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亡戏剧作品朗读”在上话上演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救亡戏剧作品朗读”日前在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上演。本次朗读会选取了三部经典救亡戏剧作品,分别是于伶创作于1939年的《夜上海》、夏衍创作于1942年的《法西斯细菌》和郭沫若创作于1942年的《屈原》,由原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总监俞洛生执导,话剧艺术中心6位老戏骨娄际成、张名煜、郑毓芝、刘玉、魏宗万、徐幸,7位青年演员兰海蒙、丁美婷、李超、吕游、刘玉婷、魏琪昊、赵青怡联合呈现。据悉,这3部作品“尘封”已久,自上世纪70年代后就很少出现在上海的话剧舞台上。这次选择用朗诵会的形式将这3部救亡戏剧穿插在一起,一方面是响应著名戏剧理论家刘厚生先生于关于戏剧界如何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倡议,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以更为纯粹的声音唤醒人们对这个特殊年代戏剧艺术的记忆和热情。除此次朗读会之外,剧协还将陆续举办小戏小品创作征集展演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其他文献
作曲家瞿维与寄明同岁,今年是他俩的百年诞辰。此时此刻,不朽的作品——耳熟能详的歌剧《白毛女》、歌曲《工人阶级硬骨头》、电影《凤凰之歌》《燕归来》《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等等,一曲曲一首首在我耳边想起。而寄明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唱来更是越发亲切,因为它是今天每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必唱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我与瞿维先生相识于1983年。那年市文联组织文艺家去安徽采风,期间上了黄山。同行
期刊
与赵武平先生相约见面是在农历新年后刚刚开工的第一天,去的途中经过福州路,只见平日里卖旧书、画具与吃食的小店铺大多关着门,熟悉的街道因此显得有点陌生,却新鲜。正如将要见面的这位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副社长——作为一个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在出版社的“前出版人”,对这位前辈的行事还真有点看不懂的新鲜感:身为资深出版人的赵武平,明明最了解“宣传”战略,却在去年末因为“《饥荒》回译”事件被媒体热追“一夜走红”的时候
期刊
海上画坛,国画大家汪观清最初以连环画闻名,其创作的连环画《红日》《雷锋》《斯巴达克》《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等经典,曾是伴随我等儿时成长的读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汪观清退休后周游世界,移居海外七年,“进入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创作”(汪观清语)。回国后,于1997、2009年,两度在上海图书馆、金茂大厦举办牛年画展,因他画的牛富有灵性,有着与人相通的魔力,赢得“画坛牛魔王”之誉。2010年,其创作的巨
期刊
张乐  小提琴演奏家。曾在比利时伊丽莎白女皇音乐大赛、波兰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大赛、英国梅纽因小提琴大赛、全美小提琴演奏家大赛、阿斯本音乐节大赛等多个过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多次改写了中国人在重要小提琴比赛中荣获最高荣誉的记录。以全额奖学金就读于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乐团首位终身签约中国小提琴家。曾任中央歌剧院乐团首席、深圳交响乐团艺术副总监、上海爱乐乐团首席、美国大峡谷音乐节首席兼独
期刊
老牌大学因其传统久远,常常给人以保守的感觉,牛津大学更是如此。一进牛村,古风扑面而来:一排排土黄色的建筑,一扇扇五彩斑斓的花格窗,一座座直指蓝天的教堂,一块块坑坑洼洼的铺路石砖,都显示着它的老资格。而寒风中,草地碧绿,牛羊棋布;清晨时,赛艇疾驰,流水嗖嗖,也是这座古老的大学城恒久不变的步点。大学就是这样一个所在,有些时候有些事它最激进,有些时候有些事它又最保守,保守得有几分执拗,几分顽固,但也不乏
期刊
1990年,这是一个春天。冬日的寒意还未完全散去,阳光已经普照上海清晨的街巷。  《上海文化年鉴》摄影记者管一明敲开华东医院一间病房的房门。屋内敞亮,安静。一位身着深色中式棉袄、仪态儒雅的老者端坐在沙发上,见到来人,欠身,微笑。  著名报人赵超构先生,时年八十岁。前晚,赵老接到了管一明的拍摄预约电话,在记者进门前,他悉心脱下平时在病房着的病号服,换上了居家接待客人时才穿的中式棉袄——在那个年代,那
期刊
与大洋彼岸的陈烨连上线的时候,她正与家人在南达科他州度假。刚参观完著名的总统巨石以及印第安人被驱逐屠杀的战争遗址的陈烨显得格外兴奋,抛开我的采访提纲,足足给我说了一刻钟的旅途经历和美国历史。很奇怪,从她不紧不慢温文尔雅的语调里,很难让人联系起她的演员身份,倒更像是一个博闻强记的知识分子抑或演说家。  热心公益,甘为中美友好事业的桥梁  上世纪80年代,在香港导演李翰祥执导的影片《火烧圆明园》和《垂
期刊
因为心里装着儿童,常“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大凡儿童文学作家多长寿。不说儿童文学泰斗陈伯吹17岁写作《模范同学》,90岁还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小薇游园记》;91岁的任溶溶成为2013年度中国作家协会优秀儿童文学奖的最高年龄得主,至今仍不时在报纸上发表看似信手拈来皆能成章的妙文;1950年开始发表儿童文学作品,以《双筒猎枪》《吕小刚和他的妹妹》成名的任大星,
期刊
在牛津期间应邀去英国家庭作客两次。一次是去克里斯家,一次是去麦琪家。一个是小家庭,一个是老家庭。  能去克里斯家作客很意外。我是在共富新村的晚间免费英语课堂上认识克里斯的。免费英语课的老师们都是志愿者,他们或是在职教师或是社会人员或是在校生。克里斯在A班当助教,他身高一米九几,扎着个马尾辫,一副嬉皮士样儿。不过,克里斯当助教是非常认真的。在围成一圈的学桌中间他常常长跪在地(当然即使跪着也常常比坐着
期刊
楚天都市报刊文说,一个人要摆谱,大概在三种情形下最有可能,一是出名了,二是阔绰了,三是有地位了,而在文艺界,这三种情形都会出现。所以,这些年来,摆谱甚至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一位演员,演出之外兼做老板,谱摆得很大,住宾馆一定要“总统套”,吃饭必须在“一号包房”,进进出出带着保镖。还有一些人,获得官位或职位后,最先想到的就是待遇,而且待遇只能就高不能就低,走路要“贵宾通道”,休息要“VIP”,上飞机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