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寺《佛殿之碑》略考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Li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神池县千佛寺石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长畛乡史家庄村,寺久废,石碑尚存。碑文为楷书,26行,满行43字,记载了重修寺庙经过并叙述佛理。文章就神池县千佛寺碑刻做了简单考证及论述。
  关键词:神池县;千佛寺;《佛殿之碑》;铭文
  1 神池县千佛寺《佛殿之碑》概况
  千佛寺石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长畛乡史家庄村村民杨玉海家院中。海拔高程1579米,纬度39°19′59.2″,经度111°52′47.3″。据杨玉海同志介绍,这个院落当年是千佛寺的寺址,寺久废,后成为生产队的打谷场,后打谷场批给社员建房,将竖碑的这块地批给了他。多年来,杨玉海将碑妥善保管,至今完整无损,确实精神可嘉。碑在杨玉海家院中偏西南坐北,向南屹立,由于年久,地基自然沉陷,碑向前(向南)倾斜,有倒塌之势。
  神池县千佛寺在光绪六年(1880)的《神池县志》中无载,1999年新编的《神池县志》中记载:“千佛寺原称‘千佛院’,坐落于红崖子乡史家庄村南。辽清宁七年(1061)重建。抗日战争期间毁。现存石碑一通”。石碑原属千佛寺“清宁七年”碑刻,是神池县现存地面最古老的遗物,加之石碑造型优美,在当地名气很大。21世纪初,长畛乡与红崖子乡合并,称为“长畛乡”,史家庄村归属长畛乡。
  千佛寺《佛殿之碑》石碑为青石质,螭首,龟趺座,通高1.63米,其中碑身高1.06米,宽0.74米,厚0.22米;龟趺座长1.2米,宽0.74米,高0.5米(表1)。正面碑首为二龙戏珠纹样,龙首向下,中雕一火焰龛,碑阳首题“佛殿之碑”,内置一佛像,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右手抚胸,左手掌面向上置于左膝;碑文楷书,26行,满行43字,记载重修寺庙经过并叙述佛理(图1)。
  碑首与碑身为一块整石雕造,上宽下窄,上厚下薄。正面额龛剔底雕刻佛像结伽跌坐;背面额书“太后哲、皇帝圣、皇后睿”,碑座为石雕赑屃。
  石碑碑首雕刻蟠龙精致有力,造型生动优美。碑身上宽下窄,上厚下薄。碑额较小,额龛雕佛像一尊,比例适度,面形丰满,神态自若,表情端秀,体形柔和,衣褶流畅。综观碑首雕刻,手法洗练,技巧纯熟,是一通典型的唐代碑刻艺术佳品。
  碑文计26行,满行43字,共计1200余字;额书“太后哲、皇帝圣、皇后睿”(图2、图3、表2)。落款“辽清宁七年(1061)岁次辛丑十月庚晨朔二十八日午时建立”“清河乡贡进士崔□□撰,朔州千佛院沙门可玄书丹”。碑阴为出资修寺邑人功德,碑侧也有文字,惜剥蚀不清。碑文书写遒劲有力,端庄深厚,舒展劲挺,尤其点、捺、勾、挑诸多笔法极具章法,有动感之美。
  据此,笔者认为此碑从造型风格和雕造手法,是一通典型的唐碑。大辽清宁七年(1061)将唐代原碑文铲磨掉,重新镌刻成“清宁七年”的碑文。由于铲磨不净,碑面仍残留原唐碑文字痕迹。这类后人利用前代石碑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2 千佛寺《佛殿之碑》铭文
  佛殿之碑
  清河乡贡进士崔□□撰,朔州千佛院沙门可玄书丹。
  盖闻三界壤壤,终未拔于尘笼;六趣喧喧,由忽迷于镜像。漫生□秽口梨,难见登清觉路。信知如来宣暅鸣之文,/慕之者当超有漏;菩萨造本母之教,颂之者必证无为。莫不我释迦世尊,竭枯欲海,尽放金莲,得觉照入于玄妙,/通识净出于杳冥。五蕴皆空,至道达于究竟;三祉已满,实际届于囿成自然。劫欲尽而不尽,山欲崩而不崩。化/身三界之中,救苦尘州之内者哉。伏见讲《上生经》沙门惠朗,察彼坚牢,堪乎倚仗。言其佛学过去乃留像/教之,因俗慕未来,须证空门之果。足见弃恶者共志,发愿者同缘。既习乎生天之路,必修乎善教/堂。始眩众类之心,耆黄渐允;终建牟尼之殿,妇女俱随。于是挥斤者,绳墨之乎定;作绘者,丹青之。/昆山之石,可为柱矴;蓬岛之松,可为梁栋。采之有时,用之不日。工其木则多,抡其材则就。奔雷走/电,构螮练于云间;烁日辉霞,砌琉璃于地上。堪伟乎?削刻之能;复念乎?塑装之妙。过人间之胜功,/觌天上之机巧。方圆斗拱,全疑生出之奇;周迊檐楹,峙誀飞腾之势。彰五彩之梵宇,应十重之宝宫。/师子床上,观满心之妙质;莲花台上,睹大觉之真容。有以见前山,则兴慈云而缭绕,降其雨/而遍滋万类;有以聞后堂,则击法鼓而响亮,□其导而广济群生。足表乎,□奇宝殿;式彰乎,壮/丽金田。东宝列铺之岩,西等安镇之院。盖慕良缘,咸求胜道。既凭立善之功,尽免沉沦之苦。故法/华经六童子聚此,皆以成道,尚无虚也。岂况我等造像尊而修福,宁有谬焉?信彼。立求菩提之/内,建度萨捶之中,殄其祸也;镇十方忻伟之时,缉其福也。摄四众归依之处,功成具备,为出世之/因缘。佛大周已作生天之果报,然后一则报父母之劬劳,一则答/帝王之恩惠,更及施于有情,共同登于彼岸。谅余以负器田刍,怀才瓦砾,词无舒锦之能,学无披沙之妙,向以修造远闻,兴崇未睹,幸凭石匠之言略赞碑文之记,故叙云尔。/惟清宁七年岁次辛丑十月庚辰朔十八日午时建立而矣。朔州千佛院沙门可玄书。□□建立碑文:都维侯海进同发心弟子崔守潾,相扶持弟子刘承海。此上三人并同心同德为领袖矣。/小佛头真言,罽宾沙门佛陀波利奉诏译。
  因字迹模糊、漶灭不清,真言不录。
  3 千佛寺《佛殿之碑》铭文小考
  神池县《佛殿之碑》碑额书“太后哲、皇帝圣、皇后睿”,笔者查阅了《辽史》《宋史》《新唐书》《旧唐书》均无“太后哲”的尊称。
  《辽史》载:“景宗,睿智皇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思温女。早慧。思温尝观诸女扫地,惟后洁除,喜曰‘此女必能成家!’帝即位,选为贵妃。寻册为皇后,生圣宗。”①据此,碑额“皇帝圣”是指圣宗皇帝,“皇后睿”是指睿智皇后。
  《辽史》载:“乾亨四年(982)秋九月壬子,景宗崩。”圣宗“癸丑,即皇帝位于柩前,时年十二。睿智皇后奉遗诏摄政。”“群臣……尊皇后为皇太后。”“统和元年(983),上尊号曰承天皇太后。二十四年(1006)加上尊号曰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二十七年(1009)崩,谥曰圣神宣献皇后。”②   圣宗皇帝于乾亨四年在其父景宗灵柩前即位后,将“睿智皇后弟隗因之女,年十二,选入掖庭。”称为“仁德皇后,统和十九年(1001),册为齐天皇后。”③
  据此,圣宗皇帝的母亲是景宗皇帝的睿智皇后,圣宗皇帝的皇后是睿智皇后弟弟隗因之女,初尊为“仁德皇后”,后册为“齐天皇后”。
  圣宗皇帝在位49年,前后放进士及第21次,平均2年多一次,其中“太平八年(1028)放进士张宥等五十七人”。④说明圣宗皇帝很重视科举,起用文人学士。神池县千佛寺立“大辽清宁七年”石碑时,上距圣宗崩,仅30年。撰文者是“清河乡贡进士”,尽管已时隔30年,作为一名高级文人学士,对圣宗皇帝和睿智皇后可能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此,碑额书“皇帝圣、皇后睿”是可以理解的。至于“太后哲”就不详其情了,或许是人们对“皇后睿”的一种尊崇俗称。
  科举制度源于隋朝,中止于鸦片战争之后的光绪三十年(1904)。科举制度规定:每府、县组织“童试”,参加者称“童生、儒童”,考中被录取者叫“生员”,又称“庠生”,俗称“秀才、茂才”。府学生员分三种:廪生、增生、附生。廪生由国家发给粮食,增生不增粮,新入学的为附生。上述生员经学政案的临时院考,及格后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三年一次,由各省分别举行,考取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年春举人进京城参加会试,考取的称“贡生”,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会试后是殿试,录取者名次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科举制度是古代向最高统治者荐举人才的制度⑤。科举制度中贡生是“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太学)肄业,称为贡生。”⑥。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給皇帝。进士是指可以进授爵禄之人。“唐制,试毕放榜合格者曰进士,凡试礼部,皆谓之进士”⑦。碑文“清河乡贡进士崔□□撰”,说明撰文者进京参加礼部会试或国子监肄业,其是否参加殿试或授爵禄不详⑧。
  碑阴文字内容为捐资功德主名单,首题“武州宁远县史家庄村”。经过千年的风化,字迹已模糊,但由此可见,史家庄村在辽代属于武州宁远县管辖。
  古寺虽然已经不存,但幸存至今的石碑见证了神池县千佛寺这座千年古寺的历史,碑文的记载更是研究当时历史的直接有力依据。
  【作者简介】李隽,女,汉族,山西忻州人,本科,文博馆员,研究方向:文物保护和古建筑修缮。
  ①脱脱.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01.
  ②脱脱.辽史:卷十:本纪第十:圣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4:107.
  ③脱脱.辽史:卷七十一:列传第一:后妃[M].北京:中华书局,1974:1202.
  ④脱脱.辽史:卷第十七:本纪第十七:圣宗[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3.
  ⑤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043.
  ⑥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950.
  ⑦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27.
  ⑧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辞源: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070.
其他文献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博物馆行业面临着文物保护与对公众开放的平衡问题,在这其中的人物类博物馆由于自身的特性,相比于其他综合性博物馆,更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考量。名人故居纪念馆作为人物类博物馆的重要组成之一,不仅需要考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对于以名人居住建筑为主体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管也应纳入重点工作之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针对外部的公众参观,应该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之上有考量地开放。同时,利用
期刊
摘 要:米芾一生转益多师,笔耕不辍,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在运笔、势态、结体、书写节奏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开拓,丰富了晋唐以来行书的表现手法,创立了“振迅天真”“沉着痛快”的“刷字”风格,同时创立了单刀直入、切中要害的书法品评风格,给宋代“尚意”书风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入古出新的杰出典范,乃“刷字”高手,造势大师。  关键词:创新;运笔;势;刷字;品评  “宋四家”的出现,开启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崭新的
期刊
摘 要:德清作为瓷器的发源地,县境内原始瓷窑址众多,所出产品丰富。近年来,德清县博物馆通过考古发掘、野外采集、征集购买和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收藏了相当数量的原始瓷器,这其中战国原始瓷以丰富的器物品类、精湛的制作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诸多原始瓷器中一枝独秀,书写了原始瓷的绚烂篇章。  关键词:德清;馆藏;战国;原始瓷  德清县属浙江省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天
期刊
摘 要:历年来,山西长治地区出土了较多的金代虎形瓷枕,这些瓷枕造型生动,纹饰精美,为研究金代长治地区的民俗、工艺美术和制瓷业提供了实物资料。白地黑(褐)彩是其重要的装饰技法,创造性地将绘画艺术和制瓷艺术相结合,整体装饰呈现出水墨画的效果。文章以长治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瓷虎枕为例,对其文化内涵、功用、装饰艺术、窑口以及工艺进行赏析。  关键词:金代;长治;虎形瓷枕  瓷枕始见于隋唐时期,一般为夏季寝具
期刊
摘 要:康熙时期青花瓷器所绘之人物戏曲故事图,题材多样,构图丰满,其形式多参照明末曲本附刊插图,融入瓷繪匠人的自我理解,加之精湛的绘画技艺,呈现的画面丰富多彩。厦门市博物馆馆藏康熙朝青花瓷器十分丰富,其中一件较有特色的“胡旋舞”图笔筒,结合史料解读应为明末路迪所作《鸳鸯绦》中的一幅场景。除此之外,文章拟从器型、釉色及绘画风格等方面对此件器物的时代特征进行论述总结。  关键词:康熙;瓷器;胡旋舞;鸳
期刊
摘 要:诸城市有许多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年至前2000年)遗址,所发现的众多遗址里面根据年代可划分为后李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文章通过介绍诸城市博物馆馆藏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石磨盘、陶鬶、弦纹黑陶壶以及发现它们的六吉庄子遗址、前寨遗址、呈子遗址来研究诸城境内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文化。  关键词:新时期时代;文物;遗址  1 新石器时代的简介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考古学家一致认
期刊
摘 要:古代祠堂是一个宗族发展、延续的象征,它见证了家族的兴起、兴盛与发展,是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信仰。潜山市杨家祠堂建设于清朝时期,距今历经了近200年的历史,是万涧杨氏族人的“家庙”。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杨氏祠堂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建筑文物,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非常高。另外,古代建筑的构造、装饰、布局等在建设时凝聚了族人大量的财力、物力,建筑本身极其考究。基于此,文章以“杨
期刊
【关键词】虎卧老人;张霖;张霔;书法  【摘要】河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虎卧老人行书《遂闲堂十律诗》卷,前人定为史可法自书诗卷,后人定伪。文章探赜索隐,再现了其历史、艺术价值,并对作者及所涉的畿辅先哲张霖、张略作考迹。    三    张之洞、周肇祥、王葆真等均认定诗卷为史可法所书自作诗,所作时间“戊辰仲春”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二月。但是,以今日书画鉴定学观察疑点颇多。首先,崇祯元年二月,史氏
期刊
摘 要:徐悲鸿在中国画发展萎靡的时代下,倡导写实主义,这不仅使中国绘画艺术体现较高的现实价值,也推动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徐悲鸿绘画作品和写实主义风格对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首先分析徐悲鸿写实主义内涵,其次讲述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形式主义特征,最后阐述徐悲鸿绘画作品的精神世界,希望从多方面加强对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充分研究,并以此推动我国绘画艺术不断传承创新。  关键词:写实主义
期刊
摘 要:文章总结多年来广西发现洪武通宝钱币的种类,通过类型分析,总结其特点,并探讨当时广西的经济情况。  关键词:洪武通宝;币制;经济  元代末,大面积的农民起义导致其纸币政策瓦解,铜钱在各地又开始使用。为了得到民众的支持,释放市场的压力,同时从元朝纸币模式的失败中获取教训,明代开始自主铸造钱币。郭子兴在滁州起义,朱元璋在此时跟从,不断转移战场至长江和淮河,队伍不断扩大,受封为吴国公。随后占据浙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