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而我们的家乡---安宁,在少数民族中以彝族村寨居多,自然在耳濡目染之下,同学们对彝族服饰纹样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剪纸又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也是我们小学美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动手情趣、审美想象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过去我们对民族文化的不重视,怕学生剪伤手,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有的老师开设剪纸课程也只是走走过场,更不用说通过美术课堂的剪纸教学让学生了解彝族服饰纹样、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了。针对这些现象,结合彝族服饰纹样的丰富多样的特点,笔者对如何以彝族服饰为基点,在剪纸教学中提升学生美术素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彝族服饰;美术课堂;剪纸教学;美术素养
问题与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学校美术教育不仅仅依靠国家统编的教材,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对本土的美术资源进行挖掘,让地方民间美术走进校园。因此,近年来,很多地区、学校都在进行优秀文化在美术学科中渗透的课堂实践活动。然而,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有的学校并没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另外,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仍停留在对民间美术形式和种类的泛泛介绍中,或者把重点过多地集中在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优秀文化知识和民间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的方法传授和学生实践,更没有很好地将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使之古为今用、焕发光彩。
探索与实践
如何在实践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本土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作为一种美术教学资源,适时渗透,让优秀文化为美术教学服务,开辟美术教改的新天地,使学生的素养及人格、个性等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笔者作为一线美术教师一直在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一、山重水复:如何将优秀文化有机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云南省是一個民族大省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我们安宁的少数民族中就以彝族最多。彝族服饰深深吸引着我们,它的图案纹样和刺绣技艺独具特色,每一种纹样都蕴涵着一种象征意义,其服装色彩鲜艳夺目,绣工针法精巧绚丽。彝族刺绣纹样构成丰富,多以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的组织形式出现,其外形轮廓变化多样,构图饱满,内容丰富。从纹样的构成形式上看,彝族保持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念,尤其是将多种构成形式组合运用的方法令人赞叹不已。虽然这些纹样的构成形式比较常见,但是在很早以前彝族人就考虑到如何将各种纹样组合成更加美观的效果。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美学,只是喜欢把眼里看到的美与服饰纹样结合起来,找到一种既便捷又漂亮的设计方法,使其传承至今。
二、柳暗花明:以彝族服饰为基点,通过剪纸教学将优秀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一)了解剪纸工艺,通过欣觉,激发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彝族服饰、剪纸有所了解,笔者找来大量有关彝族及剪纸的作品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并在教学中特别介绍了优秀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魅力。还带领学生观看了彝族火把节的实录片,带上彝族服装,让学生真正了解彝族服饰的内涵,同时让学生走近剪纸艺人,了解剪纸的制作过程。
学生在欣赏、体验剪纸制作的过程中,感知彝族服饰所传达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如:马缨花和火都是彝族图腾崇拜的祖先和剪纸在设计时的构图规律等,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对象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才能塑造出生动的作品。这样,既探究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美育的熏陶之下享受美的教育。
(二)进行继承学习,通过训练,学得技巧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剪纸作品之后,再组织学生探究彝族服饰纹样的图案、线条等。学生在教师的启示之下,分阶段进行基础训练。
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全年级的美术教学,给予了我更多课堂研究的机会。在课堂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的特性,设计和剪纸的过程要领。把基础训练与自由发挥艺术创作紧密地结合在起,始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随意运用折、剪、刻等各种手法,引导学生在娱乐中学得技巧,在快乐中学得技巧。
通过临摹、复制彝族服饰的纹样图案,让学生亲身体验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文化和艺术内涵。从民族文化上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不断演绎、传承着的悠久的民间文化。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能引起我们无限的联想——过去、现在、未来的变迁。既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独具匠心:给传统文化加入新元素,启迪创作,挖掘潜能
(一)构思:大胆想象
小学美术剪纸教学重点应以创造和技能传授相结合为主要方法。在剪纸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主线,并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首先,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定式,敢于想象。如:想象“纹样”的图案与尺度,想象“剪”的方法与样式,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更美更好的现代剪纸作品等。
(二)构图:无拘无束
在进行剪纸创作时,与作品的成形一样,构图也很重要。有的作品效果虽然不错,但构图太过随意,缺乏创意:有的构图太杂乱,致使作品内容空洞,实在可惜!在构图上,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外轮廓形有矩形、三角形、正方形和一些多边形、连续纹样等形式将自己喜欢的植物卡通、漫画等生活中的常见图案运用其中,再用折压法、粘贴法、剪刻法、综合法等加工处理,使作品打破传统的模式,不仅具有更多的视觉冲击力,还增添了不少趣味!
(三)造型:变化夸张
在造型选择上,应更多地体现儿童那可爱、质朴、夸张、大胆的造型特点。在剪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通过欣赏、观察,打破那些剪纸作品的固有造型,对形体进行变形、夸张,让学生善于发挥想象,主动地创造新形象。
(四)背景:玩转色彩搭配
彝族服饰用黑、红、黄三色为主色调,青蓝、白色、紫色为配色。它进行了多变的色彩搭配使用,实现了视觉感受的丰富。那么我们在剪纸中可不可以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呢?作品完成后,让同学们选择不同的颜色做为背景,感受不同的视觉冲击。同样作品的纸张颜色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让同学们玩转搭配。
四、坚持不渝:定期举办作品展览,体验成功,保持兴趣
谁都渴望获得成功,谁都希望自己被欣赏、被肯定、被赞美!成功是孩子进步的阶梯,同时成功也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心理氛围,使学生把兴趣变成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运用赞扬的方法,还要为每个学生制订一个预期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从取得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其次,采取小组辅导、个别创作、相互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样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大量的剪纸作品,坚持定期在教室的特色角举办作品展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保持对剪纸创作的兴趣。
彝族服饰纹样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让学生在了解彝族文化及其艺术表现的基础上学习剪纸,不仅有利于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云南花腰彝族服饰研究》作者:许毓
(安宁市昆钢第一小学)
关键词:彝族服饰;美术课堂;剪纸教学;美术素养
问题与背景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学校美术教育不仅仅依靠国家统编的教材,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对本土的美术资源进行挖掘,让地方民间美术走进校园。因此,近年来,很多地区、学校都在进行优秀文化在美术学科中渗透的课堂实践活动。然而,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有的学校并没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另外,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仍停留在对民间美术形式和种类的泛泛介绍中,或者把重点过多地集中在让学生掌握大量的优秀文化知识和民间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而忽视了民间美术工艺制作的方法传授和学生实践,更没有很好地将优秀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使之古为今用、焕发光彩。
探索与实践
如何在实践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整理、利用本土彝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将其作为一种美术教学资源,适时渗透,让优秀文化为美术教学服务,开辟美术教改的新天地,使学生的素养及人格、个性等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笔者作为一线美术教师一直在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
一、山重水复:如何将优秀文化有机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云南省是一個民族大省聚居着26个少数民族,我们安宁的少数民族中就以彝族最多。彝族服饰深深吸引着我们,它的图案纹样和刺绣技艺独具特色,每一种纹样都蕴涵着一种象征意义,其服装色彩鲜艳夺目,绣工针法精巧绚丽。彝族刺绣纹样构成丰富,多以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的组织形式出现,其外形轮廓变化多样,构图饱满,内容丰富。从纹样的构成形式上看,彝族保持了自身独特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念,尤其是将多种构成形式组合运用的方法令人赞叹不已。虽然这些纹样的构成形式比较常见,但是在很早以前彝族人就考虑到如何将各种纹样组合成更加美观的效果。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美学,只是喜欢把眼里看到的美与服饰纹样结合起来,找到一种既便捷又漂亮的设计方法,使其传承至今。
二、柳暗花明:以彝族服饰为基点,通过剪纸教学将优秀文化渗透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一)了解剪纸工艺,通过欣觉,激发兴趣
为了使学生对彝族服饰、剪纸有所了解,笔者找来大量有关彝族及剪纸的作品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并在教学中特别介绍了优秀的剪纸作品,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魅力。还带领学生观看了彝族火把节的实录片,带上彝族服装,让学生真正了解彝族服饰的内涵,同时让学生走近剪纸艺人,了解剪纸的制作过程。
学生在欣赏、体验剪纸制作的过程中,感知彝族服饰所传达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精神。如:马缨花和火都是彝族图腾崇拜的祖先和剪纸在设计时的构图规律等,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对象所传达出的文化内涵,才能塑造出生动的作品。这样,既探究了知识,又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在美育的熏陶之下享受美的教育。
(二)进行继承学习,通过训练,学得技巧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剪纸作品之后,再组织学生探究彝族服饰纹样的图案、线条等。学生在教师的启示之下,分阶段进行基础训练。
本学期,我担任了三年级全年级的美术教学,给予了我更多课堂研究的机会。在课堂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剪纸的特性,设计和剪纸的过程要领。把基础训练与自由发挥艺术创作紧密地结合在起,始终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随意运用折、剪、刻等各种手法,引导学生在娱乐中学得技巧,在快乐中学得技巧。
通过临摹、复制彝族服饰的纹样图案,让学生亲身体验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文化和艺术内涵。从民族文化上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不断演绎、传承着的悠久的民间文化。从美术的角度来看,它能引起我们无限的联想——过去、现在、未来的变迁。既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独具匠心:给传统文化加入新元素,启迪创作,挖掘潜能
(一)构思:大胆想象
小学美术剪纸教学重点应以创造和技能传授相结合为主要方法。在剪纸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为主线,并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首先,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定式,敢于想象。如:想象“纹样”的图案与尺度,想象“剪”的方法与样式,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更美更好的现代剪纸作品等。
(二)构图:无拘无束
在进行剪纸创作时,与作品的成形一样,构图也很重要。有的作品效果虽然不错,但构图太过随意,缺乏创意:有的构图太杂乱,致使作品内容空洞,实在可惜!在构图上,可以引导学生采取外轮廓形有矩形、三角形、正方形和一些多边形、连续纹样等形式将自己喜欢的植物卡通、漫画等生活中的常见图案运用其中,再用折压法、粘贴法、剪刻法、综合法等加工处理,使作品打破传统的模式,不仅具有更多的视觉冲击力,还增添了不少趣味!
(三)造型:变化夸张
在造型选择上,应更多地体现儿童那可爱、质朴、夸张、大胆的造型特点。在剪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通过欣赏、观察,打破那些剪纸作品的固有造型,对形体进行变形、夸张,让学生善于发挥想象,主动地创造新形象。
(四)背景:玩转色彩搭配
彝族服饰用黑、红、黄三色为主色调,青蓝、白色、紫色为配色。它进行了多变的色彩搭配使用,实现了视觉感受的丰富。那么我们在剪纸中可不可以进行不同的色彩搭配呢?作品完成后,让同学们选择不同的颜色做为背景,感受不同的视觉冲击。同样作品的纸张颜色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让同学们玩转搭配。
四、坚持不渝:定期举办作品展览,体验成功,保持兴趣
谁都渴望获得成功,谁都希望自己被欣赏、被肯定、被赞美!成功是孩子进步的阶梯,同时成功也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心理氛围,使学生把兴趣变成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运用赞扬的方法,还要为每个学生制订一个预期可以达到的目标,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感,从取得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充满信心地投入学习。其次,采取小组辅导、个别创作、相互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样会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大量的剪纸作品,坚持定期在教室的特色角举办作品展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保持对剪纸创作的兴趣。
彝族服饰纹样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让学生在了解彝族文化及其艺术表现的基础上学习剪纸,不仅有利于促进这一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学生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云南花腰彝族服饰研究》作者:许毓
(安宁市昆钢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