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广西铸洪武通宝钱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总结多年来广西发现洪武通宝钱币的种类,通过类型分析,总结其特点,并探讨当时广西的经济情况。
  关键词:洪武通宝;币制;经济
  元代末,大面积的农民起义导致其纸币政策瓦解,铜钱在各地又开始使用。为了得到民众的支持,释放市场的压力,同时从元朝纸币模式的失败中获取教训,明代开始自主铸造钱币。郭子兴在滁州起义,朱元璋在此时跟从,不断转移战场至长江和淮河,队伍不断扩大,受封为吴国公。随后占据浙江、江西等地,使东南方向局势稳定。“朱元璋开始在应天设置宝源局,造‘大中通宝’,和以往钱币并行使用。用文做基础单位,400文等于1贯,40文等于1两,4文等于1钱。”①这时铸造“大中通宝”都是小钱,采取对读,文字端庄厚重。
  公元1368年,“在南郊祭祀,朱元璋上位,建立明朝”②。从起义到推翻元朝,朱元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利称帝。即位初,政权新立,关心民心疾苦,政策也偏向农民,工商业稳步发展。为了与市场发展相适应,“设‘洪武通宝’钱,共5种:‘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重1两,按顺序递减到1钱。宝泉局各省都要设立,严厉禁止私人铸钱”①。颁布新钱币,同时增加数量,旨在快速恢复经济。这时铸造“洪武通宝”5种钱币,钱背上都有各地方的简称,如广西铸造“桂”字钱。明史记载,公元1368年5月,廖永忠连克梧州和玉林等地,6月攻克靖江,7月攻克象州,广西被平定。②由上述可知,广西是公元1368年七月受明王朝管辖,铸造洪武通宝钱币也应是这个时间。
  1 洪武通宝钱式与纹饰
  广西目前发现洪武通宝种类多样,数量较大。总的来说可分为12式③,介绍如下:
  1式:钱文楷书。背“桂、一”字,当一钱。直径2.32厘米,穿宽0.50厘米,厚0.14厘米,重3.65克。
  2式:钱文楷书。背“桂、二”字,当二钱。直径2.70厘米,穿宽0.60厘米,厚0.20厘米,重7.25克。
  3式:钱文楷书。背“桂、三”字,当三钱。直径3.28厘米,穿宽0.90厘米,厚0.22厘米,重9.80克。
  4式:钱文楷书。背“桂、五”字,当五钱。直径4.00厘米,穿宽0.93~1.05厘米,厚0.27厘米,重18.5克。
  5式:钱文楷书。背穿上下“桂、十”字,当十钱。直径4.78厘米,穿宽0.90厘米,厚0.32厘米,重29.5克。
  6式:钱文楷书。背上单铸“桂”字,小平钱。直径2.46厘米,穿宽0.60厘米,厚0.15厘米,重3.90克。
  7式:小平钱。钱文楷书,“单点通”。背穿上铸“桂”字。直径2.48厘米,穿宽0.62厘米,厚0.13厘米,重3.50克。
  8式:钱文楷书。背穿右铸“一钱”字记重。直径2.19厘米,穿宽0.46厘米,厚0.19厘米,重3.85克。
  9式:钱文略宽大,背“二钱”字。直径3.01厘米,穿宽0.67厘米,厚0.20厘米,重7.40克。
  10式:钱文略瘦,背“三钱”字。直径3.29厘米,穿宽0.67厘米,厚0.28厘米,重12.90克。
  11式:钱文粗壮,背“五钱”字,缘较阔。直径4.20厘米,穿宽0.82厘米,厚0.26厘米,重18.75克。
  12式:钱文略瘦,背穿上“十”、穿右“一两”字。直径4.61厘米,穿寬0.94厘米,厚0.39厘米,重36.50克。④
  上述钱式中,小平钱为洪武钱之最多者,且大部分是饰有星月纹的。但在目前所见各种钱币书籍、图谱存在缺漏,记载星月纹洪武通宝小平钱甚少。走访广西钱币市场得出结论:洪武通宝小平星月纹钱在市场中常见,该时期应该铸造最多。洪武通宝的星月纹饰可继续细分为四大类:面星纹、背星纹、背月纹、面背星月纹。
  1.1 面星纹
  ①“洪”右星“武”右星:该钱钱径2.30厘米,穿径0.60厘米,厚0.12厘米,重3克。钱体光洁润滑,青绿锈,穿口整洁,背内廓较宽。文字双点“通”,“通”字长尾上翘,斜“止”武,长宝(图1)。
  ②右下星:钱径2.35厘米,穿径0.50厘米,厚0.16厘米,重4克。绿绣、花穿、单点“通”。在“通”字与“武”字之前有一星(图2)。
  ③对角星:钱径2.34厘米,穿径0.50厘米,厚0.14厘米,重4克。圆穿,单点方头“通”,连挑贝“宝”。“通”与“武”之间一星,“洪”与“宝”之间一星,相互形成对角(图3)。
  ④下右上星:钱径2.30厘米,穿径0.55厘米,厚0.18厘米,重4.3克。“洪”与“通”之间一星,背穿上中间一星。钱体较厚重、规整,绿锈,单点“通”(图4)。
  1.2 背星纹
  ①背穿上星:钱径2.30厘米,穿径0.50厘米,厚0.24厘米,重4.9克。钱体厚重规整,绿锈,钱内字口较深峻,字体纤秀,单点“通”,背穿上中间一星(图5)。
  ②背穿下星:钱径2.40厘米,穿径0.55厘米,厚0.13厘米,重3.6克。文字笔画较细,绿锈,方头单点“通”。背穿下中间一星(图6)。
  ③背穿右星:钱径2.38厘米,穿径0.55厘米,厚0.14厘米,重3.5克。绿锈,单点“通”,穿右偏下近缘处一星(图7)。
  ④背穿左星:钱径3.20厘米,穿径0.55厘米,厚0.16厘米,重3.9克。线体规整,文字笔画较细,方头单点“通”,背钱肉较深,穿右偏下一星(图8)。
  1.3 背月纹
  ①背穿上斜竖月:钱径2.32厘米,穿径0.55厘米,厚0.18厘米,重3.6克。单点“通”,绿锈,背穿上偏左一斜竖月(图9)。
  ②背穿下斜短月:钱径2.32厘米,穿径0.60厘米,厚0.15厘米,重3.5克。单点“通”,青绿绣,背穿下中一斜短月连廓(图10)。   ③背穿右月:钱径2.30厘米,穿径0.50厘米,厚0.18厘米,重3.6克。单点“通”,青蓝锈,背穿右下角一长眉月(图11)。
  ④背穿左月:钱径2.20厘米,穿径0.60厘米,厚0.17厘米,重3.8克。单点“通”,背穿左中间一月(图12)。
  1.4 面背星月纹
  ①背穿右星月:钱径2.33厘米,穿径0.60厘米,厚0.14厘米,重3.6克。灰褐色锈,单点“通”,背穿右中一星,右下角一月(图13)。
  ②面星背月:钱径2.22厘米,穿径0.60厘米,厚0.17厘米,重3.4克。面“洪”字右一星,背穿上偏右近缘处一斜月(图14)。
  由上述洪武通宝小平钱星月纹的分类可以得知,洪武通宝小平线星月纹的种类是唐、宋钱币纹饰的继承与发扬,种类繁多。其中面星纹较少,背星纹较多;面月纹罕见,背月纹较多;背星、月纹少见,而面星、月纹更少见;至于双月纹,十分稀有。
  2 洪武通宝钱币背后代表的经济
  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广西,这一时期广西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比起唐、宋时期呈现明显的倒退,从而使广西货币经济步入一个发展的低谷区。元王朝对广西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在广西横征暴敛,使广西地区的各族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许多瓷器等手工业作坊纷纷倒闭,对外贸易一度瘫痪。这无疑对广西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使广西成为当时全国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地区之一。广西地处南方边陲,经济一般较中原地区落后,发行纸币的同时,兼用少量铜钱和白银。已经习惯使用铜钱的人们对纸钞的接受程度大大低于铜钱,这使广西的经济受到很大的限制。在元代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的情况下,广西流通的铜钱很少,大额的贸易交易主要靠银两,而广西用银也主要是靠外省输入,小额的贸易则可能回到物物交换的状态,此时的广西货币经济处于低谷。①
  1368年朱元璋即位,洪武元年朱元璋命各行省铸五等大中通宝、洪武通宝,各省所铸加以省的代名,广西此时开始铸明钱,并以“桂”代表广西。近年来广西考古发掘未发现元代的纸币,但出土较多明代铜钱。2004年11月—2005年1月,在昭平县巩桥镇东北的篡竹、白马山古墓葬群明朝墓葬中出土洪武通宝、万历通宝等钱币;2005年,在平乐县平乐镇蒋家村木棺汀明清墓出土钱币586枚,以崇祯、康熙、乾隆钱币为主,年号有开元、洪武、万历、崇祯等明清历代年号。
  洪武四年,钱币体系在全国实行并逐渐统一。农业经济的恢复以及工商业的发展使全国人民爱用小钱,弃用大钱,致使各行省将大钱改铸为小钱。最后由于供给侧输入不足,铜钱难以上交,府衙强行让百姓将私钱作废,并毁掉铜器上交,引起百姓情绪不定。《明史》记载清楚:“寻令私铸钱作废铜送官,偿以钱。是时有司责民出铜,民毁器皿输官,颇以为苦。”②另一方面,铜钱不适合大量交易,商人大多数仍旧使用纸钞,白银也未成为主流货币。洪武八年,朱元璋命中书省造大明宝钞,在市场流通,凡6等由1贯、500文减至100文,每钞1贯准千文、银一两,同时禁止用金银易物,违反者降罪。宝泉局和宝源局也被取消,广西也停止铸钱。由于纸钞额度较大,方便商人但给百姓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各地方上书请求继续铸钱。“洪武十年,恢复宝泉局,铸造铜钱和纸钞流通,100文以下使用铜钱,100文以上使用宝钞。”②广西也重新铸造洪武通宝小钱,一直到洪武二十二年从未间断。第一时段洪武四年改大为小,第二时段洪武二十二年重新制定钱式,两时段广西铸造的洪武通宝钱都有“桂”字记地。
  洪武八年,经济制度开始初步形成,纸币和铜钱共用使明朝统一更加巩固。但是随着宝钞的发行数量巨大而无节制,且政府对宝钞并不兑换,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纸币越来越多,且不断贬值。“洪武十三年,以钞用久昏烂,立倒钞法,令所在置行用库,许军民商贾以昏钞纳库易新钞,量收工墨。”②这时通货膨胀已经初步开始,“洪武二十二年诏更定钱式:生铜一斤,铸小钱百六十,折二半之,‘当二’至‘当十’,准是为差。更造小钞,自十文至五十文”。重新制定钱式后,铜钱背文有一钱、二钱、三钱、五钱、十一两5种记重。广西桂林在20世纪90年代出土了上百枚这类钱币。①
  从总体看,明初期广西以铜钱为主、纸币为辅,还有一些金钱、银钱,铜钱数量比元代多,广西的货币经济在此时较元代有了大的改观。由此可见明初广西的货币经济呈现从低谷到上升再到下降的一个趋势,随着经济的转好,货币不断发展,发现的古钱币也不断增多,从侧面也说明广西当时的经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通货膨胀的产生在于铜钱与纸币的管理相对薄弱,很难统一,这个趋势在初期不可避免。所以总体来看广西当时的经济状况是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3 洪武通宝钱研究的重要意义
  随着广西地区经济的发展,考古发掘资料的不断丰富,收藏古钱币的人也越来越多,广西发现的洪武通宝钱币也较多。研究发现的洪武通宝钱币对当今社会发展有很多重要的意义。
  第一,目前发现的洪武通宝钱种类多样,数量众多,其中洪武通宝背“桂”字钱更是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洪武通宝小平钱样式和数量更是堪比宋钱,是具有代表性的钱币,更是考古断代的明确实物参照。研究广西发现的洪武通宝钱币可以使我们对广西的历史有更全面清晰的了解。
  第二,洪武通宝作为明代初期的货币,它的形制、大小、重量、錢文、纹饰等都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通过研究广西发现的洪武通宝钱币,我们可以更加深入了解明朝初期广西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等。
  第三,目前发现的洪武通宝钱币以桂林为中心较多,周边地区发现数量较少。研究广西地区发现的洪武通宝钱币的种类、分布特征等,可以了解广西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情况以及当时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甚至可以通过外国发现的钱币了解当时广西的对外交流状况。
  第四,在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是当时广西地区的支柱性产业,这些产业需要发展,那绝对离不开货币。发展越好,对货币的需求量也越多,反之亦然。从发现的洪武通宝钱币数量来看,远远多于元代。经过研究,我们可以从侧面更清楚认识广西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情况。   第五,以史为鉴,对广西发现的明初期洪武通宝和当时钱币币制、经济状况的研究,对我们现行的金融政策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补充。洪武通宝铜钱与当时纸币的结合情况不甚完美,导致出现通货膨胀,而当今社会通货膨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通过研究洪武通宝我们可以找到当时相关的问题所在,对比现在的问题,总结规律,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案,避免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广西钱币学会.广西历史货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92-93.
  [2]李光军.洪武通宝小平钱星月纹版式分析—兼谈星月纹的鉴别问题[J].广西金融研究,1998(S1):24-28.
  [3]廖国一,宁金.广西古代钱币的考古发现和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2(S2):26-31.
  [4]周庆忠.浅谈明初币制与“桂”铸大中、洪武钱[J].广西金融研究,1999(S1):65-68.
  [5]桂林钱币学会.桂林钱币学会十年文选(二)[G].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3.
  [6]广西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广西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7]李炳东,弋德华.广西农业经济史稿[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罗晓东,男,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史前考古。
  【基金项目】隋华,女,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陶瓷考古。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课题编号:XYCSR2020019。
  ①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食货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②张廷玉.明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③广西钱币学会.广西历史货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92-93.
  ④李光军.洪武通宝小平钱星月纹版式分析—兼谈星月纹的鉴别问题[J].广西金融研究,1998(S1):24-28.
  ①廖国一,寧金.广西古代钱币的考古发现和研究[J].广西金融研究,2002(S2):26-31.
  ②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食货五[M].北京:中华书局,1974.
  ①周庆忠.浅谈明初币制与“桂”铸大中、洪武钱[J].广西金融研究,1999(S1):65-68.
其他文献
摘 要:临古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途。刘墉一生临摹的书家和作品颇多,临写既是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日常活动之一,也是其形成自家书风的主要通道。文章选取几幅山东博物馆馆藏刘墉临书之作进行具体分析,采取图文对照方式,审视其临古中的取法与创造性,同时给书法学习者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刘墉;临书;取法对象;书法风貌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清代乾嘉时期的书坛津梁,闻名海内,有“浓墨宰相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博物馆行业面临着文物保护与对公众开放的平衡问题,在这其中的人物类博物馆由于自身的特性,相比于其他综合性博物馆,更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考量。名人故居纪念馆作为人物类博物馆的重要组成之一,不仅需要考虑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管理,对于以名人居住建筑为主体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管也应纳入重点工作之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针对外部的公众参观,应该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之上有考量地开放。同时,利用
期刊
摘 要:米芾一生转益多师,笔耕不辍,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在运笔、势态、结体、书写节奏等方面作出了创造性开拓,丰富了晋唐以来行书的表现手法,创立了“振迅天真”“沉着痛快”的“刷字”风格,同时创立了单刀直入、切中要害的书法品评风格,给宋代“尚意”书风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入古出新的杰出典范,乃“刷字”高手,造势大师。  关键词:创新;运笔;势;刷字;品评  “宋四家”的出现,开启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崭新的
期刊
摘 要:德清作为瓷器的发源地,县境内原始瓷窑址众多,所出产品丰富。近年来,德清县博物馆通过考古发掘、野外采集、征集购买和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收藏了相当数量的原始瓷器,这其中战国原始瓷以丰富的器物品类、精湛的制作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诸多原始瓷器中一枝独秀,书写了原始瓷的绚烂篇章。  关键词:德清;馆藏;战国;原始瓷  德清县属浙江省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天
期刊
摘 要:历年来,山西长治地区出土了较多的金代虎形瓷枕,这些瓷枕造型生动,纹饰精美,为研究金代长治地区的民俗、工艺美术和制瓷业提供了实物资料。白地黑(褐)彩是其重要的装饰技法,创造性地将绘画艺术和制瓷艺术相结合,整体装饰呈现出水墨画的效果。文章以长治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瓷虎枕为例,对其文化内涵、功用、装饰艺术、窑口以及工艺进行赏析。  关键词:金代;长治;虎形瓷枕  瓷枕始见于隋唐时期,一般为夏季寝具
期刊
摘 要:康熙时期青花瓷器所绘之人物戏曲故事图,题材多样,构图丰满,其形式多参照明末曲本附刊插图,融入瓷繪匠人的自我理解,加之精湛的绘画技艺,呈现的画面丰富多彩。厦门市博物馆馆藏康熙朝青花瓷器十分丰富,其中一件较有特色的“胡旋舞”图笔筒,结合史料解读应为明末路迪所作《鸳鸯绦》中的一幅场景。除此之外,文章拟从器型、釉色及绘画风格等方面对此件器物的时代特征进行论述总结。  关键词:康熙;瓷器;胡旋舞;鸳
期刊
摘 要:诸城市有许多新石器时代(公元前8000年至前2000年)遗址,所发现的众多遗址里面根据年代可划分为后李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文章通过介绍诸城市博物馆馆藏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石磨盘、陶鬶、弦纹黑陶壶以及发现它们的六吉庄子遗址、前寨遗址、呈子遗址来研究诸城境内新石器时代的繁荣文化。  关键词:新时期时代;文物;遗址  1 新石器时代的简介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考古学家一致认
期刊
摘 要:古代祠堂是一个宗族发展、延续的象征,它见证了家族的兴起、兴盛与发展,是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和信仰。潜山市杨家祠堂建设于清朝时期,距今历经了近200年的历史,是万涧杨氏族人的“家庙”。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杨氏祠堂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建筑文物,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非常高。另外,古代建筑的构造、装饰、布局等在建设时凝聚了族人大量的财力、物力,建筑本身极其考究。基于此,文章以“杨
期刊
【关键词】虎卧老人;张霖;张霔;书法  【摘要】河北省博物馆藏有一件虎卧老人行书《遂闲堂十律诗》卷,前人定为史可法自书诗卷,后人定伪。文章探赜索隐,再现了其历史、艺术价值,并对作者及所涉的畿辅先哲张霖、张略作考迹。    三    张之洞、周肇祥、王葆真等均认定诗卷为史可法所书自作诗,所作时间“戊辰仲春”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二月。但是,以今日书画鉴定学观察疑点颇多。首先,崇祯元年二月,史氏
期刊
摘 要:徐悲鸿在中国画发展萎靡的时代下,倡导写实主义,这不仅使中国绘画艺术体现较高的现实价值,也推动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徐悲鸿绘画作品和写实主义风格对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首先分析徐悲鸿写实主义内涵,其次讲述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形式主义特征,最后阐述徐悲鸿绘画作品的精神世界,希望从多方面加强对徐悲鸿绘画作品的充分研究,并以此推动我国绘画艺术不断传承创新。  关键词:写实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