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焱:诗歌成为我生命的宗教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b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焱,1980年10月生,贵州瓮安人,现居成都。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四川文学奖、2016名人堂年度诗人等奖项。著有诗集《爱无尽》《闪电的回音》,长篇小说《血路》《白水谣》。
  问:陕西有很多国内国际知名的作家,不知您对陕西诗歌界有什么印象?
  熊焱:因为工作关系,我对陕西的诗歌了解得比较多。陕西因为小说太强大了,小说把诗歌盖过了。诗歌没有办法跟小说相抗衡,小说把陕西的文脉、文气更多地占据了,诗歌分享到的就比较少了。陕西诗人多,阵营也很庞大,有些诗人有那么几首诗也还不错,但是陕西诗歌群体相较全国来说,还不是那么出众。
  问:在您写诗的过程中,哪些诗人或者作家对您产生了影响呢?
  熊焱:我写诗比较早,1998年就开始写诗,那时还在读中学。那时读书接触比较早的,是拜伦、海涅、雪莱这些相对比较传统的古典浪漫主义诗歌。长大之后,随着阅读视野的开阔,人生阅历的增加,渐渐抛弃了这些诗人。后来对我影响较大的诗人,是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是作家中的作家,很多作家都以他为精神导师。奇怪的是,他的小说和他的诗歌是两个不同的路径。他的小说的后现代主义更强烈,跟当时的拉美文学是完全不同的。他写人生,写命运,写时间,他写的是整个人类。而他的诗歌,延续的是惠特曼、华兹华斯的英语文学的传统的抒情方式。他的小说和他的诗歌大相径庭,他的写作方式,让人想象不到。
  问:一首好的诗歌要在思想或技艺方面有所突破,现在诗歌评论界部分人批评目前部分诗人技艺高于思想性,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在写诗的过程中又是如何平衡这两方面的?
  熊焱:我认为,现在有些诗歌,不一定完全需要思想。我们总想着诗歌要表达的主题意义、中心思想,但是诗歌有时表达的是瞬间的小情怀、小情绪,只要表达得好。有深刻的思想、有美好的形式,当然更好了。不要把思想作为诗歌唯一的评判的标准。但是现在有些诗歌技巧性太强,内里本身缺乏思想,没有对事物的与众不同的看法,只能玩语言,玩外在的形式。
  问:您对优秀诗歌的评判标准有哪些?什么样才是好诗?
  熊焱:关于诗歌的标准,在诗歌界一直争论很多。但我认为它有一个普遍性的标准,要大多数人喜欢。我个人喜欢的詩,不一定能被叫作好诗。我个人喜欢的诗要有新的洞见、新的发现,给人带来深刻的启发,一些新鲜的修辞很好玩,让人眼前一亮。好的诗歌要具有这样的品质。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要有这样的发现,每个诗人的个性不一样。好的诗歌要有敏感度,要有创新的语言,要让人有意外的惊喜。
  问:当在诗歌创作中遇到障碍或者停顿的时候,您会怎么处理?
  熊焱:当写作遇到瓶颈的时候,肯定要停下来。怎么去突破、翻越这个瓶颈,我的经验有二:一、反思自己的认识。二、去借鉴,去学习。要有直接的经验,也要有间接的经验。以新的体验去描写新的感情。利用这两种经验,让自己往前走。
  问:您的诗习惯反复改、重复改吗?
  熊焱:会。如果我在创作过程中构思得不是很成熟,会回过头去看,而且改得面目全非。有时情绪在酝酿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沉淀、积累下来。在回过头的发酵过程中,看见不好的,肯定会改。每个人都会改。一气呵成的诗,自然有它的好处,但也可能写得轻佻、轻浮。
  问:您对您未来的诗歌创作想有哪些探索或者野心?
  熊焱:野心的话,我只想把诗歌写得更好。我一辈子不会抛弃它,诗歌已经成为我生命的宗教。对人类幸福的向往、同情、悲悯,这是我向往的境界,我为此去努力。
  问:怎样看待诗歌中的借鉴与化用?
  熊焱:我不提倡这个。古诗里有,古诗受平仄、字数的限制,要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相对要难一些。新诗行数不限,字数不限,当你再借鉴、化用的时候,还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我觉得就不是一个创作型的诗人了。
  问:作为诗歌写作者,在今天需要警惕什么?
  熊焱:在今天,我觉得第一个需要警惕的是写作的同质化。同质化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跟别人的重复,第二个是跟自己的重复。要警惕复制自己。诗人写着写着,很容易陷进自我复制的状态。第二个需要警惕的是要有一颗谦卑的、谦虚的、向别人学习的心。现在的诗人,很容易自大、自恋。第三个是对当下诗歌生态环境的警惕。现在诗歌很热,很容易在热潮重迷失自己。要把握自己的尺度,怎样才是刚刚好。
  诗歌对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对博尔赫斯这样的人来说,是为人类的时间、为生命在代言,杜甫为天下的穷苦人在代言,不可能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他们是人类金字塔尖的人。现在社会职务的分工不断细化,诗歌在今天已经不需要承担宏大的社会功能了。对于我来说,我只想表达心中的情绪,在诗歌中得到心灵的抚慰、精神的愉悦,发不发表,传不传播,都没有意义了。
  采访:孔吕磊
其他文献
今年是丰子恺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九周年,由《美文》杂志社和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丰子恺中外散文奖颁奖典礼于2017年11月8日在浙江桐乡成功举行。  丰子恺先生是20世纪杰出的画家和作家,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美文》杂志社和桐乡市人民政府在继2015年成功举办首届全球丰子恺散文奖活动后,今年,为在更高层次上彰显丰子恺故里的文化魅力,承继华语文学优秀传统,由《美文》杂志社和桐乡市人民政府联
期刊
传说,北海的珍珠是一位善良美丽的人鱼的眼泪。很久以前,人鱼公主在海上救了一位青年,后来两人产生了感情并结成了夫妻。县官渴望把夜明珠偷走,为此杀害了人鱼公主的丈夫。人鱼公主非常思念丈夫,她手捧夜明珠,泪如泉涌,涌出的泪水化作颗颗晶莹的珍珠回落大海。人鱼公主真挚的情感感动了海中的珠贝,此后每当人鱼公主滴下晶莹的泪滴,珠贝就吞下,使泪滴变成了珍珠。    “传说”是一切领地灵魂的永恒表象。若一个人不知道
期刊
吴佳骏深入乡村,扎根大地,写了不少反映中国农村现实的散文,接地气、有筋骨、有温度,是一位难得的年轻“老散文家”。最近又刚收到他的新作《谁为失去故土的人安魂》,读后心里有一種说不出的悲凉和沉重感,这种感觉与他时尚帅气的外表以及平时待人接物给人留下的愉悦感反差很大。他是在用一种含蓄的、淡定的、举重若轻的文字捕捉或者诉说当下中国乡村的悲凉与困境。  用佳骏自己的话说:“我一直在借助散文书写‘绝境’——生
期刊
问:有文章介绍说,您的评论是从心灵的净水中喷出的火,您的散文是从心灵的圣火中生出的莲,都是美妙的景观。  答:这是放大了我对艺术的追求而后用来勉慰我的话。  文学是人学、情学,人的情欲学,情根于爱。传奇传奇,无奇不传,因情奇而传。以火样的热情激活生命,以莲样的精神净化心灵。  问:也有评家说,您的风格亲切、真诚,实话巧说,长话短说,摇曳多姿,于淡泊中寄至味。  答: 这也是放大后用来勉慰我的话。文
期刊
布鲁塞尔其实是一个比较理性的城市。一切井然有序,街道整齐又有规划。虽然汽车开得飞快,却总能在行人和红灯面前坚定地停下。路人彬彬有礼却面无表情,即便是路边乞讨的流浪汉,也会很礼貌地跟你说一声“Bonjour”。低地国家一年到头都在下雨,而雨水仿佛只和小镇的想象联系在一起,于忙碌有序的都市似乎并无存在的理由,在这里时常是若有若无地隐身了。然而,总有某些时刻,雨水又分明地落在你的脸上,唤起飘摇的记忆。 
期刊
微笑作为一种貌似简约、实则内涵极其丰赡的表情符号,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和优势,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它誉为“天赐正能量”,有人把它誉为人生旅途“最好的身份证”。  早在一九四八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便将每年的五月八日,确立为世界微笑日(又称国际微笑日),这是人类唯一一个庆祝自己的行为表情的节日。遗憾的是,许多人对此闻所未闻。日常生活和工作里,大家似乎并不懂得也不重视微笑的魅力,往往只是在社交场合,
期刊
杜爱民的散文,让我感到像杜爱民这个名字一样熟悉、亲切。我想这绝不仅仅是由于我和杜爱民是相互信赖的朋友,最深的原因恐怕是这是由诗人写作的散文。  诗人转写散文,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个普遍现象。先是有舒婷、傅天琳、李刚等,后有周涛、王小妮、北岛、梁小斌、徐敬亚、王家新、于坚等等,再后来就更多。在陕西,诗人写散文者,也比较普遍,贾平凹是最早的诗人散文家,早在80年代就完成了这个转折。90年代又有刁永
期刊
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东晋时期的大才子。出身于吴郡四姓的世家大族,做过参军等官职。顾恺之博学多才,工诗赋,善书法,尤其精于绘画。神佛造像,人物仕女,飞禽走兽、山水树木无一不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重要的大画家和理论家,被后世尊称为 “画祖”。美术史论家将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称之为唐以前最为杰出的四大画家。也有将顾恺之、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四人
期刊
头 晕  我搞不清当下的季节,也许是春天,也许是夏天,抑或是冬天。我不明白为什么云淡风轻的美好秋天总是舍我无情离去。  我一直在琢磨肉体和灵魂是什么关系。我搞不清为什么灵魂可以是高尚的,而肉体就只能永远处于低下的地位。  我想提升自己的肉体,我想应该多多思想。  可是,每当我要思想,总会有人过来干扰。即使没有人,也会有只鸟,飞过来,突然僵硬地掉下来,砸在我脚前,让我顿时思绪万千,想起儿时大人们向我
期刊
张清华,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问:您觉得这次“华山论剑·全国80后诗人研讨会”对于创作者有什么意义?  张清华:首先,这是文化创作者走出书斋向社会各界汇报的一次机会,文化成果要在现代传媒的条件下来展示。其次,这也是文化创作受到重视的一种表现,会影响文化创造和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