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一堂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初高中衔接的现状以及从学生心理,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教师教法和内容上对初高中衔接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学习习惯;学习策略
一、 初高中衔接现状
在高一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习惯差的背景下,笔者从高中教师的角度谈谈初高中衔接的现状。第一:由于高中教学进度快,内容多,任务重,高一的学生很少上初高中衔接的教程,而是马上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第二:高一教师从思想上没有重视衔接,更没有一套完善成熟的教材。第三:初三和高一教师在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等方面共同探究的机会甚少。
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本次公开课由高一教师在初三教授9A U5 Reading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 教学设计理念是①在Reading 中渗透阅读策略,包含预测,精读,泛读,寻读和猜词的阅读技巧。②在文本理解输入的基础上用文本中的词组对文本进行语言的输出。
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
一、 虽然学生对文本中的提问基本能应答,但是开放性的问题基本无从下手,有的学生甚至对开放性问题还在试图找文本中的原句。比如:when you are listening to the music Water,what picture do you have in your mind? 其实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都是对的,因为对于音乐的见解是仁者见仁的,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就回答了Water. 再者,当问到what does the title mean?学生的见解就局限于课本,没有深度的回答。
二、 由于本堂课是全英文授课加上高中教师的语速较快,学生对于指令不能立马明白。比如: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in a low voice. 学生就光在听录音,没有按照要求在低声跟读。这也是整个课堂较沉闷的原因之一。
三、 课堂教学的最后设计了两个以组为单位的活动。一个是a phrase game,要求用所给的文本中的词组介绍谭盾本人。另一个是interview,在给了学生几个不完整的句子后,让他们模仿着对话。在这两个活动中,学生团队活动的意识很少,并且语言的输出上不够完整,会缺少be动词等。
二、 在本次公开课的问题上对初高中衔接的思考
首先,初高中的衔接不仅仅是教学教法的衔接,同样也是学生心理的衔接。笔者教授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感叹高中英语容量大、要求高、节奏快。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单词,越来越长的句子,越来越快的语速和形式多变的综合能力考查题感到束手无策。所以笔者认为对高一新生初高中衔接应先从心理开始,向学生阐明初高中英语存在的差异及学好高一英语的重要性,使之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必胜的信念,避免因暂时的失败或挫折而放弃努力。
其次,初高中的衔接在于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衔接。初中主要是老师的反复重复和填鸭,学生自主意识较弱。而高中强调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听课时快速做笔记的习惯,讲义定期整理并有计划的自主复习的习惯,学会和正确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等。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外语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管理评价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管理评价策略指高中学生摆脱初中被老师、被成绩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反之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深刻反思,总结成功经验,调整学习计划。认知策略指学生运用语言学习和认知规律,注重归纳、总结、类比,或借助语境、图形学习英语,而不是像初中学习一味地死记硬背。在学习策略上还有一点很重要,在上面的公开课上,当高中老师要求team work 的时候,显然学生没有合作的概念。像初中那样单打独斗的方式只能是学习策略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全部。在高中可以适当地运用小组合作的策略,这样个体学到的知识和思维的广度会大大增加。
最后,初高中的衔接在于教师的教法和教学的内容上。首先,与初中不同的是,高中考察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运用。部分教师为了迁就学生,怕学生不适应,放弃了全英文授课。但是笔者认为坚持全英文授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更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慢慢地学会语言的输出。其次,高一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要符合最近发展区,设计操作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如公开课上设计的两个开放性话题由于没有符合最近发展区,学生没有能力回答。初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引入、呈现环节的设计,操练形式变化多样,更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如实物、游戏、竞赛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值得高中老师学习。再次,建构主意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当是认知行为的主体,而教师是认知行为的主导,“只能起助产士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构建知识的环境,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归纳,提高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从教学内容上看,高一教师要降低起点,尤其是上半学年,应从实际出发,知识以旧带新,扎扎实实地对他们的基础进行查漏补缺,边上新课,边复习初中知识。特别是从语音、语法,阅读技巧上补缺。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除了教科书以外,笔者认为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民间故事、生活习俗、新闻报道、科普常识等。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維习惯及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三、 总结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顺利完成高二、高三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师只有提高对初高中衔接的认识,才能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秋斌.初高中英语衔接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1(19).
[2]刘祥树.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王毅.初中与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张燕,江苏省张家港市,张家港高级中学。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学习习惯;学习策略
一、 初高中衔接现状
在高一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习惯差的背景下,笔者从高中教师的角度谈谈初高中衔接的现状。第一:由于高中教学进度快,内容多,任务重,高一的学生很少上初高中衔接的教程,而是马上进入高中课程的学习。第二:高一教师从思想上没有重视衔接,更没有一套完善成熟的教材。第三:初三和高一教师在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等方面共同探究的机会甚少。
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本次公开课由高一教师在初三教授9A U5 Reading Music without boundaries. 教学设计理念是①在Reading 中渗透阅读策略,包含预测,精读,泛读,寻读和猜词的阅读技巧。②在文本理解输入的基础上用文本中的词组对文本进行语言的输出。
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
一、 虽然学生对文本中的提问基本能应答,但是开放性的问题基本无从下手,有的学生甚至对开放性问题还在试图找文本中的原句。比如:when you are listening to the music Water,what picture do you have in your mind? 其实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都是对的,因为对于音乐的见解是仁者见仁的,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就回答了Water. 再者,当问到what does the title mean?学生的见解就局限于课本,没有深度的回答。
二、 由于本堂课是全英文授课加上高中教师的语速较快,学生对于指令不能立马明白。比如: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in a low voice. 学生就光在听录音,没有按照要求在低声跟读。这也是整个课堂较沉闷的原因之一。
三、 课堂教学的最后设计了两个以组为单位的活动。一个是a phrase game,要求用所给的文本中的词组介绍谭盾本人。另一个是interview,在给了学生几个不完整的句子后,让他们模仿着对话。在这两个活动中,学生团队活动的意识很少,并且语言的输出上不够完整,会缺少be动词等。
二、 在本次公开课的问题上对初高中衔接的思考
首先,初高中的衔接不仅仅是教学教法的衔接,同样也是学生心理的衔接。笔者教授班级的大部分学生感叹高中英语容量大、要求高、节奏快。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单词,越来越长的句子,越来越快的语速和形式多变的综合能力考查题感到束手无策。所以笔者认为对高一新生初高中衔接应先从心理开始,向学生阐明初高中英语存在的差异及学好高一英语的重要性,使之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树立必胜的信念,避免因暂时的失败或挫折而放弃努力。
其次,初高中的衔接在于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衔接。初中主要是老师的反复重复和填鸭,学生自主意识较弱。而高中强调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听课时快速做笔记的习惯,讲义定期整理并有计划的自主复习的习惯,学会和正确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的习惯等。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外语学习策略包括情感策略、管理评价策略、认知策略和交际策略。管理评价策略指高中学生摆脱初中被老师、被成绩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反之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深刻反思,总结成功经验,调整学习计划。认知策略指学生运用语言学习和认知规律,注重归纳、总结、类比,或借助语境、图形学习英语,而不是像初中学习一味地死记硬背。在学习策略上还有一点很重要,在上面的公开课上,当高中老师要求team work 的时候,显然学生没有合作的概念。像初中那样单打独斗的方式只能是学习策略的一部分,不能成为全部。在高中可以适当地运用小组合作的策略,这样个体学到的知识和思维的广度会大大增加。
最后,初高中的衔接在于教师的教法和教学的内容上。首先,与初中不同的是,高中考察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运用。部分教师为了迁就学生,怕学生不适应,放弃了全英文授课。但是笔者认为坚持全英文授课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更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慢慢地学会语言的输出。其次,高一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要符合最近发展区,设计操作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活动。如公开课上设计的两个开放性话题由于没有符合最近发展区,学生没有能力回答。初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引入、呈现环节的设计,操练形式变化多样,更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如实物、游戏、竞赛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值得高中老师学习。再次,建构主意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当是认知行为的主体,而教师是认知行为的主导,“只能起助产士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构建知识的环境,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归纳,提高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从教学内容上看,高一教师要降低起点,尤其是上半学年,应从实际出发,知识以旧带新,扎扎实实地对他们的基础进行查漏补缺,边上新课,边复习初中知识。特别是从语音、语法,阅读技巧上补缺。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除了教科书以外,笔者认为阅读材料可以是名人轶事、民间故事、生活习俗、新闻报道、科普常识等。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維习惯及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三、 总结
总之,高一阶段的英语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顺利完成高二、高三的英语教学奠定了基础。教师只有提高对初高中衔接的认识,才能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秋斌.初高中英语衔接之我见[J].中学教学参考,2011(19).
[2]刘祥树.初、高中英语教材衔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王毅.初中与普通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张燕,江苏省张家港市,张家港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