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的素材纷繁复杂,而在众多素材中,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翻译的研究却很少,而儿童诗歌是中国文学中十分独特的一部分。对中国儿童诗歌的翻译研究有利于对外推广中国的文化,从而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儿童诗歌的翻译经常会用到动词“ing”形式来表现其曼妙的动作,生动的形象以及独特的音律。在翻译过程中还要注重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群体——儿童,从而实现翻译的对等。
【关键词】中国当代儿童诗;动词“ing”形式;翻译受众性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49-2
目前对于当代儿童诗的翻译研究基本局限于对国外儿童诗歌写作特点以及翻译特点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著名的翻译工作者,如屠岸,任溶溶,他们在英美儿童诗译介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对于中国当代儿童诗汉译英翻译研究却少之又少,造成了对外话语权的不平等。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有其独特的特点,语言浅显易懂却又蕴含独特的诗情画意。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林焕彰总结说:“所谓的儿童诗的语言,我认为他就是‘活的语言’,你用的好,它就有生命﹑有感情﹑有感觉﹑有味道﹑有感染力﹑有说服力……这种语言是不定型的。中国当代儿童诗歌语言简洁,林焕彰在儿童诗歌创作中自称自己是“语言的贫户”意指写诗所使用的文字不多,字字都是浅白的,口语化的日常用语,没有反复,艰深的词汇。①儿童诗的精炼短小,意境深远十分适合翻译成英语,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获得中国以其他发达国家同等重要的话语权。
一、动词“ing”形式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翻译的妙用
在中国当代儿童诗翻译中,使用动词“ing”形式会给翻译带来独特的韵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勾画细致动作,译文传神
在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中,动词比比皆是,而对于与这一类词语的处理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来翻译,但是如果使用现在分词的形式来表现诗中的传神形象,会更有独特的神韵。对《小海螺》这首诗“海妈妈有许多娃娃——/小鱼﹑小蟹﹑小虾……/只有小海螺最喜欢/跑到沙滩来玩耍。/金灿灿的阳光,/湿润润的沙……/小海螺玩得痛快,/忘了早点回家。/海妈妈请风姨/在耳边提醒它。/可是小海螺不听风姨的话,/在沙滩上爬呀爬……”最初的翻译是“Mother Sea has many babies--/little fish,crablet,and shrimp./Only the little shell likes to play on the beach./The golden sun,the moist sand make the little shell overjoyed/that he forgets to go to home./Mother Sea asks Aunt Wind to remind him,/but he doesn't do as he was told./He continues to crawl on the beach.”对这首诗在翻译讨论以及校对过程中,把原译“only the little shell likes to play on the beach”改成了“only the little shell likes playing on the beach”。这样不仅符合用动词“ing”形式表示动作的经常性,习惯性,同时还能生动再现诗中的主人公小海螺贪玩的性格,与儿童诗歌的受众读者——“儿童”贪玩的天性十分符合,易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更加深了对于原诗的理解。而另一处改动则是最后两句,变为“but he disobeys,crawling,crawling on the beach”。把两句话合译成一句,这种改动符合儿童诗歌翻译简洁,用词少的特点,而且“crawling,crawling on the beach”比较原译更能生动刻画出小海螺动作,细致入微,感觉就像在眼前爬过一样,更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习惯。这种译法更贴近原语的“爬呀爬”,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小海螺对于沙滩的恋恋不舍之情,使得受众群体增加对原诗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小小的动词“ing”形式对于译文在形象再现,表达情感,增强理解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在《猫头鹰》这首诗“睁一只眼/——放哨/闭一只眼/——睡觉。/我要是像猫头鹰/该有多妙!/一只眼睁着/——看电视,/一只眼闭着/——睡觉。”对于这首诗的翻译为“One eye open/--keep watch/One eye closed/--fall asleep/If I were an owl,it would be wonderful/One eye open/--watch TV/One eye closed/--fall asleep.”对于这首诗的译入语,如果把这几个动词翻译成动词的“ing”形式,如“keeping watch,sleeping,watching TV”来表现动作则更加生动形象。“keeping watch”表现了猫头鹰睁大眼睛,一动不动的形态特点,符合猫头鹰在儿童心目中的形象,也符合猫头鹰在西方儿童思维中形象。“fall asleep”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睡觉的状态,改成“sleeping”体现了猫头鹰熟睡的状态,翻译效果与原译相比更简洁,更传神。
(二)再现诗中意象,惟妙惟肖
诗歌即意象。诗歌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特定的细节描写上的,这些描写能够刺激人们的感官而产生形象的感觉或画面,这些经过细致刻画的细节描写在诗歌中被称为意象。通常,诗人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通过意象唤醒我们的记忆,刺激我们的感觉,引起我们的共鸣。”②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中,丰富的意象是其重要的特点,包括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儿童想象中的事物。在汉译英的过程中,使用动词“ing”会使诗中的意象活灵活现,仿佛出现在儿童眼前一样。在《蓝天和海》这首诗“海是地上的蓝天,/风吹着渔帆飘动,/像朵朵浮云。/点点渔火,/是眨眼的星星。”诗中儿童把大海想象成蓝天,把海中的白色船帆想象成了云朵,把渔火想象成天上的星星,这些意象富有想象力,符合儿童的认知角度。而对他们的翻译处理可以译成:“The sea is like the blue sky on land./The sails of the fishing boats drifting in the wind,/like floating clouds./At lights of fishing boats,/like twinkling stars.”把诗中的意象“朵朵浮云”和“眨眼星星”翻译成“floating clouds”和“twinkling stars”生动地再现了这两个意象,读上去仿佛就像云朵在眼前飘过,星星在向你眨眼,富有童真﹑童趣,符合翻译的受众群体—儿童的认知能力,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在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儿童诗《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片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这首诗用儿童的视角,想象自己是一片雪花,悠扬潇洒地在空中飞舞。对于这首诗的翻译译为:“If I were a snowflake,/dancing gracefully,/discovering my direction,/flying,flying,flying—to find my dwelling.”译文把“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翻译成“dancing gracefully”简洁明了,雪花轻盈,翩翩起舞的优美姿态跃然纸上,富有灵动的气息。最后一句的译文使用动词“ing”形式更加深化了雪花轻盈,无忧无虑在空中飞舞的意象。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动名词形式在当代儿童诗歌翻译中有助于诗中意象的再现以及升华。
(三)还原儿诗声律,朗朗上口
诗歌自古以来就以其整齐的音律格式著称。而对于诗歌的翻译,著名的翻译家翁显良曾说过:“译诗难,难在再现意象与声律。”③“一切语言都有音乐性,凡属文学都讲究声律,尤其是诗。然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声律。”可见译入语如能保持原语的韵律非常不易。儿童诗歌作为诗歌的一种,也有丰富的韵律,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对于儿诗翻译汉译英的过程中,使用动词“ing”可以使译入语合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台湾诗人林武宪写的《阳光》“阳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这首诗短小精悍,但句式整齐,韵律十足,把灿烂的阳光比作妈妈浓浓的爱的目光,温暖感人。此诗可以译为:“Sunlight,/Sunlight,on the window,climbing;/Sunlight,on the flower,smiling;/Sunlight,on the stream,gliding;/Sunlight,in Mum's eyes,brightening……”译入语保留了原文整齐划一的格式,将“爬着,笑着,流着,亮着”分别翻译成“climbing,smiling,gliding,brightening”押尾韵“ing”/?耷/和/ai/,并且与前面的“sunlight”遥相呼应,体现了译入语的音律美。把动词“ing”形式放在句尾可以把原来不押韵的动词变成押尾韵,增强了儿童诗歌的可读性,从而体现了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二、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一)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群体
谈到儿童诗的翻译,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翻译儿童诗歌会比翻译其他诗歌容易许多。因为儿童诗歌相对于成人诗歌而言,内容浅显易懂,用词简单直白。译者只要把诗中的内容再现,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儿童诗也是诗歌的一种,但是它收到特定读者—儿童读者对象心理的制约,诗中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大胆的想象,运用的语言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而一般的译文都是成人的作品,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儿童的视角和心理来研究如何能让信息的接受者—儿童来认可,如何让儿童在诗中找到童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儿童诗歌翻译是双重载体,其复杂性远比成人诗歌翻译大很多。因此,我们在翻译儿童诗歌时要充分考虑翻译的受众群体—儿童的切身感受。
(二)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给人带来的隔阂,从而使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能有效进行交际的一种行为。由此可见,翻译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就涉及到翻译两大主体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在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中其提出了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译文的预期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从受众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使得翻译的理论性更具有了实践性的论证。④因此,在翻译儿童诗歌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诗歌译入语的受众群体—儿童的阅读效果,通过动词“ing”形式来再现原语丰富的意象,细腻的动作以及美妙的音律,用词简洁,朗朗上口,还原诗中的童真童趣,从而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中国的儿童诗歌创作主体是成年人,而其受众群体却是儿童。中国儿童诗歌是为儿童创作的,反映的是儿童情趣和心声,适合儿童听赏诵读的诗歌。⑤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理解原语,这样才能做好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翻译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也成了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儿童诗歌作为中国文学上的一只独秀,我们有责任让它走出国门,从而实现对外话语权的平等。因此,做好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英译是我们实现儿童诗歌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在翻译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本着儿童本位观和翻译受众性,兼顾东西方文化差距,从而做好中国儿童当代诗歌的翻译工作。
【注释】
①林焕彰,赵霞:《关于儿童诗的创作、思考及其他—访台湾儿童文学家林焕彰先生》,《中国儿童文化》。
②Robert Di Yanni ed,Literature:Reading Fiction,Poetry,Drama,and the Essay(New York:McGranHill Publishing Company,1999).
③翁显良:《意象与声律—谈诗歌翻译》,《文学翻译讲座》。
④张美芳:《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述》,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⑤孔宝刚:《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王天昫(1990- ):女,辽宁铁岭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关键词】中国当代儿童诗;动词“ing”形式;翻译受众性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49-2
目前对于当代儿童诗的翻译研究基本局限于对国外儿童诗歌写作特点以及翻译特点的研究,涌现出了一些著名的翻译工作者,如屠岸,任溶溶,他们在英美儿童诗译介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对于中国当代儿童诗汉译英翻译研究却少之又少,造成了对外话语权的不平等。中国当代儿童诗歌有其独特的特点,语言浅显易懂却又蕴含独特的诗情画意。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林焕彰总结说:“所谓的儿童诗的语言,我认为他就是‘活的语言’,你用的好,它就有生命﹑有感情﹑有感觉﹑有味道﹑有感染力﹑有说服力……这种语言是不定型的。中国当代儿童诗歌语言简洁,林焕彰在儿童诗歌创作中自称自己是“语言的贫户”意指写诗所使用的文字不多,字字都是浅白的,口语化的日常用语,没有反复,艰深的词汇。①儿童诗的精炼短小,意境深远十分适合翻译成英语,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目的,获得中国以其他发达国家同等重要的话语权。
一、动词“ing”形式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翻译的妙用
在中国当代儿童诗翻译中,使用动词“ing”形式会给翻译带来独特的韵味,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勾画细致动作,译文传神
在对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中,动词比比皆是,而对于与这一类词语的处理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来翻译,但是如果使用现在分词的形式来表现诗中的传神形象,会更有独特的神韵。对《小海螺》这首诗“海妈妈有许多娃娃——/小鱼﹑小蟹﹑小虾……/只有小海螺最喜欢/跑到沙滩来玩耍。/金灿灿的阳光,/湿润润的沙……/小海螺玩得痛快,/忘了早点回家。/海妈妈请风姨/在耳边提醒它。/可是小海螺不听风姨的话,/在沙滩上爬呀爬……”最初的翻译是“Mother Sea has many babies--/little fish,crablet,and shrimp./Only the little shell likes to play on the beach./The golden sun,the moist sand make the little shell overjoyed/that he forgets to go to home./Mother Sea asks Aunt Wind to remind him,/but he doesn't do as he was told./He continues to crawl on the beach.”对这首诗在翻译讨论以及校对过程中,把原译“only the little shell likes to play on the beach”改成了“only the little shell likes playing on the beach”。这样不仅符合用动词“ing”形式表示动作的经常性,习惯性,同时还能生动再现诗中的主人公小海螺贪玩的性格,与儿童诗歌的受众读者——“儿童”贪玩的天性十分符合,易于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更加深了对于原诗的理解。而另一处改动则是最后两句,变为“but he disobeys,crawling,crawling on the beach”。把两句话合译成一句,这种改动符合儿童诗歌翻译简洁,用词少的特点,而且“crawling,crawling on the beach”比较原译更能生动刻画出小海螺动作,细致入微,感觉就像在眼前爬过一样,更符合儿童形象思维的习惯。这种译法更贴近原语的“爬呀爬”,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小海螺对于沙滩的恋恋不舍之情,使得受众群体增加对原诗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小小的动词“ing”形式对于译文在形象再现,表达情感,增强理解方面都有其独特的功能。
在《猫头鹰》这首诗“睁一只眼/——放哨/闭一只眼/——睡觉。/我要是像猫头鹰/该有多妙!/一只眼睁着/——看电视,/一只眼闭着/——睡觉。”对于这首诗的翻译为“One eye open/--keep watch/One eye closed/--fall asleep/If I were an owl,it would be wonderful/One eye open/--watch TV/One eye closed/--fall asleep.”对于这首诗的译入语,如果把这几个动词翻译成动词的“ing”形式,如“keeping watch,sleeping,watching TV”来表现动作则更加生动形象。“keeping watch”表现了猫头鹰睁大眼睛,一动不动的形态特点,符合猫头鹰在儿童心目中的形象,也符合猫头鹰在西方儿童思维中形象。“fall asleep”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睡觉的状态,改成“sleeping”体现了猫头鹰熟睡的状态,翻译效果与原译相比更简洁,更传神。
(二)再现诗中意象,惟妙惟肖
诗歌即意象。诗歌是建立在一系列具体的﹑特定的细节描写上的,这些描写能够刺激人们的感官而产生形象的感觉或画面,这些经过细致刻画的细节描写在诗歌中被称为意象。通常,诗人不直接表露情感,而是“通过意象唤醒我们的记忆,刺激我们的感觉,引起我们的共鸣。”②在中国当代儿童诗歌中,丰富的意象是其重要的特点,包括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以及儿童想象中的事物。在汉译英的过程中,使用动词“ing”会使诗中的意象活灵活现,仿佛出现在儿童眼前一样。在《蓝天和海》这首诗“海是地上的蓝天,/风吹着渔帆飘动,/像朵朵浮云。/点点渔火,/是眨眼的星星。”诗中儿童把大海想象成蓝天,把海中的白色船帆想象成了云朵,把渔火想象成天上的星星,这些意象富有想象力,符合儿童的认知角度。而对他们的翻译处理可以译成:“The sea is like the blue sky on land./The sails of the fishing boats drifting in the wind,/like floating clouds./At lights of fishing boats,/like twinkling stars.”把诗中的意象“朵朵浮云”和“眨眼星星”翻译成“floating clouds”和“twinkling stars”生动地再现了这两个意象,读上去仿佛就像云朵在眼前飘过,星星在向你眨眼,富有童真﹑童趣,符合翻译的受众群体—儿童的认知能力,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 在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儿童诗《雪花的快乐》“假如我是一片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这首诗用儿童的视角,想象自己是一片雪花,悠扬潇洒地在空中飞舞。对于这首诗的翻译译为:“If I were a snowflake,/dancing gracefully,/discovering my direction,/flying,flying,flying—to find my dwelling.”译文把“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翻译成“dancing gracefully”简洁明了,雪花轻盈,翩翩起舞的优美姿态跃然纸上,富有灵动的气息。最后一句的译文使用动词“ing”形式更加深化了雪花轻盈,无忧无虑在空中飞舞的意象。由此可以看出,使用动名词形式在当代儿童诗歌翻译中有助于诗中意象的再现以及升华。
(三)还原儿诗声律,朗朗上口
诗歌自古以来就以其整齐的音律格式著称。而对于诗歌的翻译,著名的翻译家翁显良曾说过:“译诗难,难在再现意象与声律。”③“一切语言都有音乐性,凡属文学都讲究声律,尤其是诗。然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声律。”可见译入语如能保持原语的韵律非常不易。儿童诗歌作为诗歌的一种,也有丰富的韵律,读起来才能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对于儿诗翻译汉译英的过程中,使用动词“ing”可以使译入语合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台湾诗人林武宪写的《阳光》“阳光,/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这首诗短小精悍,但句式整齐,韵律十足,把灿烂的阳光比作妈妈浓浓的爱的目光,温暖感人。此诗可以译为:“Sunlight,/Sunlight,on the window,climbing;/Sunlight,on the flower,smiling;/Sunlight,on the stream,gliding;/Sunlight,in Mum's eyes,brightening……”译入语保留了原文整齐划一的格式,将“爬着,笑着,流着,亮着”分别翻译成“climbing,smiling,gliding,brightening”押尾韵“ing”/?耷/和/ai/,并且与前面的“sunlight”遥相呼应,体现了译入语的音律美。把动词“ing”形式放在句尾可以把原来不押韵的动词变成押尾韵,增强了儿童诗歌的可读性,从而体现了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二、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一)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群体
谈到儿童诗的翻译,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翻译儿童诗歌会比翻译其他诗歌容易许多。因为儿童诗歌相对于成人诗歌而言,内容浅显易懂,用词简单直白。译者只要把诗中的内容再现,将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儿童诗也是诗歌的一种,但是它收到特定读者—儿童读者对象心理的制约,诗中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大胆的想象,运用的语言都必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而一般的译文都是成人的作品,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儿童的视角和心理来研究如何能让信息的接受者—儿童来认可,如何让儿童在诗中找到童趣。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儿童诗歌翻译是双重载体,其复杂性远比成人诗歌翻译大很多。因此,我们在翻译儿童诗歌时要充分考虑翻译的受众群体—儿童的切身感受。
(二)儿童诗歌翻译的受众性
翻译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给人带来的隔阂,从而使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都能有效进行交际的一种行为。由此可见,翻译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就涉及到翻译两大主体信息的发出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在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中其提出了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译文的预期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从受众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使得翻译的理论性更具有了实践性的论证。④因此,在翻译儿童诗歌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儿童诗歌译入语的受众群体—儿童的阅读效果,通过动词“ing”形式来再现原语丰富的意象,细腻的动作以及美妙的音律,用词简洁,朗朗上口,还原诗中的童真童趣,从而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中国的儿童诗歌创作主体是成年人,而其受众群体却是儿童。中国儿童诗歌是为儿童创作的,反映的是儿童情趣和心声,适合儿童听赏诵读的诗歌。⑤在翻译过程中,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理解原语,这样才能做好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翻译工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也成了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儿童诗歌作为中国文学上的一只独秀,我们有责任让它走出国门,从而实现对外话语权的平等。因此,做好中国当代儿童诗歌的英译是我们实现儿童诗歌国际化的必要途径。在翻译过程中逐步总结经验,本着儿童本位观和翻译受众性,兼顾东西方文化差距,从而做好中国儿童当代诗歌的翻译工作。
【注释】
①林焕彰,赵霞:《关于儿童诗的创作、思考及其他—访台湾儿童文学家林焕彰先生》,《中国儿童文化》。
②Robert Di Yanni ed,Literature:Reading Fiction,Poetry,Drama,and the Essay(New York:McGranHill Publishing Company,1999).
③翁显良:《意象与声律—谈诗歌翻译》,《文学翻译讲座》。
④张美芳:《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述》,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⑤孔宝刚:《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王天昫(1990- ):女,辽宁铁岭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