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近日陆续发布2008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工行实现税后利润930亿元,同比增长45.7%;建行实现842亿元,增长47.5%;中行实现599亿元,增长31.8%。
这是几份令世界惊异与称羡的业绩报告。但就在5年前,这些银行还被普遍认为是技术上濒临破产的“问题银行”。5年来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重大举措,它们一跃成为具有广泛国际认知度的大型商业银行。
放眼改革开放30年,中国银行业更是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从一元银行体制到多种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从银行间无序竞争、高风险运行到有序发展、风险可控运行,从长期封闭发展到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业从品牌缺失向品牌国际化不断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建立品牌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又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从其成立或恢复营业,到专业化发展,再到商业化改革,不仅贯穿于中国银行业30年改革全过程,而且始终是焦点和难点。
1978年1月,从财政部独立出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发行钞票的中央银行,又是受理居民、企业储蓄的经营机构。1979年3月,农行恢复设立,中行从人民银行分设;8月,建行从财政部分设;1984年1月,工行成立,承接人民银行所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
从此,中央银行与国家专业银行分离,四大银行分别在工商企业流动资金、农村、外汇和基本建设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且业务严格划分。为促进银行业竞争,打破这种专业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1987年,交通银行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运而生。四大银行的业务藩篱渐被打破,专业银行展开了企业化改革步伐。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成立,接受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政策性业务,政策性金融开始与商业性金融分离。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将四大银行定位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1997年1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四大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清理整顿和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首要内容。随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亿亿元不良贷款。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注资和剥离不良贷款并未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旧的包袱没能完全卸掉,新的风险还在不断产生,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截至2002年底,四大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仍然高达2.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25%,远高于5%的国际风险水平,加上透明度不够,一时猜疑四起,一些境外媒体和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作出四大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判断。
2002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是这一时期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提出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2004年1月,国务院公布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随后,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发行上市”思路,被称为“背水一战”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相继取得突破:2005年10月27日,建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6月和7月,中行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10月27日,工行在上海和香港同时上市;2007年9月25日,建行在上海上市。
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战”正式打响。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是30年银行改革史上的最大突破。经过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一跃成为具有广泛国际认知度的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在内的工、中、建、交4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末的2.11%增至2007年末的13.17%,不良贷款率从16.84%降为2.81%,平均资本利润率从-0.8%增至15.57%,均达到国际先进银行平均水平。
银行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局部地区到全国范围、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国居民到本国居民,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推进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说。
1979年2月,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首设代表处,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1981年,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香港南洋银行深圳分行获准设立。此后,银行业对外开放地域逐步从经济特区扩展到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
1994年,中国颁布全面规范外资银行的第一部法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银行业对外开放地域由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范围。1996年,进一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对外资企业及境外居民的人民币业务,加速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5年过渡期内,中国有序地推进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尤其是2003年4月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秉持改革与开放并举、开放与监管并行、监管与服务并重的方针,以深化改革迎接对外开放,以强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以优化服务改善开放环境,银行业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截至2008年9月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资产达1.38万亿元(约2022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2.33%;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银行和合资银行30家,下设153家分行及1家附属机构;25个国家和地区的75家银行在华设有116家分行;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6家银行在华设有238家代表处。此外,28家中资银行引入了37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引进外资余额达236亿美元。
在“引进来”的同时,一些中资银行积极“走出去”,尤其是2006年以来,中资银行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投资并购迈开了新步伐。2006年12月,建行收购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中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收购英国巴克莱银行3%股权;2007年9月以来,工行相继收购印尼哈里姆银行90%股权、澳门诚兴银行79.93%股权、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2008年3月,民生银行收购美联银行4.9%股权;9月,招行收 购香港永隆银行53.12%股权。截至2008年9月,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共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0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
“没有银行业的开放,我国银行业改革不可能像目前这样快速、全面和深入地推进。展望未来,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时代,必须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使银行业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
推进银行自主品牌国际化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最新公布的2008年全球市值500强企业排行榜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从去年的第9名上升到了第6名,成为全球各大银行中排名最靠前的一家上市银行。
一位见证了银行业30年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业内人士总结道:显著的阶段性递进并加速发展,是30年银行业改革开放的主要特征。从1979年到1993年,我国银行业从一元银行制向多元化银行体系转化,用了15年;从1994年到2002年,开始对金融系统清理整顿,启动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着手化解历史风险,用了9年;从2003年到今天,基本完成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化解历史积累风险,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全方位的重组改革,实现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仅用了5年左右时间。这一特征体现了我国银行业在发展中不断汲取教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并不断走向成熟。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已今非昔比。截至2008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02年末的23.7万亿元增至59.3万亿元,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则从2002年末的23.6%降至6.01%,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从2003年末的8家增至192家,达标银行资产已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4.9%。
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从大国到强国的演变,必须孕育出自己强大的世界级品牌。中国30年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不断锻造品牌的30年。但无庸讳言,和全球主要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仍然较弱,品牌影响力依然较小。展望未来,中国要真正建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银行体系,必须苦练“内功”,大力推进品牌国际化。
推进品牌国际化,必须更好地迈开走出去的步伐。2008年10月15日,在美国纽约,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和纽约州银行厅厅长里查德·奈曼为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牌匾揭幕。当日,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举行开业典礼。这是工行在美国设立的第一家分行。
除国有商业银行外,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纷纷亮相海外。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打造国际品牌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之下,中国银行业要争得国际“话语权”,需要不断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创新赢利模式,建立健全各种风险控制机制,特别是以国际化的标准完善多种金融服务体系。
“回顾过去的30年,我国银行业每一次大飞跃、大发展无一不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免疫力,才能使我国银行业更好地把握新的历史机遇,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银行业体系。”中国银监会负责人说。
这是几份令世界惊异与称羡的业绩报告。但就在5年前,这些银行还被普遍认为是技术上濒临破产的“问题银行”。5年来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组上市等重大举措,它们一跃成为具有广泛国际认知度的大型商业银行。
放眼改革开放30年,中国银行业更是经历了脱胎换骨式的深刻变革:从一元银行体制到多种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并存,从银行间无序竞争、高风险运行到有序发展、风险可控运行,从长期封闭发展到全面对外开放,中国银行业从品牌缺失向品牌国际化不断发展。
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中建立品牌
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又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从其成立或恢复营业,到专业化发展,再到商业化改革,不仅贯穿于中国银行业30年改革全过程,而且始终是焦点和难点。
1978年1月,从财政部独立出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既是发行钞票的中央银行,又是受理居民、企业储蓄的经营机构。1979年3月,农行恢复设立,中行从人民银行分设;8月,建行从财政部分设;1984年1月,工行成立,承接人民银行所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人民银行履行中央银行职能。
从此,中央银行与国家专业银行分离,四大银行分别在工商企业流动资金、农村、外汇和基本建设领域占据垄断地位,且业务严格划分。为促进银行业竞争,打破这种专业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1987年,交通银行等一批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运而生。四大银行的业务藩篱渐被打破,专业银行展开了企业化改革步伐。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1994年,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成立,接受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政策性业务,政策性金融开始与商业性金融分离。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将四大银行定位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在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1997年11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四大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清理整顿和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首要内容。随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4亿亿元不良贷款。
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注资和剥离不良贷款并未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旧的包袱没能完全卸掉,新的风险还在不断产生,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截至2002年底,四大银行账面不良贷款仍然高达2.1万亿元,不良贷款率达25%,远高于5%的国际风险水平,加上透明度不够,一时猜疑四起,一些境外媒体和国际评级机构纷纷作出四大银行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的判断。
2002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是这一时期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提出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2004年1月,国务院公布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的决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随后,按照国务院确定的“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发行上市”思路,被称为“背水一战”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相继取得突破:2005年10月27日,建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6月和7月,中行分别在香港和上海上市;10月27日,工行在上海和香港同时上市;2007年9月25日,建行在上海上市。
200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收官之战”正式打响。
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是30年银行改革史上的最大突破。经过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一跃成为具有广泛国际认知度的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交通银行在内的工、中、建、交4家上市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末的2.11%增至2007年末的13.17%,不良贷款率从16.84%降为2.81%,平均资本利润率从-0.8%增至15.57%,均达到国际先进银行平均水平。
银行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经历了从局部地区到全国范围、从外币业务到本币业务、从外国居民到本国居民,在循序渐进中稳步推进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说。
1979年2月,日本输出入银行在北京首设代表处,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序幕。1981年,第一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香港南洋银行深圳分行获准设立。此后,银行业对外开放地域逐步从经济特区扩展到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
1994年,中国颁布全面规范外资银行的第一部法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银行业对外开放地域由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范围。1996年,进一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对外资企业及境外居民的人民币业务,加速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5年过渡期内,中国有序地推进了银行业对外开放。尤其是2003年4月中国银监会成立后,秉持改革与开放并举、开放与监管并行、监管与服务并重的方针,以深化改革迎接对外开放,以强化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以优化服务改善开放环境,银行业开放不断推向前进。
截至2008年9月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资产达1.38万亿元(约2022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2.33%;在中国注册的外商独资银行和合资银行30家,下设153家分行及1家附属机构;25个国家和地区的75家银行在华设有116家分行;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6家银行在华设有238家代表处。此外,28家中资银行引入了37家境外战略投资者,引进外资余额达236亿美元。
在“引进来”的同时,一些中资银行积极“走出去”,尤其是2006年以来,中资银行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投资并购迈开了新步伐。2006年12月,建行收购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中行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收购英国巴克莱银行3%股权;2007年9月以来,工行相继收购印尼哈里姆银行90%股权、澳门诚兴银行79.93%股权、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2008年3月,民生银行收购美联银行4.9%股权;9月,招行收 购香港永隆银行53.12%股权。截至2008年9月,工、农、中、建、交5家银行共在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70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
“没有银行业的开放,我国银行业改革不可能像目前这样快速、全面和深入地推进。展望未来,在全球金融一体化时代,必须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使银行业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
推进银行自主品牌国际化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最新公布的2008年全球市值500强企业排行榜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从去年的第9名上升到了第6名,成为全球各大银行中排名最靠前的一家上市银行。
一位见证了银行业30年改革开放全过程的业内人士总结道:显著的阶段性递进并加速发展,是30年银行业改革开放的主要特征。从1979年到1993年,我国银行业从一元银行制向多元化银行体系转化,用了15年;从1994年到2002年,开始对金融系统清理整顿,启动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着手化解历史风险,用了9年;从2003年到今天,基本完成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化解历史积累风险,对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全方位的重组改革,实现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仅用了5年左右时间。这一特征体现了我国银行业在发展中不断汲取教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并不断走向成熟。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已今非昔比。截至2008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从2002年末的23.7万亿元增至59.3万亿元,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则从2002年末的23.6%降至6.01%,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从2003年末的8家增至192家,达标银行资产已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84.9%。
全球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从大国到强国的演变,必须孕育出自己强大的世界级品牌。中国30年银行业改革开放的历程,正是不断锻造品牌的30年。但无庸讳言,和全球主要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仍然较弱,品牌影响力依然较小。展望未来,中国要真正建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银行体系,必须苦练“内功”,大力推进品牌国际化。
推进品牌国际化,必须更好地迈开走出去的步伐。2008年10月15日,在美国纽约,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和纽约州银行厅厅长里查德·奈曼为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牌匾揭幕。当日,中国工商银行纽约分行举行开业典礼。这是工行在美国设立的第一家分行。
除国有商业银行外,招商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也纷纷亮相海外。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打造国际品牌的道路并不平坦,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之下,中国银行业要争得国际“话语权”,需要不断加大自身改革力度,创新赢利模式,建立健全各种风险控制机制,特别是以国际化的标准完善多种金融服务体系。
“回顾过去的30年,我国银行业每一次大飞跃、大发展无一不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提高免疫力,才能使我国银行业更好地把握新的历史机遇,发展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银行业体系。”中国银监会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