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罗《白噪音》中的精神危机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o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唐·德里罗在《白噪音》中展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美国后现代社会存在的精神危机:由于消费主义带来的身份焦虑和精神恐慌,生态危机下高科技产品带来的变化以及冲击背后下的精神焦虑,现代人对死亡的恐惧和挣扎等。《白噪音》真实刻画了后现代人们的精神困境,展现了唐·德里罗对美国繁荣背后下人们精神空虚的思索。
  【关键词】德里罗;《白噪音》;精神危机;消费;生态;死亡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21-0012-02
  一、引言
  唐·德里罗是当代杰出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白噪音》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更被誉为“美国的死亡之书”。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美国社会,展示了后现代社会中的重重危机,尤其是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问题,揭示了促使现代人精神危机的社会和环境因素,广泛引发了人们对现代生活中精神异化的思考。小说呈现了人在消费主义下的麻木和信仰、灾难和暴力前的惊恐,旨在引起人们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因此值得人们思考和探究。
  二、消费主义与大众媒体衍生的精神恐慌
  德里罗的《白噪音》展现了一个物欲横流、消费至上的现代社会以及消费主义与大众媒体下人们面临的精神焦虑。由于人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商品和大众媒体之下,生活在由商品世界制造的恐慌之中,商品主义下的消费观念给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更暴露出人们内心的精神恐慌:一是对商品的占用和对商品的拥有成为衡量个人价值和自尊的标准。人们并非出于实际需要而消费,而是为了获得满足感而购物。超市的出现和先进的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噪音——幻想的破灭和内心的痛苦,造成了人们精神的扭曲和社会的变态。当代的美国人生活虽然幸福,却普遍地感到沮丧、厌倦、空虚、焦虑和孤独。
  在《白噪音》中,杰克的妻子芭比特总是去超市购买一堆堆积在厨房的无用之物,又很快把它们都扔出去。杰克一家人经常性的集体去超市大肆采购,这种消费行为虽然带给全家物质上的满足感,但购物之后的这种满足感很快消散,以消费为基础的成就感很快被失落感取代,购物回到家中的人们“静悄悄地驾车回家了,走进各自的房间”。这反映出人们的消费只是为了隐藏人们精神上的空虚和失落感。
  二是繁荣发展的消费主义给人们带来了身份焦虑。人们不得不通过在超市的购物行为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并通过购买力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后现代主义社会下人们沉浸在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以此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慰藉。超市作为小说中最重要的场所,人们去超市大量购物的行为,体现了后现代人们被商品奴役的事实。购物不再是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进行的活动,物质满足了人的感官之欲的同时,也奴役了人的心智情绪。人被物所包围和控制,迷失了自我存在的身份,成为物的奴隶。
  小说中各种媒体的存在同样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恐慌。小说中除描写杰克全家人去超市外,更展示了他们受广播、电视、报刊、各种广告宣传所处的精神状态。在该小说文本中,电视、收音机中话语随时随处出现在文本中,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占据了他们的私人空间,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响并塑造人的思想和判断。消费主义与媒体一直受大众媒体的影响,不仅控制着成年人的思维,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童的思维,占领了现代人的潜意识。小说中杰克的女儿斯泰菲在睡梦的呓语都是日本丰田汽车的电视广告词:Toyota,揭示了后现代人精神上被商品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奴役。
  《白噪音》还体现了典型的美国当代家庭的离婚和重组带来的精神危机,家庭成员间疏离与隔阂带来的家庭结构和公共生活的变化。
  三、生态主义危机下的精神焦虑
  德里罗小说对人类环境遭受破坏下的危机下的反思贯穿小说之中, 《白噪音》 描绘了美国城镇中生态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精神焦虑。
  小说中的“波与辐射”“空中毒雾事件 ”两部分展现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生存环境处于失衡的状态,环境的失衡必然带来精神上的焦虑感。正如唐·德里罗解释《白噪音》这一书名时说,书名“也泛指一切听不见的噪音,以及日常生活中淹没书中人物的其他各类声音……无线电、电视、微波、超声波器具等发出的噪音”。这种噪音给人们施加了巨大的恐慌感,小说中,杰克便遭受着无处不在的辐射、光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折磨。家里的各种现代化物品所产生的噪音无处不在,如电冰箱振动声、粉碎机的马达声、洗碗机和烘干机的运转声,电视机和收音机中的话语声也充斥着整个文本,影響着杰克一家人的生活。
  这种形式的白噪音真实地再现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渗透和异化。现代技术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侵占着人们的生活,给杰克一家人带来了疏离感,施加给他们精神上的压力。
  其次,《白噪音》也呈现了人与自然的疏离。小说中,德里罗对人造环境浓墨重彩,对自然环境只作了极少的描写,反映了自然的边缘状态。杰克和默里去参观“美洲农场拍照之最”时,游览者一味拍照,没有人真正注意农舍,暴露出生态环境相对于人类社会的脆弱性。小说第二部分“空中毒物事件”是作者展现生态意识最显见、最集中的部分。作者采用了“生态灾难小说”的体裁模式,展现了生态危机面前人们的精神状况。杰克全家人在一次空中毒物事件中紧急疏散,杰克因加油暴露在汽车外,受到尼奥丁衍生物辐射,面临死亡的威胁,小镇中的人们也承受了生理和精神上的极大焦虑。
  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界的生态危机与人类社会的精神危机是并行的。自从空气中毒物事件发生之后,小镇上的日落就漂亮得让人几乎消受不起。那轮原本已经灿烂辉煌的落日,一跃而为赭色的、宽广的、高耸云霄的、如同梦幻的空中景致,透露着恐怖”。此时的日落不再是本真自然中的美,而是人类文明改变了的自然中的异常日落。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担忧。   总之,美国消费社会中的噪音辐射、毒气泄漏以及日落场景,激起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灾难根源的深层次思考,并无形中给后现代人们带来了精神焦虑。
  四、死亡恐惧下的精神焦虑
  《白噪音》被称为“美国死亡之书”,用来“喻指超越一切的死亡之音,表现美国人心灵深处的焦虑”。恐惧,忧虑,不安,迷失和毁灭是《白噪音》小说中死亡主题下人们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对死亡的巨大恐惧和极力躲避是唐·德里罗《白噪音》中想呈现出的后现代人的精神焦虑。通过呈现杰克一家对死亡的消极态度以及笼罩在死亡压力下的阴霾,小说展示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而陷入的极度焦虑与不安。
  首先,杰克一家对死亡有着莫名的精神焦虑。杰克与芭比特两人总是讨论关于死亡的问题。然而,两人的讨论并未缓解和消除对方的恐惧,反而将彼此推入了更深的精神焦虑中。杰克对待死亡是恐惧和逃避的态度,他拼命想摆脱死亡却又沉溺其中,他不停地研究希特勒和去超市购物缓解对死亡的焦虑,以抵抗对死亡的恐惧,去除精神上的焦虑,他把死亡看作是一切的终结,生理上的死亡危险进一步增加了杰克本来就有的死亡恐惧,最终将杰克推向了深渊。
  杰克的妻子芭比特更是存在着死亡恐惧,为了缓解这种恐惧,她隐瞒了家中的所有人,自愿参加能引起脑死亡的危险试验,秘密地成为药品“达乐儿”的试验对象。只是为了能够消除对死亡的精神焦虑,为此,她甚至不惜向研制该药物的项目经理奉献出自己的身体,即使付出身体上的代价,芭比特以此减缓内心对死亡的恐惧。
  除此之外,杰克与芭比特的孩子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更是表达了德里罗对下一代普遍存在的精神问题的担忧。小说中,孩子们总是沉浸在电视媒体放送的灾难中,如飞机坠毁、水灾、地震、泥石流、火山噴发等灾难事件中不能自拔,他们入迷般地渴望在电视上看到更多的灾难,而这种灾难也总是能吸引包括孩子在内的人们的注意力,这种病态般的观望心理正是人们潜意识下对死亡的好奇和抒发自我精神焦虑的方式。
  五、结论
  德里罗的《白噪音》展示了后现代人受消费主义和媒体的冲击、科技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出于人们对死亡恐惧的精神困境,小说中人物处于精神困境,日常生活中充斥着消费主义和媒体文化的喧嚣和浸染,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又使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由此引发的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思索构成了德里罗《白噪音》中的精神危机,旨在引起人们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值得人们思考。
  参考文献:
  [1]Houda Hamdi.The Supermarket: Consumerism, Simulation, and the Fear of Death in Don DeLillo’s White Noise[J].LLIDS.2020,3(3)106-128.
  [2]Widya Hairunnisa , Andi Inayah Soraya, Irmawati.The Effect of Mass Media Abuses as Reflected in DeLillo's White Noise [J].JURNAL ILMU BUDAYA.2020,8(1):77-82.
  [3]李锋.谈《白噪音》中现代超市的社会心理意义[J].外国语言与文化,2020,(4):40-47.
  [4]唐·德里罗.白噪音[M].朱叶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87.
  [5]杨仁敬.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100.
  [6]朱新福.《白噪音》中的生态意识[J].外国文学研究,2005:109-114.
  [7]张雅萍.《白噪音》中的自然、环境和文化[J].世界文学评论,2010,(2):145-148.
  [8]张雅萍.《白噪音》中后现代人的困境[J].世界文学评论,2009,(1):167-169.
  [9]张雅萍,张彦琼.《白噪音》中的单面人物[J].英语广场,2012,(3):9-13.
其他文献
【摘要】扎染艺术发展至今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性,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将作品以扎染的艺术形式呈现,突出了扎染在创作中的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先阐述了创作的内容与框架,明确了图案设计运用的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作品制作的过程,并且预设了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表现出的视觉效果,为扎染艺术能在艺术创作中被广泛地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艺术创作;应用;视觉表现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字体类海报是当今招贴设计中占比极大的一种类别。当字体作为招贴主体来呈现时,字体元素的设计过程往往和图形设计的理论挂钩。本文由图形设计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多个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探析几种在字体类海报中常见的视觉语言与设计语言运用的手法。  【关键词】字体类海报;图形设计;招贴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1
期刊
【摘要】本文從心智哲学的视角出发,对古诗词英译过程和英译译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心智哲学视角下的古诗英译的侧重点明确,强调意向性和心身随附性。心智哲学与语言认知和翻译活动都有强烈的互动关系,揭示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基本规律。古诗词英译的全过程要注重意美、音美和形美,通过译者对古诗词英译全过程的准确把握,让古诗的美充分呈现,达成对译法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心智哲学;古诗英译;译法;英
期刊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因此语言的接触也更加密切,由此必然产生很多外来语。这些外来语不仅存在于日语,也出现在汉语中。中日外来语既有不同点也有相同点。中日外来语的不同点主要是体现在吸收方式上,日语外来语多使用音译,而汉语外来语多使用意译。本文首先介绍了中日外来语的定义以及分类,接着对中日外来语的吸收方式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浅析中日外来语
期刊
【摘要】“春秋笔法”中的“微言大义”常被后世称赞,一字可寓褒贬、别善恶,体现《春秋》语言之含蓄严谨;《左传》作为《春秋》的扩充展写,既丰富了前人的记事,又蕴含了春秋时多面的古代文化。《左传》中的“称谓”也各有讲究,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称谓便有不同的含义,本文即就《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自称、他称和对称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春秋笔法;左传称谓;郑伯克段;情感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的文化形态越发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文化输出形式越发层出不穷,大众传媒本就深受青少年追捧,所以电影、电视剧、微博、短视频等大众文化对青年思想教育的影响更加直接。最近短视频达人李子柒的走红更是引起了广大网友对其文化输出影响的探讨,而她恬淡悠远的视频风格与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视频内容更是影响了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关键词】大众文化;青年价值观;李
期刊
【摘要】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的引言部分为了解释“修辞”二字引用了“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修辞立其诚”成为其他修辞原则的基础,“诚”字也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新的含义,我国传统修辞学的灵魂也在新时代发展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立诚;得体性原则;现代修辞学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
期刊
【摘要】1964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窈窕淑女》改编自萧伯纳的戏剧作《卖花女》,自从上映以来,电影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因此荣获多项奥斯卡奖项,由于这部经典电影中蕴含着浓厚的艺术气息,其语言、身份、性格等不同方面的内在联系,使得众多社会语言学者经常将《窈窕淑女》这部电影用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窈窕淑女》;探究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观”作为审美活动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美学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道德经》仅五千余字,却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之道、哲学意蕴、美学思想等等,对后世影响深远。《道德经》中的“观”中蕴含着丰富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审美论的内容,本文将从《道德经》中体察“观”字的文化内涵、审美要求以及现世的审美价值,旨在“观”中反思当下生存活动,为人类追求一种精神自由的生存境界而提供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期刊
【摘要】《城南旧事》是林海音的重要代表作,其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书写过程中特点鲜明,相较于同时期其他的小说作品来说,其首次尝试以儿童和女性的角度表达乡愁、离别以及成长这些文学作品中比较常见的主题,其语言和文字十分质朴,读者在阅读该作品时很容易被感染。对《城南旧事》的主题特色进行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深层次内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作品。  【关键词】儿童视角;《城
期刊