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种系统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需要重视商业银行积累的大量的不良信贷问题。社会经济借贷化,企业经营不善以及银行自身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导致商业银行借贷风险不良的重要因素。要解决商业银行的借贷问题,其根源就是解决产权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建设借贷机制和改善信贷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解决措施
1 引言
由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可知,全球的经济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我国放慢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就导致了我国的部分企业无法很好的生存,更加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现象的发生。而且,银行的贷款主要投放在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住房抵押等方面,这些贷款多为长期贷款,大量资金被企业长期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信贷资产的流动性。虽然政府、各商业银行都高度重视信贷风险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革转变,试图减少不良信贷,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信贷问题根深蒂固不是短期能够得到解决的。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指当一些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信贷质量直接降低,从而降低银行收益,降低银行的总估值。由于银行的信贷业务在银行总资产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所以银行的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信贷风险管理,它是目前解决银行信贷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工作流程就是从组织整体出发,加强内部管理力度,根据借贷的业务流程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它的职责主要是对申请贷款的个人或企业的贷款进行风险调查以及对银行内部的不良贷款进行跟踪。信贷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前台掌握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查,并对放款资金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控。如图1所示: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3.1法制不健全,社会信用缺失
我国断断续续的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包括有《商业银行法》、《破产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但是这些法律不够完善,还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商业银行在金融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商业信贷一旦出现了不良问题,很难得到法律的帮助,并且想要在法律的帮助下追回贷款仍需支付大量的成本,法律的不完善从而加大的信贷的风险。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时期,法律的不健全,加之社会信用的缺失,一些不良信贷现象如坑蒙拐骗、欠债不还等会时常发生。一些企业为了套取银行贷款,甚至制造假账目,如果银行鉴别能力不高,就极易被骗,讲贷款发放给这些不良企业,增加银行金融风险。
3.2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渐发展,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首要表现为当前我国的企业融资渠道还很狭窄,主要还是采取借贷的方式来获得资金,但是对于我国的公民来说,投资的门路有限,银行存款是采取的主要方式。银行的生命就是信用,一边是拥有存款的硬债务 一边是拥有借款的软债务,这就使得银行成为风险的聚集地。
3.3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操作不规范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与国外的银行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信贷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机制。在信贷过程中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管理存在漏洞。在同意客户贷款前并没有详细调查并准确掌握借贷人的资信情况,没有认真做好风险评估,就盲目同意贷款申请,极大地增加了风险的产生;在贷款发放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依据进行发放,例如有些贷款是根据项目进度来进行发放的,但如果缺少健全的监督机制,极可能一次性发放到位,大大增加了贷款风险;贷款后,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完善相关贷款资料,进行有效跟踪,也会加大风险。
3.4银行间的恶性竞争
最初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主要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当前经济已实现全球化,外资银行也不断涌进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民间贷款也发展起来,因此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银行不仅要吸存量,还要保质量,工作较多、任务较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漏洞。
4 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
4.1 转变经营管理观念
要想有效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大多数银行更加注重存放款的量,而降低了对贷款质量的重视程度,这是信贷风险产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虽然总量增加可以有效扩大银行的规模,占领更多的市场,但是贷款质量则是银行安全及效益的重要保证,才能够确保银行能够得到长久发展,而不是争一时长短。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及时转变原有的老旧观念,树立更加注重信贷质量的经营管理观念。其次,也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处于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商业银行不可以为了开拓市场,无底线的发放贷款而不考虑贷款的风险。银行还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管理体系,耿介注重贷款安全性,对贷前、贷中、贷后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规范。
4.2完善信贷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机制,每一道程序都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其次,要审批程序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审批的必要环节,审批过程中的相关人员,每个环节的工作标准,都必须要有非常明确且具有操作性的规定,不可以出现任何的纰漏。另外,第一责任人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信贷管理涉部门较多,他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因此出现问题很难及时找到出错部门,但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约束各部门行为,并保证信贷质量。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惩罚机制,对于不负责任的个人或者部门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4.3建立企业风险评价模型及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评估模型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是商业银行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风险评价是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管理状况,品牌状况进行多方面的打分,计算出平均分来确定客户的风险级别,在其基础上确定对客户放贷的金额、方式。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是指在充分掌握客户必要信息后,对客户的相关情况进行有效跟踪,人员、财务、经营状况等因素发生变动都可能产生不良信贷,这时系统就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银行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或降低损失。
4.4 不良贷款有效清收,多举措化解风险贷款
不良贷款或风险贷款长期积累时,银行需要及时的请求政府帮助清收贷款。在清收的过程中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最大化的降低损失。对于经营不善的企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比如转变经营机制、改变管理方式,帮助企业实现转亏为盈,从而达到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对于任何办法都不能扭转局面的企业,银行需要及时终止贷款发放,以便降低自身的损失。
5 结束语
关乎国家金融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的重要保障是银行信贷业务,银行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加强管理意识、健全信贷风险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水平。通过对信贷风险的分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降低风险,对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凌云, 臧建玲.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J].商业经济, 2018(5).
[2]刁玉军.浅谈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 2014(15):88-88.
作者简介:
胡颖芳(1988-)女、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信贷业务工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解决措施
1 引言
由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可知,全球的经济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以我国放慢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就导致了我国的部分企业无法很好的生存,更加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现象的发生。而且,银行的贷款主要投放在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住房抵押等方面,这些贷款多为长期贷款,大量资金被企业长期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信贷资产的流动性。虽然政府、各商业银行都高度重视信贷风险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革转变,试图减少不良信贷,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信贷问题根深蒂固不是短期能够得到解决的。
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概述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指当一些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信贷质量直接降低,从而降低银行收益,降低银行的总估值。由于银行的信贷业务在银行总资产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所以银行的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信贷风险管理,它是目前解决银行信贷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工作流程就是从组织整体出发,加强内部管理力度,根据借贷的业务流程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风险管理部它的职责主要是对申请贷款的个人或企业的贷款进行风险调查以及对银行内部的不良贷款进行跟踪。信贷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前台掌握的信息资料进行审查,并对放款资金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控。如图1所示:
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3.1法制不健全,社会信用缺失
我国断断续续的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包括有《商业银行法》、《破产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但是这些法律不够完善,还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商业银行在金融方面出现的种种问题。商业信贷一旦出现了不良问题,很难得到法律的帮助,并且想要在法律的帮助下追回贷款仍需支付大量的成本,法律的不完善从而加大的信贷的风险。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处于转型时期,法律的不健全,加之社会信用的缺失,一些不良信贷现象如坑蒙拐骗、欠债不还等会时常发生。一些企业为了套取银行贷款,甚至制造假账目,如果银行鉴别能力不高,就极易被骗,讲贷款发放给这些不良企业,增加银行金融风险。
3.2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渐发展,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首要表现为当前我国的企业融资渠道还很狭窄,主要还是采取借贷的方式来获得资金,但是对于我国的公民来说,投资的门路有限,银行存款是采取的主要方式。银行的生命就是信用,一边是拥有存款的硬债务 一边是拥有借款的软债务,这就使得银行成为风险的聚集地。
3.3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操作不规范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很多方面与国外的银行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比如信贷管理水平、管理能力以及管理机制。在信贷过程中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管理存在漏洞。在同意客户贷款前并没有详细调查并准确掌握借贷人的资信情况,没有认真做好风险评估,就盲目同意贷款申请,极大地增加了风险的产生;在贷款发放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依据进行发放,例如有些贷款是根据项目进度来进行发放的,但如果缺少健全的监督机制,极可能一次性发放到位,大大增加了贷款风险;贷款后,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完善相关贷款资料,进行有效跟踪,也会加大风险。
3.4银行间的恶性竞争
最初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上,主要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但当前经济已实现全球化,外资银行也不断涌进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民间贷款也发展起来,因此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银行不仅要吸存量,还要保质量,工作较多、任务较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漏洞。
4 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对策
4.1 转变经营管理观念
要想有效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转变原有的经营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前提。商业银行竞争激烈,大多数银行更加注重存放款的量,而降低了对贷款质量的重视程度,这是信贷风险产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虽然总量增加可以有效扩大银行的规模,占领更多的市场,但是贷款质量则是银行安全及效益的重要保证,才能够确保银行能够得到长久发展,而不是争一时长短。因此,商业银行必须及时转变原有的老旧观念,树立更加注重信贷质量的经营管理观念。其次,也要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处于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商业银行不可以为了开拓市场,无底线的发放贷款而不考虑贷款的风险。银行还需要逐步建立完善管理体系,耿介注重贷款安全性,对贷前、贷中、贷后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有效规范。
4.2完善信贷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贷前、贷中、贷后的管理机制,每一道程序都要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其次,要审批程序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审批的必要环节,审批过程中的相关人员,每个环节的工作标准,都必须要有非常明确且具有操作性的规定,不可以出现任何的纰漏。另外,第一责任人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信贷管理涉部门较多,他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因此出现问题很难及时找到出错部门,但第一责任人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约束各部门行为,并保证信贷质量。商业银行还应该建立惩罚机制,对于不负责任的个人或者部门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4.3建立企业风险评价模型及信贷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评估模型和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是商业银行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保障。风险评价是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管理状况,品牌状况进行多方面的打分,计算出平均分来确定客户的风险级别,在其基础上确定对客户放贷的金额、方式。信贷风险预警系统是指在充分掌握客户必要信息后,对客户的相关情况进行有效跟踪,人员、财务、经营状况等因素发生变动都可能产生不良信贷,这时系统就会及时发出警报,提醒银行采取措施,从而避免或降低损失。
4.4 不良贷款有效清收,多举措化解风险贷款
不良贷款或风险贷款长期积累时,银行需要及时的请求政府帮助清收贷款。在清收的过程中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最大化的降低损失。对于经营不善的企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企业,比如转变经营机制、改变管理方式,帮助企业实现转亏为盈,从而达到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对于任何办法都不能扭转局面的企业,银行需要及时终止贷款发放,以便降低自身的损失。
5 结束语
关乎国家金融安全和国民经济健康的重要保障是银行信贷业务,银行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加强管理意识、健全信贷风险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水平。通过对信贷风险的分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降低风险,对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凌云, 臧建玲.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应对措施[J].商业经济, 2018(5).
[2]刁玉军.浅谈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 2014(15):88-88.
作者简介:
胡颖芳(1988-)女、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信贷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