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人物的语言特点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d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杰罗姆·塞林格是二战后出现的美国著名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典型的时代气息,《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他的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主人公霍尔顿在纽约流浪的经历,以此向读者展现出美国青少年迷茫的价值观和空虚的精神世界。这部小说的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语言特点是“霍尔顿式”的,风趣幽默又不乏深刻,凸显了作品的主旨。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语言特点;霍尔顿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自从出版后这部小说就饱受争议,因为大量的“淫秽”语言在当时的美国一度被列为禁书,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它的影响力。塞林格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刻画得淋漓尽致,他就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青少年的典型写照,他的焦虑和迷茫也正是每个美国青少年所经历的。该小说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霍尔顿十七岁的时候进入精神病院,在即将离开精神病院时他讲述了去年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事情。
  霍尔顿是一个考试经常不及格且被开除的“坏学生”,为了逃避父母的指责,他决定先不回家,在学校再逗留几天,但无聊的舍友让他忍无可忍,最终他决定前往纽约流浪,到了纽约之后他才发现来这里并不是解脱,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束缚,在纽约看到的一切让他的灵魂受到了震撼。这里的男男女女都有一副丑陋的面孔,不管是陌生的人还是自己曾经信赖的人都让他感到无比失望,他决定逃亡西部去实现他的梦想,拯救单纯的孩子。妹妹菲比知道他的想法后想同他一起去,在把妹妹送回家后父母知道他的想法认为他精神出了问题,所以他进了精神病院。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的语言特点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语言艺术不仅在文学层面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在语言学的层面也具有典型性。纽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少年的口语是极具特色的。小说的语言艺术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面貌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霍尔顿的语言虽然是恶俗的口语或者俚语,表达方式也多模糊不定,但正是这种简单、平淡又贴近生活的语言才让小说有个性和创造性。
  (一)霍尔顿粗俗化的语言
  《麦田里的守望者》字数多达七万字,大多数都是主人公的自述,而在他的表达中,较为粗俗的俚语出现的次数很多,有学者对此做过专门的统计,比如“goddam”(他妈的),例如他厌恶自己的学校就会说“I hated that goddamn Elkton Hills.”(我讨厌那个混蛋的学校)、还有他遇到讨厌的人会说“He’s got this goddam superior attitude all the time.”(这个家伙的态度总是他妈的傲慢),当他发现自己的女友和别人有私情时,“goddam”出现的频率就多了,如“That’s exactly my goddam point.”(那恰恰是我他妈想说的话)。在小说中这些话语信手拈来,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几乎对周围的每个人、每一件事物都充满恶意,他玩世不恭的形象正是通过这些语言表现出来,表面的语言也反映出他内心深处对当时纽约现实世界的不满,同时也有太多的压抑。个人的生活态度也能从侧面折射出整个社会现状,小说中的美国青年终日昏昏沉沉,不知所以,他们吸毒、抽烟、喝酒、说脏话,几乎沾染了当时社会上人们所具备的所有恶习,所以霍尔顿是他们的一个代表,他的语言也就是当时美国纽约社会青少年的语言习惯,他的精神面貌便是整个社会的写照。
  (二)霍尔顿俚语化的语言
  俚语一般用于非正式场合,它通常在民间被大量使用,而且使用者多是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地域性较强。俚语能够直白、自然、流畅地表达出说话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说了大量的俚语,尤其是他在愤怒地调侃这个世界的时候,塞林格巧妙地用俚語传达人物叛逆的心理,将主人公的空虚、愤怒、绝望都表现出来。在小说中,“kill”这个词的俚语用法在小说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That story just about killed me.”(那个故事令我着迷),这句话中的“kill”是“令人痴迷”的意思,而“Then she turned her back on me again.It really killed me.”(她扭过脸对我不理睬,我的心都要碎了),这句话中的“kill”则带有一种夸张的韵味,表达他强烈的情绪。他还习惯用“old”这个词,比如“老胳膊”(“old arm”),“老心”(“old heart”)等,即使是喜欢的妹妹也要这样称呼。他的这种说话方式反映出他对现实世界强烈的不满以及深深的抱怨,他讨厌上世纪五十年美国的成年社会,讨厌成年人和故作成熟的人们,他对为了追逐名利不择手段的人充满了鄙夷,对金钱也极度厌恶,但作为少年的他却无能为力,只能通过说俚语来发泄内心的不满。
  (三)霍尔顿模糊化的语言
  从小说的最开始,读者就可以看到很多附着语,“or anything”,“and all”等出现的频率较大,例如:“and how my parents were occupied and all”(以及我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等),“and I didn’t know anyboby there that was splendid and clearthinking and all.”(就我所知,那里并没有令人满意或者思维清晰明了的)等;“It was the last game of the year,and you were supposed to commit suicide or somehting if old Pency didn’t win.”(那是当年最后的一场比赛了,要是old Pency队失败了,你会自杀或者干类似的事情)。这些词语颠覆了正规的语言,数量巨大且出现频繁。有很多学者认为该小说没有精准的语法表述,没有规整的句式句法,虽然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但是读起来却轻松愉悦,简单化的表述却能起到意犹未尽的效果。霍尔顿将传统语言中的“and the like”,“and so on”替换成“or anything”,“and on”,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一种有意为之的亵渎,话语中透露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他的说话方式虽然没有章法可循,但是却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语言的修辞手法及象征意义
  霍尔顿在小说中是一个与现实社会离经叛道的人,这些都通过风趣诙谐的语言表现出来,自嘲或者反讽等说话方式是他经常使用的。
  (一)霍尔顿语言中的修辞手法
  1.讽刺。霍尔顿习惯用反讽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对虚伪、复杂的成年人充满了不屑,但是直白的讽刺却能最清晰准确地剖析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如他对“old”欧尼弹钢琴时的叙述:“I don?t remember exactly what he was playing,but it made me sick.”(我并不记得他到底演奏了什么曲目,但是那真让我感到恶心,你听了也一定会呕吐的)接着,他继续说“Old Pency just got a chance,‘no one will take spoil’”(欧尼只要得到一个机会,“就会把任何一个人宠坏”),作者将霍尔顿与成人世界的矛盾通过讽刺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厌恶成人世界的主人公。
  2.比喻。比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称为“打比方”,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通过打比方的方式将霍尔顿的个性呈现出来,增加了人物的艺术性和形象性。小说中有类似于“sharp as a tack”(粪块一样的试卷)这样的比喻,虽然试卷和粪块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但从中可以看出霍尔顿对学习的厌恶之情。他常常重复使用的比喻还有“like a bastard”,“like a madman”,例如“I apologized like a madman”(我像个神经病一样在那儿道歉),“hot as a firecracker”(像爆竹一样暴躁),虽然这些比喻都是一些陳词滥调,但是没有比他表现得更加形象的了。
  3.重复。霍尔顿是一个典型的“坏学生”,他没念过几年书,而且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始终都是成绩非常差的学生,所以他并没有太多的词汇量,除了能用最普通的语言进行交流外,形容词的使用最常出现的就是“busy”,“old”,“terrific”等,他经常在句末用类似“It really is”,“I really am”这样的短句重复前面的句子,例如“Pency”:“It has a very good academic rating,Pency.It really does.”(预科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声誉很高,真的很高);“I don’t understand boring guys.I really don’t.”(我不理解那些烦厌的家伙,真的不理解)这些词语的出现充分显示出霍尔顿词汇量的匮乏,但正是他对这些词汇的重复才起到了独特的效果。词汇频繁连续的出现更加表现出霍尔顿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二)霍尔顿语言中的语法问题
  小说中霍尔顿的语言是当时美国青少年语言使用的典型代表,所以从语言的语法角度来看,他的语言中还是有很多的语法错误。比如他经常把“lay”和“lie”混为一谈,还会附加很多多余的词汇,如like as if...词组on account that,他会将“that”改为“of”,他的语用习惯并不是正规传统的英语表达方式,关系代词that也经常用错了地方,在以who为引导语的句子中,他几乎都用了“that” 代替,例如“or just because he was a nice old guy that didn’t know his ass from his elbow.”(也许只是因为他是个连鼻子和眉毛都分不清的家伙)。类似的例子还有“Then I thought of calling up this guy that went to Whooton School when I was there.”(接着我想起要给我在沃顿学校的一个同学打电话),他的语言中还经常用“this”替代“the”,例如“He was looking at this picture of this girl I used to go around with in New York.”(他此刻正在看的照片里的女孩是我曾经的玩伴儿)。这些都是英语中非正规的表达方式。
  三、《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人物语言的形成原因
  (一)社会原因
  小说的背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当时的西方世界经济逐步得到了复苏,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尤其是中产阶级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则是空虚和虚伪的,大部分美国人除了金钱之外没有任何信仰,空虚无望的他们只能将自己交付给毒品和酒精,不良的生活习惯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即使是霍尔顿的学校也不例外,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学生的年龄虽然和成年人有所差别,但他们每天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价值观都深深受到这个世界的影响,在学校中他们谈论的不是学习,而是社会中的烟酒、毒品、女人、金钱等。霍尔顿虽然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同样厌恶同学们谈论的话题,他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友爱,不管是他曾经信任的人还是普通的同学,都戴着一副虚伪的面具。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独特的个体往往显得孤独和无助,霍尔顿的想法和心事无处诉说,内心感到非常压抑,但即使是这样也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只能通过语言来做抗争,试图想用一种看似叛逆的表达方式来积极地应对周围的人和事。
  (二)自身原因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霍尔顿是一个有着“厌世”情绪的人,虽然他这种厌世情绪在读者看来是正常的,但在当时的社会却是格格不入的,他年纪不大却早早地发现了社会中的很多怪现象,所以他想逃离到安静的不与人类接触的地方,但最后还是被现实打败。在逃避失败后,他的内心比以前更加痛苦,原来在他内心中满满的自信都被打击得烟消云散,他只能用粗俗的话语来回击以解一时的心头之恨,但生活在社会中的他始终会被攻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自信被打击之后,他为了掩饰内心逐渐的不自信,只能通过这种夸张讽刺的方式来回应。
  四、结语
  作为杰罗姆·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反映二战后美国现实生活的经典之作。小说不仅真实地展现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景象,更从深层次剖析了美国社会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况,作者熟练地让主人公运用了美国青少年的语言风格,粗俗、模糊的“霍尔顿语言”风格不仅完美地塑造了人物形象,更是反映出了整个社会中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杨小平.塞林格的语言——评《麦田里的守望者》[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2]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3]韦玫竹.多维度试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纯洁”主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4]杨坚,赵薇.《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夸张及其语用功能[J].红河学院学报,2010(01).
  作者简介:
  舒心(1999.12—),女,汉族,浙江温岭人,浙江省温岭中学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外语、语言类、涉外经贸等。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重庆科技学院大学公共(初级)日语的教学现状展开了问卷调查,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随着近年来我国与日本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加深,从而使得日语学习也愈加盛行。各大高校也意识到日语学习的重要性,不断的开设了日语课程。本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對重庆科技学院日语课程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日语;调查;分析
摘 要:让生活走向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能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主动,而且还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与掌握,以实现学生学科应用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笔者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着重就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教育的所有学科中,语文是应用最为基础,也是最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一门学科,生活
摘 要:任何一个学校的体育教育都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也不例外,大课间操活动是在学生课间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体育活动,大课间操活动的有效展开不仅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本文主要讲述了在中职体育活动中大课间操的现状,以及就如何更好的展开大课间活动提出了几点创新性的意见。  关键词:中职体育活动;大课间操;创新途径  大课间操作为中职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
摘 要:在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具有鲜明的个性是帮助学生立足社会得以长远发展的优势技能,所以在当前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没有过多的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创造了发挥的空间。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阅读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需要大力提升重要技能,利用阅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
[摘 要:在初中道德和法制课讲学的过程中,很多老师都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性;教学策略]  1密切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接收到的信息量十分之大,作为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断的进行
摘 要: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国内外一系列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思维能力居于核心地位。  关键词: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
摘 要:本文主要以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分析作为出发点,研究和分析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对策。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教学管理;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高校越来越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因为创新人才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标志。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当其冲的是高校教育。高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合理科学地设置课程教学体系,注重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使创
摘 要:大一是青年大学生人生的转折点,如何做好其融入工作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试从大一新生的心理变化、环境变化、学习方式变化、交际方式变化、综合评价体系的变化中,探讨大学生阶段性融入教育的方式,将融入性教育分成入学教育、适应教育、规划教育、专业教育四个阶段,融入了“知心学姐”、“带班学姐”等引导管理模式。  关键词:大一新生;融入教育;“知心学姐”  大学,是每个青年大学生从校园过渡到社
摘 要:探索性问题是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题能力的好素材,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主动去研究问题,不断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探索性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探索类型;探索规律;知识能力;解题;策略  探索性数学问题的基本形式有:有结论反溯相应的条件;由题设探求相应的结论;存在探索性问题;通过阅读一段文字,找出其
摘 要: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在去年的十个月之中,双边贸易额已达2959亿美元,同比增长25.7%。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随着市场贸易的不断密切,各个行业对于泰语人才的需求数量也急剧的增加,尤其是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实际的工作需求。本文探讨了实践性教学在热带作物学院二外泰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指出通过课堂实践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