,先是喝奶茶,吃奶食。奶茶以砖茶熬成,加奶,加盐。这种略带咸味的奶茶,香港人大概是喝不惯的,但为蒙古人所不可或缺。奶食有奶皮子、奶豆腐、奶渣子。这时候,外面已经有人动手杀羊了。
蒙古人杀羊极利索。不用什么利刃,就是一把普通的折刀。一会儿的工夫,一只整羊剔剥出来了,羊皮晾在草地上,羊肉已经进了锅。杀了羊,草地上连一滴血都不沾。羊血和内脏喂狗。蒙古狗极高大凶猛,样子怕人,跑起来后爪搭至前爪之前,能追吉普车!
手把羊肉就是白煮的带骨头的大块羊肉。一手攥着,一手用蒙古刀切割着吃。没有什么调料,只有一碗盐水,可以蘸蘸。这样的吃法,要有一点技巧。蒙古人能把一块肉搜剔得非常干净,吃完,只剩下一块雪白的骨头,连一丝肉都留不下。咱们吃了,总要留下一些筋头巴脑。蒙古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个牧民。
吃完手把肉,有时也用羊肉汤煮一点挂面。蒙古人不大吃粮食,他们早午喝奶茶时吃一把炒米,——黄米炒熟了,晚饭有时吃挂面。蒙古人买挂面不是论斤,而是一车一车地买。蒙古人搬家,——转移牧场,总有几辆勒勒车——牛车。牛车上有的装的是毛毯被褥,有一车装的是整车的挂面。蒙古人有时也吃烙饼,牛奶和的面,放一点发酵粉,极香软。
我们在达茂旗吃了一次“羊贝子”,羊贝子即全羊。這是招待贵客才设的。整只羊,在水里煮四十五分钟就上来了。吃“羊贝子”有一套规矩。全羊趴在一个大盘子里,羊蹄剁掉了,羊头切下来放在羊的颈部,先得由最尊贵的客人用刀子切下两条一定部位的肉,斜十字搭在羊的脊背上,然后,撤去羊头,其他客人才能拿起刀来各选自己爱吃的部位切了吃。我们同去的人中有的对“羊贝子”不敢领教。因为整只羊才煮四十五分钟,有的地方一刀切下去,会沁出血来。本人则是“照吃不误”。好吃吗?好吃极了!鲜嫩无比,人间至味。蒙古人认为羊肉煮老了不好吃,也不好消化;带一点生,没有关系。
我在新疆吃过哈萨克族的手把肉,肉块切得较小,和面条同煮,吃时用右手抓了羊肉和面条同时入口,风味与内蒙的不同。
(作者汪曾祺,选自《人间草木》)
心香一瓣
汪曾祺先生的这篇作品,色香味俱全,读完让人不禁也垂涎欲滴。
读着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快朵颐的羊肉浓香,更能享受到一场文字的盛宴。汪老以真实的生活体验感染着读者,自然、平淡、亲切的文风中呈现出一幅幅真实的民俗画面,向读者展示了文学的无穷魅力。
【吃出安宁】
母亲的厨房
翻出母亲的菜谱,每一页都像被油炝过的葱花,四边焦黄,我从那上面,仍然能嗅到母亲调出的油盐酱醋,人生百味。
…………
母亲的菜谱上,有些菜目用铅笔或钢笔画了勾,就像给学生判作业打的对勾。
那些铅笔画的勾子,下笔处滑出一个起伏,又潇洒地扬起它们的长尾,直挥东北,带着当了一辈子教员的母亲的自如。
那些钢笔画的勾子,像是吓得不轻,哆哆嗦嗦地走出把握不稳的笔尖,小心地、拘谨地、生怕打搅了谁似的缩在菜目的后面而不是前面,个个都是母亲这一辈子的注脚,就是用水刷、用火燎、用刀刮也磨灭不了。
我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用铅笔画的勾子和用钢笔画的勾子会有这样的不同。
那些画着勾子的菜目,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如糖醋肉片、软溜肉片、粉皮凉拌白肉、炒猪肝、西红柿黄焖牛肉。鱼虾类的菜谱里,档次最高的也不过是豆瓣鲜鱼,剩下的不是煎蒸带鱼,就是香肥带鱼。至于虾、蟹、鳖等是想都不想的。不是不敢想,而是我们早就坚决、果断地切断了脑子里的这部分线路。
不过我们家从切几片白菜帮子用盐腌腌就是一道菜,到照着菜谱做菜,已经是鸟枪换炮了。
其实,像西红柿黄焖牛肉、葱花饼、家常饼、炒饼、花卷、绿豆米粥、炸荷包蛋,母亲早已炉火纯青,其他各项,没有一样付诸实践。
我一次次、一页页地翻看着母亲的菜谱,看着那些画着勾,本打算给我们做,而又不知道为什么终于没有做过的菜目,这样想过来,那样想过去,恐怕还会不停地想下去。
我终究没能照着母亲的菜谱做出一份菜来。
一般是对付着过日子,面包、方便面、速冻饺子、馄饨之类的半成品也很方便,再就是期待着到什么地方蹭一顿,换换口味,吃回来又可以对付几天。
有时也到菜市场上去,东看看、西瞅瞅地无从下手,便提着一点什么意思也没有的东西回家了。回到家,面对着那点什么意思也没有的东西,只好天天青菜、豆腐、黄瓜的“老三篇”。
做米饭是照着母亲的办法,手平铺在米上,水要漫过手面,或指尖触着米,水深至第一个指节,水量就算合适,但是好米和有机米又有所不同,有机米吃水更多。
我敢说,母亲的烙饼,饭馆都赶不上。她在世的时候我们老说,应该开一家“张老太太饼店”,以发扬光大母亲的技艺。每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就是好事临门也还是愁眉苦脸的母亲,脸上便难得地放了光,就连她脸上的褶子,似乎也放平了许多。对她来说,任何好事如果不是和我们的快乐,乃至一时的高兴联系在一起的话,都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还有母亲做的炸酱面。倒不因为那是自己母亲的手艺,不知母亲用的什么诀窍,她烙的饼、炸的酱就是别具一格;也不是没有吃过烹调高手做的烙饼和炸酱面,可就是做不出母亲的那个味儿。
心里明知,往日吃母亲的烙饼、炸酱面的欢乐,是跟着母亲永远地去了,可是每每吃到烙饼和炸酱面,就忍不住地想起母亲和母亲的烙饼、炸酱面。
(作者张洁,选自《我那风姿绰约的夜晚》,有删改)
心香一瓣
一本满是铅笔与钢笔勾画的菜谱,是母亲每一个日子里为家人精心准备菜肴的结晶,带给家人无限的欢愉,它勾勒出家的模样,描绘出爱的篇章。饭桌上的美味佳肴是厨房柴米油盐的神奇调和,是母亲炉火纯青的高超技艺的展现,更是我们记忆深处最初与最美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