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内涵、途径进行概述,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从更多角度认识音乐教育发展的历程。
【关键词】:音乐;发展;概述
一、近现代音乐教育历程回顾
我国素以“礼乐之邦”的美名著称于世,在我们的先民看来“礼”“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大事。先秦时期儒家十分重视礼乐的艺术审美作用,《礼记·文王世子》要求“礼”、“乐”必须成为教育的必修。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表明一个人想要成为仁人君子,首先要学诗,诗是一种艺术品,学诗不仅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还能陶冶情操。
随着鸦片战争的炮火,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巨大影响。晚清西洋音乐的传人在中国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了新音乐,在20世纪前半叶,新音乐的迅猛发展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潮流。学校的音乐教育兴起于清末民(国)初,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维新思想影响下,“废科举,兴学校,养人才,强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创立新式学堂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学校音乐教育也逐渐在这种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得到重视和发展,清政府也颁布相关法令来规范学校的音乐教育。
新音乐的启蒙主要是指在20世纪初兴起的学堂乐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这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康有为在“百日维新”中提出废除八股、遍设学校,梁启超后来也倡导在学校设立乐歌课,后来新式学堂都普遍设立了唱歌课,这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雏形,当时几乎所有的新式学堂都开设了音乐课,学习唱歌成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学堂乐歌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五四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图存思想的影响下,歌曲的大部分内容都反映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要求,富国强兵、抵抗外敌入侵是歌曲的主要内容。这些歌曲凭借充满激情、慷慨激昂、催人奋进、促人觉醒,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女子唱乐歌也为当时的新风尚,歌曲的内容主要宣传男女平等、自立自強等内容,代表作品有秋瑾填词的《勉女权》、沈心工填词的《女子体操》等作品。民国后爱国歌曲从词到曲都有了新的风格,《光复纪念》《中华大纪念》《美哉中华》这些歌曲主要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歌颂,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革命的向往,旋律也充满了激情。
乐歌也有一部分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内容,比较著名的有李叔同的《春游》《送别》;沈心工的《体操》《竹马》等作品,都在学生中广泛传唱。沈心工填词的美国歌曲《燧别》更是一首经典的作品,其词曲结合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至今仍是学校音乐课教授曲目,受到学生的喜爱。
20世纪20年代,新音乐得到初步发展,歌曲创作尤为显著,由以前用原有曲调填词改为依据词进行谱曲,这是近代音乐创作取得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1919年,北京大学创立了音乐研究会,后改名为音乐传习所。萧友梅进行了艺术歌曲的创作,黎锦辉的儿童歌舞音乐长期在城市乡镇流传,他的音乐适合儿童游戏和表演,也可以作为儿童的音乐教材。这个时期集体性的合唱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歌舞表演和音乐会被大家喜爱。
30到4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得到蓬勃发展,这是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爱国音乐活动。这些歌曲的传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他对中国歌曲大众化、民族化、歌曲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20到40年代期间,不同的政权区域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在解放区、根据地主要是无产阶级的文艺方针政策。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整风运动时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所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毛泽东的《讲话》对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为革命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以后我党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将服务革命战争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整个音乐教育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于革命战争的宣传工作。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近代史上,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对音乐认识的影响,这种认识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当时中国的部分院校中,公共音乐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
1999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现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高校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002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由教育部颁布,规程指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主要有:课程教学,课外和校内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要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外优秀艺术成果,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发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方案因进一步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为限定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明确了课程目标,要求在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艺术理论的学习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的发声 民族的风格——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经验探讨[J].徐占占. 人民音乐.1999(10).
[2]汤亚汀.1943~1944年上海虹口隔都的音乐生活——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之二[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3]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理想——纪念沈湘教授逝世五周年[J].人民音乐. 1999(01).
【关键词】:音乐;发展;概述
一、近现代音乐教育历程回顾
我国素以“礼乐之邦”的美名著称于世,在我们的先民看来“礼”“乐”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大事。先秦时期儒家十分重视礼乐的艺术审美作用,《礼记·文王世子》要求“礼”、“乐”必须成为教育的必修。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于诗”表明一个人想要成为仁人君子,首先要学诗,诗是一种艺术品,学诗不仅可以获得各种知识还能陶冶情操。
随着鸦片战争的炮火,中国的音乐教育也受到了巨大影响。晚清西洋音乐的传人在中国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了新音乐,在20世纪前半叶,新音乐的迅猛发展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潮流。学校的音乐教育兴起于清末民(国)初,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维新思想影响下,“废科举,兴学校,养人才,强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创立新式学堂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学校音乐教育也逐渐在这种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得到重视和发展,清政府也颁布相关法令来规范学校的音乐教育。
新音乐的启蒙主要是指在20世纪初兴起的学堂乐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这是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康有为在“百日维新”中提出废除八股、遍设学校,梁启超后来也倡导在学校设立乐歌课,后来新式学堂都普遍设立了唱歌课,这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雏形,当时几乎所有的新式学堂都开设了音乐课,学习唱歌成一种新的社会风尚。
学堂乐歌是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五四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救亡图存思想的影响下,歌曲的大部分内容都反映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要求,富国强兵、抵抗外敌入侵是歌曲的主要内容。这些歌曲凭借充满激情、慷慨激昂、催人奋进、促人觉醒,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
女子唱乐歌也为当时的新风尚,歌曲的内容主要宣传男女平等、自立自強等内容,代表作品有秋瑾填词的《勉女权》、沈心工填词的《女子体操》等作品。民国后爱国歌曲从词到曲都有了新的风格,《光复纪念》《中华大纪念》《美哉中华》这些歌曲主要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歌颂,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革命的向往,旋律也充满了激情。
乐歌也有一部分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内容,比较著名的有李叔同的《春游》《送别》;沈心工的《体操》《竹马》等作品,都在学生中广泛传唱。沈心工填词的美国歌曲《燧别》更是一首经典的作品,其词曲结合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至今仍是学校音乐课教授曲目,受到学生的喜爱。
20世纪20年代,新音乐得到初步发展,歌曲创作尤为显著,由以前用原有曲调填词改为依据词进行谱曲,这是近代音乐创作取得进步的一个显著标志。1919年,北京大学创立了音乐研究会,后改名为音乐传习所。萧友梅进行了艺术歌曲的创作,黎锦辉的儿童歌舞音乐长期在城市乡镇流传,他的音乐适合儿童游戏和表演,也可以作为儿童的音乐教材。这个时期集体性的合唱已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歌舞表演和音乐会被大家喜爱。
30到40年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得到蓬勃发展,这是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全国性爱国音乐活动。这些歌曲的传唱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他对中国歌曲大众化、民族化、歌曲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近代合唱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
在20到40年代期间,不同的政权区域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在解放区、根据地主要是无产阶级的文艺方针政策。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整风运动时明确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所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毛泽东的《讲话》对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为革命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以后我党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将服务革命战争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整个音乐教育服务于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于革命战争的宣传工作。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近代史上,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们对音乐认识的影响,这种认识与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当时中国的部分院校中,公共音乐教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
1999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现状。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高校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002年《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由教育部颁布,规程指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主要有:课程教学,课外和校内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要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外优秀艺术成果,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培养其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下发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大学生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方案因进一步明确了公共艺术课程为限定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塑造健全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明确了课程目标,要求在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艺术理论的学习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的发声 民族的风格——王品素教授民族声乐教学经验探讨[J].徐占占. 人民音乐.1999(10).
[2]汤亚汀.1943~1944年上海虹口隔都的音乐生活——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之二[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9(03).
[3]伟大的人格崇高的理想——纪念沈湘教授逝世五周年[J].人民音乐.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