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帮带”模式指教学、科研、资历较为丰富的教师通过有针对性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在高职院校中,面向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工作虽在实施中具备一定功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笔者所在院校在“传帮带”过程中的实际开展情况,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旨在帮助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传帮带;导师制度;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对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同时也给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师资问题成为了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给予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如笔者所在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自2018年转制成为高职院校以来,已通过公招方式分三批引进了三十余名专职教师,但因大部分新进教师为应届毕业研究生,普遍存在教学经验欠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等状况。为解决此类问题,我院采用了“传帮带”这种教学提升管理制度,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中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种常用举措。
一、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传帮带”工作开展情况综述
(一)以教学督导、“公开课”制度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学院大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立了院、系、班三级督导措施,即教务处通过日常查课进行教学督导,教学系(部)听课、查课进行教学督导,班级通过填写班级日志进行教学督导。三级督导政策共同聚焦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授课内容的阐释上是否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置是否合理等问题,及时纠正青年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促进业务能力的快速提升。
同时,学院通过“公开课”制度,由教务处、各教学系规定每名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讲授1次“公开课”,促进相近学科、课程之间任课教师的交流互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规范化程度。
(二)以赛促教,深度磨练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等国家、省级竞赛为契机,组织各系青年积极参赛,并在备赛、参赛期间邀请校内外专家对选手进行针对性指导。截至2021年9月,学院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情况如下:6人获得全国团体二、三等奖,4人获得全国个人三等奖;3人获得省级三等奖;1人获得院级特等奖,13人获得院级一等奖。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的平台,对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凸显出学院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与其他成熟院校之间的不足,也为学院思考如何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进一步打造、磨练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总结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三)以返岗教研巩固业务、师德塑造,提升“传帮带”功效
高校教师资格培训为学院每年新任教师培养的重要工作,学院开创性地将业务技能提升与师德师风养成进行有机融合,不断提升“传帮带”功效。受疫情影响,2020年度返岗教研工作两批新任课教师同时进行,共计有56名教师参加教师资格培训。按照省师培中心要求,学院积极组织开展返岗教研工作,安排29名职称相对较高,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一对二”指导,并首次为指导教师发放津贴补助,在有效发挥“老带新”的传帮带的作用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为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帮带”工作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传帮带”模式的具体实施,学院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整体性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对“传帮带”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不足
在进行“传帮带”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都存在着思想上不够重视的情况,有的青年教师在过程中不够积极,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未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有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缺少耐心和负责任的态度;有的指导教师简单认为只需要帮助青年教师完成正常课堂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而最重要的目的即对青年教师制订长期培养计划却往往被忽视。所以,在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的过程中,需要学院给予高度重视,可通过适当减轻新进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将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纳入其日常工作等方式,确保青年教师将更多精力用于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
2.“传帮带”工作指导效果仍待提升
在“传帮带”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與指导教师的配对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不甚熟悉,这就导致指导工作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其次,如果青年教师在整个“传帮带”工作的周期中始终都跟随一个导师进行学习和科研,这反而使其教学风格很难实现突破和创新。为解决上述问题,学院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通过采用“导师轮流制”的办法,引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具备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业界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使青年教师能够吸收不同指导教师的不同优点和长处,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可在返岗教研期间安排青年教师深入市场、企业一线,与业界人员进行交流互补,学习实操知识和经验,对其综合能力与素质进行优化提高,确保青年教师的先进性和积极性得以延续。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传帮带”模式的具体实施,能够看出要想提升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重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的积极探索能够推动青年教师队伍的顺利建设,在不断对培养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满热情,更加高效地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而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激发教师参与“传帮带”模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将职业培训和教学竞赛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以精英的个体打造出色的团体,推动学院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传帮带;导师制度;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对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同时也给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师资问题成为了每一所高职院校必须给予重视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如笔者所在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自2018年转制成为高职院校以来,已通过公招方式分三批引进了三十余名专职教师,但因大部分新进教师为应届毕业研究生,普遍存在教学经验欠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等状况。为解决此类问题,我院采用了“传帮带”这种教学提升管理制度,这也是当前高职院校中对青年教师培养的一种常用举措。
一、四川体育职业学院“传帮带”工作开展情况综述
(一)以教学督导、“公开课”制度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学院大力构建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立了院、系、班三级督导措施,即教务处通过日常查课进行教学督导,教学系(部)听课、查课进行教学督导,班级通过填写班级日志进行教学督导。三级督导政策共同聚焦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在授课内容的阐释上是否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设置是否合理等问题,及时纠正青年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促进业务能力的快速提升。
同时,学院通过“公开课”制度,由教务处、各教学系规定每名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讲授1次“公开课”,促进相近学科、课程之间任课教师的交流互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规范化程度。
(二)以赛促教,深度磨练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等国家、省级竞赛为契机,组织各系青年积极参赛,并在备赛、参赛期间邀请校内外专家对选手进行针对性指导。截至2021年9月,学院在各类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情况如下:6人获得全国团体二、三等奖,4人获得全国个人三等奖;3人获得省级三等奖;1人获得院级特等奖,13人获得院级一等奖。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教学交流的平台,对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凸显出学院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与其他成熟院校之间的不足,也为学院思考如何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进一步打造、磨练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能力总结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三)以返岗教研巩固业务、师德塑造,提升“传帮带”功效
高校教师资格培训为学院每年新任教师培养的重要工作,学院开创性地将业务技能提升与师德师风养成进行有机融合,不断提升“传帮带”功效。受疫情影响,2020年度返岗教研工作两批新任课教师同时进行,共计有56名教师参加教师资格培训。按照省师培中心要求,学院积极组织开展返岗教研工作,安排29名职称相对较高,经验相对丰富的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一对二”指导,并首次为指导教师发放津贴补助,在有效发挥“老带新”的传帮带的作用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为教师个人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传帮带”工作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通过“传帮带”模式的具体实施,学院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整体性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与指导教师对“传帮带”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不足
在进行“传帮带”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和指导教师都存在着思想上不够重视的情况,有的青年教师在过程中不够积极,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未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有的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缺少耐心和负责任的态度;有的指导教师简单认为只需要帮助青年教师完成正常课堂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而最重要的目的即对青年教师制订长期培养计划却往往被忽视。所以,在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的过程中,需要学院给予高度重视,可通过适当减轻新进的青年教师教学任务,将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纳入其日常工作等方式,确保青年教师将更多精力用于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
2.“传帮带”工作指导效果仍待提升
在“传帮带”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青年教师與指导教师的配对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部分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专业不甚熟悉,这就导致指导工作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其次,如果青年教师在整个“传帮带”工作的周期中始终都跟随一个导师进行学习和科研,这反而使其教学风格很难实现突破和创新。为解决上述问题,学院在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通过采用“导师轮流制”的办法,引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中具备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业界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使青年教师能够吸收不同指导教师的不同优点和长处,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可在返岗教研期间安排青年教师深入市场、企业一线,与业界人员进行交流互补,学习实操知识和经验,对其综合能力与素质进行优化提高,确保青年教师的先进性和积极性得以延续。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传帮带”模式的具体实施,能够看出要想提升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重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工作的积极探索能够推动青年教师队伍的顺利建设,在不断对培养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满热情,更加高效地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而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激发教师参与“传帮带”模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将职业培训和教学竞赛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整体提升,以精英的个体打造出色的团体,推动学院办学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