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庚”字新考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庚(拼音:gēng)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金文,假借作天干第七位的名称。庚的构型与本意尚无定论,疑似象形字,但所像之物不明,其说辞多有争议。考究甲骨《屯南271》辞文,笔者认为,甲骨文“庚”为象形字,作两手奉树之形。本义是收获或指劳动成果,喻义是人们植树,采果收获。
  关键词:甲骨文;象形字;“庚”
  庚(拼音:gēng)是汉语常用字,最早是见于商代金文,假借作天干第七位的名称。庚的构型与本意尚无定论,疑似象形字,但所像之物不明说辞多有争议。许慎《说文解字》认为是会意字。字面上的“干”形是草木上的果实,两边是手,合起来表示用双手摘取草木上的果实。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庚字小篆作两手奉干之形,然于骨文金文均不相类。”本文考研甲骨《屯南271》古人植桑、采桑、收果(获果)辞文,笔者认为。甲骨文“庚”为象形字,作两手奉树之形。本义:收获或指劳动成果。喻义:人们植树,采果收获。
  一、《屯南》271甲骨辞文及其主体内容分项图
  《屯南》271甲骨辞文及其主体内容分项图如图一所示。
  二、甲骨《屯南》271辞文
  (一)甲骨《屯南》271#辞文
  1.从宫①;
  2.从盂②,亡在③(完哉)。
  3.从桑,亡在(完哉)。
  4.其采④(果采),有在(完哉)。
  5.于壬王廼田,亡在(完哉)。
  6.辛王叀(惠)田省,亡在(完哉)。
  8.吉⑥、大吉、大吉。
  (二)甲骨《屯南》271主词辞译
  1.古人植桑,甲骨《屯南》271[1-3]
  (1)从宫:官栽。
  (2)从盂,亡在:桑种处理。
  (3)从桑,亡在:桑树种植至长叶结果。
  (4)其采,有在:叶绿果熟,匠工采桑摘果,比喻“收获”。
  2.植桑监管
  甲骨《屯南》271[5-6]
  (1)于壬王廼(到)田,亡在:栽桑有壬王到桑田管理。
  (2)辛王叀(惠)田省,亡在:辛王监督,匠工植桑始终。
  三、甲骨《屯南》271辭文的理解
  (一)甲骨《屯南》271辞文解读
  1.《屯南》271甲骨根部《庚》,甲骨文解说词的主题。
  2.辞文用三个“从”;一个“其”;两个“王”等对古人栽桑特定的活动进行描述,阐释古人植桑采叶获果抽象事理。
  (1)三个“从”。《屯南》271甲骨文:“从宫”(官方种植)、“从盂”(桑种处理)、“从桑”(桑的形态:叶绿果实)。
  (2)一个“其”。《屯南》271甲骨文:其采,有在。说词,不续用“从”,而是以“其”“有”突出内容本质,演绎“匠手”植桑采叶获果的目的,陈辞造字“庚”的本意是“收获”或“获取”。
  (3)两个“王”。《屯南》271甲骨文:王的“廼田”“田省”,表明殷商时期“匠手”的植桑活动倍受重视且有着严格的行业“监管”。平时常有司府官吏省察,问卜桑田之事。如甲骨文《合集》29363陈辞:“辛未卜,何鼎(贞):王其※(往)田……桑……,〔亡〕災。”
  3.《屯南》271甲骨以“吉、大吉、大大吉”表示。《庚》字义说辞明确。
  (二)甲骨文“庚”字新考
  (三)凡例
  1.甲骨文《合集》14辞:贞:※椎于南庚,牢用。辞释:“询问:椎于南方收获,牢用。”
  2.甲骨文《合集》1998辞:?于南庚,叀小牢。辞释:“有于南方收获,叀于小牢。”
  3.甲骨文《合集》4220辞:茲雨隹(唯)庚。辞释:“有茲雨,获。”
  4.甲骨文《合集》9621辞:己酉卜,※:翼庚?告麦。辞释:“己酉日卜,※:告第二日收获有麦。”
  5.甲骨文《合集》22137辞:丁酉卜,禾庚用。辞释:“丁酉日卜,收获禾用。”
  6.甲骨文《合集》21830辞:丁卯卜,妇令彘隹翌庚若。辞释:“丁卯日卜,妇令。彘,在第二日获取。”
  作者简介
  吴祺,1953年生,男,福建福州人,高级会计师,大学,研究方向为古汉字释读。
  参考文献
  [1] 360百科.
  [2] 甲骨文《合集》.
  [3] 甲骨文《屯南》.
  [4]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注释
  ①宫,官田。《屯南》271辞文(1)“从宫”指:官方种桑。我国桑树栽种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养蚕与种桑,是古代官家重要的产业支柱。
  ②种子处理。桑树种植有一特殊环节—净子,即桑种子处理。有资料记载,通常是先将种子洗干净,再用温水浸泡。待种子水完全凉透之后捞出,放到湿润的砂质土中贮藏备用。在《屯南》271甲骨辞文中,古人有对桑种处理、桑栽花开、果实采摘等方面的阐述,以喻示甲骨文“庚”的本意“收获”。
其他文献
摘要:麻显钢多年的艺术实践将个人对社会的关注融入了各时期的油画创作之中,他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尝试以多样的表现手法呈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本文通过对麻显钢各时期作品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如何以个性化的手法反映对社会独特的个人理解以及对创作学习的有益启发。  关键词:麻显钢;油画创作;社会关注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是中国社会的特殊转型期,这时艺术的形态随着当时的局势和人们意识的转变发生了
期刊
摘要:油印套色木刻在新世纪发展中寻求变革,不仅需要在版画的种类中取长补短,同时也需要将目光放一部分到其他艺术形式上,在保证自身艺术核心不变的同时,扩大影响力以增强自身创造力和竞争力。  关键词:油印套色木刻;艺术衍生品;融合  一、中国版画的历史轨迹  中国版画的历史源远流长。从《金刚经》扉画开始,我们的先人至少在公元868年时,就已经相对完整地掌握了木版画的制作。在历史缓缓前进的历程中,我们复杂
期刊
摘要:赣州七里镇窑是宋元时期“江西五大名窑”之一,有着丰富的陶瓷文化,这件宋代的赣州七里镇窑白釉葵口高足碗是研究七里镇窑文化的重要文物。此件葵口高足碗在出土时缺损较为严重,本着保存文物历史、文化价值的目的,秉承修旧如旧的原则,制定可靠的修复方案,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葵口高足碗进行保护修复。  关键词:七里镇窑;白釉葵口高足碗;陶瓷修复  七里镇窑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市东南郊4公里处(今章贡区水东镇),濒
期刊
张永,明正德年间(1506-1521)司礼监太监。一九四九年后,其墓志出土于海淀区甘家口谈判大楼院内。志、盖均长八十厘米,宽八十厘米,志底左右两侧有残,今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张永《明史》有传,现结合其墓志及文献试考如下。  一、墓志撰文书丹者  撰文人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知制诰经筵官石淙□□□。石淙□□□,后三字残缺,据志文所述应为杨一清(《明史》有传[1])。
期刊
摘要:科普博物馆设计采用互动式体验与现代人们生活需求相结合的形式,丰富科普文化展现形式,以便让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科普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渴求,所以亟须建设具有丰富地域特色的文化体验场所,科普博物馆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科普博物馆既可以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并且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人民群众进行更高层次的文化引导与推广。  关键词:科普文化;互动;学习设计;博物馆设计  榆林休
期刊
摘要:云南是一个环境优美以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在人类文明早期,云南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祖先聚集的区域,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各具特色的文化样式油然而生,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此次去泸沽湖,我深深地感受到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和自然魅力。本文将通过创作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浅析云南的地域特色艺术。  关键词:云南;美术;地域;艺术;泸沽湖  本次名为“返朴求真—泸沽湖生物与民族多样性之人文考察与艺术创
期刊
摘要:极简美学追求本质纯粹的美感,它恰如其分,不必依靠繁复的外形,也不必调和渲染的色彩。1976年之后,中国动画进入黄金创作期,在极简美学的影响下,上海电影美术制片厂创作出一系列具有极简风格的动画,在色彩、造型、画面构图上都借鉴了传统民间美术中年画的形式。将木版年画与动画的结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革新,也是现代动画实现民族化、本土化的途径。  關键词:木版年画;动画;极简美学;道家  一、极
期刊
摘要:釉上彩瓷文物作为中国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得到了文物保护领域各界的重视,但是釉上彩瓷文物在展示陈列中长期以来有一个非常棘手且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文物防光问题,即光照对展示陈列中的文物的伤害问题。釉上彩瓷器具有特殊的光敏性特征,因此对釉上彩瓷器的保护十分重要。本文围绕釉上彩瓷文物的防光问题展开讨论,针对光照危害提出防护措施,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关键词:釉上彩瓷文物;展示陈列;光照危害;防治
期刊
摘要:湖州博物馆承载着湖州的历史文化,已经真正成为世人了解湖州的首选窗口。它作为一种文化地标式的存在,用无可替代的精神内涵承载着湖州人民的记忆。但单一式的传播方式已很难满足大众的需求,本文在于探讨基于新媒体大环境下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试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推动文创产品的设计,通过“以物思文”“以馆感史”带动人们对于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创新;湖州博物馆;多维化  科
期刊
摘要:北朝入华粟特墓中所见鱼马兽形象含有鲜明的外来元素,目前学术界对其定名还多有争议。文章指出前人对farn的误释及原因,根据鱼马兽祆教来源与寓意功能,将其认定为赫瓦雷纳(Khvarenah)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一种护佑墓主人,为其祈福的祥瑞象征,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动。  关键词:鱼马兽;绶带;带翼马;赫瓦雷纳  中国祆教艺术中的鱼马兽,目前仅存两例:一例为北周史君墓中的鱼尾马,身披绶带,头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