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师的一封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的伙伴们:
  大家好!
  见字如面。请允许我用这一略显陈旧的方式,带你回到我的从前,我把我的成长故事说给你听。
  一些重要的人,一定是成长中绕不开的,这不是套路,是规律。我遇见他们不是在我最好的年华,反而因为他们,我遇见了我专业成长中的最美年华。
  2014年是我专业成长好年华的开始。那一年的9月,我评上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更重要的是,我突然被镇江市小语教研员张晨晖老师相中,参加了为期三年的全国卓越教师培训班。在这之前,只听闻有关她的三个信息: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偏偏是工作中的拼命三郎。明明家境富裕到可以做全职太太,却非要选择做教师。还知道张老师出道很早,是全国第二届阅读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后来,因为一场活动,我和张老师有了交往。为帮助我们成功举办省小语活动,她不知驱车跑了多少次。记得有一次,她竟然一天都泡在会场逐项指导,午饭也是就着盒饭匆匆吃几口,饭后继续指导,直到晚上9点多钟。张老师就是这样,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干劲和冲劲,想做的事说做就做,没有半点迟疑。再后来,我就一直沐浴着张老师的春晖。她出去学习总带上我,遇到活动上课首推我,逢人一定会夸我。被她如此特殊待遇,我惶惶然:自己何德何能,竟得到她的这般厚爱?
  当有一天,再次听她说:“都说文人相轻,我就不信这个邪。我们俩一定要相互提携,为镇江小语培养一批优秀的后来人。”我似乎明白了:难怪她会亲自带一期又一期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班。难怪她会不顾劳累,一次次奔波于镇江区县间,听老师们试上练讲。难怪她一次次督促我不要停止向前的脚步,那是她希望我能为年轻的你们做榜样。迎着张老师热切期盼的眼神,我沿着从课堂一线到阅读反思的扎实路径,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开出花。不知不觉,我习惯了像张老师那样全力以赴。白天上课、改作业、做校务事务繁忙,来不及长时间在阅览室看书,我就边浏览边将好文章拍在手机里,慢慢细看。大伙儿忙刷朋友圈时,正是我静享独处,补读补思补写之时。已是特级,按理说多动动嘴评评课就行,但,我依然乐颠颠地站上讲台,享受课堂,享受通过课堂来引领年轻的你们。张老师在台下看着我笑,我也笑。
  和张老师在一起,必须要学会沉下心来做事,不然就做好接受她批评的准备。年轻的朋友们,大家要记得:当拣好话、漂亮话说已成为许多人的表达方式时,还有人给你一些批评与提醒,那这个人是真诚期待你更好的人,当珍惜,当在乎并直面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每遇张老师不留情面的批评,我都会逼问自己:她的眼里为何常含泪水?那是因为她时时念着镇江小语!问着问着,不再彷徨,未来在哪儿,我心通透。
  在张老师的引荐下,我参加的各级教学研讨活动多了起来,也认识了我要说的另一个专业引领人——江苏省小语教研员李亮老师。每次教学活动,李老师都是一以贯之的平和收敛,说话很淡,很轻。主题讲座也好,主持总结与点评也罢,自始至终从不见他慷慨激昂,只有痕迹不露的点拨。常常是,他说得云淡风轻,我们却听得血脉贲张。因為真实真诚,因为要言不烦!
  耳濡目染,受李老师无为而治的“减法思维”影响,我开始思索如何在繁杂头绪中聚焦重点,在想做该做中心无旁骛地专注能做的事。李老师的“减法思维”也启迪着我思考课堂。我没有听过李老师上课,常借助他的点评、讲座畅想课堂上李老师的样子:课堂上的他一定是沉静的,沉静地“藏”,沉静地“平”,学生则是大胆地“露”,大胆地“起”,在他一如既往的沉静中,课堂一点点朝深处漫溯。在假想中,我开始建构并追寻理想课堂的样子: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实践、经历、思考,课堂因学生在场呈现丰富的安静。如今,我没有抵达期盼的境界,但,我会一点点努力靠近。
  李老师谦和儒雅,从不端架子,总能恰到好处地帮助老师们化解各种尴尬。他尤其懂得“量体裁衣”,总是努力发现不同老师的不同特点,给予甚至专门安排合适的成长帮助。对我这类不够自信的人,李老师从没说过要怎么做,鼓励却无时不在,既无声,又有力!在“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教古诗”的省级重要活动上,他安排我上台参与沙龙,用自己的教学故事表达对于永正先生的敬仰;推荐我上全国教研活动展示课;把我带进省重大教学改革课题组,让我得以有更多机会和优秀同行面对面交流……原本一直喜欢坐在角落默默看、静静听的我,一次次被推上前台,在一次次的学习和历练中,我的专业视野因此开阔与敞亮。
  故事说到这儿,年轻的你可能会说:你说这些给我们听,让我们徒有羡慕,省市教研员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的。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见,不过,你要知道,重要的人和重要的事,等不来,脚踏实地地往前走,自然会遇上。之前一直奇怪张老师为什么会突然安排我去参加卓越班培训,后来我才知道因为她在一次评审中看到我写的许多教育教学论文随笔,于是,便认定了我。那些篇章也真是值得我自豪的,50多篇,全是通过实践和思考一笔笔写出来,一篇篇投出去,一次次被编辑选中的,没有一篇掺水。而这些,都来自于平日里静悄悄的革命。静下心来向前走,就没有落空那回事,总有一些人、一些事、一场庆典在那里等你。年轻的你,现在可以为将来的遇见时刻做好准备。当真正遇见时,你有足够的底气去迎接和面对他们带给你的机遇及挑战。我还想说的是,不忽视身边的每一个人,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都会成为你的重要他人。我的校长曹慧女士就是我身边重要他人中不能绕开的一个。我曾经专门写过她,她的包容、理解、支持,让我的专业发展之路畅通无阻。如果没有她的一路扶持,我想我并不能遇见张老师和李老师。还有我身边的众多教研员和前辈,还有你们——我的年轻同事和伙伴,你们也都是我的重要他人。前辈们的理解、关心、帮助,给我精神支撑,你们青春向上的铿锵足音则鼓舞着我,催促着我,你们的智慧也时时启迪我,让我有信心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行。记住,不要只顾着眺望远方,用行动赢得身边人,远方自然会越来越近。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期待有多么重大的事件,有时有些事只是芝麻大的小事。但,年轻的朋友,“芝麻”是打开宝藏大门的神奇咒语。不要疏忽一些芝麻大的小事,从身边的教学小事做起,才能实现“芝麻开花——节节高”!
  回望之中,那些人,那些事,心底一次次重现,亲切温暖。道理在心头一点点明晰,都已说给你听。祝年轻的你们早日为遇见你的重要他人做好准备!
   你们的朋友
其他文献
教材解读  “学贵知疑”,本单元导语中语文学习要素是:(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  题。(2)写一个人,注意把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课后习题设计和课前阅读导语中,学习任务是围绕学习要素,从仿照问题清单进行小组交流到自我发现问题,罗列问题清单并试着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思维发散训练,为单元习作做好了教学策略上的铺垫。  通过四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在阅读中尝试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记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精卫填海的故事。  4.感受精卫填海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猜图导入,初步讲述  1.中国古代有很多神话故事,  老师带来了几幅图,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话故事。谁愿意猜一猜?(出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图片)  2.生猜图。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神话故事就是精卫填海。
文本解读  《语文园地八》共安排了五个板块: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内容编排形式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旨在让学生借助各板块的学习获得语文知识及学习经验的增长。  “识字加油站”围绕“卫生间”这一特定的生活场所编排了10个常用词语,分成5组,认识8个生字。每组词语的组合富有规律,一个是日常生活物品名称,一个表示用途。这些词语充满生活气息,教学时可借助生活场景,培养学生
2018年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望洞庭》一诗中的“庭”字中“壬”下面一横短。而统编本三年级上册《望洞庭》中,发现“庭”字变成下横长上横短的“■”了。  同一个字却有两种不同的写法,不少教师为此感到很困惑。  我们知道,许慎的《说文解字》将“庭”析解为一个从广,廷声的形声字,而“廷”又是一个从廴,■声的形声字,“■”读tǐng,下部是“土”,上部許慎解说是像草木从“土”上萌生状
素养取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越发重视学生课内外阅读,有些教师试图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表达素养,可是这样的“试图”常常一厢情愿。令他们匪夷所思的是,在现实的教学中,为数可观的学生,他们喜欢阅读,甚至沉迷于阅读,但习作表达却不尽如人意,面对具体的习作任务,他们的言语捉襟见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自身阅读教学:什么样的阅读才能促进学生的习作水平提升?或者,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何处?其实
一、引读导入,直奔中心,整体把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槐乡五月》这篇课文。  (生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走进槐乡,领略了槐乡的美景。五月,洋槐开花了——  生: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师:我们还欣赏了槐花美  丽的姿态。有的槐花——  生: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五月
《童年的水墨画》原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现在选入统编本三年级下册。这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尤其是对没有乡村生活经历的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难度不小。这样的课文,怎样引导学生感受到文中的趣、体会出诗歌的美呢?我的教学分如下几个板块进行,学生在课堂上玩得很开心!  序曲:认识水墨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立即出示两幅图:一幅中国的水墨画,一幅西洋的油画。让学生猜一猜哪一幅是水墨画,然后让学生说一
“诗教”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其宗旨是用诗性的语言、思维等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并春风化雨地进行教化,丰盈学生的人文底蕴,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诗教”的内容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古诗及现代诗,也包括现行教材中非诗歌体裁的优秀文本。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文诗融合”,引导学生通过转化、改编、拓展,提取文本诗性,吸收诗教营养。  一、把握非诗歌文体的诗性元素  很多非诗歌文体的文本富有诗情画意,流淌在
贾老师的课看似很传统,无非是听、说、读写——不管是阅读课还是习作课,但贾老师的课却总是很经典,不事雕琢,语言干净,设计完美,堪称教科书式的课堂范例。贾老师的课  看似平淡无奇,一点都不精彩——没有任何剧场效应,但贾老师的课却总是震撼人心,他用学生生命的状态变化告诉我们“教语文就是教  做人”。  30年前风靡大江南北的“贾老师教作文”如此,13年前的一堂续写童话的习作課《谁动了松鼠的奶酪》更是典范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小说有过一定接触,在阅读文章时,能够从人物的语言等描写中初步感受人物的品质,但对于如何抓住语言描写体会人物品质的方法认识比较模糊,大部分学生对船长的认知,只停留在敬佩的层面,理解比较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本文为什么主要抓住哈尔威船长的言行,特别是语言进行描写?这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