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对于阅读教学至关重要,如果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领会作者的意图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借助儿童的这一优点,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他们年幼少知,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读对儿童来说很难,这样就需要教师正确、耐心地去指导、范读,教给他们读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为他们到高年级时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矗在教学中,教都须做到用普通话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其次,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例如,在教学《海龟下蛋》一识时,有的句子比较长,教师在范读中就要有意识地朗读出词与词之间的自然停顿。如,然后/不慌不忙地/在周围/弯弯曲曲地/爬了一会儿。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要从停顿、重音、快慢、升降四个方面来训练。停顿就是语言进行中的间歇。学生读短句可以一口气读完,遇到长句,中间总要有适当的间歇,即停顿。停顿可以分为语法停顿、强调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语法停顿一般可以用标点符号来表现它们停顿时间的长短;结构停顿一般可以用段落层次来表现停顿时间村长短,强调停顿是句子中特殊的间歇,它是为了强调某一种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者为了强调某种语气而在语法上不该停顿的地方做适当的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的时间。如《骆驼和羊》一课中的一段话”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在“一抬头”的后面停顿一下,可以表现出骆驼高大,吃树叶很容易。而在“抬、扒、伸得、可是”的后面稍加停顿,则可以表现出羊矮小,吃树叶非常困难的情景。在《小壁虎找尾巴》一课中,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不行氨的后面是逗号,要做语法停顿,表现出老黄牛伯伯的老实、持重、慢悠悠的语气。
朗读的速度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快慢适当才能表达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狼和小羊》一课中,狼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读这句话时,速度要稍快些,以表现出狼挑衅的语气,以及它凶狠狡诈的本质。当读到狼大声嚷道:“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要读得更快些、更高些,以表现出狼的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样子。相反,读到小羊的话时,速度就要放慢些,声音温和些,以表现小羊的温文有礼和天真无辜。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本性以及作者对狼凶恶本质的憎恨和对小羊的同情。
语句里有了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抑扬顿挫搭配得当,听起来就更富有音乐美,更能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语气。在《骆驼和羊》中,骆驼说:“长得高多好啊!”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它们的话是前低后高,语气向上扬,表现了他们对自己优点的自豪,以及互相争论时的表情
三、以读助思,以思助读学生在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在这个阶段默读比较合适,因为默读不出声音,全班同学互不干扰,有利于注意力集中,便于思考,这样边读边思,才能达到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差,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首先一句一句地读,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把几句话连起来综合理解,遇到不懂的及时问。这样边读、边思、边问,以读助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如教学《我代表我的祖国》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由于课文内容的时代与现在相距较远,学生根本不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背景,所以理解课文的内容很难。教师在学生默读前,可出一些思考题:如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徐悲鸿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就帮助学生读懂了课文,了解了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精神。
四、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分角色朗读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使他们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凶善,读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如学习《刘胡兰》一课时,由于孩子们生活的时代与刘胡兰不同,只能从影视上见到敌人的凶恶、残忍,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在分角色朗读敌人与刘胡兰的一段对话时,扮演敌人角色的同学,读出了敌人在一位共产党员面前奸诈、无能、绝望、穷凶极恶的丑态;扮演刘胡兰的同学,读出了刘胡兰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教室里听的同学都被刘胡兰,铿锵有力的话语所感动,当读到刘胡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读到“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同学们不觉流出了眼泪。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们对敌人更加痛恨,对刘胡兰更加敬佩。可见分角色朗读不仅能激发同学们朗读的兴趣,也能收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低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借助儿童的这一优点,在指导朗读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低年级学生学习朗读是学习语文的开始阶段,他们年幼少知,理解能力差,所以,有感情地朗读对儿童来说很难,这样就需要教师正确、耐心地去指导、范读,教给他们读的方法,逐步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为他们到高年级时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矗在教学中,教都须做到用普通话范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分清平翘舌、多音字及变调、轻音、儿化音;其次,教师在范读时要注意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让孩子们在教师的范读中体会到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停顿方法。例如,在教学《海龟下蛋》一识时,有的句子比较长,教师在范读中就要有意识地朗读出词与词之间的自然停顿。如,然后/不慌不忙地/在周围/弯弯曲曲地/爬了一会儿。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要从停顿、重音、快慢、升降四个方面来训练。停顿就是语言进行中的间歇。学生读短句可以一口气读完,遇到长句,中间总要有适当的间歇,即停顿。停顿可以分为语法停顿、强调停顿和结构停顿三种。语法停顿一般可以用标点符号来表现它们停顿时间的长短;结构停顿一般可以用段落层次来表现停顿时间村长短,强调停顿是句子中特殊的间歇,它是为了强调某一种事物,突出某个语意或某种感情,或者为了强调某种语气而在语法上不该停顿的地方做适当的停顿,或在语法停顿的基础上,变动停顿的时间。如《骆驼和羊》一课中的一段话”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在“一抬头”的后面停顿一下,可以表现出骆驼高大,吃树叶很容易。而在“抬、扒、伸得、可是”的后面稍加停顿,则可以表现出羊矮小,吃树叶非常困难的情景。在《小壁虎找尾巴》一课中,老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不行氨的后面是逗号,要做语法停顿,表现出老黄牛伯伯的老实、持重、慢悠悠的语气。
朗读的速度对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快慢适当才能表达出作者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狼和小羊》一课中,狼说:“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读这句话时,速度要稍快些,以表现出狼挑衅的语气,以及它凶狠狡诈的本质。当读到狼大声嚷道:“这个坏蛋!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要读得更快些、更高些,以表现出狼的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样子。相反,读到小羊的话时,速度就要放慢些,声音温和些,以表现小羊的温文有礼和天真无辜。这样才能突出各自的本性以及作者对狼凶恶本质的憎恨和对小羊的同情。
语句里有了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音就有了动听的腔调,抑扬顿挫搭配得当,听起来就更富有音乐美,更能细致地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语气。在《骆驼和羊》中,骆驼说:“长得高多好啊!”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它们的话是前低后高,语气向上扬,表现了他们对自己优点的自豪,以及互相争论时的表情
三、以读助思,以思助读学生在正确、流利地读好课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需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在这个阶段默读比较合适,因为默读不出声音,全班同学互不干扰,有利于注意力集中,便于思考,这样边读边思,才能达到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目的。低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差,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掌握默读的方法。首先一句一句地读,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把几句话连起来综合理解,遇到不懂的及时问。这样边读、边思、边问,以读助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如教学《我代表我的祖国》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时,由于课文内容的时代与现在相距较远,学生根本不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历史背景,所以理解课文的内容很难。教师在学生默读前,可出一些思考题:如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徐悲鸿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这样就帮助学生读懂了课文,了解了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精神。
四、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分角色朗读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通过进入角色,使他们把心中的情与文中的人和事融为一体,读出各种人物的喜怒,凶善,读者绘声绘色,听者身临其境。如学习《刘胡兰》一课时,由于孩子们生活的时代与刘胡兰不同,只能从影视上见到敌人的凶恶、残忍,共产党人的坚贞不屈。在分角色朗读敌人与刘胡兰的一段对话时,扮演敌人角色的同学,读出了敌人在一位共产党员面前奸诈、无能、绝望、穷凶极恶的丑态;扮演刘胡兰的同学,读出了刘胡兰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教室里听的同学都被刘胡兰,铿锵有力的话语所感动,当读到刘胡兰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时,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读到“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同学们不觉流出了眼泪。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们对敌人更加痛恨,对刘胡兰更加敬佩。可见分角色朗读不仅能激发同学们朗读的兴趣,也能收到教师讲解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