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官”一词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其中的“父母”泛指统治者。在汉代,曾出现了两位取得卓越政绩的地方官员,即西汉的召信臣和东汉的杜诗。据《后汉书》记载:杜诗担任南阳太守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将其与西汉的召信臣相提并论,于是就有了“前有召父,后有杜母”之说,此时,“父母”一词已具有了地方官员的含义。采初王禹傅在《谪居感事》一诗中写道:“万家呼父母,百里抚悸嫠。”诗后则附有自注:“民间呼令为父母官。”这是将“父母官”比做地方官员的最早出处。
在封建社会,父母既是子女的主宰,同时又最疼爱自己的子女,而作为“父母官”则被赋予了领导与爱护百姓的职责。由于承担这一职责的通常是州、县等地方长官,因此,所谓的“父母官”其实是百姓对地方长官的一种赞誉。除此之外,“父母官”还代指家乡的地方官员。古人做官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举荐和科举考试,一旦成为朝廷命官,出于避嫌等原因,通常要到异地为官。而那些京师高官,除了本身的祖籍在京师外,大多数官员的父母还在地方,这部分人也把家乡的地方官员称之为“父母官”,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家;父母官”。
“父母官”的两种含义所适用的对象虽然都是指地方官员,但用法却有所不同。前者是百姓对地方长官的称呼,是他称而不是自称,如此称呼体现了百姓对地方长官的一种敬畏和赞誉,而后者则是京师高官对家乡的地方官员的一种尊称,是一种自谦的表示,其如此称呼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来显示自己没有架子,尊重对方,=来希望对方对自己的父母亲眷有所照应。当前,有些文学作品或影视剧中常出现“我作为家乡的父母官”等话语,其实这是一种不恰当的用法,而在外地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在见到家乡的领导时,若把对方称之为“家乡父母官”,则显得过于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