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只剩回忆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忆积木小屋》围绕着孤身老人对自己妻子的爱情的回忆和部分家庭的回忆而展开。大量运用平缓镜头。短片看似简单,但却有着深刻意义,重在展现一种心灵之旅。
  一、 上升的海面
  整个短片的大背景是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前半部分,讲述了主人公往自家的楼上加层。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驼着背,独自一个人日日夜夜,不顾刮风下雨堆砌着楼房……一层一层不断上升的楼层,一个一个孤身一人的夜晚,还有那个单一的晚餐,一人食用时的凄凉……暗黄的画面色调,配上忧伤的背景音乐,影片沉重的伤感将观赏者带入了悲伤的世界。今天,也是平常的一天。烟斗是老人的朋友,唯一的乐趣是钓鱼。晚餐则是简单又寻常,再倒一杯红酒。今天,海水又上涨了。该再搭建一层屋子了。老人看着墙上的照片“以前应是我们一起做的事……”今天,该搬新家了。老人的烟斗掉进了海里。几番考虑,老人穿上潜水服去寻找烟斗。潜到海里,老人捡起烟斗,“是你?”回忆呈现在眼前,继续向冰冷的海水中潜去,温暖真挚的回忆得更多。弯腰捡起烟斗的老伴,卧病在床的老伴,与儿孙的全家福,陌生的女婿,婚礼上的合影,乘船远行的女儿,女儿的出生。老人向上一看,原来之前是如此温暖。打开家门看到的是与青梅竹马的妻子在树下嬉戏。那时是我们一起盖的房子啊。与妻子碰杯之时,瞬间回到现实。此时镜头上出现许多气泡,镜头也向上快速移动。我害怕老人就从此沉浸在海底,沉浸在他最初的岁月,在那回忆塔里最美好的时光。但是回忆支撑着那乐观的老人回到陆地。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晚餐简单又寻常,倒一杯红酒,再倒一杯,让我们碰杯,让我们与往事干杯。被海水淹没的积木屋,如同被岁月掩盖的人生。一层层垒高的塔楼,如同陈年的回忆。当塔楼被海水淹没,当回忆被岁月掩盖。直至烟斗掉进海中,一个偶然的契机打开了封闭已久的记忆之门。回忆涌现在眼前,温暖如初,含泪欢笑。
  二、 下沉的记忆
  在观众以为整部短片都会是沉闷、孤独的基调时,影片里出现了转折。当主人公在往新楼层搬家时,不慎将自己的烟斗掉入望不到低的海中时,故事就往观赏者意想不到的一面发展……烟斗,作为主人公唯一的伙伴,他必须找回来,穿上潜水服的他,跳入里他房子下的海中,跳入里他如屋下海水般深的记忆……在他打开一层又一层通往海水深处的门时,他便打开了一段又一段过去的记忆……每一次出现他记忆那些与家人幸福的生活的场景时,影片的画面都会变得明亮,背景音乐也更加的轻松,甚至略带快乐。影片开篇就是昏黄的色调,奠定了影片整体孤寂沉闷的基调。当老人开始回忆只时,色调从海水的深蓝变成了温柔又似乎充满阳光的暖黄。表现出老人的回忆是非常的美好。
  短片中只有老人的服装是拥有鲜明的色调的。红衣绿裤,看似十分不和谐,却又为影片添加了一些亮点,使得整部片子不会显得如此沉闷。总体来看,整部影片色调统一,渲染了一个伤感孤独的世界。本片的背景音乐是一大亮点。拥有法式风格的画面,配上日本风格的背景音乐,但近藤研二的配乐似乎少了份日本特有的哀伤,多了些轻快。钢琴的独奏,柔和却又显得有些孤单。本片没有一句台词,只有海水的击打声,还有海鸥的鸣叫。以声衬静,这些自然界的声音使得这个世界这个屋子更加的寂静和孤单,奠定了同色调一致的孤寂。影片运用了大量的并列镜头,现实与回忆的组接得恰合时宜,不显突兀。使得整部影片非常流畅并且内容丰富多彩。
  三、 与记忆干杯
  带着在房屋底层找到的酒杯回到住处,晚上,主人公在原本自己酒杯的对面,放上那只代表着过去,代表着记忆的酒杯,拿起酒杯,碰撞……酒杯撞击时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以及那没有摆脱淡淡的忧伤,却也脱离开篇时沉重的孤寂感,预示着主人公慢慢开始走出记忆的困顿,走向全新的人生……记忆是美好的,但也是失去的,主人公在岁月的侵蚀中,失去了记忆中的美好,却留下悲伤的现实。特别是当镜头从整栋房子最底层往上扫的镜头,透出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凉……但是,主人公却能跳出记忆的牢笼,勇于面对过去,勇于与记忆干杯,这也体现了,日本的一种文化,隐忍、坚持、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影片给了一个如同世界末日般的大环境,海水每天在上涨,周边的邻居有的早早搬离这里,最后剩下老人孤独的生活。在老人与妻子最开始盖房屋时,还是有树木有陆地的。但是在老人的回忆中当女儿远行之时,已经是需要借助轮船了。海水已经开始淹没城市了。高高的积木屋,孤独的生活,这些都是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后果,曾经的繁华与欢笑如今都沉在海底无声无息。现实就是残酷的,海水上涨便意味着需要盖一层新的屋子,老人默默忍受这恶劣的环境,没有一些反抗的意识。海水淹没双脚,这已经习以为常。盖好新的屋子,老人又可以喝喝小酒看看喜剧。这些反映了日本文化中日本人们普遍拥有的乐天与宽容。老人在残酷的现实下在海水中回忆着当初的美好,带着乐观的态度回到岸上过着新的生活。
  整部短片没有一句台词,但又处处让观众感受到了老人的内心世界,这得益于短片的音乐。短片的音乐为钢琴弹奏,旋律悠扬,节奏舒缓。当片中老人独自一人起床、吃饭、砌墙时,钢琴曲节奏始终如一,透露出些许忧伤。当随着之后老人在找回烟斗后回忆的深入,钢琴曲节奏明显有些加快,旋律逐渐欢快。这十分符合老人的内心心境,回忆往昔与爱人及子女的点点滴滴,对于现在孑然一身的老人,是异常甜蜜的。当老人烟斗“噗通”一声掉进水中,背景的钢琴曲也戛然而止,取代它的是烟斗落入水中时的咕噜水声,空洞又那么深不见底,真实而又形象,同时也表达出了老人在一人过活后唯一的精神寄托——烟斗,离开自己身边时,内心的惆怅与痛苦,也为之后关于烟斗与爱人的回忆埋下了伏笔;及短篇最后老人站在海底,他想着他青梅竹马的爱人,跟他并肩一砖一瓦筑起了他们的家。饭桌上,他们碰杯,相视而笑的曾经。不知有多少人如我曾担心他会沉浸回忆愿意就此埋身海底。然而回忆竟也支撑着他浮上水面。晚饭时,他与往常一样拿出红酒,却摆上两只酒杯。温暖的灯光下,他与忆中人干杯。钢琴再次响起,影片戛然。此时音乐中少了哀伤,多了些许轻快。老人的生活继续,平和安稳。短片通过音乐和各种视听语言将老人的内心呈现于大家眼前。从独自一人的失落,到烟斗引发种种回忆时的内心波澜,再到短片最后内心仿佛释怀,趋于平静。无不让我们动容。由此可以说,声音是这个短片的重要一笔,它带领观众,直至老人的内心世界。整部短片基本上采用的是冷色调,但也不乏暖色调。色调的不同明显取决现实还是回忆。当作者运用心理蒙太奇的手法刻画老人的种种回忆时,片子的色调趋于明亮,使人感到些许的甜蜜、幸福。典型的例子如:老人拾起烟斗的一瞬间里,过往如触电般开启。那瞬间像冰雪消融,像花苞绽放。一扇一扇的铁门被打开,一层一层的旧房屋被探访,一段段沉睡的回忆,被重见了天日。世界仿佛突然有了色彩。但每一次意识到现实的残酷时,画面又被带回了冷色调,仿佛应验了那句“回忆总是甜蜜的,现实总是残酷的”,也决定了本片的风格注定不会十分明快,而是淡淡哀伤。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老人回忆中他追求年轻妻子时的点点滴滴,从儿时的懵懂,到青年时的情窦初开,再到成年时的心心相印,淡黄色的画面让人感到幸福,但却不得不回到现实的深蓝色,因为眼前的颜色,永远也回不到过去的那点点淡黄。由此可见,本片所运用的色调,是本片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片中表达出的种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如今真实世界的写照,在现实生活中也时常发生。究其原因,并非简单的一两条就能说清。城市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会使得儿女无暇关注父母,特别是失去另一半的父母。当然了,导致片中老人不得不渐渐自己筑房来求得生存的原因,正是因为地球的环境不断恶化,全球变暖,结局就是这样的汪洋大海,无处藏身。一层一层的高度,淹没的城市,曾经的繁华和欢笑,全都坠入深渊。借着那个无法代替的烟斗,看到了曾经的生活场景,只能是形单影只地倒一杯红酒,和自己干杯。如果我们看了这个短片,不因此感动,那是一种冷酷;但如果我们看了这个短片,没有在生活中做出一丝改变,那就是一种残忍了。难道我们也希望在风烛残年时只能像片中的老人,依靠回忆来度过余生吗?难道我们希望只能像片中老人那样通过潜水时的触情生情才能体会到久违幸福的感觉吗?许多人认为,这个片子仅仅是讲述全球变暖的种种危害,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地球气候的确因为人类种种不文明行为而变暖,但是人内心的温度却因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追名逐利的社会心态而渐渐降温。这个才是本片导演加藤久仁生真正想通过短片告诉我们的。
  没有亲情、爱情交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即使老人在最后失去了他心爱的妻子 ,但在片尾的两个杯子的碰杯,不就是老人对于亲情、爱情的再次交汇吗?老人在重建房子的情形就如他儿时堆积木屋。随着房子越塔越高,陪伴在老人身边的人却越来越少,房子也越来越小。可是唯一不变的是老人对亲情、爱情的坚守;对美好生活回忆;对于孤单有不失情调的生活的热爱。通过12分钟的短小动画,加藤久仁生带我们进入一个对于人生的思考,我们最终也会像老人一样孤独寂寞,冰冷的海水淹没房屋不仅仅是全球变暖环境恶化所带来的后果,还有我们内心的海水。岁月是海水淹没着我们内心的塔楼,记忆不愿被拾起,搁置在心灵深处。何时会有如同老人的烟斗那样的契机,将封存完好的回忆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呢?岁月使人寂寞,温暖的只有回忆。青春一卷而去,回忆渐行渐远。
其他文献
影片《超脱》中亨利·巴赫特是一个有着与学生进行某种情感交流天赋的英语老师,但是他却选择了埋藏这种天赋。为了避免和学生或者是自己的同事产生什么"情感交流",他选择了做一个临时的代课老师,在每个学校都只呆很短的时间,然后就离开。  一次,有人推荐他到一间落魄的公立学校任教。这里的学生由于长期无人管教、目中无人,教学工作极难开展。在此期间,他耐心与叛逆学生交流,在不突破自己底线的前提下,善用方法,尊重、
《美丽人生》是一部问鼎奥斯卡的影片,是一部提名戛纳的影片,更是有“意大利的卓别林”之称的罗伯托·贝尼尼成功的作品之一,这无数熠熠生辉的光环依然不能完美评价这部电影。得以成为经典,只因为它是一部可以让人笑着流泪的电影。  在法西斯种族主义抓捕犹太人的背景下,演绎了一段跨越种族与阶级的传奇爱情。男主角基多和女主角多拉组建了一个平凡温馨的家庭,然而由于墨索里尼的政策,拥有犹太人血统的基多在生活中处处受阻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模式,自1999年诞生以来取得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独立学院在规模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就教学的客体来看,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都较差。从教学的主体来看,师资力量薄弱,专职英语教师大部分教学经验不足,还停留在“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程式上,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
[摘要] 西周时期窃曲纹灵活的线形纹饰弥补了青铜器体块特质的不足,赋予凝重的青铜器以生命的气息,线条的表现更加的抽象化和程式化。各种青铜的礼器、重器的装饰纹样都是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杰作,其装饰与实用统一的审美创造,构成了华夏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精英文化,在世界装饰艺术宝库也迸射异彩。  [关键词] 青铜器 装饰纹样 窃曲纹 构成形式  人类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比起原始时代的彩陶艺术,向前发展
天注定般的《天注定》,因为种种现实的因素,还没公映就已经“谬种”流传。而所有在网络平台上展开的讨论,基本上是一片赞扬之声。与此前公众以为“贾樟柯变徐克”的笑话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在看过《天注定》后,由衷的理解了贾导口中的“武侠电影”。不过,与贾樟柯执导的其它影片不同的是,这次的普遍赞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普遍的情感的认同性宣泄。基于此,笔者才认为应该对这部影片提出严肃而认真的批评,因为在这其中蕴含着
[摘要] 姜文2010年导演的作品《让子弹飞》在影坛至今仍留有飞痕,不同于其它商业大片把观众的泪水笑声留在影院,《让子弹飞》成功让观众带着思考走出影院。片中布莱希特“间离效果”艺术手法的运用对形成这种观影效果起了重要作用。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反对传统戏剧使观众沉浸于剧情受感情支配,提出了间离观众与剧情使观众成为观察者做自主判断的史诗剧理论,“间离效果”是实现其理论的核心艺术手法。《让子弹飞》充分
【作者简介】袁佳,女,陕西西安人,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电影创作研究、电影史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八部半》海报 《八部半》是费德里克·费里尼的经典作品。影片通过回忆、幻想、梦境的呈现,隐喻了一个关于电影创作的故事,也隐喻了电影本身。本文便拟从心理学与美学体验、时间与空间的艺术、释放本我的白日梦三个方面对《八部半》这一独特的电影文本进行分析,探究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一、心理学与美
【作者简介】  电影《唐人街》海报人物产生情节,情节塑造人物。在故事创作中,设计人物和编织情节同样重要。设计人物包括塑造人物和构建人物关系,构建人物关系包括建置和分拆人物关系。在设计人物时,把主人公这一个人物设计得精彩是远远不够的,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塑造作用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只有构建出好的人物关系,才能创作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如何设计故事中的众多人物?人物关系又该如何构建?下面,笔者以好莱坞类型电影
[摘要] 对小成本影片来说如何唤醒观众集体记忆、表达集体经验至关重要。当然小成本电影也要遵守市场规律,做好后期宣传。不过就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来看,小成本电影的确在经历一场危机四伏的“历险记”。  [关键词] 《李献计历险记》 中国 小成本电影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7.019  中国电影市场每年都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神话,看上去一片繁荣
[摘要]《贺兰先生的乐章》以严谨、保守的叙事风格完成了对一个中学音乐教师成长经历的讲述。影片中音乐教师贺兰的一生是阐释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鲜活范例。以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为导向,以丰富而又真诚的内容构成叙事线索,揭示平凡人并不平庸的精神状态,这是此部电影成功的秘诀。  [关键词]同一性 教师 价值观    《贺兰先生的乐章》(Mr.Holland’s Opus)是1996年出品的一部美国电影。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