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离不开问题的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生自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能力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的教育视角下,教师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质疑。本文基于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讨论了如何借助小学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能力;质疑;创新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着力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更应该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是学生成长的阶梯,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也需要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始培养。因当前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师在教學中要重视激起学生的质疑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带领学生找到克服疑惑的方法。
一、主动质疑,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疑惑
学生产生疑问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索过程和思索结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的疑问,是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思考的结果,还需要为学生提出疑问创造一定的环境。除了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外,更加强调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调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学习内容互动,并产生独特的疑问。
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时,为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环境,结合课文环环相扣的内容,促进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教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从蝙蝠到雷达,大家能想到哪些联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掌握蝙蝠的探路原理,促进学生掌握其对于飞机夜航的启发。同时,借助蝙蝠的夜间飞行引导学生质疑:蝙蝠是如何判定黑夜中的环境的?仿生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生物的特点,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疑惑,能够为学生了解更多的仿生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顺势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作者阐述的事物和感情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的揣摩和质疑,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教师可利用学生在课上的表现随时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保证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不受抑制。针对学生在课上的生成,教师要做到宽容和平等对待,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并挑选出学生的良性生成,锻炼创新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麻雀》时,教师带领学生根据课文中出现的几种动物了解它们的关系,猎狗、老麻雀、小麻雀等有什么样的表现。这篇课文的阅读还可以结合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将阅读的故事情节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学生阅读到小麻雀在地上的时候,将其画下来,此时,学生说道:“我看到地上的小麻雀肯定想冲过去捡起来,为什么作者还是任由猎狗去嗅小麻雀呢?”学生表现出了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师可组织学生分析:为什么此时作者没有插手,反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待整件事?学生的质疑、学生的困惑,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教师的引领也能够让学生尽快从课文的表面走出来,了解作者屠格涅夫借此反映的现实。
三、引发矛盾,促进学生不断探究和思考
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有很多题目与内容有矛盾,也有很多是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有矛盾,这些矛盾可以设计为吸引学生的“点”。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特意呈现出来的矛盾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有些内容与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是有矛盾的,借助这些矛盾,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矛盾的引领下自然而然会产生质疑,并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分析矛盾的产生因素,最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发现,老舍先生的《猫》里就有很多矛盾性的用语,他甚至还用了猫的不同生活习惯来举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猫既老实又贪玩”“猫很勇敢又胆小”等感觉,各种看似矛盾的用词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生动的猫的形象。借助课文中明显的矛盾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说说课文中矛盾的内容,它们是怎么在矛盾中共存的,以锻炼学生分析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矛盾引起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思考二者看似矛盾的特点是如何在猫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加强学生对“猫的可爱”的理解。
总之,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借助学生自身的思考和质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质疑,增加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率,借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矛盾”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并具备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灵英.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海峡科学,2015(07):95-96.
[2]杨其成.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发展[J].语文学刊,2013(11):150-151.
王亚茹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 山西 运城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能力;质疑;创新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着力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和思路,更应该受到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和发现是学生成长的阶梯,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也需要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开始培养。因当前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强调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师在教學中要重视激起学生的质疑意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带领学生找到克服疑惑的方法。
一、主动质疑,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疑惑
学生产生疑问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教师不可忽视学生的思索过程和思索结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的疑问,是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思考的结果,还需要为学生提出疑问创造一定的环境。除了和谐学习氛围的营造,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外,更加强调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调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学习内容互动,并产生独特的疑问。
例如,在学习《蝙蝠和雷达》时,为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环境,结合课文环环相扣的内容,促进学生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教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从蝙蝠到雷达,大家能想到哪些联系?”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掌握蝙蝠的探路原理,促进学生掌握其对于飞机夜航的启发。同时,借助蝙蝠的夜间飞行引导学生质疑:蝙蝠是如何判定黑夜中的环境的?仿生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了解生物的特点,并将其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疑惑,能够为学生了解更多的仿生学知识奠定基础。
二、顺势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作者阐述的事物和感情之间的关系,需要不断的揣摩和质疑,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教师可利用学生在课上的表现随时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保证学生自身的创造性不受抑制。针对学生在课上的生成,教师要做到宽容和平等对待,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并挑选出学生的良性生成,锻炼创新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麻雀》时,教师带领学生根据课文中出现的几种动物了解它们的关系,猎狗、老麻雀、小麻雀等有什么样的表现。这篇课文的阅读还可以结合想象,教师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将阅读的故事情节以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学生阅读到小麻雀在地上的时候,将其画下来,此时,学生说道:“我看到地上的小麻雀肯定想冲过去捡起来,为什么作者还是任由猎狗去嗅小麻雀呢?”学生表现出了对小动物的爱心,教师可组织学生分析:为什么此时作者没有插手,反而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待整件事?学生的质疑、学生的困惑,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教师的引领也能够让学生尽快从课文的表面走出来,了解作者屠格涅夫借此反映的现实。
三、引发矛盾,促进学生不断探究和思考
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有很多题目与内容有矛盾,也有很多是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有矛盾,这些矛盾可以设计为吸引学生的“点”。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为学生特意呈现出来的矛盾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同时有些内容与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是有矛盾的,借助这些矛盾,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在矛盾的引领下自然而然会产生质疑,并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分析矛盾的产生因素,最终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以发现,老舍先生的《猫》里就有很多矛盾性的用语,他甚至还用了猫的不同生活习惯来举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猫既老实又贪玩”“猫很勇敢又胆小”等感觉,各种看似矛盾的用词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生动的猫的形象。借助课文中明显的矛盾点,教师可组织学生说说课文中矛盾的内容,它们是怎么在矛盾中共存的,以锻炼学生分析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矛盾引起学生的质疑,促进学生思考二者看似矛盾的特点是如何在猫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加强学生对“猫的可爱”的理解。
总之,教师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借助学生自身的思考和质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借助学生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质疑,增加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率,借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矛盾”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并具备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灵英.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海峡科学,2015(07):95-96.
[2]杨其成.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发展[J].语文学刊,2013(11):150-151.
王亚茹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 山西 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