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正确的运算结果是检验运算能力的唯一标准。运算速度又是运算能力的指标之一,又快又好的运算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所追求的目标。简便运算的教学是帮助学生实现又快又好的运算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小学数学简便运算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数学运算很考验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如果学生掌握的方法不佳,学生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简便算法可以帮助学生大大节省时间,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简便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一、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思维定式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能形成发散性的思维。传统的简便运算教学中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运算技巧,在教学过注重对简便运算技巧的训练。大量重复的训练,虽然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但是也固化了学生的思维。
2.学生简便运算意识薄弱
简算意识是对一个问题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多种运算方法,得出结论的一种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计算速度快,准确率高,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忽视了对学生简算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了简便运算的方法,但是却不能灵活使用,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应付作业和考试的工具,简便运算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3.对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
简便运算需要运算律和性质的支持,传统的简便运算教学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于运算律和性质的讲解一带而过,只注重让学生训练,忽视了简便运算和算理的讲解。同时,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在学习了大量的知识之后,导致知识点之间相互干扰。在面对某一个或者符合的简便运算时,往往会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明确而忘记了运算方法。
4.评价方法单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简便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很多数学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常都是让学生对运算定律进行死记硬背,学生没有掌握知识的原理,进行大量的、重复的训练,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只能解决单一的问题,不能举一反三。
二、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策略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起,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话语结合多媒体等课件动态演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9.85+(5.03-2.85)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这道题,你发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9.85 与括号内的2.85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一个在扩号外,一个在括号内,怎么办?再通过引导发现: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所以先去掉小括号,2.85 连符号“搬家”,与5.03交换位置计算更简便。又如在教学125×8÷125×8 时,我在引导学生在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时,算式中的第一个数的位置是保持不变的,我把他形象的称为“老大不变,连符号搬家。”“搬家”“老大”这些词语的出现于无形中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名词趣味化,这样的教学,不仅可对简便运算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而且便于记忆,更是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结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养成简便运算的习惯
简便运算能够让问题变得简单,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简便运算的習惯。例如,在教学“一件上衣112 元,一条裤子88 元,买30 套需要多少钱?”时,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我在课堂上板书出这两种计算方法,一是:112×30+88×30,二是:(112+88)×30,显然这两种算法都是对的。课堂上我继续追问:“哪种运算方法是更简便的?”这样学生们就纷纷开动脑筋,一致得出:因为112+88=200(元)”可以凑成整百数,计算当然就更简便了。而先算“112+88”是先求出“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类结合问题情境的计算源于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即使教师没有明确指导,学生也会自如的选用第二种方法,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养成简便运算的习惯。
3.充分理解运算定律,提升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
有的学生虽然知道应该简便运算,但是他们没有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简便运算。例如,在计算99×12时,很多学生会出现99×12=100×12-1 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所以才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从算理上理解99×12 要求的是:99 个12,应该用是用100 个12 减去一个12,所以99×12=100×12-1×12。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基本的算理算法的教学,巩固基础。
4.注意收集典型错例,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错例的分析,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从而达到能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简便运算有多种方法,但不是每个方法都适用,有的问题甚至有多种解决方法。要让学生区分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的不同,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混淆。同时要注重积累经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运算能力。如:简便计算“4×8×(25+125)”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两种错误的解题:4×8×(25+125)=4×(25+125)+8×(25+125)=4×150+8×150=600+1200=1800;4×8×(25+125)=25×4+8×125=100+900=1000。在对上面的错题进行分析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分配律的结构两方面进行辨析,强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让学生经历演绎论证的思维过程,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分析中促进学生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类、总结,从而正确解题,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结语
简便运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能力。教师在简便运算的教学中,要很好地注意算理算法、运算符号、运算定律之间的关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形成简便运算的意识,提高简便运算的能力。
参考文献
方素华.浅谈应对简便运算中常见错误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1).
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第一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运算;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数学运算很考验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如果学生掌握的方法不佳,学生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简便算法可以帮助学生大大节省时间,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所以,作为数学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简便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一、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育方式导致学生思维定式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全形成,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所以,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不能形成发散性的思维。传统的简便运算教学中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运算技巧,在教学过注重对简便运算技巧的训练。大量重复的训练,虽然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但是也固化了学生的思维。
2.学生简便运算意识薄弱
简算意识是对一个问题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多种运算方法,得出结论的一种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计算速度快,准确率高,教师往往会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忽视了对学生简算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了简便运算的方法,但是却不能灵活使用,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应付作业和考试的工具,简便运算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3.对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
简便运算需要运算律和性质的支持,传统的简便运算教学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于运算律和性质的讲解一带而过,只注重让学生训练,忽视了简便运算和算理的讲解。同时,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本质认识不清,在学习了大量的知识之后,导致知识点之间相互干扰。在面对某一个或者符合的简便运算时,往往会因为对知识的掌握不明确而忘记了运算方法。
4.评价方法单一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简便运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很多数学教师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不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常都是让学生对运算定律进行死记硬背,学生没有掌握知识的原理,进行大量的、重复的训练,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只能解决单一的问题,不能举一反三。
二、优化小学数学简便运算教学的策略
1.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起,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生动有趣的话语结合多媒体等课件动态演示,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9.85+(5.03-2.85)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这道题,你发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就会发现9.85 与括号内的2.85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一个在扩号外,一个在括号内,怎么办?再通过引导发现: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所以先去掉小括号,2.85 连符号“搬家”,与5.03交换位置计算更简便。又如在教学125×8÷125×8 时,我在引导学生在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时,算式中的第一个数的位置是保持不变的,我把他形象的称为“老大不变,连符号搬家。”“搬家”“老大”这些词语的出现于无形中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名词趣味化,这样的教学,不仅可对简便运算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而且便于记忆,更是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2.结合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养成简便运算的习惯
简便运算能够让问题变得简单,所以要培养学生养成简便运算的習惯。例如,在教学“一件上衣112 元,一条裤子88 元,买30 套需要多少钱?”时,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我在课堂上板书出这两种计算方法,一是:112×30+88×30,二是:(112+88)×30,显然这两种算法都是对的。课堂上我继续追问:“哪种运算方法是更简便的?”这样学生们就纷纷开动脑筋,一致得出:因为112+88=200(元)”可以凑成整百数,计算当然就更简便了。而先算“112+88”是先求出“买一套衣服多少钱?”这类结合问题情境的计算源于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即使教师没有明确指导,学生也会自如的选用第二种方法,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养成简便运算的习惯。
3.充分理解运算定律,提升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
有的学生虽然知道应该简便运算,但是他们没有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和方法,不知道应该如何去简便运算。例如,在计算99×12时,很多学生会出现99×12=100×12-1 的情况,这是由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算理,所以才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从算理上理解99×12 要求的是:99 个12,应该用是用100 个12 减去一个12,所以99×12=100×12-1×12。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基本的算理算法的教学,巩固基础。
4.注意收集典型错例,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典型错例的分析,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发现,从而达到能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简便运算有多种方法,但不是每个方法都适用,有的问题甚至有多种解决方法。要让学生区分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的不同,避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混淆。同时要注重积累经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运算能力。如:简便计算“4×8×(25+125)”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两种错误的解题:4×8×(25+125)=4×(25+125)+8×(25+125)=4×150+8×150=600+1200=1800;4×8×(25+125)=25×4+8×125=100+900=1000。在对上面的错题进行分析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分配律的结构两方面进行辨析,强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让学生经历演绎论证的思维过程,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同时,在分析中促进学生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类、总结,从而正确解题,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意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结语
简便运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是每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能力。教师在简便运算的教学中,要很好地注意算理算法、运算符号、运算定律之间的关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形成简便运算的意识,提高简便运算的能力。
参考文献
方素华.浅谈应对简便运算中常见错误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5(1).
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