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语言和言语的复杂综合与辨证统一,语文学科是借助言语作品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工具和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基础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语言文字的教学将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
日常交际不可避免地把语言文字变成口头的言语,这就涉及到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但这次凭语言文字的积累还不够的,还要有语感能力。何谓语感?语感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操作者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有了良好的语感。
语感训练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分不开的。语感和语言文字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才会产生良好的语感能力。现就语感和语言文字的联系谈几点浅见:
一、 语感训练要注意语言文字的“美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讲的“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感情朗读。美读的好处在于能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理解字词句篇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即语感)。这种教育作用,是发于情、动与衷,在感情和认识相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也就是语感能力的培养。依据《大纲》的精神,培养语感应贯穿语文课的始终。语文课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靠训练得到,靠训练提高的,美读就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
二、 充分利用语境功能,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首先,文章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或前呼后应,或上勾下联环环相扣。但不管形式如何,它都以固有的规律,把词和句组合成有机整体,向人传递着思想感情,发挥着媒介作用,所以说,构成这个整体的词句不是孤立的。其次,反映纷繁多变的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有概括性、多义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又说,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指代也往往不同,有很大的独特性。基于这两点,联系上下文,充分利用语境功能(确定、选择、补足、生成四种功能)来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语感,是一个科学的、有效的途径。如果我们把具体的语言文字孤立起来,隔裂了他和其他语言文字的联系,要想去把握它,它就像孤立地弹奏一首优美乐曲中的一个个音符一样,单调乏味,韵味全无。特别是挖掘语言文字深层意义,只有把具体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问,才能实现,从而更好的感受这些语言。
怎样把握语言文字,这是训练语感能力的一个关键,关于把握语言文字,有下列几点:
1、 语言文字训练重在扎实。
《小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怎样指导才能使学生做到“理解”和“运用”呢?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指导朗读和理解词句上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小马过河》一课,先指导感情朗读。从具体内容入手,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老牛、松鼠在河水深浅问题上的争论,小马的迷惑。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句,如“突然”体现了小松鼠的什么心情。“立刻”体现了什么,最后靠近重难点,借助关键词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
2、 语言文字训练落到课堂教学实处。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受其制约,教学时目标的确立和把握不像数理化那样严密而有逻辑,怎样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课堂教学实处,有以下几点:
⑴教学目的要具体化
⑵训练过程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和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借助表象,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任何一篇文章,都反映作者对事物的某种感受,并以语言文字作为存在的形式,来向读者传递这种感受,或许作者与读者对某一事物的感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不管这种差异有多大,作者的感受总与读者的感受存在着共性,不然语言文字将会失去它的工具性,使交际成为不可能。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调出对语言文字所表述事物的亲身感受信息,使其产生表象,把语言形象化,为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提供基础。
四、 学生积累词语,经常运用,为增强语感打下基础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听说读写都离不开它。学生掌握的词语越丰富,说写就越具体,听读就越明其义,会其情。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腹经纶”,教师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训练是关键。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循序渐进,打“持久战”,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语言文字的积累不仅在课堂内,还在课外,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更多的是运用,只有运用才能发挥其功能,语感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语感训练和语言文字是互为依存,互为载体的,只有两手齐抓,才能灵活驾驭语言这个最通用的交际工具。
日常交际不可避免地把语言文字变成口头的言语,这就涉及到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但这次凭语言文字的积累还不够的,还要有语感能力。何谓语感?语感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操作者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有了良好的语感。
语感训练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分不开的。语感和语言文字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才会产生良好的语感能力。现就语感和语言文字的联系谈几点浅见:
一、 语感训练要注意语言文字的“美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叙事叙情的文章最好还要‘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圣陶先生讲的“美读”是一种声情并茂的吟诵,是真正以声传情、以情动人的感情朗读。美读的好处在于能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理解字词句篇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即语感)。这种教育作用,是发于情、动与衷,在感情和认识相一致的基础上产生的。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也就是语感能力的培养。依据《大纲》的精神,培养语感应贯穿语文课的始终。语文课既有知识的传授又有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活动,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靠训练得到,靠训练提高的,美读就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
二、 充分利用语境功能,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首先,文章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或前呼后应,或上勾下联环环相扣。但不管形式如何,它都以固有的规律,把词和句组合成有机整体,向人传递着思想感情,发挥着媒介作用,所以说,构成这个整体的词句不是孤立的。其次,反映纷繁多变的客观事物的语言文字,有概括性、多义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又说,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指代也往往不同,有很大的独特性。基于这两点,联系上下文,充分利用语境功能(确定、选择、补足、生成四种功能)来准确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语感,是一个科学的、有效的途径。如果我们把具体的语言文字孤立起来,隔裂了他和其他语言文字的联系,要想去把握它,它就像孤立地弹奏一首优美乐曲中的一个个音符一样,单调乏味,韵味全无。特别是挖掘语言文字深层意义,只有把具体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问,才能实现,从而更好的感受这些语言。
怎样把握语言文字,这是训练语感能力的一个关键,关于把握语言文字,有下列几点:
1、 语言文字训练重在扎实。
《小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怎样指导才能使学生做到“理解”和“运用”呢?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指导朗读和理解词句上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小马过河》一课,先指导感情朗读。从具体内容入手,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老牛、松鼠在河水深浅问题上的争论,小马的迷惑。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句,如“突然”体现了小松鼠的什么心情。“立刻”体现了什么,最后靠近重难点,借助关键词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
2、 语言文字训练落到课堂教学实处。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受其制约,教学时目标的确立和把握不像数理化那样严密而有逻辑,怎样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课堂教学实处,有以下几点:
⑴教学目的要具体化
⑵训练过程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除了以上两点外,还有要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和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三、 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借助表象,把握语言文字,从而训练学生的语感
任何一篇文章,都反映作者对事物的某种感受,并以语言文字作为存在的形式,来向读者传递这种感受,或许作者与读者对某一事物的感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不管这种差异有多大,作者的感受总与读者的感受存在着共性,不然语言文字将会失去它的工具性,使交际成为不可能。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调出对语言文字所表述事物的亲身感受信息,使其产生表象,把语言形象化,为准确理解语言文字提供基础。
四、 学生积累词语,经常运用,为增强语感打下基础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听说读写都离不开它。学生掌握的词语越丰富,说写就越具体,听读就越明其义,会其情。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腹经纶”,教师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地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训练是关键。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循序渐进,打“持久战”,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语言文字的积累不仅在课堂内,还在课外,语言、作为一种工具,更多的是运用,只有运用才能发挥其功能,语感训练才能事半功倍。
语感训练和语言文字是互为依存,互为载体的,只有两手齐抓,才能灵活驾驭语言这个最通用的交际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