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坛戴王府彩绘内容丰富,对于研究太平天国后期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受到氧气、酸性气体、湿气、盐分、微生物、灰尘等侵蚀,加之保管不善,戴王府彩绘已经出现褪色、残缺、剥落、酥松、水渍及污物覆盖等现象,对戴王府建筑彩绘的保护修复刻不容缓。遵循文物保护原则,对戴王府彩绘进行除尘清洗、去除污物层(白霉等)、预加固保护、精细保护处理(落架后)、局部修复、封护等修复,戴王府彩绘这块“古玉”经过约一年时间“今饰”获得了新生,这对同类修复工程具有经验借鉴价值。
关键词:太平天国;戴王府;彩绘;保护
当时间不断抹平历史的痕迹时,为了保护历史文明的传承,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努力与时间抗争。金坛戴王府就是需要与时间赛跑的文保单位。作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坛戴王府内有大量极富文化价值的建筑、雕刻和绘画。特别是戴王府梁枋彩绘,色彩绚丽,绘画细腻,流畅生动。彩绘题材有戏曲故事、山水人物、民风习俗、龙凤狮兽、雀鸟花卉和藻井图案等,对探讨太平天国后期在金坛的政治、文化活动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这块“古玉”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失去了原先的风貌,急需保护修复才能延续历史传承。
戴王府位于常州金坛区沿河西路66号,是太平天国戴王黄呈忠的府邸,建于1862年。戴王黄呈忠是侍王李世贤的部将。史料记载戴王府初建时,大门外有石狮、旗杆、照壁,前后共七进,前两进(门厅、正厅)为公署,后五进为住宅,两侧有附属用房和园林。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戴王府门前照和壁旗桿已毁,门屋已经改建,但正厅三间楠木厅保存完好,三间七架梁,梁上有各种彩绘,这也正是戴王府急需保护修复的关键之处。
1 戴王府彩绘的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戴王府的梁、坊、柱、椽上均有彩绘,按其内容可分戏曲故事、山水人物、民间风俗、龙凤狮兽、雀鸟花卉和藻井图案等6类。戏曲故事类共11幅,画面内容大都是反映设计用谋、破敌善战、扶正克邪的故事。有《连环计》《空城计》《尉迟访贤》《太白醉酒》《关羽夜读》《窦娥冤》《田单破燕》,其他还有三国故事《战马超》,神话故事《西游记》等。这些故事人物彩绘惟妙惟肖,但服饰情貌与传统戏曲中的人物扮相迥然不同,具有很强的太平天国时代特征。山水、风俗、花卉画风格内容与同时期太平天国建筑装饰画相同,具有清代后期艺术特色。这些彩绘对研究太平天国后期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2 戴王府彩绘的现状分析
由于受到氧气、酸性气体、湿气、盐分、微生物、灰尘等因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侵蚀,加之保管不善,戴王府彩绘已经出现褪色、残缺、剥落、酥松、水渍及污物覆盖等现象。对戴王府建筑彩绘的保护修复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2.1 开裂
戴王府彩画依附的木构件风化严重,如木构件的糟朽、虫蛀、开裂、断裂、缺失等,还有由于应力变化或干湿变化形成的古建筑木构件材质裂缝等现象(图1、图2)。
2.2 褪色
空气中的水汽、酸性微粒长期与彩绘颜料接触,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造成颜料成色成分流失,从而造成彩绘出现逐渐褪色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加重趋势(图3)。
2.3 表面污染
由于空气沉积物长时间在彩画表面积累、覆盖或局部覆盖,彩画表面有积尘、灰尘结垢、木构件油脂析出、水渍沉积等类型污染(图4)。
2.4 颜料层脱落
彩绘表面开裂、起翘导致颜料层出现片状剥落的现象(图5)。
2.5 颜料层粉化
胶结物成分老化导致颜料层颜料出现粉化、脱落的现象。彩绘中黏结颜料层的胶结物往往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有动物胶也有植物胶。这些有机高分子在紫外线和氧气的作用下,其中的碳键容易断裂,出现老化现象,最后黏结力降低,逐渐脱落,与之对应的彩绘层会出现粉化现象。这是彩绘脆弱的标志,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图6)。
2.6 微生物损害
微生物的滋生对彩画表面产生的伤害,包括菌害、霉变等。彩绘表面因建筑漏雨(或其他原因)而出现水分富集,在一定的温湿度和光照度下会滋生微生物。戴王府彩绘表面微生物主要是白霉。梁、枋多处都有白霉富集现象出现(图7)。
3 戴王府彩绘保护修复原则
针对戴王府彩绘的现状,修复工作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彩绘实施保护,局部进行修复,使彩绘强度增强,并提高彩绘的可识别性和观赏性。①
第一,不改变文物原状。在科学实施彩绘保护修复时,以留存的彩绘作为其原始面貌,须做到保证其安全。修复应当以现存的、有价值的纹饰为主要依据,保持彩绘表面的协调统一。
第二,保护方法的可持续性。保护彩绘时,所采用的方法要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和可持续处理性,要达到可识别性和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
第三,工程中涉及化学材料,必须要进行试验室试验、现场小型试验。在材料的性质、配比、施工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再用于工程实施。
所有修复的部分都应有详细地记录档案。
4 戴王府彩绘保护修复措施
在现场勘查以及检测分析的基础上,对戴王府建筑彩绘进行如下保护修复措施:除尘、清洗→去除污物层(白霉等)→预加固保护→精细保护处理(落架后)→局部修复→封护。②
4.1 表面灰尘的清除
梁、枋表面有大量灰尘存在。灰尘的去除主要采用毛刷轻轻刷除,然后用纯净水喷洒清洗。为防止把酥松的彩绘刷落,在局部进行除灰时,需要对彩绘进行预加固。加固完成之后如果发现彩绘表面的灰尘较厚,再采用竹签将灰土层刮除。由于加固材料为水性材料,在预加固时会将灰土层洗下,也起到一定的清除灰尘作用。待彩绘能够显现出来时,即可视为表面灰尘已除,不用过度清灰。图8是有大量灰尘的横梁,图9是清洗过后的效果。 4.2 木构件缝隙的填补
戴王府内的木构件上有较多裂缝,有的为木构件本身拼接缝,有的为木构件开裂缝,有的部位由于腐朽而导致大块缺失(图10)。这些对彩绘的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木构件缝隙的填补十分必要。
填补裂缝时,小裂缝直接用填缝剂填补;如果是大裂缝,先在裂缝里面塞木块,然后再用填缝剂补平。为保证强度,在调制填缝材料时里面可放入水性环氧加固材料。
4.3 彩绘加固
彩绘加固是该项工程的最重要的部分。根据前期实验效果,加固时采用两种材料。明胶溶液加固时,主要采用涂刷的方法(图11);水性环氧加固时,采用喷涂的方法(图12)。
两种材料均为水性材料,加固完成后需要两至三天才能完全干燥。干燥后再次考察彩绘的强度,如果发现彩绘有局部起翘或者未达到加固效果时,再进行第二次局部加固,直至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
4.4 彩绘的首次封护
为了使保持彩绘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留,需要对彩绘表面进行首次封护。封护材料使用3%的氟橡胶溶液,采用喷涂或者涂刷(视木质载体稳定性而定)的方式。涂刷20分钟后,封护剂表面固化。24小时后,内部固化。
4.5 彩绘局部修复
局部修复工作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保持彩画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根据彩画的纹饰图案、工艺材料的研究进行局部残缺彩画的补画。补画时要有可靠的补画依据,确保补画后能体现该彩画原有风貌,且与原彩画和谐但又有所区别。禁止凭主观想象去臆造或创造。
第二,最小干预原则。只在最有必要的部位进行补画,只要不影响彩画的整体效果,应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色彩及纹饰,不得刻意修复。
第三,可辨识性。修复部位与原有部分应可以识别,但也要进行协色处理,不能因可识别的需要而破坏整体的观赏性和完整性,应做到“远看一致、近观有别”。
第四,可再处理性。补画处理应充分考虑到可再处理性,即修复部位可以去除而不影响或损坏彩画的原始结构和材料,不影响以后的再次保护修复处理。彩绘修复在首次封护之后,在封护膜层之上进行,修复层与文物本体层不直接接触,这样就使得修复层和文物本体层自然分离。对于缺损的颜色,有的地方则需要酌情补缺。可利用红外摄影技术适当补绘不连续的纹饰线条,使彩绘图案协调统一。补缺部分需修旧如旧,进行做旧处理,但要做到与原有底层色泽稍有区别。
4.6 做旧
由于修复部位的颜色相对原始彩绘要略微鲜艳,有的部位在色彩上有突兀之感,因此,在修复的彩绘上涂刷一层降低彩绘明亮度的物质,以保持彩绘古朴的外观。
4.7 再次封护
对所有彩绘进行表面整体封护。该措施可以保护彩绘,防止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水分对彩绘的侵蚀,延缓彩绘出现褪色的时间。同时,封护层有不沾灰的性能,可保持彩绘表面的清洁,防止灰尘渗入彩绘内部。
5 结语
戴王府彩绘这块“古玉”经过约一年时间“今饰”获得了新生。本次彩绘修复工程具有如下经验启示:
第一,戴王府彩绘属于典型的无地仗彩绘,彩绘的厚度薄,表面易风化、酥松,极易脱落。因此,对该彩绘进行保护时,首先要注重彩绘强度的问题。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再进行除尘和清洗工作,否则很容易破坏原始彩绘的完整性。
第二,水渍和污渍对彩绘的外观影响极大,对它们的清洗十分重要,但难度很大,需考虑水渍引起的彩绘颜料迁移和灰尘堆积问题。颜料迁移导致彩绘痕迹混乱,清洗时,需小心将表面迁移的颜料去掉,露出下面的彩绘。而堆积的灰尘,由于预加固作用与彩绘层结合较牢,可通过软竹签小心刮除。
第三,对表面缺失颜料的彩绘层,采用红外相机拍摄痕迹,然后根据痕迹进行修复时要注意多层彩绘的重叠问题。遇到该状况时,需要注意修复部位要与周边彩绘的协调,防止出现多种彩绘格调共存的现象。
第四,彩绘封护工作需在彩绘完全干燥之后进行,防止封护膜层出现泛白现象。封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部水汽、污染气体对颜料层的破坏,而当彩绘层内部有大量水汽时,會破坏封护膜,导致封护失败。①
【作者简介】许倪恒,男,馆员,就职于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
①孟宪微.浅析文物保护的原则及理念[J].黑龙江史志,2014(5):1.
②龚良,刘谨胜.江苏文物保护优秀工程(2010-2012)[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①李晓东.浅谈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J].才智,2015(18):1.
关键词:太平天国;戴王府;彩绘;保护
当时间不断抹平历史的痕迹时,为了保护历史文明的传承,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努力与时间抗争。金坛戴王府就是需要与时间赛跑的文保单位。作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金坛戴王府内有大量极富文化价值的建筑、雕刻和绘画。特别是戴王府梁枋彩绘,色彩绚丽,绘画细腻,流畅生动。彩绘题材有戏曲故事、山水人物、民风习俗、龙凤狮兽、雀鸟花卉和藻井图案等,对探讨太平天国后期在金坛的政治、文化活动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这块“古玉”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失去了原先的风貌,急需保护修复才能延续历史传承。
戴王府位于常州金坛区沿河西路66号,是太平天国戴王黄呈忠的府邸,建于1862年。戴王黄呈忠是侍王李世贤的部将。史料记载戴王府初建时,大门外有石狮、旗杆、照壁,前后共七进,前两进(门厅、正厅)为公署,后五进为住宅,两侧有附属用房和园林。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戴王府门前照和壁旗桿已毁,门屋已经改建,但正厅三间楠木厅保存完好,三间七架梁,梁上有各种彩绘,这也正是戴王府急需保护修复的关键之处。
1 戴王府彩绘的主要内容
太平天国戴王府的梁、坊、柱、椽上均有彩绘,按其内容可分戏曲故事、山水人物、民间风俗、龙凤狮兽、雀鸟花卉和藻井图案等6类。戏曲故事类共11幅,画面内容大都是反映设计用谋、破敌善战、扶正克邪的故事。有《连环计》《空城计》《尉迟访贤》《太白醉酒》《关羽夜读》《窦娥冤》《田单破燕》,其他还有三国故事《战马超》,神话故事《西游记》等。这些故事人物彩绘惟妙惟肖,但服饰情貌与传统戏曲中的人物扮相迥然不同,具有很强的太平天国时代特征。山水、风俗、花卉画风格内容与同时期太平天国建筑装饰画相同,具有清代后期艺术特色。这些彩绘对研究太平天国后期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
2 戴王府彩绘的现状分析
由于受到氧气、酸性气体、湿气、盐分、微生物、灰尘等因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侵蚀,加之保管不善,戴王府彩绘已经出现褪色、残缺、剥落、酥松、水渍及污物覆盖等现象。对戴王府建筑彩绘的保护修复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2.1 开裂
戴王府彩画依附的木构件风化严重,如木构件的糟朽、虫蛀、开裂、断裂、缺失等,还有由于应力变化或干湿变化形成的古建筑木构件材质裂缝等现象(图1、图2)。
2.2 褪色
空气中的水汽、酸性微粒长期与彩绘颜料接触,会发生许多化学反应,造成颜料成色成分流失,从而造成彩绘出现逐渐褪色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加重趋势(图3)。
2.3 表面污染
由于空气沉积物长时间在彩画表面积累、覆盖或局部覆盖,彩画表面有积尘、灰尘结垢、木构件油脂析出、水渍沉积等类型污染(图4)。
2.4 颜料层脱落
彩绘表面开裂、起翘导致颜料层出现片状剥落的现象(图5)。
2.5 颜料层粉化
胶结物成分老化导致颜料层颜料出现粉化、脱落的现象。彩绘中黏结颜料层的胶结物往往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有动物胶也有植物胶。这些有机高分子在紫外线和氧气的作用下,其中的碳键容易断裂,出现老化现象,最后黏结力降低,逐渐脱落,与之对应的彩绘层会出现粉化现象。这是彩绘脆弱的标志,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图6)。
2.6 微生物损害
微生物的滋生对彩画表面产生的伤害,包括菌害、霉变等。彩绘表面因建筑漏雨(或其他原因)而出现水分富集,在一定的温湿度和光照度下会滋生微生物。戴王府彩绘表面微生物主要是白霉。梁、枋多处都有白霉富集现象出现(图7)。
3 戴王府彩绘保护修复原则
针对戴王府彩绘的现状,修复工作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彩绘实施保护,局部进行修复,使彩绘强度增强,并提高彩绘的可识别性和观赏性。①
第一,不改变文物原状。在科学实施彩绘保护修复时,以留存的彩绘作为其原始面貌,须做到保证其安全。修复应当以现存的、有价值的纹饰为主要依据,保持彩绘表面的协调统一。
第二,保护方法的可持续性。保护彩绘时,所采用的方法要具有可重复操作性和可持续处理性,要达到可识别性和可持续性的保护原则。
第三,工程中涉及化学材料,必须要进行试验室试验、现场小型试验。在材料的性质、配比、施工工艺成熟的基础上,再用于工程实施。
所有修复的部分都应有详细地记录档案。
4 戴王府彩绘保护修复措施
在现场勘查以及检测分析的基础上,对戴王府建筑彩绘进行如下保护修复措施:除尘、清洗→去除污物层(白霉等)→预加固保护→精细保护处理(落架后)→局部修复→封护。②
4.1 表面灰尘的清除
梁、枋表面有大量灰尘存在。灰尘的去除主要采用毛刷轻轻刷除,然后用纯净水喷洒清洗。为防止把酥松的彩绘刷落,在局部进行除灰时,需要对彩绘进行预加固。加固完成之后如果发现彩绘表面的灰尘较厚,再采用竹签将灰土层刮除。由于加固材料为水性材料,在预加固时会将灰土层洗下,也起到一定的清除灰尘作用。待彩绘能够显现出来时,即可视为表面灰尘已除,不用过度清灰。图8是有大量灰尘的横梁,图9是清洗过后的效果。 4.2 木构件缝隙的填补
戴王府内的木构件上有较多裂缝,有的为木构件本身拼接缝,有的为木构件开裂缝,有的部位由于腐朽而导致大块缺失(图10)。这些对彩绘的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木构件缝隙的填补十分必要。
填补裂缝时,小裂缝直接用填缝剂填补;如果是大裂缝,先在裂缝里面塞木块,然后再用填缝剂补平。为保证强度,在调制填缝材料时里面可放入水性环氧加固材料。
4.3 彩绘加固
彩绘加固是该项工程的最重要的部分。根据前期实验效果,加固时采用两种材料。明胶溶液加固时,主要采用涂刷的方法(图11);水性环氧加固时,采用喷涂的方法(图12)。
两种材料均为水性材料,加固完成后需要两至三天才能完全干燥。干燥后再次考察彩绘的强度,如果发现彩绘有局部起翘或者未达到加固效果时,再进行第二次局部加固,直至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
4.4 彩绘的首次封护
为了使保持彩绘的信息最大限度地保留,需要对彩绘表面进行首次封护。封护材料使用3%的氟橡胶溶液,采用喷涂或者涂刷(视木质载体稳定性而定)的方式。涂刷20分钟后,封护剂表面固化。24小时后,内部固化。
4.5 彩绘局部修复
局部修复工作遵循如下基本要求:
第一,保持彩画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性。根据彩画的纹饰图案、工艺材料的研究进行局部残缺彩画的补画。补画时要有可靠的补画依据,确保补画后能体现该彩画原有风貌,且与原彩画和谐但又有所区别。禁止凭主观想象去臆造或创造。
第二,最小干预原则。只在最有必要的部位进行补画,只要不影响彩画的整体效果,应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来色彩及纹饰,不得刻意修复。
第三,可辨识性。修复部位与原有部分应可以识别,但也要进行协色处理,不能因可识别的需要而破坏整体的观赏性和完整性,应做到“远看一致、近观有别”。
第四,可再处理性。补画处理应充分考虑到可再处理性,即修复部位可以去除而不影响或损坏彩画的原始结构和材料,不影响以后的再次保护修复处理。彩绘修复在首次封护之后,在封护膜层之上进行,修复层与文物本体层不直接接触,这样就使得修复层和文物本体层自然分离。对于缺损的颜色,有的地方则需要酌情补缺。可利用红外摄影技术适当补绘不连续的纹饰线条,使彩绘图案协调统一。补缺部分需修旧如旧,进行做旧处理,但要做到与原有底层色泽稍有区别。
4.6 做旧
由于修复部位的颜色相对原始彩绘要略微鲜艳,有的部位在色彩上有突兀之感,因此,在修复的彩绘上涂刷一层降低彩绘明亮度的物质,以保持彩绘古朴的外观。
4.7 再次封护
对所有彩绘进行表面整体封护。该措施可以保护彩绘,防止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水分对彩绘的侵蚀,延缓彩绘出现褪色的时间。同时,封护层有不沾灰的性能,可保持彩绘表面的清洁,防止灰尘渗入彩绘内部。
5 结语
戴王府彩绘这块“古玉”经过约一年时间“今饰”获得了新生。本次彩绘修复工程具有如下经验启示:
第一,戴王府彩绘属于典型的无地仗彩绘,彩绘的厚度薄,表面易风化、酥松,极易脱落。因此,对该彩绘进行保护时,首先要注重彩绘强度的问题。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再进行除尘和清洗工作,否则很容易破坏原始彩绘的完整性。
第二,水渍和污渍对彩绘的外观影响极大,对它们的清洗十分重要,但难度很大,需考虑水渍引起的彩绘颜料迁移和灰尘堆积问题。颜料迁移导致彩绘痕迹混乱,清洗时,需小心将表面迁移的颜料去掉,露出下面的彩绘。而堆积的灰尘,由于预加固作用与彩绘层结合较牢,可通过软竹签小心刮除。
第三,对表面缺失颜料的彩绘层,采用红外相机拍摄痕迹,然后根据痕迹进行修复时要注意多层彩绘的重叠问题。遇到该状况时,需要注意修复部位要与周边彩绘的协调,防止出现多种彩绘格调共存的现象。
第四,彩绘封护工作需在彩绘完全干燥之后进行,防止封护膜层出现泛白现象。封护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部水汽、污染气体对颜料层的破坏,而当彩绘层内部有大量水汽时,會破坏封护膜,导致封护失败。①
【作者简介】许倪恒,男,馆员,就职于常州市金坛区博物馆。
①孟宪微.浅析文物保护的原则及理念[J].黑龙江史志,2014(5):1.
②龚良,刘谨胜.江苏文物保护优秀工程(2010-2012)[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
①李晓东.浅谈文物保护与现代化建设[J].才智,201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