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ire与Irony差异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Satire与Irony是两种常用也难以区分的修辞手法。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特别是在高级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将它们搞混淆。本文就《现代大学英语》(第六册)中一道相关的练习题引发的分歧展开讨论,期待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和使用这几种修辞手法。
  关键词: Satire Irony 差异
  
  一、引言
  
  在英语专业高级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英语修辞手法的学习非常重要:一是由于修辞对于学生理解不同作家的语言特色和表达风格非常有用,二是因为修辞既是TEM-8考点,亦属于很多研招学校的考试范围。但是,学好英语并不容易。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讨论学生很容易搞混的Satire与Irony两种修辞手法。
  
  二、几种修辞用法分析
  
  在杨立民先生主编的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Book 6)第一课“How to Get the Poor off Conscience”课后练习中,有一个关于修辞手法satire和irony辨析的专题。几位从事高级英语教学的老师对其中的几个句子的答案存在分歧,现一一列出,与同行探讨。
  1.Couples in love should repair to R.H.Macy’s,not their bedrooms.
  2.Thi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names of D.Ricardo,a stockbroker,and T.R.Malthus,a divine.
  3.It has become...an economically not unrewarding enterprise.
  4.In the enduring words of Professor Milton Friedman,people must be “free to choose”.
  5.He is enjoying,as indicated,unparalleled popularity in high Washington circles.
  很多学生容易混淆Satire和Irony的用法,此练习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那么,这5个句子哪些用到了Satire哪些又是Irony的例子呢?要弄清楚具体的答案,我们有必要先了解satire和irony的用法。
  在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于satire的定义是:“a way of criticizing something such as a group of people or a system,in which you deliberately make them seem funny so that people will see their faults;”黄任借鉴了这种观点,在他的《英语修辞与写作》中,他对于Satire的解释是“可用来泛指irony,sarcasm等,其特点是用来讽刺社会现象或一些人”。例如:“People who never gave the flag much thought except on the Fourth of July have become suddenly,passionately,patriotic.”此句话旨在嘲讽美国人在9.11后的恐慌和表现出来的虚假的爱国。再如:“The only form of discrimination that is still permissible-is discrimination against people who work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especially on social welfare activities.”众所周知,号称“民主法治国家”的美国比较关注民主,不至于鼓励人们去歧视某些人,但当时确有此事。为了逃避救助穷人,政客不惜牺牲一些民政官员的声誉,让他们背上“无能”的臭名,借此将救助穷人的责任推脱干净。作者对政府,特别是逃避责任的政客们的嘲讽溢于言表。而历史上最擅长使用satire的莫过于古希腊的Aesop’s Fables(《伊索语言》),寓言中大量地采用satire来讽刺人类社会中的愚昧丑恶现象。
  韦氏大词典给Irony的定义是“a method of humorous or subtle sarcastic expression in which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words used is the direct opposite of their usual sense”。在汉语的修辞手法中,反语基本上等同于irony。也就是说,irony就是说“反话”,包含反话正说和正话反说两种情况。例如,“That man’s as practical as Don Quixote.”本句话表面是在称赞此人办事实际,但实际上是借Don Quixote的典故来暗讽他不切实际。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
  (1) They are almost as wise as the wise men of Gotham.
  (2) It must be delightful to find oneself in a foreign country without a penny in one’s pocket.
  例(1)中名义上是在表扬,曰“明智”,而实际上是在讽刺他们愚笨,就像“愚人村”的村民。而例(2)借delightful来自嘲,表现出身无分文在外国的尴尬和无助,哪里谈得上开心愉快呢?英国著名讽刺作家Jonathan Swift的名篇“A Modest Proposal”中大量使用到了irony。
  广义而言,irony也是一种satire(讽刺),但是它强调的是讽刺的方式必须是反语,即表面的意思与真实的意思相反,显得言不由衷,具有幽默俏皮的特点,其真实意思需要借助于上下文;与之相比,satire则是强调讽刺的目的和对象,并不着重于讽刺的方式。
  再来看最开始的5个句子。第一句字面的意思是新婚爱侣们应该去超市而非洞房中过夜,但是真实的意思恰好相反,很显然是irony,作者借此来嘲讽里根的荒谬观点。第二句将两个身份差异明显的两个人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讽刺,借此来揭露逃避穷人这一现象的坚实社会后台。第三句稍微复杂一些:双重否定用来强调肯定,字面的意思就是逃避救助穷人是一桩相当挣钱的买卖。果真如此吗?作者的意思显然不是这样。他是借此来讽刺不负责任的美国政府回避救助穷人的责任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是得不偿失的。最后两句话中分别用到了 “enduring”,“enjoying”和“unparalleled popularity”几个关键的表达。显而易见,这几个表达偏向于褒义,都是正面的意思,但作者的真实含义却是要批评无良的学者Milton Friedman和George Gilder抛弃穷人,还要编造一套套“理论”为政府开脱责任。所以这两句话都是反话正说,名扬实抑。这样做不仅手段巧妙,讽刺的效果也十分理想。这种讽刺的技巧,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实为精湛。在他的大作《纪念刘和珍君》和《“友邦惊诧”论》中对于北洋政府的嘲讽都是经典的反语。上述5句话中,存在分歧的地方主要是第二、三两句:杨立民主编的教参认为第二句是irony;而有的教师认为第三句应是satire。笔者认为,句二中并无明显的说反话或其他褒贬的感情色彩,故更应该是satire,以讽刺这种置穷人于不顾的社会;而句三字面的意思是“逃避救助穷人可以让政府赚钱”,而实际的意思显然不是这样。因为作者在前文中已经明确地表明过:过度地逃避穷人会让富人(政府)处于危险的境地(一旦穷困过度,穷人无疑会造反甚至推翻政府)。所以,从现实来看,这样做(逃避救助穷人)对政府来说无疑是不利的,但作者表面却说这是“一桩赚大钱的买卖”,讽刺之意显而易见。因此这里同样是反话正说,还是irony,而非satire。
  
  三、結语
  
  Satire与Irony是两种常用也难以区分的修辞手法。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广义的satire包含irony,sarcasm等讽刺性修辞在内。而狭义的区分,关键就在于satire是对社会现象或一群人所为用讽刺或嘲讽进行的批评指责;irony注重的是讽刺的方法不是直截了当的,而是利用反语或反话进行挖苦,较之于satire,irony显得更加轻松,诙谐幽默。本文就《现代大学英语》(第六册)中这道与修辞手法相关的练习引发的分歧展开讨论,期待解决学生的疑惑,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区分和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
其他文献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一把双刃剑,好则激起幼儿探索的兴趣,打开幼儿的思维;反之则打击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学习方法的掌握。那么,教师要如何运用评价来激活幼儿,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获得发展呢?    一、注重基调,激励为先    为了让课堂教学评价更好地发挥作用,让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教师应注重以肯定为基调,以激励的原则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评价。  神奇吸蛋瓶  教师准备了瓶子、剥壳熟鸡蛋、打火机、蜡
期刊
一、引言    十七、十八世纪,欧洲正处于启蒙时期到大革命的敏感、躁动和震荡期,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处于明清之际,虽有政权交替的些微阵痛,但占主导地位的是已经成熟的封建制度下的平静与保守,貌似无关的时代背景却决定了双方各自对于对方文化的取舍态度和取舍限度。事实上,这一时期从西方带来的一次不算成功的传教和近代科学对于思维已成定式的中国人的影响,远不及后者的文化之于前者的影响,在这两个世纪中,“东学西渐”
期刊
摘要: 演讲语篇具有其他语篇不具备的特征:独特的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励性。美国就职演说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演说词不仅具有磅礴激昂的气势,而且常常令人热血沸腾并为之感动。Halliday的功能语法提出了人际功能理论。本文对1961年约翰·F·肯尼迪的经典“就职演说”进行语篇分析,这个理论有助于探讨该演说振奋人心、团结民心的缘由。  关键词: 人际功能 系统功能语法 情态    1.引
期刊
摘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有不少风云一时的作家被岁月湮没了,大雪无痕。而像张爱玲那样,从上世纪四十年代“十里洋场”骤然成名,到文坛将她“遗忘”三十余年,再到近年来的“张爱玲热”,高潮迭起,她在文坛的际遇如同她的第一部小说集标题一样,确实称得上“传奇”。她一生的孤独,赋予其作品人物的苍凉,给后人留下的是永恒的美。读她,心中有种落花般的寂寞,更有种暗香般的盈动。  关键词:作家 张爱玲 传奇 美  
期刊
摘要: 古筝艺术以它独有的不同于其他艺术所具有的方式表达出生活中人们的心绪、思想和感情,使艺术的运动和人的情感运动形成自然的对应,使音乐和人的感情产生共鸣。文章从文学性因素、不同风格作品、二度创作等方面分析了对古筝演奏中表情美的影响。  关键词: 古筝 表情美 情感    古筝,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等基本要素来表情,使听众从古筝的表情音调中真切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意境。
期刊
摘要: 康妮是劳伦斯最后一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女主人公,也是其笔下最成功的女性形象。她在人性、血性和柔情的召唤下执着地追求着真正的爱情和完美的人生。在历经了女王、女奴到女人的蜕变过程后,她终于凤凰涅槃,成为了文学史上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关键词: 康妮 蜕变 完美    一、引言    八十年前,三易其稿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佛罗伦萨出版。这是伟大的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最后
期刊
摘要: 随着新课程在农村校园的铺开,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已逐渐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他们立足于农村的现状,寻找了一条适合农村孩子发展的课改之路。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数学 以人为本    新课改乘教育发展之东风,迈进了农村校园,走进了师生的生活。站在第一线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已在逐渐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他们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平台;他们结合农村的特点,从学生已有
期刊
摘要: 二级学院作为一种新兴的办学模式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在二级学院怎样使用普通本科英语教材以适应二级学院学生的情况,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其中过程中又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是一系列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把非多媒体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以一个适当的比例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两种方式的优势,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二级学院 多媒体教学 非多媒体教学
期刊
摘要: 学习兴趣对英语学科很重要,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先决条件,兴趣的培养是做好英语教学的基础工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兴趣 肯定评价 语言基础 情景教学 积极性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由此可见,兴趣是求知获益的先导,是
期刊
摘要: 英语中的并列连词and有多种用法,其中一些用法比较特殊致使学生在使用时容易出错。本文对“and”的一些特殊用法做了探讨并给出大量例句予以解释,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and的用法。  关键词: and 特殊用法 并列连词    据统计,“and”是英语语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在有五百万字的字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中,“and”共出现了133,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